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城墙
上海古城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嘉靖的城墙,旨在防御倭寇侵犯。现在,上海黄浦区小北门大境路一带仍可看到一座残庙遗址和城墙颓垣残迹,这里就是被保存下来的一段上海古城墙。城墙环城开掘城壕长150余丈,广6丈,深1丈7尺,外与黄浦江、内与大小河浜全线贯通,通接湖汐。明代的城垣维护了上海市的安全,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倭寇多次来犯,直逼城下,却始终没能侵入城池,这也证明了城墙的防御能力。上海古城墙的存在,让人们可以回顾上海“筑城”和“拆城”的历史,感受古代建筑的魅力。
建设背景
上海在明代中叶,已是人口稠密、商业发达、船舶往来的货物集散中心。由于倭寇骚扰、损失惨重。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建筑城墙,并建了4座高台了望防敌。倭乱平定后,在高台上建起庙宇。箭台上建关帝殿,振武台上供真武大帝;制胜台上造观音阁;万军台上建丹风楼。建城墙上的这四座殿、台、楼、阁。上海古城墙终因不得于城市开拓,阻碍着城市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7月间动工拆城,延至1913年6月北半城850丈工竣,在城址上兴筑起民国路;1914年冬南半城890丈工竣,在城址上兴筑起中华路,从这两条马路便可知道上海古城墙的遗迹了。
上海市南市区的中华路和人民路,围成都市的一条环城圆形路,是在旧上海城墙拆除后修建起来的,它是识别上海旧城厢界线的一个标志。当时的上海县在明代嘉严惩妨碍了城市经济和交通,故决定拆除城墙,填平城壕,修筑道路。该工程从1912年7月至1914年全部完成,就形成了环城圆形路。在拆除过程中,有一小段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大境阁——大境关帝庙,这里原是一个箭台,后在上面造了座关帝庙,清代又加筑了颐春台,现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境。上海市自元代建县后,未筑城墙,明代时多次遭到倭寇侵略。因此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仅用3个月时间赶筑了一座周长9华里,高2.4丈的城墙,城上筑有雉3600余个,敌楼2座,沿城墙外面筑有阔6丈、深1.7丈、周长1500余丈的城壕。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又增筑敌楼3座、箭台20座。万历年间倭患平息,县城安宁,便在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凤楼、观音阁、真武庙和大境阁。大境阁建在大境箭台上,是一座结构精巧、造型别致的抱厦式三层楼阁。此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供关帝像(原称关帝殿),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建成三层高阁(即今日之阁)。爱新觉罗·旻宁元年(1821年),总督陶澍登阁观光后亲题“旷观”匾额悬于“熙春台”上,道光十六年(1836年),两江总督陈銮游此,题“大千胜境”四字刻于东首石坊上。于是此阁名声大振,被列为沪城八景之一“江皋霁雪”景点,成为上海市旅游热点之一。现今的大境阁二楼还陈列了《上海老城厢史迹展览》,分城墙史话,设置沿革、东南重镇、城厢变迁、步入近代、文昌物华、南市展望等7个部分,以图片、图表、实物、模型、灯箱、置景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了上海老城厢700多年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变迁以及南市的今日和未来,显示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
历史沿革
简介
在上海黄浦区小北门大境路一带,可看到一座残庙遗址和城墙颓垣残迹,这里就是被保存下来的一段上海古城墙。吊古怀旧,可以知道上海市“筑城”和“拆城”的一段历史。
上海设县始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1年),明代中叶,上海商肆发达、人口稠密,沿江一带船舶往来,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中心。江浙沿海地方不断出现倭寇偷袭骚扰,仅在嘉靖三十二年四至六两个多月间,连续5次遭到倭寇大洗劫,烧杀掳掠、焚毁民房,县市几将半成焦土,损失极其惨重。
事件
上海古城墙大境阁坐落于小北门人民路大境路口。
1990年市九届三次人代会代表议案提出“修复开放古城墙大境阁”,得到市领导重视。
1993年7月开工,共动迁单位9家,居民31户,于1995年4月修缮工。投入动迁费和修缮费为862万元。同年7月成立上海古城墙大境阁管理处。
1995年10月26日区政府在古城墙前隆重举行开放仪式,龚学平副市长和孙卫国区长为揭幕仪式剪彩。
1995年10月26日举办“上海老城厢史迹展”,介绍上海老城厢700多年的历史,展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1996年4月~2000年7月,先后为上海市浦西中学、市九学校、实验小学、上海市第十中学举办5期爱国主义教育培训班,培训学生86名。
1996年6月6日在大境阁举行老西门街道社区学校揭牌暨古城墙大境阁第一期中学生讲解员培训班开幕仪式。
1996年~1999年底开展“百名画家画浦东新区”、“百名画家画岱山县”、“百名画家画动物”以及“’97香港回归书画捐赠等活动”。
1996年8月~1997年9月,先后两次举办“清风颂——南市区反腐倡廉书画展”。
1997年11月1日,’97上海市旅游节举办了“上海民间绝技展”和“马恩沛蝴蝶标本展”。
1998年与上海老城厢书画会举办了由朱屺瞻、程十发等名家作品参展的书画展和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同年4月古城墙大境阁被正式命名为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境阁三楼为上海海上书画研究所所址。同年12月5日与市大学书法教育学协会举办了“上海软硬件笔优秀书法展”。
1999年5~10月,管理处与老西门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纪念上海战役50周年——老城厢革命史迹图片展”,并在上海市第十中学等学校和部分社区、居委会进行流动展览,参观者达4500人次。该风貌区规划范围根据2005年批准的《上海市郊区和浦东新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范围划示》确定,为西抵奉新公路、东至南门港、北起浦南运河、南至川南奉公路,总用地面积为111.7公顷。
历史文化
奉城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是原奉贤县县治所在地,位于上海市城区与东海杭州湾之间。作为古奉贤卫的所在地,经历了由盐场渔村到海防要塞,进而发展成县域行政、经济中心的漫长历史进程,亦是中共早期地下党组织活动的秘密据点之一。风貌区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古奉贤城护城河、十字街等基本格局,保留和恢复了一批历史古迹、清代民国故宅,重修了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佛堂庵阁、主要的日军侵华暴行与抗战遗址等,有着较为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遗存。这其中,当属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九年的奉城古城墙,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曙光中学旧址,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万佛阁,这三处历史古迹及建筑为此次历史风貌保护的重中之重,三者均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对象。
作用介绍
在此紧急时刻,只有建造城墙防御,才能保障县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就在这年九月动工,昼夜不停,到十一月仅3个月时间便修筑完成。城周长9里、高2丈4尺,设6处城门,即“朝宗门”(大东门)、“宝带门”(小东门)、“跨龙门”(大南门)、“朝阳门”(小南门)、“仪凤门”(西门);“晏海门”(北门)。
水门
另辟三处波风水门,分别跨在肇嘉浜路和方浜之上。城上开有3600多个雉堞,两座敌楼。环城开掘城壕长150余丈,广6丈,深1丈7尺,外与黄浦江、内与大小河浜全线贯通,通接湖汐。自此以后,倭寇多次来犯,直逼城下,却始终没能侵入城池。可见,明代的城垣维护了上海市的安全。
气候特征
春夏秋都适宜,春秋天游览之余,可以逛附近的免费公园,那一带的公园特别多;
夏天晚上,可以顺便到外滩欣赏浦江两岸风情,再去逛南京路步行街。
旅游信息
1、交通
小北门大境路269号交通线路:11、304、726、911、930路
2、住宿
名称:京泰大酒店
名称:七重天宾馆
地址:黄浦区南京东路627号
3、美食
沿古城墙边上的大境路东行过紫华路再向东一点即到上海市著名的城隍庙市场,那里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快餐、上海小吃、饭店、火锅店等等。那一带的美食数城隍庙最为著名。
参考资料
上海这些历史悠久的古城墙,你还找得到吗?_小东门.上海古城墙.20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