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仕标
郑仕标,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7月生于福建省寿宁县。
人物经历
1989年、1995年分别本科和硕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到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工作,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研究方向
郑仕标教授在利用腔QED和离子阱进行各种量子态的制备与操纵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主要贡献
在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其中4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影响因子超过7)上,1000多次被引用。24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上。于1998年获《SCI》系统论文数全国个人排位第四名;于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俞大鹏带领下,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徐源课题组联合福州大学教授郑仕标、清华大学副教授孙麓岩等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实时重复的量子纠错过程,延长了量子信息的存储时间,相关结果超过编码逻辑量子比特的物理系统中不纠错情况下的最好值。这是中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023年3月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获奖记录
于2003年获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于200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于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被教育部聘为2006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科技成果《量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于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利用腔QED和离子阱进行量子态的制备与操纵》于2002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腔QED和离子阱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研究》于2007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9年获得“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奖”。
参考资料
我国科学家实现量子纠错新突破.今日头条-新华网.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