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绿茶
武平绿茶,因产自中国福建武平县,故名武平绿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其品质特征为“香气高锐,滋味清爽,色绿形美”。该县年产茶叶超过2000吨,产值超过亿元。
截止2009年9月,武平县绿茶的专卖店开到了北京、浙江省、上海市等地,武平县绿茶畅销法国、美国及京、沪、粤、闽等国内外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
茶的历史渊源
山茶属双子叶作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何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济价值。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覆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创展集团;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
名茶
武平绿茶产自福建省武平县桃溪镇。优越的原生态自然条件和传统制作工艺形成了武平绿茶“香气高锐,滋味清爽,色绿形美”。武平绿茶曾是明清时期传统贡品,福建省武平县积极打造茶叶特色品牌,将“武平绿茶”品牌创建工作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强茶叶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早抓实抓好,相关部门积极把绿茶种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茶行业培育成农业支柱产业,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名茶品种
武平绿茶分:梁野炒绿、梁野翠芽(扁形茶)、梁野雪螺(螺形茶)、等三个品种。
茶叶基本成份
1.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
2.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3.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产品保护
2009年,“武平绿茶”已经正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该县首个获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
名茶荣誉
武平绿茶2个茶叶品牌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个茶叶品牌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6个茶叶品牌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QS”证书,6个茶叶商标获得龙岩市知名商标。2009年5月,两年一度的福建省名优茶鉴评结果,武平县绿茶再获名茶1个,优质茶4个。武平县绿茶在近年来省级名优茶鉴评中,已经荣获省级名优茶及以上奖励23个次,在全省同类茶中名列前茅。
名茶历史
早在道光,武平绿茶就以“香高味浓甘爽”而享誉潮、梅、汀,并一度成为朝廷贡品。然而武平茶业发展之路并不平坦,解放后以生产炒绿为主,产量不低,售价却低得出奇,即使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平均每500克茶叶仅卖2元多钱,一时间到处是抛荒的茶园。
在大量滞销的困境面前,武平县开始探索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名优茶的道路。桃溪镇新村是最早制作名优茶的村,以梁野山茶业、年年春新宝茶厂、启春茶厂、蓝天茶厂为龙头,带动家家户户制作高档名优茶,制茶技术不断提高。1989年以来,他们制作的茶连续多年被评定为“福建省名茶、优质茶”,2002年获中国(福建)国际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授予的“凯捷杯”优质奖。去年该村实现茶叶产值72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80%,人均收入接近4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武平县名茶第一村。
武平县加快名优茶发展步伐,全县制茶师傅超过1000人,武平绿茶系列产品达30多种,继成功开发高档炒绿和特种扁形、螺形、珠形茶以及烘青毛峰茶后,又涌现出“龙井”、“碧螺春”、“名优炒绿”等主打品牌。这些品牌获省级以上奖项30多个,2008年武平绿茶之宏峰牌有机茶成为2022年北京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代表团专用茶。名优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为调动茶农新垦、改造茶园的积极性,尽快形成茶园面积达3万亩的产业规模,武平县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凡连片新植10亩茶园,连片改造10亩以上的低改示范茶园,经验收合格后,由县财给予补助。该县还出台了改良品种、做大茶业规模经济的相关政策,促进全县茶业步入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发展步伐,已注册“千山”、“越舒”、“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一批茶叶品牌商标。1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建立了紧密型的生产基地,以“加工穴企业雪+基地+市场”运作模式,辐射带动茶农近万家。
产业发展
规模化生产是基础
为促进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从去年开始,武平县县出台了茶园新植、节水喷灌、新茶机引进等多项推动茶叶生产热潮的补助政策,再加上当地有利的土壤、气候条件,不仅极大调动本地茶农种茶的积极性,还吸引了浙江省、江苏、台湾等地茶商前来投资办厂。截止2009年9月,该县共种植茶叶3.5万亩,其中新植茶园4500多亩,连片5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80多个,武平县共有茶叶加工厂100多家,其中年加工茶叶10万斤以上茶厂20多家,武平县茶产业已经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优化品种结构是关键
过去,武平县绿茶由于品种单一,且没有自己的特色,所以知名度小,价格低廉。为改变这种状况,武平县大力引进名优茶种、高尖茶叶生产技术和人才,推进了名优茶开发生产。武平县绿茶产品已经由单一的炒绿茶发展为多品种的名优绿茶系列产品,这些茶品种齐全,档次丰富。
科技服务建设品牌
为了提升茶叶品质,突破加工方面的瓶颈,该县与科研院校建立科研项目合作,开展武平县绿茶关键技术研究,在桃溪镇成立茶叶科技研究所,这是全省唯一的乡镇级茶叶科研机构,成立了茶叶协会,为茶农提供种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引导茶企业统一制作标准、规范经营,走产业化、标准化道路,增强武平县绿茶市场竞争力。2009年1至5月,该县聘请省、市、县茶叶专家举办了培训班30多场次,培训茶农600多人。同时,该县高度重视茶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三品”认证工作,专门制定了“三品”认证奖励政策,农业部门无偿提供规划、生产和加工等全程技术服务,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茶事活动推广品牌
为了把武平县绿茶推向市场,从1983年起,该县每年都举办“武平县茶叶品质鉴评会”,同时,制定补助政策,对参加茶事活动获奖品牌给予补助。武平县绿茶连续被省、市茶叶鉴评会评为“名优茶”,在国际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茶文化交流会等活动中也多次获奖,这些充分展示了武平县茶叶风貌,丰富了武平县茶文化内涵,提升了“武平县绿茶”品牌的知名度。该县还对在武平县境外开设武平县绿茶专卖的商铺给予补助,为武平县绿茶走出武平县奠定了基础。武平县绿茶产业受益人口从08年前的15%%增加到35%%,茶叶产业已经成为了该县“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基本情况及特点:“武平绿茶”属炒青绿茶类,品质独特优异,2007年被省政府列为福建省十四大名茶之一,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产品,主要有“梁野炒绿”(条形)、“梁野翠芽”(扁形)、“梁野雪螺”(螺形)等产品系列。其中“梁野炒绿”外观条索细紧油润呈银灰绿,干茶栗香或绿豆香,内质香气高锐持久,显栗香,汤色嫩绿或黄绿明亮,滋味乙二醇鲜爽耐冲泡,叶底嫩黄绿、似刀切般匀称齐整。“梁野翠芽”外形扁平墨绿色呈剑状,干茶嫩茶香,内质香气高锐持久,具花香,汤色翠绿或嫩绿清澈明亮,滋味鲜爽甘醇且味中透香,叶底嫩绿肥壮匀整。“梁野雪螺”外形紧结如螺,满披白毫,润绿匀整,内质香气清高、毫香显露,滋味鲜爽透香,叶底嫩绿或黄绿,芽叶完整。
历史渊源(故事):武平县自古就产茶,具有悠久的栽茶、制茶、售茶历史,至今仍分布大量的野生茶树,各地仍保留采摘野生茶叶制茶的习惯。据杨澜《临江汇考》和《武平县志》及其他史籍记载,宋朝时期武平就有人开始采制野生茶作为饮品,明朝永乐至清朝康熙,当地种茶、制茶、饮茶风气盛行,乡民采集野山茶籽或种苗种植于房前屋后、田边地埂,普及村村寨寨,逐步驯化成为本地特色菜茶品种,一时名茶辈出。
产业发展情况及前景:全县茶叶面积56680亩,总产3018吨,总产值4.8亿元,拥有茶叶类中国驰名商标1件、福建省著名商标5件,龙岩市知名商标8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品牌3个、“有机茶”标志认证品牌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个、“福建省名牌农产品”4个,获得QS证生产企业11家,所产绿茶畅销闽、粤、赣、京、沪、浙、皖和法国、美国等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销售市场连年拓展。
获奖证书等情况:1983年以来,“武平绿茶”连年获得省级以上茶事活动“第一名”或“名茶”、“优质茶”、“金奖”、“银奖”等奖项128个;2007年被省政府列为福建省十四大名茶之一;2009年“武平绿茶”成为龙岩市首个茶叶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认定福建省著名商标;2013年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团体标准实施
2022年6月消息,《武平绿茶》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参考资料
武平绿茶.shop.bytravel.cn.2017-08-03
《武平绿茶》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今日头条-闽南网.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