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战役
君士坦丁堡战役,是指公元1453年4月到5月,奥斯曼帝国发动的对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城市攻坚战,该战役被视为整个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君士坦丁堡位于东西方贸易路线的中心,为亚洲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商贸活动频繁使其成为欧洲最富裕、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也因此成为新兴奥斯曼帝国长期垂涎的目标。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自带领8万步兵、2万辅兵和320艘战舰,通过海陆并进的方式意图消灭拜占庭帝国。4月,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开始城市攻坚战,舰队炮击莱卡斯河谷地区的城墙以支援陆军从西面的进攻。穆罕默德二世将主攻方向改为对伊斯坦布尔市东北海滩的薄弱防御区进行突袭。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下令水陆同时进攻,在主攻方向莱卡斯河谷地区,以杂牌军、地方民军和新建陆军三个梯队发起总攻。奥斯曼帝国军队使用乌尔班火炮集中火力,攻破了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就已受损的西墙薄弱区域。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战斗中阵亡,拜占庭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堡战役结束了拜占庭帝国千余年的统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打造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帝国的大幕从此拉开,奥斯曼人600年的发展史从此进入帝国阶段,并且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和欧亚大陆传统的商贸交通网络,迫使西欧开辟新航路。
战役背景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在西罗马帝国消亡后存续千年,但至15世纪逐渐衰落,其原本横跨亚非欧的领土仅余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小范围地区。就商业位置而言,君士坦丁堡位于东西方贸易路线的中心,为亚洲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商贸活动频繁使其成为欧洲最富裕、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也因此成为新兴奥斯曼帝国长期垂涎的目标。
穆罕默德二世在其父统治时期就立志攻占君士坦丁堡,1451年登基为苏丹后立即开始战争准备。军事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加强军队训练,生产装备如胸甲、盾牌、长矛、利剑,并重点配备了强大的乌尔班火炮;同时在伊斯坦布尔海峡最窄处的欧洲一侧新建鲁梅利堡垒并安装大炮,与亚洲一侧已有的安纳托利亚堡垒形成对峙,控制海峡,切断伊斯坦布尔市与其北部黑海港口的联系,导致君士坦丁堡失去物资补给。外交上,奥斯曼帝国帝国一方面对君士坦丁堡采取友好姿态,另一方面为避免威尼斯共和国等国的援助使自身陷入困境,利用威尼斯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商业利益与其和解,并与匈牙利签订休战条约。由于海陆交通被封锁,君士坦丁堡逐渐陷入孤立。
战役地理
拜占庭帝国兵力不足,但从防御角度看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君士坦丁堡坐落在巴尔干半岛东端一个突出的三角形陆岬之上,三面环海。北面是金角湾,深入欧洲大陆约7公里;东面是伊斯坦布尔海峡(伊斯坦布尔海峡),连接黑海和马尔马拉海;南面则是陡峭的悬崖,面向马尔马拉海,具有天然的防御屏障。君士坦丁堡在西面陆地建有双层城墙,外加宽20米、深5米的护城河,南北两面则有单层海墙。在金角湾入口(加拉达大桥附近),一条铁链从西北至东南封锁了奥斯曼帝国舰队进入的唯一通道,金角湾内则是拜占庭帝国最大的海军基地。
战役经过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自带领8万步兵、2万辅兵和320艘战舰,通过海陆并进的方式意图消灭拜占庭帝国。4月,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开始城市攻坚战,舰队炮击莱卡斯河谷地区的城墙以支援陆军从西面的进攻,但效果不佳。随后,他们改变策略,集中炮火轰击城墙的一处三角形区域,但因火炮装填弹药需3小时,且城墙缺口被守军迅速修复。此外,为了填平护城河以便陆军进攻,奥斯曼帝国军队又把许多木桶推入了护城河,可君士坦丁堡的猛烈攻击使他们不得不退回来。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又生一计,采取地道战术,企图从地下直接突进君士坦丁堡城内。但没想到拜占庭帝国的守军高度警惕,甚至捉到了一名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工程师,他在严刑拷打之下供出了全部地道的位置,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功亏一篑。在海上,拜占庭海军也成功抵御了奥斯曼土耳其海军的进攻。
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并非懦弱无能之辈,他率领约8000人的兵力利用防御优势抗击敌军。拜占庭帝国挫败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一波进攻,但兵力的短缺迫使其不得不把主要力量用于西面陆地的防御,南北海边只能分配较少兵力。连续的进攻失败和重大伤亡迫使穆罕默德二世重新考虑进攻方向和部署。当时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在马尔马拉海至伊斯坦布尔海峡间找不到合适的登陆点,而伊斯坦布尔市东北面的金角湾入口被铁链封锁,舰队无法进入。在西面陆地,尽管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有兵力优势,但君士坦丁堡守军强大且城防坚固,导致土军伤亡惨重且进展缓慢。
为达成突袭效果,穆罕默德二世决定将主攻方向改为君士坦丁堡东北海滩的薄弱防御区。为实现此部署,奥斯曼帝国通过提供商贸优惠和战后保护生命财产的承诺,说服了热那亚人,得以借道他们控制的加拉塔地区。随后,在伊斯坦布尔海峡与金角湾间,奥斯曼土耳其建造了一条长约1.5千米、涂有牛羊脂油的陆上滑道。一夜之间,他们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将70多艘战舰从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拉至海拔60米的山坡,再利用滑道使其滑入金角湾。同时,在金角湾最窄处架设浮桥,并部署巨炮。次日,奥斯曼土耳其海军突然袭击伊斯坦布尔市守军,西墙守卫因此抽调本就紧张的兵力应对东北方向的进攻,迅速失去对金角湾的控制,西墙也因守备力量分散而薄弱。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下令水陆同时进攻,在主攻方向莱卡斯河谷地区,以杂牌军、地方民军和新建陆军三个梯队发起总攻。奥斯曼帝国军队使用乌尔班火炮集中火力,攻破了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就已受损的西墙薄弱区域。随后,大量奥斯曼土耳其陆军涌入城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战斗中阵亡,拜占庭帝国灭亡。
战役总结
兵员统计
君士坦丁堡战役在攻守双方的参战人数上出现了多个版本。例如《拜占庭帝国史》中认为参加攻城的部队有10-20万人,这个数字的范围太大,是一个模糊的说法。在徐家玲的《拜占庭文明》中关于此次战役提出了很多改变传统的说法,但对于双方参战人数这个重要信息却不置一词。在赵彦主编的《拜占庭文明》中则认为土耳其陆军“总兵力”为15-20万人。而在《拜占庭的故事》一书中则采用了攻城部队是守军人数的20倍这一说法。
就双方参战总人数而言,有的书中说是8万,有的说是10万,多的则达到了40万之众,甚至有攻守双方人数比为500:1的提法。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在其经典《罗马帝国衰亡史》提到的参战人数就有20万、30万和40万;奥斯特洛格尔斯基(Georgiy Aleksandrovich Ostrogorskiy)在《拜占庭帝国》中则用比例表示攻守双方人数为20:1;仁西曼(Steven Runciman)认为奥斯曼帝国人参战兵力为8万,而30万和40万这两个数字是希腊人所说的,威尼斯人说的则是15万;美国拜占庭学者特里高德(Warren Treadgold)也同意8万这个数字;专门研究晚期拜占庭军事的巴图西斯(Mark C. Bartusis)则明确提出“双方参战总人数合计为7万人”。
参战方式
1453年4月6日到5月29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对君士坦丁堡发动了长达近两个月的攻击,攻击的重点是陆地城墙,因为君士坦丁堡其他几面被海环绕。在这场战役中,陆地城墙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奥斯曼帝国军队更擅长陆战,而海战能力较弱,因为他们是从农耕民族发展起来的。进攻时,奥斯曼军队沿着城墙布置了14个重型火炮阵地。这个战略是吸收了前人的经验制定的,穆罕默德二世发现只有在陆地城墙上打开缺口,才能攻下这座城市。
战役影响
1453年君士坦丁堡战役结束了拜占庭帝国千余年的统治。虽然战役之前拜占庭帝国就已经衰弱,但1453年标志其真正的灭亡,这场战役终止了罗马人近两千年的征服扩张暴力统治史。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打造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帝国的大幕从此拉开,奥斯曼人600年的发展史从此进入帝国阶段。这场战役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和欧亚大陆传统的商贸交通网络,迫使西欧开辟新航路。因为这个时候欧亚大陆的商贸活动日益紧密,特别是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大宗商品贸易逐渐活跃起来。而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胜利改变了传统的商路,随后的几十年,西欧开始了全球性的探索,新航路的开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此外,这场战役改变了全球古代地缘政治的格局,加剧了全球中古文明圈边缘地带的冲突。这个“边缘地带”与之后工业文明下发展出的现代地缘政治的边缘地带是重合的,而之后这又成为了工业文明自西向东的全球扩张的障碍。按照吴于廑先生的说法,工业文明自欧洲西北角逐渐壮大后,开始了自西向东的全球扩张,一浪推动一浪,无论是否接受都会被纳入这个持续至今的巨大浪潮中,然而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向西扩张的全球工业化过程受到了一些阻碍。
战役评价
欧洲中古史专家福西耶(Robert Fossier)曾评论说“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西方得到的最恐怖的消息莫过于君士坦丁堡陷落和皇帝战死”。另一位中世纪史专家布莱恩·蒂尔尼(Brian Tierney)更将“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落入土耳其人之手”看作是欧洲“中世纪结束”最重大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而拜占庭史学家瓦西列夫(Alexander Alexandrovich Vasiliev)甚至在其著作《拜占庭帝国史》中称之为“整个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原因分析
奥特曼帝国吸取教训
奥特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了解其前辈先后7次进攻君士坦丁堡失利的战术原因就在于无法攻破该城市的高大城墙,因此刻意铸造大炮轰击城墙。苏丹的战术目标被守军一方的菜奥纳多看得非常明白。他指出:"苏丹下令将大炮转移到靠近巴克他提尼城楼的另一个地方,就在圣罗曼努斯城门附近。巨型大炮在这个地方发射沉重的石弹,估计大约有一千二百磅重,整天不停炮轰的目标就是城楼的基础,最终将它击毁在地。城楼的坍塌砖石则可把护城河填满直到河面。很显然,这就能为敌人冲入城市打开道路。"但是,苏丹的战役目标并没有实现,最终城破的首要地点也不在乔万尼的防区,根据幸存者关于战役最后时刻的混乱记述,乔万尼的防御地点在城市陷落后仍然有激烈的战斗,当然那时守军一方已经是皇帝及其卫队了。
与此同时,土耳其军队占尽了优势,不仅使用了古代战争所用的各种攻城机械,而且大量采用了新式火器,特达尔迪特就此给出的信息非常详细:"围城战期间,有许多大炮和大量重炮,以及用来发射炮弹的装置。在这些军械中,有一种特别巨大的金属炮,铸造成为一体,它可以发射.超过1200磅(544.31公斤)重的石弹。其他的炮可以发射800、1000、1200磅重的石弹。每天,火炮要发射100~120次,围城战持续了55天。据计算,他们每天要使用1000磅发射药用来发射,因此55天共使用了55000磅火药,别的数字也要记住,因为除了加农炮外,还有1万支火枪也在发射。”
拜占庭帝国皇帝及其王朝的政策
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及其王朝的政策,是拜占廷帝国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战役中最后战败的主要原因。当数十万土耳其大军兵临城下之际,,拜占廷帝国军队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作战,不得不倚重外国雇佣兵。在土耳其苏丹有条不紊准备攻城的同时,拜占廷帝国末代皇帝却无所事事,一心盼望外国救兵的到来。正是末代皇帝及其王朝应该承担战败的历史罪责。
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于1449年3月入主君士坦丁堡成为皇帝时,他手中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调配的资源,更没有兵力可用。面对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有条不紊的围城备战,他除了向西欧各国求援外,没有任何办法。他的两个兄弟在希腊南部地区相互血战,全然不顾危亡在即的皇帝向他们发出的吁求,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前往京城勤王。直到1453年4月初最后一战打响时,攻守双方的兵力相差极为悬殊。此次战役的参战人数问题,后世学者多有涉及,说法不一,至少相差十倍以上。在最后的君士坦丁一世堡战役中,君士坦丁皇帝不得不倚重雇佣兵是个不争的事实。他将城防的大部分重任交给了装备更精良的外国人,将防御战的总指挥权委任给热那亚共和国雇佣兵领袖。在斯弗兰齐斯详细列举的全城二十多处重要防守区域中,仅有3处由拜占廷军队把守,其他都交给了外国雇佣兵。
金角湾大海链
金角湾位于伊斯坦布尔海峡南入海口。金角湾航道长约7.5千米,最宽处的宽度为750米,最大深度约为35米。金角湾河口是君士坦丁堡所在半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这个河口让君士坦丁堡在大多数情况下无安全之忧。而横跨金角湾航道的君士坦丁堡大海链(也称“金角湾大海链”),在保障这座大城的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453年败落前最后一刻,大海链一直在帮助这座城市抵御外敌。不过,金角湾航道虽然是君士坦丁堡的贸易通道,但却是这座首都的最薄弱点。每当大敌来袭,这里的河口都是狡猾敌人的一大突破口。如果君士坦丁堡缺乏有效的防御举措,敌方舰队就会进入金角湾航道,避开对君士坦丁堡具有保护性的角形港,袭击君士坦丁堡较弱的大后方。为预防这一风险,拜占庭人运用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海上防御手段--大海链。在危急时刻,拜占庭人把由一个个铁环组成的大海链串接并紧固,阻止敌船进入金角湾航道。恰好位于金角湾航道入口的大海链,从伊斯坦布尔市外城墙上的一座防御塔所在地出发,一直延伸至金角湾航道另一端所在水域,从而封锁整个金角湾航道。
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453年陷落,在此期间大海链其实很有效。1453年,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尤指奥斯曼帝国)舰队全力攻打君城,但舰队的单层甲板马尼拉大帆船被大海链挡了路。无论用多大的力,大帆船都无法让大海链断开。与此同时,大帆船被君士坦丁堡保卫者从三个方向投射的燃烧弹攻击。于是,来犯者选择了从陆上运输大帆船以绕开大海链的方式进攻。1453年4月21日和22日,70艘大帆船经陆上运输,然后在大海链另一端重新下水。虽然他们被迫与留在大海链背后的大部队分离,但最终君士坦丁堡还是在5月29日被攻陷。
研究书目
文艺影视
参考资料
君士坦丁堡战役:出其不意的典型要塞攻防战.理论网.2024-10-25
讲座︱陈志强:1453年君士坦丁堡战役的数字问题.百家号.2024-11-29
1453.豆瓣读书.2024-12-01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豆瓣读书.2024-12-01
征服1453 Fetih 1453 (2012).豆瓣电影.2024-12-01
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的分集短评.豆瓣电影.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