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洸府河

洸府河

洸府河,淮河微山湖支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上游主流洸河原系黄河支流大汶河水系,为元代引汶济运河道,明代堵塞,南流为大运河支流。1960年代济宁市治理运北水系时,开挖新河道使洸河、漕河、府河合并,而得名洸府河,入南四湖。从此,洸府河发源于泰安市宁阳县东北山丘区泉头村一带,流经宁阳、兖州区,在任城区石佛村东(辛店村西)入南阳湖,河道呈北至南态势,全长84公里,流域面积1331平方公里。

洸府河是济宁市运北地区主要的排洪河道。历史上水旱灾害不断发生,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失和痛苦。经过1960年代后建设拦蓄工程、中下游滞洪工程等建设,消除了水害,也为流域内工农业供水。

河流介绍

洸府河是流经济宁城区最长最宽的河流。洸府河还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枢纽,近年来,济宁市政府加紧对洸府河景观改造和水质净化问题做出重大措施,从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美丽宽阔的大河。建立了滨河公园后,洸府河一下子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优质场所。

自然景观

在洸府河入南四湖口,济宁市政府重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入湖口人工湿地,模仿自然湿地景观,种植树林和水生植物,吸引了大量水禽及其它鸟类。在洸府河特大桥以南的河段均为充满野趣,芦苇遍地的自然景观。洸府河拥有野生鸟类一百余种,是鸟类良好的栖息地。

洸府河是济宁人民的母亲河,是齐鲁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形成变迁

洸河与府河原来是两条独立的河道。其中洸河古代是大汶河的一条支流,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并成为鲁之名川。清咸丰《宁阳县志》载:“洸河即阐水,鲁之名川也”。南宋保佑五年(1257年),元朝尚未统一中国,为供应宿县一带前线军粮,在宁阳县北汶河城上筑土坝,引汶水(大汶河)入洸河,再南流至济宁市泗河,称为济泗运道。明永乐中,工部尚书宋礼用老人白英,策导汶直达南旺,乃于洸口筑坝障汶,俾无南流,自是汶水不复通洸。

府河的形成不同于洸河,它是由隋朝开挖薛公丰渠演变而来。隋代的丰兖渠从泗河金口坝引水西注,与今济宁以西的南北向桓公沟相接,从而沟通发展了济宁为中心的横向水运事业。元代开挖京杭大运河后,在金口坝上游右岸建黑风口闸,引泗河水经兖州城向西至济宁城东,与洸水合流,用以补充运河水源。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分封为鲁王,兖州升州为府,因其河经府衙前,故称为府河。

洸河、府河历史上水系紊乱,水旱灾害不断发生,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失和痛苦。1965年根据“上蓄、中疏、下排”的原则,在北跃进沟北将洸河、漕河合并,新开挖了洸府河干流。现代地理上的洸府河源于宁阳城东北泉头村一带,流经宁阳、兖州区,在石佛村东(任城区石桥镇辛店村西)入南阳湖。河长84公里,汇水面积1331平方公里,其河道防洪及除涝标准已大幅度提高。

干流概况

洸府河本干上游在宁阳县为洸河。位于宁阳县境西部,是西部平原区的一条主要河道。发源于大汶河南岸宁阳县堽城镇泉头村虎背岭北坡,向西流经堽城镇南落星村南、堽城里村南、苏家楼村北、前洸河崖村与后洸河崖村之间,穿济微公路至西李家户村西转向南流,经县城西在泗店镇胡村南出境注入兖州区洸府河。宁阳县境内主河道长28.7公里,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上游较大的支流有月牙河、果庄河、石集河,下游主要支流是马家沟。

兖州区境内洸府河干流主河道,原起于漕河镇蔡家桥村北汉马河与罗河交汇处,新洸府河干流主河道,起源于新驿镇高吴桥村东南高吴桥闸以上。从此,洸河上段于高吴桥村东改道东南流汇入洸府河干流;杨家河从大安镇张楼村西北改道西南流汇入干流。在高吴桥闸上形成了干流与洸河、杨家河交汇的三岔河口。

兖州区境,洸府河自兖州漕河镇河南起经漕河、新驿、大安、颜店镇、前海5个乡镇至屯头村西南出境,兖州区境内长25.8公里,宽80~100米,流域面积567平方公里。

洸府河,自李营镇何岗村东入任城区境,于石桥镇辛店村西注入南阳湖,段长24.7公里。

水文特征

洸府河流域面积133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区410平方公里,平原区921平方公里,洸府河流域东与泗河流域相邻,西以梁济运河流域为界,北与大汶河流域接壤。洸府河上游现有汉马河滞洪区和杨家营滞洪区,兴建了桥、老头、高吴桥拦河节制闸,修建桥、涵185座,设有排灌站13处,用于防洪除涝和灌溉。安全流量为1200~1300立方米/秒,有大、小支流12条,系境内较大河流。

主要支流

汉马河,《滋阳县乡土志》载:发源于宁阳县东北部凤凰山(葛石镇骆驼山南麓),初为二水,山之阳曰汉河,山之阴曰白马河,二水合流,故曰汉马河。经乡饮乡入曲阜市,该河自后盛村北入境,西流经官庄、小厂、大厂,至蔡家桥西与漕河汇流入洸府河。全长42.7公里,流域面积106平方公里。上游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11座。

宁阳沟,发源于宁阳县石集乡银羊山,全长9.5公里,流域面积91平方公里。上游较大的支流有满庄沟、八里沟、杜家村沟等。流经宁阳镇、泗店乡,注入兖州区府河。1965~1971年,按标准治理下游河道,开挖河床、修筑堤防、植树绿化,对涝洼片排涝防洪起了重要作用。

洸河,原属大汶河(大汶河),清咸丰县志载:“洸河,即阐水,鲁之名川也”。上游发源于堽城镇泉头村,流经堽城、伏山、宁阳、泗店4个乡(镇),1965年进行河道治理。高吴桥以下河段与漕河、府河合并称洸府河,上段仍称洸河,流经梅家营、歇马亭、谢家楼,至兖州区高吴桥入洸府河。主河道长28.7公里(总长44.4公里,总流域面积27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上游较大的支流有月牙河、果庄河、石集河。下游主要支流是马家沟。元朝大汶河设闸截流,由洸河注入运河。建国后,上游部分河段清淤筑堤,新建两座中型水库(月牙河水库、石集水库)和一座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对汛期防洪起了一定作用。但部分河段,堤防缺口较多,河床树株丛生,未能按标准根治,汛期水涨,沿河村庄仍有水患。

小泥河,发源于曲阜市崇化村,经曲阜、兖州区至蔡桥北入洸府河,全长23.8公里,流域面积53平方公里。

府河,是隋朝兖州刺史薛胄为引泗、沂河水西流灌溉农田开凿的人工河,号曰“丰兖渠”,元代疏凿。明洪武年间兖州升为府,此河穿城而过,故名。城内段亦称玉河。府河由泗河金口坝北引水西南流经新兖镇、泗庄、黄屯、前海4乡镇,于玄帝庙村东入杨家河。全长15.1公里,宽10~25米,流域面积46.6平方公里。

杨家河,原为上元沟,建国初调整水系后称杨家河,源于大安镇张家楼村西,流经大安、泗庄、前海、黄屯等乡镇,至任城区入洸府河。全长26.5公里,境内段长18公里。此河支流有大安沟、牛厂沟、朝阳沟等。

漕河,《滋阳县志》载:漕河源于宁阳县附城蛇眼诸泉,初名罗河。自大厂村东入境,至蔡家桥西流到甄家桥东与宁阳古城泉汇流,至张家楼向南流,经西北店、前后邢、大徐、孔家屯、翟村,在老河口与洸河汇流,屯头村西南入任城境。1965年进行河道治理,漕河自河南村以下取直合并为洸府河,蔡家桥以上称罗河。漕河废。

小泥河,源于曲阜崇化村。上游为古洙河支流,入境后挟带大量泥沙,水极浑浊,故名。该河由高家村北西流,经谷村、漕河两乡镇入洸府河。全长23.8公里,境内段长9.8公里,流域面积18.3平方公里。

白马河,发源于邹城市东北部老营山及九龙山一带,流向西南,注入独山湖,全长60公里。流经兖州区境河段长2公里,境内赵王河(长17公里)、大马沟(长8.5公里)、南泥河(长8公里)汇入白马河,流域面积51.73平方公里。

大安沟,源于谷村镇龙湾店村南,流经大安镇入杨家河。1976年,按照“林网方田化”建设需要,进行改道治理,此沟大部分流经大安镇,故名大安沟。全长14.4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

黄狼沟,原为下元沟,亦称黄浪沟,为赵王河故道。源于宁阳县大孟村附近,西南流向,全长25公里。黄狼沟由河庄村北入境,流经小孟、新驿、颜店镇、至前张海东汇入任城区的北跃进沟。境内段长23公里,流域面积82.5平方公里。

中源沟,原作中元沟。自梅家营村西,向南经韩海子、高吴桥、东何村、皇林、堰头、故县村、袁庄、嵫山、翟村、屯头村西南至任城区入洸府河。全长21公里,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

下源沟,为1964年冬于兖州汶上边境处开挖的一条新沟,全长12公里。下源沟自葛家楼村东,经郭家村、袁家村、李宫、毛家村,至马楼西北入任城区境。境内长7公里,流域面积22平方公里。

杨家河,发源于兖州区大安镇西部,经兖州区和市郊区于济兖公路桥北入府河,全长26.5公里,流域面积207平方公里。北跃进河,发源于汶上县、市郊区边界,至何岗南入洸府河,全长12公里,流域面积154平方公里。杨家河,东岸支流,源于宁阳县柳沟,全长60公里。自柳行镇陈厂村东入境,于杨桥村西汇入干流,段长11公里。

中元沟,发源于兖州区小孟乡东北部,南经高吴桥、前门楼、故县东至屯头村西北纳鸟儿洼之水南行在县界入洸府河,全长21公里,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

罗河,发源于宁阳县东部山区,经宁阳县乡饮、金马、毛家坡、毛家楼入兖州区境,经大厂至尚庄村南汉马河交汇,后入洸府河,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62平方公里。

蓼沟河,原是满长红蓼草的排水沟,故名。此河源于兖州黄屯镇金家村东北,流经王因、黄屯两镇,至王因镇前仁美村西出境,在济宁市任城区南阳湖农场北石佛村入洸府河。全长25公里。此河1953年首次开挖,经陆续疏浚、加深、筑堤,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境内段长12.5公里,宽25~46米,流域面积135.46平方公里。

北跃进沟,西岸支流,源于汶上县蜀山湖北岸,长25公里。自二十里铺镇于白村东入境,至李营镇汪庄村北汇入干流,段长12.6公里。

滋阳县志》载:城北1里许有三义泉、东北新泉、阙党泉、元对泉、照星泉、惠泉、既济泉、古沟泉8泉。城西北半里许有负瑕泉、上蒋诩泉、下蒋诩泉、西北新泉、纸坊泉、驿后新泉6泉。泉皆以砖石 砌如井状,自城东北绕至城西门北,平政桥西南流入府河。以上14泉,50年代陆续枯竭。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原洸河发源于宁阳县东北部山区,流经兖州、济宁市南阳湖,全长47.7公里。古时上接大汶河,下接会通(运)河,自古起着沟通漕运的作用。由于上游泥沙淤塞,河床增高,水流滞阻,元代曾作过一次大规模疏浚,近代又复为患。每遇大雨,客水倾注,经常泛滥成灾。1964年境内近一半土地为其淹没,受害很大。原漕河古时也是害河。1965年对洸河、漕河及府河进行治理,裁弯取直合流。1971年按“三年一遇”除涝、“二十年一遇”防洪的标准开挖河槽,修筑大堤,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后在侯家店、高吴桥、屯头等处建闸蓄水,不仅杜绝了水患灾害,还可利用河水灌溉农田,洸府河已成为能排能蓄的有益河道。

宁阳段

洸河洸河古称阐水,系鲁之名川。是境内1条主要排水河,南流经济宁市,注入运河。建国前和建国初,河堤年久失修,河床淤积严重,排涝能力很低。1964年8月27日,大雨,沿河积水3天,倒塌房屋40%以上。14万亩农作物受灾,4万余亩绝产。1965年11月,调集民工3万多人,加高培厚堤防,疏浚河槽,建造桥闸。1973年、1980年,两次治理。主要完成县造纸厂以东、以北两处溢流坝和自动翻板闸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21.8万立方米,投工日83.23万个。耗用水泥879.5吨,石料8212立方米,砂子2626立方米,钢材5.6吨,炸药2.24吨。投资96.0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4.7万元。洸河几经治理,排水能力增强,减轻了洪涝灾害威胁。并对县境西部平原的回灌补源起重要作用。

宁阳沟(河)是县境中部主要排涝河道之一。1964年前,宁阳沟上游干、支沟失修,淤积严重,沟身弯曲,排水能力差。中下游的27个村庄常受涝成灾,易涝面积12万亩。每年汛期成灾面积5.5万亩左右。1965年9月,编制《宁阳沟治理工程设计及预算》,当年11月施工。县施工指挥部调集城关、城南、伏山、堽城镇、乡饮5个公社的3万人,取直沟道和上游主要支流,弃土筑堤,挖深清淤,加大过水断面。1971年10月,对广场沟、满庄沟按三年一遇除涝、二十年防洪的标准治理。共完成土石方113.8万立方米,砌石4464立方米。投工日110.2万个。工程经费82.5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6.5万元。1972年6月建曹家村闸,1981年建纸房闸,蓄水抬高地下水位2米左右,治理后的宁阳沟,沟底高程55.4米,沟口宽50米,堤顶高程61.1米。洪水排泄畅通。

汉马河汉马河是县境中部的一条主河。上游多山丘,两岸多自然陡坡,下游属平原。逢较大降雨,径流形成快,洪峰下泄猛,对葛石镇南部和乡饮乡东部有一定威胁。建国初曾造成宁阳县兖州区边界水利纠纷。1959年10月,在葛石店修建土质拦河闸坝1座,将上游41平方公里途流引入石集水库。1964年秋,解决水利纠纷,实施《曲阜市姚村公社、宁阳县乡饮公社两社边界水利工程协商意见》,乡饮公社和姚村公社各负其责,共同开挖水沟,全面治理汉马河。乡饮公社在保安店西建石滚坝1座。挖干渠1条、支渠3条。建大小水利建筑物27座。在崇化至梁庄段开挖干沟1条,支沟10条,建生产桥13座。设计除涝面积8107亩。共完成土石方21.44万立方米,投工日14.85万个。工程经费26.9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4.17万元。建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7座。

兖州段

洸府河由洸河、漕河、府河交会而得名。明末清初,济宁东关杨家坝改建,水位壅高,致使府河南岸筑堤,漕河淤垫,水系紊乱,洸、漕河上游诸支流亦因洪水顶托,渲泄不畅,酿成河水泛滥。1953年,修复了洸、漕河部分险工堤防。1965年,兖州区洸府河治理工程指挥部成立,对洸河、漕河、府河进行治理,调整水系。在北跃进沟北,将洸、漕河合并。开挖高吴桥东至汉马河与罗河会合口洸河干流,全长25.8公里,并将洸河上游在高吴桥北改道,杨家河上游段在张家楼西北改道入洸府河,下游段疏浚济宁市边界,在兖济公路桥北复入洸府河。1970年对洸府河按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扩大治理,在干流20公里以下并结合引湖灌溉套挖了子河。兖州区施工指挥部动员民工2万人,国家投资145.2万元,用工日172万个,工段全长27.7公里,完成土石方258万立方米,兴建生产交通桥7座。河道防洪除涝能力,中原沟口至洸府河口安全流量1100~1400立方米/秒,相当于20年一遇防洪标准。

任城段

1952年5月,由济宁市,滋阳、曲阜市邹城市滕州市5县出工6.87万人,进行南阳湖口—夏营段治理工程,工程标准:夏营底宽50米,边坡1:2,内堤距离170米,堤顶宽4米,入湖口底宽100米,内堤距离400米。同时,新建块石垒砌箱式涵洞7座16孔,兴建兖济公路钢筋混凝土漫水桥1座,石护岸2处260米,完成土石方187.6万立方米,投资4.09万元,补助小米24.5万公斤。1953年5~9月,新建八里营济滕公路桥、石佛桥、江庄桥和3座涵洞。共完成土石方2652立方米,工日1.26万个,投资8.66万元。

1965年2月27至4月10日,由济宁市兖州区汶上县3县(市)进行何岗至十里营15公里河段扩大治理工程,工程标准:河底高程33.44~36.27米,河底宽50~26米,堤顶高程38.62~44.26米,堤顶宽4米。同时治理汪庄—耿村北跃进沟支流2公里及新建生产桥8座。工日96.2万个,完成土石方138.85万立方米,国家补助13.7万元、粮食40.63万公斤。1969年冬,由济宁专署水利局组织济宁、兖州两县1.5万人进行下游治理工程。从十里营至小口门段6.8公里,按3年一遇除涝标准挖河,20年一遇防洪标准筑堤,同时从湖里开挖引河。工程标准:排涝河槽底宽100米,引河底宽20~12米,堤顶高程38.5~39米。

1971年4月,由济宁市兖州区两县出工2.6万人,对洸府河统一治理,上游自兖州东北汉马河口起,下游至济宁东十里营止,全长38公里,境内段长10.3公里,按3年一遇排涝、20年一遇防洪筑堤,河槽底宽85~45米,河底高程33.45~35.77米,在干流20公里以下结合引湖灌溉套挖子河,子河底宽12~8米,高程31米,堤顶高程39.51~42.77米,边坡1:2,完成土方352.3万立方米,工日235.6万个,国家投资179.13万元。1976年,济宁县出工1万人进行引河清淤扩大工程,上游从五厂排灌站起,下游至小口门止,段长16.2公里,工程标准:蓼沟河口以下底宽35米,蓼沟河至十里营底宽16米,十里营至五厂排灌站底宽12米,完成土方78.9万立方米,国家投资25万元。

蓄水工程

月牙河水库,位于宁阳县茅庄乡后望峰村西北的月牙河上,汇流面积13.6平方公里。1960年建成小(一)型水库,库水来源于月牙河流域内3条支流。1965年后,每年引大汶河水1500万立方米。1972年10月,报请泰安市批准,扩建中型水库。1973年5月竣工。月牙河水库设计总库容750万立方米,相应水位86.68米。兴利库容547万立方米,相应水位85.5米,死库容11万立方米,相应水位78.5米。月牙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多种经营的平原水库。主要经营项目有水力发电、水产养殖等,并征收水费,年均收入6万元左右,管理经费自给有余。1983年,水利工程“三查三定”后,月牙河水库又降为小(一)型水库。至1985年,累计完成土石方162.1万立方米,投工日179.27万个。总投资340.63万元。

石集水库,位于宁阳县原石集乡石集村东的石集河上游。汇水面积59.5平方公里,其中石集河上游18.5平方公里,拦截汉马河流域面积41平方公里。总库容93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25万立方米,死库容52.5万立方米。1959年5月施工。1960年7月完成大坝修筑、放水洞砌筑、干砌石护坡和葛石店西门外汉马河拦河土坝及泄洪闸,并开挖引水渠2480米。1970年3月~1971年6月,完成大坝加高、拓宽、加深溢洪道和1500米引水渠的子槽开挖,并修建汉马河拦河坝215米和6孔泄洪闸。1983年,石集水库由中型水库降为赵村水库

涵闸工程

洸河闸,位于宁阳县县城西北的洸河上。1980年12月,县水利工程建筑队修建,次年6月竣工。拦河闸采用水控多自动翻板闸门,4联8孔,每孔净跨6.1米。闸门高2.6米,顶高程61.4米,底板高程58.3米,闸下沿设0.5米高的门坎。闸总长50米。闸左右边墩各设1个人工直升闸孔,孔宽2米,闸门高3.3米。左右岸各建放水涵洞,砌石墩、混凝土拱。涵洞净宽2米,洞长30米。共完成土石方2.35万立方米。投工日8.69万个,投资26万元。

纸房闸,位于宁阳县泗店乡纸房村东宁阳沟上。1977年11月动工修建,次年5月竣工。闸分7孔,每孔净宽4米。为滚轮式平面矩形钢筋混凝土闸门,高3米。河底高程52.7米,闸底高程53.5米。设计水位56.5米,安装丝杠式10吨手摇启闭机7台。闸后设水泥浆砌石消力池。共完成土石方7400立方米,投工日4.19万个,投资7.52万元。

曹村闸,位于宁阳县泗店乡曹家村西宁阳沟上。由县水利工程建筑队承建。1971年动工,1972年6月建成。闸4孔,总过水宽度8.04米。闸门高2.5米,水泥沙浆砌石闸墩,木制闸板,安装人工丝杠式启闭机4台。

大徐村闸,位于兖州大徐村西洸府河上,建于1965年,14孔,净跨3米,直升式启闭。

屯头闸,位于兖州屯头村南洸府河上。1978年冬建,7孔,净跨7.2米,左岸建直升闸1孔,净跨1米。闸前蓄水深4.1米,总蓄水量80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3.5万元。屯头闸为境内引河补源工程中第一座水力自控多铰式钢筋混凝土翻板闸。

吴营闸,位于兖州吴营村西蓼河上。建于1962年,6孔,净跨2.8米,闸门高3.5米,闸前拦蓄水深4.0米,拦蓄水34万立方米。幸福闸(大厂闸)位于罗河上,大厂村南。建于1973年,6孔,净跨2.7米,直升启闭,工程总投资14.5万元。

白楼闸,位于兖州小泥河上游,建于1979年。闸长20.21米,3孔,净跨6米,闸门高2.6米,闸前蓄水深3.1米,总蓄水量25万立方米,总投资6万元。

甄桥闸,位于洸府河干流上,兖州甄家桥村南,属自控多铰式闸,拦蓄汉马河、小泥河、宁阳沟、罗河之水。1979年建,闸长42米,6孔,净跨7.2米,闸门高3.6米,闸两端各建1孔泄洪闸,净宽2米,直升启闭。闸前最大蓄水深4.1米,蓄水量90万立方米。回水长10公里。工程总投资16万元。

侯店闸,自控多铰式,位于兖州侯家店村东洸河上。1979年建,闸长24.2米,8孔,净跨2.5米,左、右岸各建放水洞1座,疏通引泗回灌3条干渠之水。

高吴桥闸,自控多铰式,位于兖州高吴桥村东南洸府河上。1982年10月~1983年5月兴建,闸长56.8米,9孔,净跨6.1米,两端各建直升闸1孔,净宽2米。闸前最大拦蓄水深3.1米,工程总投资13.5万元。

提水工程

1972年,在疏浚治理蓼河的同时,在王因公社仁美庄、黄屯公社 城、高刘屯村分别兴建引湖电力排灌站3处,总装机11台,112.7千瓦,设计提灌面积2万亩。提水站由所在公社管理使用。后因管理、配套和河水位下降等原因,灌溉面积减少到5100亩。1990年,仅有仁美提水站尚能维持运用,运行装机2台,110千瓦,提灌面积仅3000亩。1987年,在漕河乡贫水区东小厂村兴建提水站1处,由县、乡统一规划设计,漕河乡组织施工,装机1台,55千瓦,架设高压线路1公里,开挖干、支渠7条,长5公里。主要利用引泗回灌补源工程水源,提灌面积达1.5万亩。乡政府建立提水站管理所,配备人员进行工程管理使用。贫水区供水境内漕河乡东北部和谷村镇西北部,长期受地下水源不足和水质含量偏高的困扰,尽管已开挖长条井20余条,但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没有根本解决。1995年9月初,兖州区人民政府成立兖州漕河统一供水工程指挥部及漕河乡统一供水工程指挥部,组织实施统一供水工程。工程采用物理勘探的科学找水方法,在贫水区以西、梁家庄以北,开辟新水源地,打群井5眼,建提水站1处,安装压力罐5个,分5路向贫水区远距离输水,铺设管道12.6万米,动用土石方3.7万立方米。该工程总投资600多万元,同年9月开工,12月竣工。与此同时,谷村镇为本镇贫水区的村庄通上了自来水。至此,整个贫水区彻底解决了严重缺水和饮用高氟水的问题。

参考资料

洸河两岸皆是光.sdxw.iqilu.com.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