张百麟
张百麟(1878—1919),出生于贵州贵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人物简介
张百麟,原籍湖南长沙,其父张翰以知县分发贵州省,全家迁往贵阳,于光绪四年(1878)生子张百麟。张翰晚年得子,又系独子,珍爱特甚,不加苛责,任其个性发展。张百麟为童子时,即有奇侠之气,性通脱,喜结纳,财物无所私,交游无门户,行为不拘小节。1907年入贵州法政学堂。后组织“自治学社”,与东京的中国同盟会联络,代行中国同盟会分会职责。负责会务,刊行《自治学社杂志》、筹办《西南日报》,开设公立发证学校。广泛联络军、政、学各界。1909年发动贵州各界响应速开国会请愿运动。1910年筹备武装起义,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于11月3日发难,光复贵阳,出任贵州军政府枢密院长,负责全省政务,并率兵安抚各地。1912年旧官僚与立宪党人发动政变,避退上海市。5月拒辞袁世凯所授浙江省省长职位。“二次革命”时,随黄兴在南京组织讨袁军,任秘书长。后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司法部长,因病未赴任。在上海撰成《约法战争纪要》。1919年10月,病逝于上海。
革命生涯
广结朋友
张百麟广交四方之士,无一日不与人聚首,尝曰; “宁可灶中无烟,不可座上无客”。其父为贵州坡脚(在今安龙境)厘金总办时,百麟同往,路过贞丰县,结识了“仁学会”及“同济公”中的钟振玉(子俊),钟振声(子光)、胡刚(寿山)等十余人。其父调任开州(今开阳)时,又识了钟昌柞(山玉)等。父卒于开州任所,张百麟乃寄居贵阳,与贵阳名士乐嘉藻(采澄)、周培艺(索园)、乎刚(少)、、黄泽霖(弗卿),彭述文(明之)等数十辈往还过从,入官立法政学堂,与教员张鸿藻\u003c显模)学员张泽钧(秉衡)等有交。又结哥老会首领孔鹏(程九)吴冠(湘灵)等人。 “三教九流”,纳而不拒。
自治学社
光绪末年,列强虎视眈,企图瓜分中国,先后签订了英俄协约》、《日法协约》和《日俄协约》,国人无不痛心疾首, 《黔报》以“瓜分警告”为题,大声疾呼“为祖国 前途痛哭"。张百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乃与同志三十余建立团体,遂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1907年11月)在贵阳田家巷镜秋轩照相馆集会,成立“自治学社”,以“学会”之名而行“革命”之实。学会的宗旨是“合群救亡”,标榜"平民主义”和“宽大主义”。在会上, 张百麟慷慨陈词,他说: “吾对于"瓜分警告",不在乎痛哭流涕,惟在讲求救亡方法。据不妄愚见,吾侪现今保国, 当用‘国民责任说’,将来立国,当用‘国家主体说’。……吾侪决心坚确,次第进行,救亡问题当不堆解决。”
宣传变法
自治学社成立后,张百麟尽弃法政大学学堂学业,专心社务话动,致函侨居日本的平刚,经平刚介绍,吸收自治学社加入同盟会,与东京总部发生联系。建社伊始,首重人才·培养,创办公立法政学堂,以吴嘉端为监督,宁世谦,钟昌祚,杨寿钱等人分扭教授,向青年普及法政学理, “激发人民之国家思想”,以田“共同救亡”。鉴于《黔报》己为官绅垄断,言论多不自由,自治学社决定另创一报以为喉舌,定名为《西南日报》,旨在团结西商各省同志,谋求云、负.川湘、桂,粤六省联合。编印《自治杂志》,宣传学社主张。期年,学社大有发展,省内五十余处建立了分社,安顺市有方策等人,兴义市有张鸿藻等人,贞丰县有盂广仁,钟振玉等人,大定有谭冠英等人,遵义市有李泽民等人,贵阳府有黄泽霖,肖子有等人,贵筑有黄德铣等人,开州打钟昌祚等人,石阡有谭西庚等人,镇远有潘德明等人,都匀有张文林等人,思南有张光辉等人,黎平有周培桥等人。社员遍及全国,影响颇大。
思想斗争
是时,唐尔镛,华之鸿,任可澄等组织“宪政预备会”(时人称之为宪政派),与自治学杜相抗衡, 两党斗争激烈,其攻击目标,张百麟首当其冲。贵阳人陈夔龙为直隶总督,痛恨革命党人,且与唐、华、任等有旧交,任可澄遂通过陈而密告张百麟等秘谋革命,转托行将上任的云贵总督李 经羲查办,童欲将张百麟等诛除。李至镇远,询问知府吴嘉端,吴极力为之辩解,并密告张百麟哲避一时。张唯恐逃走后连累他人,不肯离去,居家坐观动静。李到贵阳,与巡抚庞鸿书谈及此事,庞亦以两党相争作解释,李遵不问。百麟见李无意加害,乃上万言书以陈救国之道和西南形势,并亲自求见串经羲。李为其言论所动,认为张乃·代俊才,可以重用,荐之于庞鸿书,委以提法公所科长及禁烟局文案等六个职务。
准备起义
宣统二年(1910),黄花岗起义爆发,平刚按照孙中山的意旨,与张百麟商量整顿贵州省革命力量,预备起事。百麟两次与哥老会首领聚会, 内定李立鉴.孔鹏、南生,黎克荣、吴冠等五人为北、西,南、东、中五路巡防分统,以黄泽霖为总统,静待命令,相机发难。又确定“以运动新军为第一要务”,派胡刚、杨树青等人在军中活动,以聚誓为名,在酒酣耳熟之间,畅淡革命,联络新军中烦向革命的官兵。又派人与“历史研究会”及“皇汉公”组织取得联系,在陆军小学发动学生。派遣自治社员,分赶省内各地进行起义准备工作。
保路运动
辛亥(1911)秋,四川省保路运动兴起,民情激昂,而贵州省巡抚沈瑜庆竟然提出借四国外债以修筑贵渝快路,派兵协同四川总督赵尔丰会剿保路同志会,舆论哗然,民心思变。九月,张百麟组织了“千人委员会”,有张百麟、黄泽霖、谭景、张泽锦,陈守廉、谦、陈康,王炳奎、周风文、胡刚参加,负责总揽起义计划,每晚在张宅秘议。又设立干部会”作为最高领导机关,下设军事,民政,交涉三个委员会,张百麟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昌起义后,风声日紧,自治学社四出活动,而沈瑜庆等则如惊弓之鸟,加强戒备,暗中命令兴义刘显世招募徒手兵五百人来省城,欲将张百鳞、黄泽霖等人逮捕正法。革命潮流不可抵挡,宪政派乃与自治学社妥协,张百麟,任可澄、周培艺,蔡岳,乐嘉藻等在祟学书局集会,表示愿意意“牺牲成见,一致动作”。云南光复的消息传来,革命形势更加高涨,旧历九月十二日(11月2日),张百麟,杨昌铭、乐嘉班,任可澄、周培艺,蔡岳等冒死入巡抚署,要求独立,沈瑜庆表示“吾家世受国恩,义不背畔”,百麟遂于十三日(9月3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次日凌晨起义。九月十四日(9月4日),南厂新军首先发难,陆军小学起而应之,攻入城内,沈瑜庆见大势已去,乃手书承认贵州省独立,泥人送往咨议局,交谭西庚、张百麟。贵州反正成功,城内升起汉字大旗,鸣金伐鼓,白徽塞道。
初步成功
大汉贵州军政府成立,由都督、行政总理、枢密院子方组成,杨荩诚为都督,周培艺为行政总理,张百麟为枢密院院长,任可澄副之。革命成功后,张百麟主张“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共济时艰”,对刘显世等人采取宽容态度,命其为枢密员兼军政股长,平刚、黄泽霖等人对此十分反感,他们认为,刘显世“乃虎而冠者,累代盘踞兴义,鱼肉乡人,今为沈抚招至,以抗革命,权为委蛇,伏我肘腋, 此而不诛,将必为患。”主张采取断然措施。张百麟不以为然,宣称“我以至减待人,人必无危害我”,丝毫不加提防。
革命失败
立宪派不甘于自治学社得势,暗中派人入云南省请滇军入黔夺取政权,就向张表示“请为兄弟如初”以相麻痹。民国元年(1912)二月二日晨,刘显世枪杀黄泽霖,接着就派兵包围张百麟住宅。张在厕中,未被搜获,南路巡防分统陈守廉带兵前来营救,逃离贵阳,经安顺市,贞丰而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再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而达上海市。政变后,宪政派发布了《黔中学界公启》,宜称张百麟“搅权专擅”、 “结党敛财”, “行政用人,一任私意”诸罪状。上巳节,在滇军配合下推翻了大捏军政府,政权落入唐继尧,刘显世之手,革命宣告失败。
晚年生活
张百麟到上海后,经平刚引荐,晋见了孙中山和黄兴,陈述贵州乱变经过。袁世凯窃取政权,命唐继尧为贵州省都督,而以浙江省省长一职敷衍张百麟,百鳞不受。在上海期间,张仍然十分关心贵州政局,组织“西南协会”、 “政治治促进会”等团体,创办《惧报》,佐编《民权报》,人造舆论,抨击唐,刘。
黄兴在南京组织讨袁军,以张百麟为秘书长。继后,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召张百瞵襄助,因病未行。黎元洪任大总统期间,张任北京高等譬官学校副校长,内务部参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委张为司法部长,因病未赴任,在上海闭户撰写《约法战争纪要》一书。民国八年(1919),完肮后十日,卒子上海法租界明德里寓所,时年四十一岁,遣有老母和幼子。孙中山先生闻耗,派人料理丧事,予以抚恤。民国十一年(1922),胡刚等联名上书,为张百麟讼冤。民国三十三年(1944)经省政府同意,在河滨公园右侧土坡上建立张百麟记功碑,由平刚撰写张公墓志铭。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