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粉蚧
康氏粉介壳虫科(Pseudococcus comstocki Kuwana),又名Comstock粉,是同翅目(Homoptera)粉蚧科粉蚧属的一种入侵性害虫。该物种于1902年首次在日本被发现。康氏粉蚧广泛分布于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等地区。其寄主植物包括金柑、刺槐、香樟木等。康氏粉蚧的若虫和雌成虫主要刺吸植物的芽、叶、果实、枝叶及根部的汁液,导致嫩枝和根部受害肿胀且易纵裂枯死。幼果受害时,常形成畸形果。康氏粉蚧的排泄蜜露还常引起霉病的发生,影响植物的正常光合作用。此外,康氏粉蚧在北美东部是主要的粉虱害虫,以苹果、梨、桃子和许多观赏植物为食,蜜露会阻止光合作用,同时也会损害植物。
形态特征
成虫
雌成虫椭圆形,较扁平,体长3~5mm,粉红色,体被白色蜡粉,体缘俱17对白色蜡刺,腹部末端1对几乎与体长相等。触角多为8节。腹裂1个,较大,椭圆形。肛环具6根肛环刺。臀瓣发达,其顶端生有1根臀瓣刺和几根长毛。多孔腺分布在虫体背、腹两面。刺孔群17对,体毛数量很多,分布在虫体背腹两面,沿背中线及其附近的体毛稍长。雄成虫体紫褐色,体长约1mm,翅展约2mm,翅1对,透明,寿命很短,类似食蚜虫大小。
卵
椭圆形,浅橙黄色,卵囊白色絮状,每一团卵被称为卵囊或巢,表面覆盖着类似棉花的白色丝状物。
椭圆形,扁平,淡黄色,体型较小,蜡质较少,没有长丝状物。蛹淡紫色,长1.2mm。
蛹
淡紫色,长1.2mm。
种群分布
康氏粉蚧原产于东亚,并被引入到中亚、东欧、美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最初认为康氏粉蚧存在于新西兰,但1977年的一项研究确定标本是P. calceolariae和P. obscurus。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等。
生活习性
一般1年发生3代,以卵囊在树干及枝条的缝隙等处越冬。各代若虫孵化盛期为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和八月下旬。若虫发育期,雌虫为35~50天,雄虫为25~37天。雄若虫化蛹于白色长形的茧中。每头雌成虫可产卵200~400粒,卵囊多分布于树皮裂缝等处。在花木上,成虫和若虫多聚集在幼芽、嫩枝上危害。
发生规律
康氏粉蚧以卵及少数若虫、成虫在被害树树干、枝条、粗皮裂缝、剪锯口或土块、石缝中越冬。翌春果树发芽时,越冬卵孵化成若虫,食害寄主植物的幼嫩部分。第一代若虫发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第二代若虫在7月中下旬,第三代若虫发生在8月下旬。9月产生越冬卵,早期产的卵也有的孵化成若虫、成虫越冬。雌、雄成虫交尾后,雌虫爬到枝干、粗皮裂缝或袋内果实的萼洼、梗洼处产卵。产卵时,雌成虫分泌大量棉絮状蜡质卵囊,卵产于囊内,一只雌成虫可产卵200~400粒。
防治方法
1. 注意保护和引放天敌。有瓢虫和草蛉。
2. 从9月份开始,在树干上束草把诱集成虫产卵,入冬后至发芽前取下草把烧毁消灭虫卵。
3. 药剂防治。在若虫分散转移期,分泌蜡粉形成介壳之前喷洒2.5%溴氰菊酯或功夫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3000-4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50%马拉硫磷或杀螟松或稻奉散乳油1000倍液,如用含油量0.3-0.5%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混用,对已开始分泌蜡粉介壳的若虫害敢有很好杀伤作用,可延长防治适期提高防效。
4. 生物防治。引入寄生昆虫和捕食者,如Pseudaphycus malinus、Allotropa convexifrons、Allotropa burrelli和Zarhopalus corvinus,在加利福尼亚州成功控制了康氏粉蚧的数量。在1980年的一项日本研究中,从南瓜中提取了处女成年雌虫的性信息素,以捕捉雄性。
5. 化学防治。化学物质已被用来减少该物种的数量,效率达到80%,尽管在中亚并不成功。生物防治和化学物质的混合成功地将该物种从曾经是苏联一部分的果园和菜田中清除。
注:在苹果上,应该抓住苹果开花前和谢花后防治,在苹果铃铛花期喷施乐斯本1500倍,谢花后的第一遍药喷施农地乐1500倍,套袋前在喷一次农地乐1500倍液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