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峨镇
清天聪四年(1630年),始建村落。1984年成立德峨乡。2012年,德峨撤乡建镇。居住着苗、彝、仡佬族、壮、汉5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苗族,下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那地村。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德峨镇常住人口为35627人。
历史沿革
清天聪四年(1630年),始建村落。
民国六年(1917年),置德峨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立德峨乡。
1950年,恢复德峨办事处。
1951年,称德峨区公所。
1958年,成立德峨公社。
1962年,恢复德峨区。
1968年,恢复公社建置。
1984年,成立德峨乡。
2012年,德峨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末,德峨镇下辖德峨、常么、那地、新街、保上、三冲、八科、弄杂、么基、龙英、金平、夏家湾、水井、田坝镇、岩头15个行政村,共291个村小组,镇政府驻地那地村,距县城36千米。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德峨镇位于北纬24°31′00″—24°46′31″,东经105°05′57″—105°19′50″之间,地处隆林各族自治县西南部,东与克长乡和蛇场乡接壤,南与西林县接壤,西与猪场乡和革步乡接壤;北与新州镇和者浪乡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316.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德峨镇境内属高寒石山区,镇政府所在地的海拔1600米;属云贵高原余峰,是典型的岩溶峰丛洼地地貌;地势略为东低西高,最高蚂蚁高坡海拔1957米(斗峰坡),次高峰朋山,海拔1886.80米。
气候特征
德峨镇年平均气温14.40℃。
水文
德峨镇境内河流属南盘江水系。
自然资源
德峨镇镇政府驻地附近有少量水晶矿,新街村有相当数量的优质锑矿,还有锌、硫、金等矿藏及花岗石、辉绿岩、青石等石材;有耕地面积2303.4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97亩。
该镇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境内储藏着丰富的水晶矿、锰矿石、结晶硅等矿产资源,还有马河流域等丰富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投资建矿场、石场、混泥土制品、电站等理想的市场。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德峨镇总户数9554户,总人口4.30万人,居住着苗、彝、仡佬族、壮、汉5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苗族,共3.80万人。
2021年7月12日,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德峨镇常住人口为35627人。
交通
德峨镇有隆林至西林二级公路贯穿腹地,途经常么、德峨、那地、保上4个村;全镇村村通公路,除夏家湾村村部外,其余14个村村部所在地均通水泥路。
经济
综述
2018年,德峨镇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0个。
农业
2018年,德峨镇粮食播种面积1653公顷,粮食总产量0.78吨;其中玉米种植,1400公顷,收成0.63万吨;水稻253公顷,收成0.16万吨;套种杂粮33公顷、蔬菜433公顷,杂豆20公顷,红薯53公顷;全镇新种桑园面积62.20公顷,可投入养蚕桑园面积累计达821.84公顷,新建蚕房共18座,覆盖新街、八科、德峨等村;全年共销售蚕茧12批次,累计共5676张20.68万千克,产值909.70万元;烤烟种植126.67公顷,产量5200担,产值510万元;全年投入烤房维修和烟棚维修12万元。全镇产茶叶核心区80公顷,扩展区266.67公顷,茶采摘新茶199吨,其中野生古树茶加工干茶产量6万千克,产值600万元保上村新增哈密瓜种植试验基地0.10公顷,新建5个种植大棚,产量1900千克,产值2.28万元;新街村投入160万元从云南省引进姬松茸(赭鳞蘑菇)栽培项目,种植基地占地面积2公顷,共搭建菌种大棚21个,加工烘干厂房1个,生姬松茸(巴西菇)产出量70余吨,全部销往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贵州省、云南等多地,创收约68万余元,新街村巴西菇种植项目带动附近村屯贫困户就业80人;全年生猪出栏量1.27万头、黑山羊出栏量1.26万头、黄牛出栏量0.2万头,存栏量对应分别有2.12万头、1.47万头、0.32万头;全年新增金平村、三冲村2户千羽鸡养殖点,全镇养殖鸡出栏量8.9万羽,存栏量23.7万羽。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德峨镇辖区内有2所中学,其中德峨镇初级中学校址在镇政府所在地,德峨镇常么初级中学校址在常么村当地,两所中学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均占95%以上,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初中;镇初级中学在校生1501人,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常么初级中学在校生1229人,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38人;全镇共有小学13所,其中中心校1所,村完小8所,非完小(教学点)4个;德峨镇中心校校址在德峨镇政府所在地,开设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77人,教职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8所村完小和4个教学点的学生人数都在100人以上,教师职工都是根据国家有关要求标准化配备。有2个公立幼儿园,其中德峨镇中学幼儿园校址在德峨镇政府所在地,在院幼儿345人,教职工19人,在编教师3人,其余为校聘人员;常么幼儿园校址在常么村当地,2018年在校幼儿155民,教职工7人,在编教师1人,其余为校聘人员。推进控辍保学劝返复学专项攻坚大行动,有294名适龄学生辍学,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辍学学生100人,成功劝返2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辍学劝返率100%。
文体事业
截至2018年末,德峨镇有15个村级农家书屋;通过举办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偿新节”等大型民族节庆活动,带动全镇15个村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一次以上的文体活动;组织村级开展文体活动共21场,协助镇政府、县文化馆开展民族节庆活动、“送戏下乡”活动等共21次,举办各类文体培训班12期。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末,德峨镇中心卫生院服务总人口6万余人;有医务人员60人,开设病床47张,分1个住院部和1个门诊部和公共卫生部,设预防保健科、防疫门诊、妇幼保健办公室、新农合办公室、居民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孕产妇学校、内小儿科、外科、妇产科、超声影像科、检验科、X光室、心电图科、药剂科、财务科、消毒供应等科室;分别建成卫生院住院楼和万宁医技综合楼,卫生院占地面积6614平方米,业务房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1006平方米;设有村级卫生室13个,配备医务人员19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共接诊参保农民病例7529例次,其中门诊病人获得报销计4670例次,报销金额18.89万元,住院病人报销2859例次,报销金额254.78万元;门诊流量2.26万人次,其中住院病人2910人次,出院2910人次。
社会保障
2018年,德峨镇为918户3598人发放低保补助4218.64万元;为6名城市特困人员(住在镇敬老院人员)发放补助6975元,为50名农村特困人员发放补助27.82万元;为349名困难学子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60.55万元;为3250名符合政策的群体人员申报财政代缴养老保险补助资金34.83万元;为3772名60岁以上老龄人发放养老金516.74万元。
精准扶贫
2018年,德峨镇弄杂村、新街村、金平村3个村实现整村脱贫;通过动态调整工作,全镇新识别贫困户13户54人,返贫2户8人,剔除老人户6户8人;至年末,全镇易地扶贫搬迁248户1193人,其中搬迁到百色深圳小镇安置点44户222人,搬迁到县城安置点155户732人,搬迁到德峨安置点49户239人,德峨易地扶贫安置点50栋安置房全部入住。
基础设施
2018年,德峨镇除金平、三冲两个贫困村道路硬化正在实施之外,其他6个贫困村20户以上通屯道路硬化全部完成;其他非贫困村的通屯路完成设计测量工作;改厨改厕各为500座;全镇20户以上屯级道路硬化共实施7条,有3条完成竣工,田坝厂上、达毛、上八哈屯及八科团石屯4条屯级道路硬化分别已完成路面平整工作;家庭水柜指标数176座,覆盖水井、三冲2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年末家庭水柜开工数为133座,竣工84座,竣工率63.2%。
集贸市场
2017年,德峨镇有德峨、常么、新街3个集贸市场,6天为一街日;其中,德峨圩日最为热闹,集市占地面积约1.6公顷,每街赶集人数约1万人;常么集市占地面积约0.8公顷,每街赶集人数约5000人;新街集市占地面积约为0.67公顷,每街赶集人数约3000人;德峨、常么、新街3个圩日均有牛马羊猪等牲畜交易,其中德峨牛马交易市场规模最大。
文化
民族风情
德峨镇保留着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朴素典雅的苗族蜡染,图案精美、手工精细的刺绣。每年正月初九是苗族独具韵味的跳坡节,有来自云南省、贵州省以及美、法、泰等国家的苗族同胞,到此寻根觅源,坡场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赶坡人达5万多人次。德峨圩日,仿佛就成了少数民族的服饰表演舞台。由于民俗迷人,民风醉人,且保持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因此,被专家学者誉为“活的中国民族博物馆”。
特产
德峨是隆林黄牛的传统产区之一。黄牛身躯高大、肌肉发达,力大耐劳,具有粗饲养,抗病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而闻名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生产性能和产肉性较高的优良品种。黄牛是农村群众的生产必要工具之一,同时因其产肉性高,肉质鲜嫩,是制作牛干的上等原料,作为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山羊
德峨山羊远近闻名特别是黑山羊,被自治区有关专家鉴定为全区优良品种。德峨山羊以黑色为多,黑白色、麻黄和白色次之。山羊个头大小适中,有、有角,成年羊羊角向上向后向外呈螺旋状弯曲;胫粗大小适中,公羊胫略大,少数羊胫下有肉垂,其身长体大,结构匀称,体躯近似长方形,肋骨弓张良好,后躯比前躯略高,产肉性好,胴体中脂肪分布均匀,肉质嫩鲜美。
德峨镇,相传建村时有一老人在附近山挖得一对金鹅,故而取名“得鹅”,后逐渐演变成今名。
德峨镇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服饰保存完整;节庆文化有苗族“跳坡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仡佬族“尝新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民族圩日有六天循环的德峨圩日,平均每个圩日有1.50万人赶集;民族工艺有苗族的刺绣、蜡染等;文体活动主要有苗族的芦笙舞、吹口弦、唢呐和仡佬族的八音等;民间体育活动有苗族跳坡节的爬杆、摔跤、荡秋千;彝族的打磨秋、抹黑脸、老鹰抓小鸡等。
获得荣誉
2021年5月,荣获2019—202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参考资料
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2021-08-18
隆林各族自治县志.隆林各族自治县志.2021-08-19
被留守改变的乡村教育--教育--人民网.人民网.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