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花淑兰

花淑兰

花淑兰,原名葛淑兰,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是中国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花腔女高音、评剧六大旦角流派花派创始人。她与韩少云筱俊亭合为“韩花筱”三大流派,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46年进入北京演出,以《刘翠屏哭井》和《保龙山》打炮而红。擅演剧目有《茶瓶计》《朱痕记》《谢瑶环》《黛诺》《女经理》(与人合编并主演)等。花淑兰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是著名评剧教育家。2005年3月30日逝世,享年76岁。她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备受赞誉,被誉为大师德艺双馨,桃李满门。

人物生平

天赋渐成

她天赋条件好、嗓音高脆,甜润清新,加上学艺勤奋刻苦,曾拜刘子西为师,吸取刘翠霞爱莲君两派之长,逐渐形成明快华丽、跳跃多姿的演唱和表演风格。她戏路极广,能胜任小旦、花旦、青衣甚至是小生各个行当。十二岁便在唐山、秦皇岛市天津市等地演出。1946年崭露头角后,进入北京演出,她以《刘翠屏哭井》和《保龙山》打炮而红,由于的演唱既有刘翠霞高亢、刚劲的韵味,又有爱莲君唱腔里的玲珑、俏皮、华丽的特点,被誉为“评剧花腔女高音”。

声誉日隆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她在张家口市演出,排演了《白毛女》、《血泪仇》《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有革命内容的新戏。全国解放后,技艺精湛,声誉日隆。1953年以一出《茶瓶计》获东北地区汇演优秀表演奖,之后加入沈阳评剧院。花淑兰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演出了百余出传统戏和现代戏。为评剧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自成流派

花淑兰艺术成熟的黄金时代是新中国成立后。她的演唱特点是嗓音甜润,脆而亮,唱腔高亢流畅、华丽清新,表演活泼,自然、大方。她擅演花旦戏,《茶瓶计》是她的代表剧目。她在这出戏里充分发挥和显示了她继承和发展刘派和爱派演唱的艺术特色,丰富了小丫环春红的音乐形象。加上边歌边舞,情趣横生,把个机灵、活泼、顽皮天真无邪的小春红,表现得活灵活现。花淑兰演唱的特点是声音有力度,共鸣好,音域宽,能唱到15度,音高超越了刘翠霞,她充分发挥其优势,使花腔在高音区行绕,听起来坚实有力,又华丽跳荡,巧妙地将刘、爱两派的演唱艺术融为一体,形成她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深受同行喜爱,纷纷仿效,自然形成一支新的流派——花派。

演艺经历

1942年拜评剧创始人之一刘子熙为师,这是一生中唯一的叩拜师傅。

1944年在塘沽区演出时,向京剧演员崔玉柱(绰号“小活猴”)学习武功。

1945年张家口市第一次解放,排演秧歌剧《兄妹开荒》《兄妹识字》,歌剧《白毛女》,评剧《枪毙杨小脚》《血泪仇》《九件衣》等。

1946年崭露头角后,进入北京演出,以《刘翠屏哭井》和《保龙山》打炮而红,由于的演唱既有刘翠霞高亢、刚劲的韵味,又有爱莲君唱腔里的玲珑、俏皮、华丽的特点,被誉为“评剧花腔女高音”。

1950年以后曾两次到锦州市演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捐献飞机大炮的义演,被锦州文教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1952年参加并宣传“三反、五反”运动,演出新编评剧《救急包》;6月参加锦州评剧团,任三团团长。

1953年参加东北大区汇演,以《茶瓶计》夺得最高奖——优秀奖,一举成名,轰动全国。

1954年赴阜新市演出《茶瓶计》《张羽煮海》。8月份辽东辽西两省合并,10月调到辽宁省评剧二团。

1955年进京参加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班,班主任梅兰芳,聆听了张庚郭汉城、罗合如等名师的讲课。

1956年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茶瓶计》《志愿军的未婚妻》《相思树》等。

1957年进京出席第二届妇代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的接见。12月,辽宁省举行好戏汇演,演出《孔雀胆》获得优秀表演奖。

1959年8月辽宁省举行现代戏汇演,演出《火风》,获优秀表演奖;11月份沈阳评剧院成立,参加建院演出,与其他主演联合演出《“八八”纺棉花》,复排并演出《三节烈》等剧目。

1960年进京参加全国戏曲演员进修班学习深造。受教于梅兰芳荀慧生张庚等艺术大师,学习了戏曲理论、戏曲表演理论。同年被评为辽宁省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出席第三届全国文代会

1961年至1964年创演四出移植评剧:《半把剪刀》《谢瑶环》《霓虹灯下的哨兵》《黛诺》,成为花派的代表剧目。

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率团赴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四平市等地巡演,演出剧目有《茶瓶计》《谢瑶环》《霓虹灯下的哨兵》《三节烈》《朱痕记》等。同年参加沈阳市现代戏汇演,演出《霓虹灯下的哨兵》获得优秀表演奖。

1964年冬排演现代戏《琼花》。

1965年春率沈阳评剧院二团赴盘锦市城乡演出《琼花》《黛诺》等。深入沈阳毛纺厂参加劳动体验生活。同年秋参加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

1966年剧院开展文化大革命,停止正常文艺生产和演出。

1969年被编入沈阳市五七干校,先后于盘锦、沈阳辉山集中劳动。

1970年走“五七”道路,到辽中区牛心坨公社插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

1972年抽调回沈阳样板戏学习班评剧组,后改在沈阳评剧团工作。

1973年排演小型评剧《一捧盐》,演出后颇受欢迎。

1978年沈阳评剧院恢复建制,恢复《茶瓶计》《谢瑶环》《半把剪刀》等优秀剧目。

1979年为沈阳市文化局举办青年演员技术表演赛,示范演出《朱痕记》《半把剪刀》,被上级授予荣誉奖。同年出席第四届文代会

1980年沈阳市举行现代戏展演,演出《海峡情泪》,冬天率领新组建的沈阳评剧院二团赴铁岭、营口市等地巡演。

1982年辽宁省举办金开芳舞台艺术生活七十周年活动,来自东北地区、华北的评剧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举行学术研讨会,率评剧二团演出《谢瑶环》。

1985年出席全国戏剧家代表大会,当选全国剧协理事。

1986年参加全国评剧名家荟萃演唱会,这次演唱会上的老艺术家有花月仙李忆兰六岁红莲小君羊兰芬筱俊亭李福安等。

1987年参加天津市举办的振兴评剧名家演唱会,鲜灵霞、花月仙、六岁红、莲小君、郭砚芳、筱俊亭、赵丽蓉、李福安等老艺术家出席。

1988正式办理退休。此后仍然为振兴评剧事业做出贡献:一方面协助剧院演出、参加全国各地的名家荟萃演出,一方面广收弟子、传授艺术,力求花派艺术后继有人。

1991年退休后仍随沈阳评剧院深入厂矿农村演出《茶瓶计》《黛诺》《半把剪刀》等戏。

1992年从艺五十五周年,宋任穷、高占祥分别发来贺电和书法条幅。和弟子们演出了《茶瓶计》《谢瑶环》《半把剪刀》《朱痕记》《三节烈》《桃花庵》《相思树》《刘伶醉酒》等戏。

2000年组织成立沈阳评剧院花淑兰艺术学校,任校长并亲自赴到校学员们。同年参加首届评剧节,独唱了《茶瓶计》,与弟子曾昭娟合唱《黛诺》。同年参加北京举行的新千年评剧流派名家演唱会。

2001年赴太原市携弟子赵俊芝参加第六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赵俊芝参赛《牧羊卷》《杜十娘》,荣获一等奖;本人获创腔奖。

2002年从艺六十五周年,举办花(淑兰)派经典剧目展演,携全国各地的部分弟子(24名)演出了《茶瓶计》《谢瑶环》《半把剪刀》《朱痕记》《孟姜女》《珍珠衫》《盗仙草》《刘伶醉酒》《杜十娘》等十余出戏。同年参加第三届评剧中国艺术节

2003年9月1日,荣获“中华英才”奖杯和荣誉证书。此时已经75岁,是本次全国十余位获奖者中最年长的一位。

社会任职

1957年出席了全国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

曾任辽宁省第一届至第七届人大代表、沈阳市第六届至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社会活动

花淑兰于一九五七年出席了全国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一九六O、一九七九年两次出席全国文代大花淑兰《三节烈》剧照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任职经历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锦州评剧团演员,辽宁评剧二团演员、副团长,1959年11月11日任沈阳评剧院二队队长(领衔主演),1962年任沈阳评剧院二团副团长(领衔主演)、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剧院艺术顾问等职。1992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辽宁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辽宁省暨沈阳市文联委员、辽宁省暨沈阳市妇联委员、辽宁省暨沈阳市剧协副主席、1985年当选为中国剧协理事、沈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沈阳市慈善总会理事、辽宁省教育基金会理事、晋察冀文艺研究会会员、1985年曾应聘河北省成兆才研究会顾问、1987年应聘北京老舍茶馆顾问、2000年出任沈阳评剧院花淑兰艺术学校校长。

个人作品

代表剧目

《牧羊卷》(饰赵锦棠)《茶瓶计》(饰春红)《梁山伯与祝英台》(饰祝英台)《相思树》(饰贞夫)《三节烈》(饰张春莲)《孟姜女》(饰孟姜女)《杜十娘》(饰杜十娘)《梅香》(饰梅香)《半把剪刀》(饰陈金娥)《谢瑶环》(饰谢瑶环)《志愿军的未婚妻》(饰未婚妻)《火凤》(饰火凤)《霓虹灯下的哨兵》(饰田春妮)《南海长城》(饰阿罗)《琼花》(饰琼花)《黛诺》(饰黛诺)《一捧盐》(饰李军医)《女经理》(饰女经理)其他著名剧目:《海峡情泪》《草原之歌》《风筝误》《小赶船》《天雨花》《桃花庵》《珍珠衫》等

花淑兰演出剧目一览表(按照首演年代划分)

30、40年代:《吴家花园》《丝绒记》《李香莲卖画》《珍珠衫》《刘翠屏哭井》《赵五娘》《桃花庵》《临江驿》《王少安赶船》《三节烈》《花为媒》《张彦赶船》《保龙山》《马寡妇开店》《孔雀东南飞》《牛郎织女》《对金瓶》《桃花女破周公》《洞房认父》《枪毙杨小脚》《血泪仇》《九件衣》《李三娘打水》《杨三姐告状》《姊妹花》《啼笑姻缘》《锔碗丁》《千里送京娘》《贫女泪》《麻风女》《雷雨》《红杏出墙记》《麻风女》《乾坤福寿带》《三戏牡丹》(与张德福合演)《朱痕记》《三打宫》《海棠红》《封神榜》《夫妻相骂》《四劝》《女侠红蝴蝶》

50年代:《赚文娟》《天雨花》《大登殿》《梁祝》《花木兰》《黄爱玉》《小女婿》《小二黑结婚》(50年代初在长春给小王金香配演陈快腿、三仙姑,55年给筱俊亭配演陈快腿)《战犯嘴脸》《盗金砖》《富春院》《赵一曼》《救急包》《赵小兰》《气贯长虹》《卓文君》《相思树》《红楼梦》《茶瓶计》《志愿军的未婚妻》《张羽煮海》《雨过天晴》《梅香》《孔雀胆》《火风》《银桃》《生死牌》《母女俩》(与筱俊亭合演)

60年代:《半把剪刀》《谢瑶环》《霓虹灯下的哨兵》《红云》《黛诺》《这不是小事》《南海长城》《琼花》(66年开始韩花筱被批判,花淑兰停止演戏)

70年代:《龙江颂》《一捧盐》《金沙江畔》《女经理》《于无声处

个人生活

花派弟子

全国各地花派弟子名册

1.冯玉萍沈阳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2.田敬阳:沈阳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3.吴丹阳:沈阳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

4.张继萍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文化馆优秀青年演员

5.王镇芝:沈阳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现退休

6.李威:锦州市评剧团主演,调沈阳市后经商

7.徐蕴玉:原大连市评剧团主演,现退休

8.祝久珍:鞍山市评剧团国家二级演员,现沈阳评剧院花淑兰艺术学校教师

9.潘洪伟:鞍山市评剧团国家二级演员

10.赵威:鞍山市评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11.张丽华:本溪市评剧团国家二级演员,业务团长,现本溪市文化局工作人员

12.张旭红:锦州市评剧团国家二级演员

13.付秀琴:原沈阳评剧院二团青年主演,现退休,于锦州市定居

14.张久兰:原盘锦市大洼区评剧团主演,现于锦州市经商

15.杨晓华:原辽阳市评剧团主演,现辽阳市艺术研究所工作

16.赵俊芝:盘锦市评剧团名誉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现盘锦市群众艺术馆馆长

17.石雅云:原葫芦岛市评剧团青年主演,现于葫芦岛市经商

18.李萍萍:北票市评剧团青年主演

19.郑桂芳:原长春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现经商

20.李娟娟:原长春评剧院副院长,国家二级演员,现民盟长春市委办公室主任

21.孙伟:长春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

22.徐广琴哈尔滨市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现退休

23.张伟:原牡丹江市评剧团主演,现经商

24.刘萤:原牡丹江市评剧团国家二级演员,现牡丹江市朝鲜族艺术馆工作

25.孙娟妹:原牡丹江市评剧团优秀青年演员,现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工作

26.曾昭娟天津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27.艾丽珍:北京市海淀评剧团国家二级演员

28.张秀云中国评剧院国家二级演员

29.宋海英(已故):原石家庄市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

30.赵继兰:石家庄市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

31.王凤英:原唐山市评剧团主演,现唐山市艺术学校高级教师

32.解郁文:原秦皇岛市小海燕评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现沈阳评剧院花淑兰艺术学校教师

33.孟沙:秦皇岛市小海燕评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业务团长

34.张悦:秦皇岛市小海燕评剧团国家二级演员

35.王孔芳:承德市评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36.曹秀云:承德市评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37.孙宁宁: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38.杨晶:河北省丰润区评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39.王锐君: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评剧团国家二级演员,业务团长,现宁城艺术学校教师

40.郭雅君:海南省海口电视台播音,主持人

41.邱艳杰:原辽宁艺术职业学院教师,现于昆明市定居

42.刘秀梅:辽宁省青年评剧团主演,后调沈河区文化馆工作,现退休

健康状况

2005年3月30日逝世。

获得荣誉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纪念花淑兰诞辰90周年”花派评剧迎新春演唱会即将开唱.河北新闻网.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