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娘
伪娘,最初只是ACG界名词,通常指的是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且变装后常常有很强的萌属性,有的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伪,就是不真实,假的意思。娘,少女,女子(ACG界对于漂亮的年青女子常用娘表示,“娘”原本也多用于对少女的称呼,古汉语中也有此用法)。
起源
“伪娘”一词来自一海之隔的日本,“娘”这个字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女儿”或“年轻姑娘”,前边再搭配上一个形容词,就成了今天ACG界耳熟能详的各种术语。“伪娘”正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而且在中国国内,日产的以伪娘为卖点的漫画还具有相当的人气,但观其言行,亦可发现不少萌点。
相关争议
对于现在的伪娘现象,社会上一直争议不断。有网友说:“这个世界太疯狂了。以前女不再女,现在男将不男了!”,有人也提到了一些反串演员,他们生活中与舞台上反差很大,而现在的“伪娘”要不哗众取宠,要么心理变态。这种为了出名、为了出位,不惜代价、不顾廉耻的卖弄,是人性的哀。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出宽容和接受。“伪娘无罪,有什么不可以,请用正常眼光看待他们。”“支持伪娘,唱歌没有过错,这是歌唱的自由。”“(这是)他们的自由,我们没有资格反对他们。”还有人搬出伪娘文化的发源地日本:“伪娘现象在日本很早就出现了,像早期的日本综艺节目《女装天堂》《日本男艺人变装》就是为伪娘制作的,并不算新鲜。”
演变
日本动漫作为庞大的文化产业,深受日本传统文化影响,动漫中诸多人物设计均有其文化根源。伪娘深受日本歌舞伎女艺术的影响。日本歌舞伎的女形艺术和中国男旦一样,由男性扮演女性形象,彰显出独特的异性魅力。由此,从江户幕府时代貌美少年扮演的若众鼓舞伎到后来由成年男子扮演的野男歌舞伎等,日本女形艺术一直延续不衰。
到了20世纪中叶,日本动漫中的男性主角则开始在外形上吸收女性的柔美特征。与传统的阳刚男性相比,动漫着力塑造的年轻男性尤其是男主角,其形象、外形、气质多偏向柔和秀丽。他们形体修长、头发飘逸、面庞柔和、眼睛秀美,深受各国青少年尤其是女性的喜爱。在随着动漫的传播和商业化而掀起的Cosplan风潮中,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世界范围内,随着社会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改观,男性日渐注重自身形象,和女性一样加入护肤美容的行列,更有甚者易装走处街头。
总之,女形到伪娘经历了从艺术逐步走向日常生活实践的过程,审美主体以男性为主日渐扩大到女性群体。伪娘因此承载了审美趣味变迁及性别实践等丰富内容,成为后现代审美文化文本。
现状
新时期以来,中国国内的审美风潮多变而繁复并且日渐与世界同步,体现出鲜明的大众文化狂欢特质。在一些选秀节目中,男选手以女性装扮亮相,由此易装人群随同“伪娘”这一ACG界名词一起进入公众视野。在国外,亮相于公众媒体的易装者并不罕见,欧美性别研究者关于易装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多有著述。国外媒体如CNN等将刘著视为易装者进行报道,在中国国内也掀起一轮关于性别定位的热烈争论。
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
心理症候
随着一些综艺节目的流行,性别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问题,性别“天生论”已经逐渐被性别“后天论”所取代。性别的模糊是青少年亚文化抵抗社会既有规则的一种表现方式。某种意义上讲,跨性别成为青少年身体焦虑的释放点,“伪娘”暗示青年男性的社会角色并不一定像传统所规训的那样刚强、坚毅,而相反可以具备阴柔的一面,男性同样可以美容美发、护肤化妆,外表靓丽。
“伪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性别倒错”,“伪娘”是中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既表明了中原地区传统两性教育的简单和绝对化倾向正在消失,也表明了一种多元的青年亚文化格局正在形成。
价值与影响
有人将伪娘文化当成一种审丑文化,认为男子反串女性是想通过形象自残的方式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其实,在“伪娘”这个词还没流行之前,年轻的男孩子们变得越来越中性化,越来越缺乏“男子汉气概”,就是所谓的“娘娘腔”。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开放的文化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及港台地区的文化产品“入关”,孩子们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长大,自然会去学习,模仿那些青春偶像,在性别形成的过程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
伪娘的风行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多元的表现,只要社会现状保持不变,只要文化市场还保持着“贸易逆差”,那么伪娘文化,还会继续存在,并在百花齐放的文化界占据一席之地。
“伪娘们”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但 “伪娘”现象毕竟不是社会的主流现象,不能为了刻意的追求所谓的作秀,就把它提升到主流文化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