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铁军

黄铁军

黄铁军,男,河北邯郸人,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系主任、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人物经历

1998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2和1995年从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后,从事5C融合(计算机, 传播学, Consumer 电子学, Content and Community)研究。

2002年在信息产业部(原)领导下组建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并担任秘书长。

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多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2003)和主任(2003-2005),其间获得2003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个人。

2006年调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1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2011年2月至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资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图像系统工程中心访问教授/高级访问学者。

2018年,数字媒体研究所黄铁军教授团队牵头研制的超速全时仿视网膜芯片首次公开亮相。

2021年4月23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21年12月,当选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士。

2023年8月,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黄铁军在列。

主要成就

黄铁军教授在智能视觉信息处理技术研究领域工作30多年,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视频编码标准、视觉特征分析和仿生视觉模型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对我国数字视频编码国家标准制定和大规模产业化做出突出贡献,终结了国外向我国视频行业索取高额专利费的历史。累计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和省部级、国际合作等项目十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含指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综述或人文社科文章50多篇。担任四项ISO/IEC国际标准的起草人(editors),主参编论著三册。申请发明专利100多项,其中16项已经获得授权,其中国际专利10多项。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四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

2002年作为主要人员共同发起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并担任秘书长至今。作为《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国家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承担了“863”计划重点课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研究开发与测试验证重大专项”。 在打造“技术、专利、标准、产业、应用”大循环创新模式中做出了突出贡献。AVS视频于2006年颁布为国家标准后,至今全球已有20多家芯片公司开发并销售AVS解码芯片。自2007年起杭州市上海市河北省等20多个省市或地区相继采用AVS进行数字电视播出,并在老挝斯里兰卡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得到采用。 2009年10月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发布的IPTV标准中,AVS被采纳为视频格式之一。2011年6月,AVS又被确定为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唯一必须支持的标准。2012年7月,面向高清立体电视的AVS标准颁布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行业标准,2013年3月中国中央电视台按照该标准进行试验播出。因此方面的贡献2007年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共10项)、2007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共10项)、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2,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标准AVS与产业化应用)。

2000年开始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合作计划”,曾任北方技术中心主任,负责英文图书资源的组织、加工和数字图书知识组织与挖掘核心算法和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在图书多粒度检索、插图检索、视频内容分析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算法和改进算法,因此获得2009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大规模数字图书与视频资源库建设和智能服务系统)和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百万册数字图书馆的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服务系统)。

2005开始参与国际数字媒体计划DMP标准制定,是DMP互操作DRM平台第二阶段(IDP-2)主要起草者之一和参考软件组组长,2007年起任理事。基于这些工作,对MPEG-A(ISO/IEC 23005-2:Media streaming application format)、MPEG-M等国际标准做出了贡献,并作为四项国际标准的执笔人(editor)获得ISO和IEC负责人签发的证书。

人才培养

开展讲座

2023年9月18日,黄铁军出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全球发展前沿问题》大课堂第二讲“人工智能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活动,他以“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主题,向学生们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历史沿革、范式流派及发展现状,并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培养学生

黄铁军指导的博士生郑雅菁,凭借论文《脉冲视觉的视网膜编码模型与超高速应用研究》入选“CCF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获得2022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由他指导的博士生郝泽成,获得2024年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

获得荣誉

201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4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2013 IEEE计算机学会Computing Now Award

201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标准AVS与产业化应用》

2010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百万册数字图书馆的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服务系统》

2010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一等奖《数字视频编解码国家标准制定及应用》

201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09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大规模数字图书与视频资源库建设和智能服务》

2007 中国标准创新一等奖

2007 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

2014年,荣获本届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2020年11月,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提名。

2023年5月6日,第十二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

2017年,黄铁军教授因创立了以特征分析与压缩为中心的视觉大数据处理技术体系,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社会任职

现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及其消费电子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及其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委会委员,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多媒体分委会委员。在国际上担任“数字媒体计划”(Digital Media Project)理事(Board of Director)、IEEE 计算机 Society的Computing Now咨询委员(Advisory Board)和中文版负责人,Springer期刊3D Research编委。此外,黄铁军教授还担任国际标准组织MPEG中国代表团团长10年,起草ISO/IEC国际标准4项,获ISO和IEC秘书长联名签发证书。他还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程参与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建议、起草和实施,担任“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等职,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会士。

社会活动

2022年12与31日,参加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电视台主办的“2023科学跨年之夜”节目。

人物评价

黄铁军一直牢记初心使命,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他心里想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类共同利益服务。(北京大学新闻网评)

黄铁军对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制定和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黄铁军是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主要建议人、起草人和实施者,对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38岁快手前高管任智源研究院新院长.今日头条.2024-03-18

讲座回顾 | 黄铁军:人工智能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11-19

郑雅菁入选“CCF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4-11-19

黄铁军教授指导学生郑雅菁荣获2022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4-11-19

2024年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奖名单公示.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2024-11-19

【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黄铁军:科技发展越迅猛,越要时时不忘初心.北京大学新闻网.2024-11-18

黄铁军教授荣获2022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突出贡献奖”.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