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阔苞菊

阔苞菊

阔苞菊(学名:Pluchea indica),又名栾樨,属于桔梗目菊科的灌木,高度可达2-3米。叶互生,倒卵形或楔状倒卵形,有短叶柄,全缘或有少数小尖齿。头状花序顶生,直径约5毫米,多数,排成伞房状。花异性,全部呈筒状。瘦果有棱;冠毛一层,白色,干后稍带褐色。分布于广东;印度马来西亚也有。繁殖方法一般为种子繁殖。

形态特征

灌木。茎直立,高2-3米,径5-8毫米,分枝或上部多分枝。有明显细沟纹,幼枝被短柔毛,后脱毛。下部叶无柄或近无柄,倒卵形或阔倒卵形,稀椭圆形,长5-7厘米,宽2.5-3厘米,基部渐狭成楔形,顶端浑圆、钝或短尖,上面稍被粉状短柔毛或脱毛,下面无毛或沿中脉被疏毛,有时仅具泡状小突点,中脉两面明显,下面稍凸起,侧脉6-7对,网脉稍明显,中部和上部叶无柄,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5-4.5厘米,宽1-2厘米,基部楔尖,顶端钝或浑圆,边缘有较密的细齿或锯齿,两面被卷短柔毛。头状花序径3-5毫米,在茎枝顶端作伞房花序排列;花序梗细弱,长3-5毫米,密被卷短柔毛;总苞卵形或钟状,长约6毫米;总苞片5-6层,外层卵形或阔卵形,长3-4毫米,有缘毛,背面通常被短柔毛,内层狭,线形,长4-5毫米,顶端短尖,无毛或有时上半部疏被缘毛。雌花多层,花冠丝状,长约4毫米,檐部3-4齿裂。两性花较少或数朵,花冠管状,长5-6毫米,檐部扩大,顶端5浅裂,裂片三角状渐尖,背面有泡状或乳头状突起。瘦果圆柱形,有4棱,长1.2-1.8毫米,被疏毛。冠毛白色,宿存,约与花冠等长,两性花的冠毛常于下部联合成阔带状。花期全年。

生长分布

阔苞菊原产美洲,19世纪60年代传入中原地区,分布在中国台湾、广东省海南省;在印度、缅甸、马来西亚、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滨沙地或近潮水的空旷地。

化学成份

地上部分阔苞菊(plucheoside)A、B,豆甾醇葡萄糖甙(stigmasteryl glucoside),丁香蒲桃酚葡萄糖甙(eugenylglucoside),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甙(4-allyl-2,6-dimethoxyphenyl glucoside),水杨酸甲葡萄糖苷(methylsalicylate glucosicde),苯甲基葡萄糖甙(benzyl glucoside),苯乙基葡萄糖甙(phenylethyl glucoside),(Z)-2-已烯基葡萄糖甙[(Z)-2-hexenyl glucoside]松脂酚单葡萄糖甙(pimresinol monoglycoside),丁香没药树酚单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 monoglycosixde),苏式(threo)的和赤式(erythro)的1,2-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2-[2-甲氧基-4-(IE-丙烯3-醇)-苯氧基]-1,3-丙二醇。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阔苞菊.大众本草.2024-09-09

阔苞菊.植物智.2024-09-09

【你好!大自然】第261期:翼茎阔苞菊.搜狐网.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