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尾山
泉林泉群的原发地陪尾山。中国最早的典籍《尚书》就提到过陪尾山,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中说的“泗出陪尾”就是该处的陪尾山。
历史沿革
早在北魏,北齐时,这里就修建原泉祠。北宋时又在陪尾山上修建祭祀山神的庙宇,将水神封为“仁济侯”。元朝又建泉林寺,明代又建三坊、六亭等。这些华丽的建筑,均在群泉环保,佳木葱笼之中。清康熙、爱新觉罗·弘历多次东行时,均驻泉林,在此修了行宫、御桥等。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称泉林为“海岱名川”。顾祖禹与《读史方舆纪要》称作“山东省诸泉之冠”。这里的诸泉,既不出于石窦,又不隐现于沙丘,更不是漏水生成,清修《泗水县志》记它是“崛起于深山之中,波涛洄如流烟之作阵;涌腾吼怒如翻云之成堆”的涌泉。此处地下有很厚的透水层,80米以下有8米深的蓄水层。当地下水沿着水脉向北流动时,收到第三层岩性强的砂岩所阻挡,经挤压夺而出,于是便成为众多如林的大小泉眼。其中较大的有四个:即红石泉、珍珠泉、趵突泉公园、黑虎泉。至于这里的泉到底有多少?清修县志记:“邑境数十里内,泉如星列……名泉七十二,大泉数十,小泉多如牛毛”。而且泉溪相连,互相灌输,五步成溪,百步成河。汇为巨流,滔滔不绝。围绕众泉,当地还有许多优美的传说。
清代康熙帝、爱新觉罗·弘历多次来此,写了好多诗,有一些故事,且不去说。单说1986年,日本国熊本县泗水町的一些友好人士来到这里,把这里认作他们祖先的发源地,他们写了《访泗水》,刻碑立于泉林镇:“柏柏耸天泗水上,白云飞渡到东流。儒道遗芳兴两邦,举杯共祝友谊盛。”
景色优美
陪尾山没有名山的巍峨、险峻、雄浑,但是它具备名山的一切特征,是大自然名山巨川的浓缩。周围便是众泉围绕,且名泉荟萃,这可是陪尾山所独具的。奇石叠叠而成险,翠竹飒飒而弄影。曲径通幽,芳草萋萋,松柏苍劲,杂树葱茏。登上山巅,向东可观石舫泊于碧水岸畔,南可瞰紫锦湖青荷摇翠,群泉星罗棋布;放眼西向,可看康熙帝御碑恢弘壮丽,而千年的银杏几可抱揽入怀。透过杨柳科垂丝,可望千亩朝阳湖浩浩淼,云蒸霞蔚。山之半腰有观泉亭翼然,瓦黄柱红,掩映于绿树丛中。坐亭上,珍珠泉、趵突泉公园、黑虎泉、雪花泉等尽收眼底。
在陪尾山之顶举目泉林,山具丘壑之美,水揽幽之胜。这难得的清静之地可放松疲惫的身心,畅游于此,心情豁然开朗,精神自然倍感清新。
相关传说
此后,历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词歌赋无数。而一个个美丽的神话、动听的故事,在民 间广泛流传,更使陪尾山闻名遐迩。其中,陪尾山就传说是孔子搭救的海龙王的小太子白龙马的化身,这就更增加了陪尾山神奇的色彩。
相传有一年,曲阜市大旱,孔子带弟子们天天到舞雩台上祈雨。一天祈雨回去路上,孔子路过一小河,见一群顽童正用乱石追砸一条小白蛇。小白蛇虽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艰难地向河里逃行。孔子见壮,立即喝退顽童,将受伤的小白蛇带回学馆喂养。
几个月过去了,小白蛇的伤养好了,孔子就要把它送回河里去。一路上,小白蛇望着孔子不住地流泪,孔子心想:“这东西还怪通灵性哩,难怪在讲学时,它伸长脖子,瞪着眼地听!”孔子来到一条河边,把小白蛇放进水里,说:“回去吧!”话音刚落,就见水惊浪腾,一只龙爪向孔子一挥,说道:“夫子救命之恩,弟子来日定报!”孔子大吃一惊,原来自己救的是一条龙。
小白蛇是东海老龙王的太子白龙马。小白龙回到东海龙宫,见了老龙王就哭,老龙王问出了何事,小白龙就 把自己遇险被救的经过向老龙王讲了一遍。老龙王说;“你遇上好人了。咱龙宫里有金银财宝,你带些去谢谢人家吧。”小白龙说:“我在他家养伤数月,知道他是位讲仁义道德的大圣人。因曲阜市大旱,他每天带弟子顶烈日于舞雩台上祁雨,我请求父王给曲阜降场透雨,救命恩人知道后,定比给他金银财宝高兴啊!”
老龙王十分为难地说:“降场透雨容易,只是玉皇大帝有令,要大旱山东省三年,这鲁都曲阜正处山东境内,玉帝的旨意谁敢违抗?”老龙王未答应儿子的请求。
不料,白龙马背着老龙王悄悄点齐水族,趁夜向曲阜进发。半道上,小白龙的行动被巡天的夜叉发现了,急忙报告玉帝。玉帝闻听,勃然大怒,大骂东海龙王竟敢违旨,擅自去山东降雨。立即命令雷神出动,阻止小白龙。小白龙急腾至曲阜东泗水上空,还未来得及降雨,正好和雷神相遇。雷神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阵霹雷闪电,把小白龙击死在泗水城东25公里处,化作一座山丘,名曰陪尾山。
小白龙虽被击毙了,但仍念念不忘曲阜市旱情及孔子恩德,便从许多石缝吐出泉水,形成了泉林泉群胜景。泉水汇聚在一起又曲折蛇行,由东向西流去,形成了泗河倒流水。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