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番茄斑萎病毒

番茄斑萎病毒

番茄斑萎病毒是一种有害生物,属于正番茄斑萎病毒属,因首先在番茄上致病而得名。该病毒可侵害160种双子叶植物纲与10种单子叶植物,因感染该病毒而发生的作物疾病称为斑萎病。该病毒通过马作为传播媒介,西花蓟马是所有蓟马中病毒传播效率最高的物种。在番茄苗期,病毒会引起生长点和幼嫩叶片颜色变为铜色并使叶片上卷,随后出现黑色环状病点和黑褐色斑块,番茄植株矮化、生长变慢,并出现萎蔫。番茄坐果期果实表面会出现淡绿色环形斑块,表面伴有轻微凸起,并有一些细微轮纹出现;果实成熟期轮纹更加明显,出现许多红白相间或红黄相间的轮纹斑块,严重时整个果实呈坏死状。该病毒已经感染了超过100个科1000多种植物,是全世界范围内对植物危害最大的病毒之一。

简介

番茄斑萎病毒(柑仔蜜 spotted wilt 病毒,TSWV)是一种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病毒。它的寄主范围很广,可侵害160种双子叶植物纲与10种单子叶植物,尤其是茄科菊科豆科的部分植物(Ie,1970;黄旭熙,1975)。

在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均有发生。属于欧洲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也是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地理分布

番茄斑萎病毒最初是1919年在澳洲发现于番茄,Brillelebank将此病命名为斑萎病(Spottedwilt)(Ie,1970;Lucas,1975)。TSWV在世界上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比较常见。

1941年前后TSWV成为影响欧洲烟草种植者经济收入的一种重要病毒(Ivancheva-Gabroska,1979;Mickovski,1981)。TSWV在巴西东南部也广泛流行。

主要危害作物

可系统侵染番茄、辣椒、烟草、心叶烟、百日草、莴苣等。

主要为害部位:整株系统性侵染

危害症状

其症状变化大。苗期染病,幼叶变为铜色上卷,后形成许多小黑斑,叶背面沿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死掉,茎端形成褐色坏死条斑,病株仅半边生长或完全矮化或落叶呈萎蔫状,发病早的不结果。坐果后染病,果实上出现褪绿环斑,绿果略凸起,轮纹不明显,欧洲橄榄上产生褐色坏死斑,呈瘤状突起,果实易脱落。成熟果实染病轮纹明显,红黄或红白相间,褪绿斑在全色期明显,严重的全果僵缩,脐部症状与脐腐病相似,但该病果实表皮变褐坏死别于脐腐病。

传播途径

汁液可接种,种子也能传染,此外烟蓟马(Thrips tabaci)、端大蓟马(T.Setosus)、蓟马(Frankliniella schutzei)、烟草褐蓟马(F.Fusca)及苜蓟马(F.Occidentatis)等均可进行持久性传毒。

此病毒可以通过一些野生植物品种来越冬。但是,病毒流行水平主要依赖于虫口密度。最主要的介体昆虫蓟马的成虫藏在土壤中,春季土壤温度上升后,害虫会迁移到禾本科杂草上。

发生规律

病毒可在多种植物上越冬,也可附着在番茄种子上、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烤晒后的烟叶、烟丝均可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源。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染,此外用汁液摩擦接种也可传染。冬季病毒多在宿根杂草上越冬,春季蚜虫迁飞传毒,引致发病。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天气利于病害发生。此外,施用过量的氮肥,植株组织生长柔嫩或土壤瘠薄、板结、黏重以及排水不良发病重。番茄病毒的毒源种类在一年里往往有周期性的变化,春夏两季烟草花叶病毒比例较大,而秋季黄瓜花叶病毒为主。因此,生产上防治时应针对病毒的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经济影响

当东欧国家认识到它对产量造成的重大损失后,其危害严重性已有所下降(Delon等,1993)。

保加利亚,1956年和1969年的TSWV的严重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估计超过两千万美元(Ivancheva-Gabroska,1979)。

1969年希腊(Katis等,1992)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Mickovski,1981)也报道了该病的流行。所有的烟草类型均易感TSWV,病株叶片往往质量很差难于使用。

在美国,1975年在路易斯安那州、1986年在佐治亚州该病在Perique烟草上得到了确认,在这些地区该病害造成的损失正日益严重(Culbreath,1991;Culbreath等,1993)。

20世纪60—80年代,该病毒曾在欧美及非洲的烟草和番茄上大流行,每年的发病率为20%~50%,每年造成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在美国夏威夷、巴西、意大利南非,TSWV在20世纪80—90年代某些年份的流行曾导致番茄、莴苣等作物近乎绝产。

病原形态特征

病毒粒体扁球状,直径80~96纳米,易变形,具包膜,存在于内质网和核膜腔里,有的具尾状挤出物,质粒含20%类脂,7%糖类,5%核糖核酸。致死温度40~46℃,10分钟;稀释限点100~1000倍,体外存活期3~4小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汁液可接种,种子也能传染,此外烟蓟马(Thrips tabaci)、端大蓟马(T.Setosus)、蓟马(Frankliniella schutzei)、烟草褐蓟马(F.Fusca)及苜蓿蓟马(F.Occidentatis)等均可进行持久性传毒。蓟马只能在幼虫期获得病毒。传毒需要在体内繁殖,葱蓟马经5~10天变为成虫后才能传毒,烟蓟马最短获毒期为15~30分钟,豆蓟马需30分钟,时间长传毒效率升高,蓟马一旦带毒,传毒达20天PA l,具终生传毒能力。病毒接种多在番茄叶表细胞浅表皮吸食时获取,一般经4天潜育即发病。番茄、瓜叶菊等外种皮带毒,不进入胚胎。

防治方法

(1)目前尚未育出抗TSWV的专用品种,但可试用抗tmv的品种。如佳粉15号,中杂7号、9号,毛粉802,西粉3号,秦菜1号,L40z,吉农早丰,中蔬6号,薯叶早番茄,晋番茄3号,烟粉l号,霞粉,粤星,皖红1号,浙杂7号,陇番5号,兰优早红,渝抗4号,红杂16等新品种。

(2)发病地区要及时铲除苦苣菜,野大丽花及田间禾本科杂草

(3)番茄苗期和定植后要注意防治媒界昆虫——蓟马科,由于蓟马获毒后需经一定时间才传毒,因此使用杀虫剂治虫防病有效,喷药时最好喷到茎基部把生活在根际部的蛹杀灭效果更好。梅雨季前用药1~2次,以后蓟马增多,隔10天左右1次以消灭媒界昆虫。

参考资料

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百度文库.2024-08-26

【番茄斑萎病毒病病因】.【番茄斑萎病毒病病因】.2024-08-26

番茄:番茄斑萎病毒病.番茄:番茄斑萎病毒病.2024-08-26

番茄斑萎病毒病来势汹汹,发病原因大揭秘!.农药快讯信息网.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