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书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内容简介
《周易》本是一部古老的占之书,汉时被奉为儒家经典,倍受历代学人的重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历经种种坎坷,或褒或贬,却依然默默地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周易》这部书,讲的是理、象、数、占。从形势和方法上,好像专论阴阳八卦的著作。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它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长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之过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从《周易》中您能学到不单单是易学,而是更加深刻的世界。
前言
《周易》是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以及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乃儒门定国安邦的宝贵经典。它哺育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明君忠臣,良将贤相。
唐朝名相虞世南(558~638年),李世民的重臣,弘文馆学士,博学多才,善于谋略。史载“太宗重其博识,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共观经史”。虞世南又是位深通易理的政治家,他根据自己的体会,和历代将相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名言:“不知《易》,不可为将相。”对《周易》的思想文化价值评价极高。此话出自一位名臣之口,确有千钧之力。
古人言:“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在皇家《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编列中,《周易风水》均居首位。《周易》是什么?占卜者说它是占筮书,气象学家说它是天文气象书,农人说它是农事书,历史学者说它是历史哲学书,而文学思想家说它是一部文字优美、结构严谨的人文书。真是众说纷纭,各言其是。
关于《周易》的作者和成书时间,旧传伏羲氏始画先天八卦,“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史记》司马迁语),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周易》乃周文王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认为《周易》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商周之际的一批巫官、史官和卜官,参照世代相传、不断积累的占筮资料和社会生活经验,逐步整理加工而成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周易》帛书,就与现存的《周易》不尽相同,就是一个例证。但是,把《周易》定为商周之际成书,是没有争议的。
《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两个部分。
《易经》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里有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个部分。它不仅讲占筮、预见吉凶成败,而且涉及古代的历史事件、战争情况、生产经验、商业贸易、婚姻习俗、宗教祭祀、民俗音乐等广泛内容,从而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蕴藏着古代占筮、宗教、神话、艺术、文学、科学、哲学、历史学等诸方面的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它通过一种特殊的图像符号系统和文字解释系统,来表达独特的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阴阳互补方法。
《易传》主要是对《易经》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进行新的阐发,以揭示六十四卦的内在根据与联系,包括《辞传》上下、《象辞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篇。《易传》将《周易风水》中的“”、 “”两个符号代之以“阴”、“阳”一对范畴,将经验的具体转化为哲学的抽象,更明确地阐发了阴阳互补方法的内涵与实质。
《周易》是一部无字天书。《易》是先民的一种科学,一种符号逻辑。它阐释了宇宙生命、个人生命的作用,是叙述宇宙中日、月运行的一个大法则。
《周易》被称为宇宙代数学,智慧中的智慧,对中国的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伦理、宗教以及天文、数学、医学等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周易风水》说的是宇宙社会、人事最高的道理。
易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传统的主流文化。从伏羲氏到黄帝再到周文王以及孔子以来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易学直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之神奇奥妙,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我们研究《周易》的态度,应该是“继承”和“创新”。继承《周易》丰富的文化遗产,必须把它与新的东西融合,赋予它原来所没有的新东西。
《周易全书:插图版》在解译《周易》原文的基础上,探索其发展、演变、研究的轨迹,并与现代科技发展、经济管理、日常生活、为人处世密切结合,图文并茂,力争奉献给读者一套科学、实用、全面的《周易》解读范本。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