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卦传
易传篇名,十翼之一,一篇。西汉该篇包含了《序卦》和《杂卦传》二篇,是记述解说乾、坤、艮、兑、坎、离、震、八经卦所象征的各类事物,以及阐述六十四卦卦序排列原理和各卦的属性意义,以辅助占断吉凶的,故名“说卦”。后人拆分成三篇并各有题名,第一篇仍名《说卦》,后人分为十一章,即为今本。其主体说卦象的部分为战国时期的作品,本为卜之书的一种,汉代时儒生对其做了改编,加入了部分儒家易传的内容,被编入儒家经典文献《周易风水》中的“十翼”,典籍中一般简称《说卦》。
内容简介
西汉的《说卦》一篇包含了今本的《序卦》和《杂卦传》两篇,王充的《论衡·正说》:“至汉宣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黄晖《论衡校释》引《经义丛抄》徐养原云:“充言‘益一篇’,不知所益何篇。以他书考之,《易》则《说卦》,《书》即《大誓》,唯《礼》无闻。”《隋书·经籍志》:“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说卦》本一篇,而这里说是“三篇”,有学者认为《说卦》本来是包括了《序卦》、《杂卦传》,后来被分成独立的三篇,如清·毛奇龄《仲氏易》卷三十云:“但其云三篇,今只一篇,或云合《序卦》、《杂卦》为三”,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也认为“《论衡》所说的‘一篇’《隋书》说为‘三篇’,好象不相符,其实只是证明《说卦》、《序卦》、《杂卦》的三种在初本是合成一组,后来分成了三下罢了。”《论衡校释》刘盼遂按云:“唯《论衡》云‘一篇’,《隋志》作‘三篇’,不同者,盖《说卦》本合《序卦》、《杂卦》而为一篇,故韩伯注本及唐石经仍以《说卦》、《序卦》、《杂卦》为一卷。”2013年12月,中西书局出版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公布了战国时期的一本筮书《筮法》,既有记录占问事项的《十七命》、解释卦位的《卦位图》、《人身图》,也有记录天干地支与卦、爻相配的图表和爻代表的象,还有一篇与之相配的专记六十四卦卦序的《别卦》,其内容和性质与《说卦》、《序卦》、《杂卦传》三篇相似,说明《说卦》、《序卦》、《杂卦》三篇本为一篇是理由充分的。
《说卦》是所有易传中产生最为古老的篇章,是先秦时期和《周易》并行而用的具有工具书性质的筮法书篇。《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其占断吉凶的主要根据之一就是卦象,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又要根据事物的不同特性及相关因素来判断所得卦的吉凶,所以《系辞下》里很明确地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说易占就是一门“象”的学问;所谓“象”就是法像万物的意思;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也说“《说卦》者,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也。”因此古代掌管卜筮的巫史在编撰、创作了一些作为卦爻占卜参考底本的易书(《周易》即其中的一种)之外,又有专门记述、解说卦位、卦序、卦象的工具书并行使用,就是《说卦》之类的作品,并非是为了解释《周易》作的“传”。今《易经》“十翼”中的《说卦》以及本来与之同篇的《序卦》、《杂卦传》在内,经过了汉代儒生的改编,加入了儒家易传的内容并做了相应的文字改造,已经不是先秦《说卦》的原貌。正因为这三篇本来是先秦的筮法著作,不是专为了解经而作,故其内容很多与《周易》经文不合拍,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里就说《说卦》所记卦象“未能满足研究经传之需要”,说《序卦》“或合乎经义,或不合经义”,说《杂卦》“有合于经者”、“有不合于经者”,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为了解经而著的。
制作时代
据晋代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后序》和《晋书·束传》的记载,西晋武帝时期,战国时期的魏襄王墓(一说是安釐王墓)被盗墓贼盗发,出土了一大批竹简书写的古书,史称“汲冢书”,在里面有《易经》二篇,和流传的《周易》上下经同,没有《》、《象》、《文言》、《系辞》等易传(上海博物馆1994年入藏的战国楚简书中有《周易》,也无易传),却有一篇《卦下易经》,其内容“似《说卦》而异”,显然这篇东西也主要是以讲卦位、卦象、卦序为主的东西;清华简《筮法》也是讲卦位、卦象、卦序等内容的,也是一篇“似《说卦》而异”的作品,说明《说卦》本是一篇先秦易学文献,其创作时间应该是在战国中期或以前,郭沫若在《〈周易〉之制作时代》一文中虽然坚持易传大部分不出于秦以前的说法,也同意《说卦》等三篇“是出现于西汉中叶,汉初时所未有”,却不承认是汉族的伪托,说“我相信《说卦传》以下三篇应该是秦以前的作品”。《说卦》本来是先秦的筮法书,和儒学无关,所以在秦火中没有遭到焚毁,一直流传到汉代。
《说卦传》本来与儒家学派创作的“易传”不是一个体系,它与儒学无关,更与孔子无关。由于该篇很重要,解说《周易》的经文时几乎不能离开它,所以汉初的时候儒生在编“十翼”的时候,还是把它编入,但是做了编辑改造,加了几段儒家易传的内容。根据马王堆帛书易传可知,其开头的三章是割裂了《衷》(初整理时拟篇题称《易之义》,后来发现其原篇题名《衷》)这篇儒家易传的内容加入的,并非《说卦》里原有的文字,王博在《易传通论》里说“以前就曾有学者指出过,《说卦》篇首的这几段话与后面的文字并不一致。因为后面解说的是三画卦的卦象,而前面讲的却是与六画卦有关的一些道理。现在这段话见于帛书《易之义》篇,表明它原本与后面的部分并不是一个整体,只是后来有人作《说卦传》的时候,才将它们合并到一起的。”另外,第四章、第六章以及其它章节中的个别文字也当是汉代人加入的。加入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说卦》染上儒家学说的色彩,才有理由被编入儒家经典。李镜池《周易探源》说“《说卦》或许是较早,但也不出于焦(焦赣)、京(京房)之前”,因为今本《说卦》确是经过汉代人增改编订而成,并不是先秦的原貌了。
河内女子得《说卦》辨析
东汉时期有个说法,就是《说卦》这篇晚出,是汉宣帝时期河内女子坏老屋时得到献上的,十翼里才增加了《说卦》这篇。
河内女子得古书其中有一篇易传的说法最早见于东汉王充的《论衡·正说》,里面没说是哪篇,到了《隋书·经籍志》里才明确地说是“《说卦》三篇”,因为汉代时《说卦》一篇本包括了《序卦》和《杂卦传》,后人拆分成三篇。一些学者根据此认为《说卦》等三篇晚出,是汉代经师的伪造。
首先,河内女子所得的《易》篇是什么,汉代没有明确的记载,王充也没说具体的篇名,是不是《说卦》还有疑问,更不能证明此前没有《说卦》。
在汉代的时候,世上流传的易传远不止十篇,可诸家选取的篇章都不够十篇(如今本十翼实只有七篇),而是把其中的有些篇拆分成几篇而凑够十数,称为“十翼”。各家选取的篇章是有所不同的,分篇也不同。孔颖达《周易正义》的第六论《夫子十翼》里说“但数十翼亦有多家”,就是有多家不同的分法,今本《易经》中的十翼分法是把《彖》、《象》等七篇分成十篇,这只是郑玄一派的分法,其它的不甚可考,但也不是全无踪迹,有的学派传的十翼里的确没有《说卦》等三篇也是事实,如《汉书·儒林传》里记载费直治《易》,“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郭沫若认为其中的“《系辞》十篇”当是“七篇”之误,因为汉代人写“七”、“十”都是“十”形,区别在于“七”字横长竖短,“十”字横短竖长,经常混淆。今本《系辞》是被分成上下二篇,而费直本是分成七篇,加上《彖》、《象》、《文言》三篇符合“十翼”之数,实际上是只有四篇,里面正没有《说卦》等三篇。另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马王堆帛书《易经》,里面的易传有六篇,比今本少一篇,却比费直的四篇还要多出两篇,也是十翼的一个传本,里面也没有《说卦》。
相反的证据也有,一是《淮南子·缪称训》里引《易》曰:“剥之不可终尽也,故受之以复”,这是《序卦》里的一句。《淮南子》的作成时间大约是刘恒后期至刘启时,是在汉宣帝之前,可见至少《序卦》这篇是一直就有的,如果西汉时它曾经是《说卦》的组成部分,那么也就说明《说卦》这篇当时也是有的。
二是司马迁《全本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史记正义》认为“序”是指《序卦》),司马迁写《史记》是在宣帝之前,他所见到的十翼是五篇,里面有《说卦》,认为是孔子所序,说明那时候的十翼里是有《说卦》,他没说到《序卦》和《杂卦传》,可能的确是包含在《说卦》之中,这也可以和《淮南子》曾引《序卦》之文的情况相印证。《汉书·艺文志》里说“孔姓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里面没有了《说卦》,却有了《序卦》,根据这个推测,《说卦》本来可能是又名《序卦》,后来分成三篇后,人们分别用来命名了开始的两篇。这个时候的《说卦》已经经过了儒生的改编整理,成为了一篇儒家易传,但是它的主体内容还是与儒家思想不合,所以对于主要靠《周易》发挥儒家学说的儒生来说可有可无。
因此说河内女子得的那篇《易》书为《说卦》然后十翼里才有这篇的说法是不太可靠的,只能说在宣帝以前的多家“十翼”中,有的有《说卦》等三篇,有的则没有,篇目是不同的。河内女子坏老屋得古书的说法应该是实际有的事实,只是并非象后人揣测的那样罢了。以那篇《易》书而言,即使是所得的的确是《说卦》,它也应当是一个先秦时期只讲卦象、卦位之类内容的筮法书,并非是真正的今本《说卦》,只能说是一篇相类似的东西,所以被当成了《说卦》的一种版本。可能奏上后,当时的易经博士跟据它又编辑增益了《说卦》的内容。
今本《说卦》的第七、八、九、十这四章所讲的卦象,都是每卦一象,非常整齐简略,甚至体现出了儒家的一种阴阳、男女、刚柔地位的思想,应该是西汉时十翼本《说卦》里原有的内容,是在先秦《说卦》的基础上整理成的;而第十一章每卦下所统领的象众多而繁杂无序,里面没有任何儒家的东西,全是卦象,且与《周易》的经文所用象也不尽相合,朱熹《周易本义》里就说“此章广八卦之象,其间多不可晓者,求之于经亦不尽合也”,这显然是筮书本来的样子,这些很可能就是根据这个古本增入的内容。
如果去掉第十一章,《说卦传》的文字显得非常整齐,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之间显然少了一节文字,就是“乾为天,坤为地,艮为山,兑为泽,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这段,因为第二节说完了“故易六位而成章”之后,直接开始说“天地定位”等等,没有说到“天”、“地”等是属于哪一卦,显得很突兀,如果加上那段,文意就非常贯通顺畅,而且第十章里也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说明在这段之前确实有一段说八卦基本卦象的文字,和第七、第八、第九三章是配套的。因为后来编订的时候加入了第十一章,里面有“乾为天”、“坤为地”等内容,为了避免重复,所以把这段删掉了,却造成了文意的断档,这都足以说明《说卦》的第十一章不是西汉原编定本《说卦》里原有的文字,而是后来增入的。
故王充所说的“益”可以理解为“增益篇章内容”的意思,未必是增加了一篇书。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宣帝以前“十翼”的篇目尚不固定,《说卦》这篇可有可无,因其主体内容和儒家的易学关系不密切,到了宣帝以后才被编辑、改造并确定下来为十翼的篇章。初始时还是一篇,东汉时才被拆成了三篇,成为通行的本子。
《说卦传》卦象的问题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六对《说卦》卦象作过简明扼要的考证说明,认为:《说卦》一篇之主要内容乃记述八卦所象之事物,八卦有基本卦象,即“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卦,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这是八卦之原始卦象,传统之说法,自先秦以来,言《易》者皆遵用之。有引申卦象,如“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等等,《说卦》所记甚多。《周易风水》本为筮书,占筮本为巫术,八卦之引申卦象,筮人可以由基本卦象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甚至信口雌黄,提出个人之说法。所以先秦人言《易》,关于引申卦象之说法,已有歧异。《说卦》所记之引申卦象,只是一家之言,不可专信,吾人解《易》,遇必要时可以越其藩篱。其次,此篇所述有琐碎而无用者,如云“巽,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为多白眼”、“坎,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等是。此种无助于解经,似亦无助于占事也。但此篇所述,亦多有用处,可据以解《周易风水》及《彖》、《象》、《系辞》诸传,唯未能满足研究经传之需要。先秦人讲八卦卦象,除其基本卦象外,余皆或同或异,甚有分歧。《说卦》所记仅是一家之言,不可专信。
按:高亨之说足资参考,说明先秦时期流传着很多不尽相同的占筮方法,因而其卦象、卦位、卦序之设定均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引申卦象,可以根据不同占筮事例和具体情况触类旁通,无限引申,及于万事万物。这种引申具有随意性,所以会导致一些卦象的重复和自相矛盾,如《说卦》说震为龙,而《孟氏逸象》里又说乾为龙,此是重复;《孟氏逸象》里说坤为安,又为乱,此是本卦象之矛盾,此类甚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另外,高说中有些是以今虑古,不太准确,如说“巽,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琐碎而无用者”恐不确当,今人看来无用,古人是极有用的,如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有根据十二支和十干推测盗贼的相貌、性格特征和姓名等的方法,古人用占筮卜人事时必定经常用到,故亦予以记录。《说卦》本来就不是用来解《周易》经文的“传”,而是用来辅助占筮的说卦象的,所以它里面的有些记录是实际卜筮时所应用的内容,与《周易》经文无关也在情理之中。
与先天卦、后天卦的关系
“先天”、“后天”之说不出自邵雍
关于“先天之学”、“后天之学”的说法,一般认为均出自宋代的邵雍(字尧夫),《周易大辞典》“先天之学”条的解释是:“北宋邵雍易学的主要内容,邵雍认为乾坤坎离为四正卦的图式乃伏羲氏所画,称为‘先天图’,其学称为‘先天之学’,而以汉易中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的图式为文王对伏羲之易的推演,称其学为‘后天之学’。因邵氏兄弟之学得于李之才所传授之陈抟先天图,且认为伏羲之易乃《周易》的基本原理,先《周易》而有,其易学主要为对这部分内容的阐发,故邵氏易学亦被称为‘先天之学’。”实际上在宋代以前,易学中已有“先天”、“中天”、“后天”之说,明·杨慎《丹铅续录》卷二“三易”条云: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干令升注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此小成之易也;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此《连山》之易也;初乾、初坤、初艮、初兑、初、初离、初釐、初巽,此《归藏》之易也。小成者,伏羲氏之易也,而文王因之;《连山》者,列山氏之书,而夏人因之;《归藏》,轩辕姓之书页,而商人因之。夏得人统,故正月建寅而卦首艮;商得地统,故岁首建丑而卦首坤;周得天统,故岁首建子而卦首乾。伏羲之《易》小成,为先天;神农之《易》中成,为中天;黄帝之《易》大成,为后天。’予按:邵雍之《易》‘先天’、‘后天’其源出于此。今之读《易》者知有‘先天’、‘后天’,而不知有‘中天’。”
干令升就是干宝,字令升,晋代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小说集《搜神记》的作者,他比较博学,有很多种著作,其中有《周官礼注》十二卷(已佚),杨慎引的“干令升注”就是指这本书。根据干宝的说法可知,“先天”、“后天”的说法至少晋代已经存在了,其产生当有更早的来源,但不会早于汉代,因为其推演的主要根据就是《说卦》这篇易传。从干宝的论述里看,他所说的“先天”、“中天”、“后天”和邵雍的学说是不同的。
邵雍之学推演《说卦》而非古传
邵雍的易学是受自李挺(字之才,一作李挺之),李挺受自穆修(字伯长),穆修受自种放,种放受于五代十国至宋初时著名道士陈抟(字图南),其先天图传为陈抟所创,而为世人所知则是因邵雍的传授,所以也有学者认为“先天图”和“后天图”都是邵雍创制而托名于陈抟。
先天图卦位的推定就是根据第三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马王堆帛书《衷》篇作“天地定立,[山泽通气],水火相射,雷风相薄,八卦相”。其实儒生写这段文字本来是与易占的卦位、卦序无关,他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确立天尊地卑的观念,二个是要说明阴阳参合“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的道理,所以它解说时是天地(乾坤)、山泽(艮兑)、雷风(震巽)、水火(坎离),阴阳两两相对而又相通。后天卦位的推定是根据第五章“帝出乎震”这段,总之都是根据《说卦》记载的推演。
第三章的这段是儒家易传中的内容,本无关于占筮,所以说其说不会早于汉代;而第五章则是《说卦》里原有的文字,据干宝的《周官礼注》说这段话属于《连山》,不一定可靠,但的确是一段很古老的内容,与占筮密切相关。它对各卦所居的方位也有明确的解说,“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等等,汉族又在“南方之卦也”句后面加入了几句儒家思想的内容:“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这显然不能是先秦《说卦》里原有的文字。
根据尚秉和《周易尚氏学》里的考证,“先天卦位”的观念至少在东汉的时期已经有了,所以东汉时期的荀爽在注《系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句时就说过“谓乾舍于离,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之义是也”(《周易集解》引),因为在先天卦位中,乾、坤二卦的位置正当于后天卦位中离、坎的位置,所以才有“舍”这一说,这也必定是受《说卦》第三章文字的影响而然,故邵雍“先天之学”的观念有些地方符合汉代易学的观念,但这不能说是邵雍承袭发扬汉学,因为他的学说不是承袭汉学,而是承袭了陈抟的道家养生之学说发挥引申而来,并非真正古传的易学。
由于邵雍的名望和其后学的张扬,特别是他的学说和卦图被朱熹收入《周易本义》中,他的这个理论传播广泛,直到今天都在易学界具有巨大影响。
先天卦无助于解经
在汉代以前的易占类文献里看不到用先天卦位的情况(尚秉和认为有,均牵强附会不可据信),都是用所谓的“后天卦位”,这是先秦筮法通用的准则,《归藏》里说“离处彼南方,与日月同乡(向)”(《玉烛宝典》卷五引),可见也是用后天卦位;清华简《筮法》里也是用后天卦位,唯坎、离二卦的位置颠倒而别有理据。可见所谓“先天卦”并非是实际卜筮中所应用的卦位,仅仅是一种后出的理论上的东西,后人用以附会经义。清代学者黄宗炎、毛奇龄、胡渭等人都做过详尽的辨析,认为陈抟的先天图(也包括其传授的河图、洛书)来源不明,而与道家养生修炼有关,邵氏的先天之学只是道家养生易学的一种发挥,与《周易》之卜筮无关,亦与儒家的易学无关,无助于解经。但此图给人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故自宋代以来,牵强附会、演绎发挥、强为之说者从出不穷,则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