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文明(英语:Sumer Civilization),是苏美尔地区以苏美尔语文献为主要标志的文明,大致活跃于公元前4500年~公元前2006年。苏美尔文明发源于今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冲积平原的南部地带,人口约有五十万人。因这一文明的缔造者为苏美尔人,因此被命名为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在哈雷夫文化期间便来到两河南部的三角洲平原,并很快地控制了原先住在那里的居民,成为该地的主人。苏美尔文明初步形成于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的乌鲁克时期;此后的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时期,苏美尔人开始普遍使用文字,城市和国家形成。早王朝时期,奴隶制的城邦国家基本确立,形成了诸如埃利都、拉伽什、乌鲁克、乌尔等城邦。阿卡德王国时期,其创建者萨尔贡首次一统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定了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对全国的水利灌溉系统实施集中管理,使得这个时期苏美尔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全盛阶段。苏美尔文明最后一次发展的高潮,是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明显地发展。公元前21世纪末,乌尔第三王朝灭亡。阿摩利人在两河流域定居下来,建立了城邦,他们彼此为争夺霸权而争战不已,两河流域的混乱与割据局面经历了100年左右。古老的苏美尔人在数百年的异族统治下逐渐被闪米特人所同化,逐渐被世人遗忘。
苏美尔文明创造了多种原生文明的要素,如国家的形成、文字、科技、艺术等多个方面。此外,苏美尔人用陶土制作的各式陶器、用泥土建造的多级塔庙建筑等,充分地诠释着苏美尔文明的精髓。另外在苏美尔文化形成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灌溉技术、太阳历,车轮的发明等。苏美尔文明中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社会管理、宗教思想、文化和科技要素均对后世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名称由来
苏美尔(Sumer)这个名词源自地名,指两河流域冲积平原的南部区域。该地区在苏美尔文中被写做kengi(r),意思是“开化之地”,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古代居民也被称为苏美尔人。因这一文明的缔造者为苏美尔人因此被命名为苏美尔文明(Sumer Civilization)。
文明发现
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汇点上,有一个叫特罗的小地方,从1877年到1900年,在这块12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一个叫德·萨西的法国人率领考古队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活动。考古发现总计有三万多块刻有文字的泥板,刻有两千多行铭文的圆筒形印章及各式雕像被从深埋于地下的远古灰烬中发掘出来,它们已有6000多年的时间跨度,这是一个此前从未听说过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1931年,学界建立“欧贝德时期—乌鲁克时期—捷姆德特·那瑟尔时期”的前王朝序列。同年,乌鲁克遗址埃安娜神庙出土大量原始楔文泥板,为苏美尔文明的诞生提供了确证。
历史沿革
全新世时期
更新世结束,全新世开始时,约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9000年,扎格罗期山陵中的一些原始部落,已由单纯采集、狩猎向原始农业过渡。这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大约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他们由采集转为种植,出现了“食物生产者”。这一时期的代表遗址,是位于今基尔库克以北的耶莫,据测定为公元前6750年,遗址面积为1.2至1.6公顷,居民种植大麦、小麦和扁豆、豌豆等旱粮作物,已驯养羊、山羊和狗。
耶莫文化时期
耶莫文化沿着基尔库克附近的低地边缘传播,促使农耕、畜牧在北伊拉克地区扩展,呈现大小丘状的原始村落遗址,已发掘多处。
哈逊那文化时期
耶莫文化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衰落,继起的哈逊那文化时期,村民以农耕为主,种植最多的是大麦,其次是小麦及扁豆、亚麻等作物,饲养羊、牛、猪等家畜;工具多为石镰、石斧。曾发现女神像和一个可能是神殿的长方形建筑物,并有陶器出土。这比尚处在前陶新石器时代的耶莫文化是一大进步。
哈雷夫文化时期
哈逊那文化衰落后,进入了哈雷夫文化期(公元前5400年~公元前4000年)。在两河流域以氏族为中心的村落,经营旱地农业,已延续了约3000年之久。其间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发展,促使自给自足、墨守成规的村落集团内部逐渐起了变化。苏美尔人起源于何处不大清楚。但人们确信,在哈雷夫期便来到两河南部的三角洲平原,并很快地控制了原先住在那里的居民,成为该地的主人。欧贝德文化大概是他们创造的。
欧贝德文化时期
约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3500年前,规模较大的村落形成,人工灌溉农业、长途贸易发展,以神庙为中心,出现了初期的城镇。
乌鲁克文化时期
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前,城市开始产生,出现大规模的神庙建筑。后期出现了文字及标志所有权的陶制圆筒印章,文明产生。
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时期
约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2900年前,普遍使用文字,出现泥板文书,灌溉设施、土木工程、金属加工等技术都有明显进步,城市国家形成。
早王朝时期
早王朝一期
早王朝一期(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700年),为黄金时期,以基什王为主要统治者。基什是苏美尔王表所记洪水后第一个称霸的城市,是当时苏美尔地区的中心,有专门的劳动分工,手工业水平较高。
早王朝二期
早王朝二期(公元前2700~公元前2500年),为英雄时代,由乌鲁克城邦称霸。乌鲁克和库拉布王恩美卡尔,被认为是建造城市的人,也是传说中第一个用泥板书写的人。乌鲁克第一王朝第三王卢伽尔班达也是史诗中记录的主要人物之一。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是恩美卡尔的孙子,他建造了乌鲁克城墙,使用凸起砖建造的城墙是当时建筑的标志。
早王朝三期
早王朝三期(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340年),为乌尔和拉格什称霸时期,两河流域历史进入有史时代。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用古朴文字书写的古苏美尔文献,多数与经济和管理事务有关。乌尔是王表中记录的拥有王权的城市,同时是通往波斯湾的重要枢纽。拉格什及其宗教中心吉尔苏位于两河流域最南端,在这里发现了大量古苏美尔文献,如拉格什王室铭文和与乌玛的边境争端文献。安那吐姆为拉格什第一王朝的国王,他所统治的领土范围从北方的基什达到西方的马瑞、南方的乌鲁克和东方的埃兰。他的碑是最早记录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的文献。乌鲁卡基那是拉格什最后一王,他在城邦内推行社会改革,制定释奴法令,这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社会改革,它确立了两河流域法律的传统。在乌玛城邦的卢伽尔扎则西发动的争霸战争中,拉格什.乌鲁克等城邦先后陷落,卢伽尔扎则西自称乌鲁克之王,但不久被阿卡德帝国战胜,苏美尔早王朝结束。
阿卡德时期
公元前2500年前后,闪米特人的支系阿卡德人来到两河流域,此时苏美尔人的各个城邦正处于混战之际。阿卡德王国的创建者萨尔贡(约公元前2371年~公元前2316年)出兵三十余次,打败此前一度一统苏美尔的温马国王卢加尔扎克西,首次一统两河流域南部地区。萨尔贡自称“天下四方之王”,其统治地区延伸至西到地中海、东达波斯湾的地区。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
公元前2200年左右,来自东北部山区的库提人入侵南部两河流域,阿卡德帝国灭亡。但库提人的统治并不稳固,还没来得及建立起统一的王国,便在公元前2120年,被乌鲁克国王乌图赫加尔所取代。随后,乌图赫加尔又被乌尔王乌尔纳姆打败,进入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年~公元前2006年)。
文明衰落
公元前21世纪末,乌尔第三王朝灭亡。胜利者阿摩利人从此在两河流域定居下来。阿摩利人是北部塞姆族的一支,占据苏美尔平原后,较快地同阿卡德人融合在一起,在大量吸收苏美尔文化的背景下建立起两个奴隶制的城邦小国伊新和拉尔萨。塞姆族的另外两个城邦国家埃什努那和马里,这时亦日趋强盛,他们彼此为争夺霸权而争战不已,两河流域的混乱与割据局面经历了100年左右。此后一段时期两河流域的活动主角成为苏美尔北部阿摩利人和阿卡德人为代表的闪米特民族。古老的苏美尔人在数百年的异族统治下逐渐被闪米特人所同化,阿卡德语成为两河流域的通用语言。虽然苏美尔语依然在宗教仪式、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中使用,但是随着楔形文字被字母文字所取代,苏美尔人完全被后世所遗忘。在后来流传下的文献中也找不到关于苏美尔人的记载。
地理
地理位置
苏美尔地区是在两河冲积及海平面上升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海拔3-30米,北至巴格达一带,距今8500年~4300年期间,现今两河汇入波斯湾的河口及沼泽地区还没成陆地,乌尔、埃利都、拉伽什等遗址距海并不远,这时苏美尔地区(指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南北约350千米、东西约50-200千米,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这一区域地势低平,平原沼泽密布,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非常有利于灌溉农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但缺乏铜矿、石材、木材等重要的自然资源,且两河支流众多,蜿蜒曲折,泥沙冗积形成地上河,经常发生因河道改道而导致古代成市衰落的情况,洪水也是古代社会的一大威胁,尤其是春季上游冰雪融化之时,而这一时间恰好是大麦小麦等作物成熟的季节。
气候环境
苏美尔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干旱半干燥气候,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仅115-135毫米,全年有8个月无降雨,夏季漫长无雨,对秋季作物的番种造成很大的影响,必须仰仗于人工灌溉,但频繁的灌溉也导致该地区常常受到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政治
公元前2900年之前
这个时期又被称为两河流域的史前时代、两河流域的前王朝时代,是苏美尔军事民主制阶段,以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手工业与农业的逐渐分离、城市和城邦的发生与形成为特征。这一阶段既包括了原始农业经济的解体,也包括了文明时代的序幕和奴隶制经济的萌芽产生。随着城市,金属制造业和文字的出现,以两河流域为主体的西亚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了奴隶制的早期王朝阶段。
公元前2900年~前2340年
大约在公元前2900年前,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文化进入早期王朝时代,奴隶制的城邦国家已基本确立,虽然氏族社会晚期的军事民主制残余仍旧存在,但逐渐扩大的王权这时已与神权并驾齐驱,以大奴隶主为核心的君主政体日趋完备。神庙土地很大一部分逐渐被王室侵吞。不过,神庙也通过神权经常霸占和收买土地来扩充自己的财富,也有些土地和奴隶是由战争中的胜利品所转化的。同时,从国王到一般的奴隶主和商人也要不断向神庙奉献财物,其中也包括土地和奴隶,因此,神庙的土地在早期王朝时代始终占有相当多的数量,一般估计约为全国土地的1/3。神庙经济为城邦经济的核心,被牢牢地控制在以城邦首领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手中。在早期王朝的苏美尔城邦,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奴隶数目已达城邦总人口的1/4左右。由于奴隶制最适合于这一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因而发展较快。
公元前2500年前后
公元前2500年前后,闪米特人的支系阿卡德帝国来到两河流域,此时苏美尔人的各个城邦正处于混战之际。阿卡德王国的创建者萨尔贡首次一统两河流域南部地区。阿卡德国王承袭城邦时期的王权神授及王位世袭观念,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强化王的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萨尔贡自称“天下四方之王”,其统治地区延伸至西到地中海、东达波斯湾的地区。统一之后的苏美尔各地都直接听命于中央政权,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第一个直接推动,就是全国的水利灌溉系统得到集中管理。萨尔贡上台后即下令修筑了许多新的水渠,扩充和改善了各地的灌溉网,从而极大地恢复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萨尔贡还推行了以十进位计算的度量衡制,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这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也让这个时期的商贸达到了全盛时期。
公元前2200年
公元前2200年左右,来自东北部山区的库提人入侵南部两河流域,阿卡德帝国灭亡。但库提人还没来得及建立起统一的王国,便在公元前2120年,被乌鲁克国王乌图赫加尔所取代。随后,乌图赫加尔又被乌尔王乌尔纳姆打败,进入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的统治者延续了早王朝时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宣称自己的统治得到众神支持,是天命之王。在《乌尔那木法典》前言中宣称,天神安努(Anu)和众神之王恩利尔赐予乌尔那木(Ur-Nammu)王权,授予他在领土上建立正义和真理的职责。在太阳神和正义之神乌图(Utu)的帮助下,他建立了司法体系。这与两河流域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君主宣扬统治合法性的做法如出一辙。
经济
农业和畜牧业
苏美尔经济的主要基础是农业和畜牧业,这是两河流域平原地区的主要经济门类。两河流域早期的农业生产仍以石制工具为主,如镰、锄、刀等,铜制的工具和武器仅发现了匕首、斧头和鱼钩,数量很少。一些陶印章上雕刻着驯服牡牛、狩猎等图象,说明渔猎和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补充。到早王朝三期,一件圆筒印章上出现了双畜牵拉的犁耕图像,铜镰的使用也增加了,牲畜饲养发达,种类有山羊、绵羊、牛以及猪、鸭、鹅等。公元前24世纪初,阿卡德帝国统一苏美尔全境,对全国的水利灌溉系统实施集中管理。萨尔贡上台后即下令修筑了许多新的水渠,扩充和改善了各地的灌溉网,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商贸
公元前3100年~2900年前,苏美尔平原的居民与东面的埃兰、西面的叙利亚、巴基斯坦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并进一步加强了与尼罗河沿岸各部族的商业联系。在埃及的涅伽达,发现了这一时期苏美尔的青金石圆柱形印章。伊朗东南部索昆河谷的铁佩·雅亚遗址,地处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之间,曾是苏美尔与伊朗、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贸易联系的中间站,伊朗东南部出产的皂石和阿富汗的青金石,就从这里运往苏美尔各城邦,苏美尔人则用工艺品、毛纺织品、金银器与之交换。
公元前24世纪初,阿卡德统一苏美尔全境,商贸活动达到了全盛阶段。1964年以来发掘的叙利亚北部厄布拉遗址(今称马尔迪赫),是阿卡德帝国最边远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古代苏美尔和埃及两个地区经济往来的贸易中心。公元前3000年左右,厄布拉是一个农业村落,公元前2400年~前2300年,这里已经发展成一座繁荣的城市,并达到商业经济的全盛阶段。在这座城市遗址中发掘出的16500多块泥版文书,大多数用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写成,其中涉及经济贸易的多达14000块,提到有关贸易联系的西亚地名有5000多处,不仅包括苏美尔各地的重要城市,而且还有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伊朗等国家的商业城市。文书表明在阿卡德帝国时期,这座国际贸易城市的商业活动相当频繁。
手工业
苏美尔文明中早期手工业主要包括石器制造、制陶工业。公元前4000年前的地层中发掘出同欧贝德文化有密切关系的大批陶器,石器较少,主要是石斧、石叶和少量石容器、燧石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文化的末期出现了最典型的陶镰,刃部薄而锋利,这种陶镰要比粘有沥青的燧石片制成的石镰更容易制作,并且可以成批生产,可以适应农业发展对收割工具的大量需求。
公元前3500年~3200年前的乌鲁克文化时期,手工业经济领域主要是制陶业和金属制造业。乌鲁克文化后期,陶器的变化是显著的,昔日精美的彩陶已全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素面陶。快轮制陶的方法和不再精心彩绘,以及对火候的有效控制,使制陶工业降低了成本,扩大了产量,虽然审美价值在下降,经济效益却有很大提高。乌鲁克时期则发现了20多件铜器,有铜扣、铜凿、铜锥、铜针等;在乌鲁克文化之末的捷姆代特·奈斯尔时期,金属制品猛增至60多件。除了铜器以外,还有其它金属制品,以金器最为多见,主要是各种装饰物。
公元前3100年~2900年前,在手工业生产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彩陶工艺的恢复。出土的泥板上以象形文字的苏美尔语刻写,主要记载着经济活动及词汇表。在这一时期,开始使用驴拉的木轮车。除了继续使用芦苇束来编排船只外,也开始用木料造船。公元前25世纪末结束,恩涅塔尔齐与卢伽尔安达父子二人相继为王,国内政局开始动荡。在他们的统辖地域内,到处设关立卡,苛捐杂税猛增,民不聊生,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乌鲁卡基那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包括减免赋税、免除劳役使、限制神庙权利、建造运河等,使得陷于困境的经济出现了复兴。公元前24世纪初,阿卡德帝国城邦统一了苏美尔全境,商业经济达到了全盛阶段;阿卡德王朝后期,由于战争不断,再次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发展。
苏美尔文明最后一次经济发展的高潮,是在乌尔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113年一公元前2006年)时期。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明显地发展,其突出表现是王室经济的进一步壮大,神庙经济多为王室并吞,这一时期王室已占有全国土地的3/5,奴隶亦多半属于王室。王室的大庄园遍布全国,包括农庄、牧场、海枣种植园和各类手工业作坊。
货币体系
苏美尔人的货币体系是现存记录最完善的古代货币体系。维持这一体系的并不是金、银或者壳,而是不知疲倦的记录者和泥板。19世纪中叶,英国考古学者破译了之前挖掘出土的苏美尔人黏土板上的楔形文字,发现上面记录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商业的。苏美尔人发明了称作谢克尔银的货币单位。国家用一定数量的谢克尔规定了商品的价格以及劳动工资和罚金。尽管也会使用金银交易,但是只占很小一部分,绝大多数市场交易以信贷的形式完成。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3年~公元前2006年)时期,白银已成为通用的货币,购买牲畜,房屋、土地可以用白银,市场上日常流通的上等植物油、胡麻油、猪油、羊毛、盐、蜂蜜和谷物等一律以白银折算,政府也向各城邦和全国民众征收税银。
人口
亚当斯(Robert McCormick Adams)估计苏美尔人口约有五十万人。这个估计或许不准确,但根据已知城市的大小,以及苏美尔人大多居住在城市中的事实来判断,苏美尔人口总数也不可能超过这个估计值的一倍。
军事
军队
阿卡德帝国时期,萨尔贡建立起中央集权,并组有一支约5400人的军队,这是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据现有史料和考古遗迹推测,最早的军事阵列很有可能从这里产生。乌尔遗址还发现专门埋葬士兵的墓地,共6座,均为男性,随葬青铜剑、斧、矛等武器及少量出器,结合乌尔军旗上的步兵和骑兵形象,说明当时不仅存在战士阶层,而且出现不同的军种。
战争
阿摩利人和阿卡德人同属闪米特人,却不同宗。阿摩利人生活在西方现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阿摩利人的山脉”。一场突发的旱灾让这些阿摩利人走出山脉向东进入两河流域。他们和印欧人一样同属游牧民族,他们没有马匹,而是通过驴和单峰驼来支撑起热带干旱地区的放牧生活;和所有古代游牧民族一样,他们掠夺成性,四处侵占苏美尔人的土地。乌尔国王舒辛在位期间在国界西部构筑“阿摩利长城”,防止这些游牧民族进入王国。该长城由彼此相连的城墙和堡垒组成,总长达273公里,从东边底格里斯河一直延续到今巴格达西北的幼发拉底河沿岸。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住了敌人的入侵,但到舒辛儿子伊比辛(约公元前2028年~公元前2004年在位)统治时期,西部阿摩利人乘乌尔军队在东方与埃兰作战,成功越过长城防线。公元前2025年,一支阿摩利人在其首领纳普拉努姆(Naplanum)的带领下,攻占苏美尔人的太阳神之城拉尔萨,建立了拉尔萨王国。长城缺口打开后,阿摩利人如潮水一般涌入两河流域,侵占原苏美尔城市,建立属于自己的城邦,他们通过学习同为闪米特语系的阿卡德语并吸收他们的文化,与阿卡德人融合,成为推翻乌尔王朝的主要力量。
社会
教育制度
正规学校教育制度的创立是苏美尔人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
教科书
在乌鲁克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近千块泥板文书中,除了经济文书和管理文书外,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用的单词表。而早在20世纪初的时候,考古学家就在苏美尔的重要城市舒鲁帕克发掘了许多公元前2500年左右学校所使用的泥板“教科书”。这些教科书的内容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地理学、天文学和矿物学等多种学科。
学校
20世纪3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安德拉·帕罗在两河流域上游的名城马里发掘出了一所房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这所房舍包括一条通道和两间房屋,大间房屋长13米,宽7.5米;小间面积为大间的1/3。大间排列着4排石凳,可坐45人左右;小间排列着3排石凳,可坐20人左右。很像一所学校的教室,房中没有讲课用的讲台,但发现了很多泥板,像是学生的作业。这所房舍靠近王宫,附近还有泥板文书的储存地。迄今考古学家所发现的学校遗址,至少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为邻近王宫的学校,这类学校可能是宫廷或政府机关所设立。第二类为位于神庙附近的学校,这类学校可能是以神庙名义所设立的。第三类为临近书吏居住区的学校,在书吏所居住的地区都发现了学校用的泥板文书,包括练习作业、文学作品和参考书等。此外在乌尔发现的学校既不临近宫廷也不临近神庙,教室中藏有300片左右的小型学校课本,还有宗教著作、文学作品和教材纲目之类的泥板文书,这类学校可能是私立学校。
课程设置
苏美尔人办学校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神庙培养书吏。其课程设置大体可分为语言、专业技术课程和文学创作三类。苏美尔的教师设计了一套语言分类教学方法,把苏美尔语的相关词和词组分成若干组,供学生们背诵、听写和抄写,直到学会为止。在专业技术方面,学生们不仅要学习计算(代数)和测量土地(几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多种学科方面的知识。
丧葬习俗
乌尔遗址是一处早王朝三期至阿卡德帝国时期的1850座墓葬,其中400座明确属早王朝三期早段,既有男性墓又有女性墓,大墓墓样周围围绕着大量同时期的墓葬,墓葬多为单人曲肢葬,以土坑墓为主,其中心位置是有16座带墓道的砖石初筑的穹窿顶大墓。此外还出土大量极其精美的金银铜制品,如被称为“军旗”的嵌板、牤牛头竖琴、公牛像、剑、头盔和各种容器,还常见殉人、殉牛车的现象。而位于北部高拉遗址包含墓葬约200座,墓地中共出土青金石、象牙、绿松石、玛瑞、黑曜石、石英等多种质地的管珠25000件以上,此外,还发现一批贵族大墓,如随葬金银狼首权杖头、矛、青金石印章等重要遗物的M114和随葬45颗原产自阿富汗的天青石珠、750多枚产自印度洋的贝饰的M109等。
宗教
神庙
苏美尔各城邦都建有神庙(多为高耸的塔庙),神庙或以壁画、镶嵌饰带等装饰,每个城邦都有各自的主神或保护神,如捷姆迭特那斯尔时期,乌鲁克遗址再次重建了乌鲁克末期已经废弃的埃安娜神庙,在其西部又兴建了相对高11米的祭祀苏美尔主神之一主神安努的神庙;尼普尔成为相对独立的宗教圣城,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苏美尔主神之一恩利尔的祭祀中心,其地位类似于欧贝德至乌鲁克时代的埃利都。早王朝一期只有神庙,二三期开始出现类似宫殿的大型公共建筑(基什、埃利都)。
神话体系
苏美尔的神可分三个不同等级,其中天空之神安努、大气之神恩利勒、水神恩奇是三位主神,第二等级神灵有太阳神乌图、月神南那、爱与战争之神伊南娜等,第三等级神灵有野生动物之神宁吉尔苏等。
文化
文字
楔形文字
大约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已经发明了文字,并且把文字刻在泥板上。那时的苏美尔人首先把黏土做成方方正正的泥板,然后把泥板的一面磨平,再用芦苇秆和其他工具把楔形文字刻画在平滑的泥板上。接着把刻完字的泥板放在日光下或者火上烘烤,等烘干后,这样的泥“书”就变得非常坚固了。如果一本书的内容很多,需要很多块的泥板,那么他们还会将所刻的内容排成一个系列,编上号码以备检索。为了检索的方便,他们会在后一页的开始,重复前一页结尾部分的几个字。因为这种文字是刻在泥板上的,落笔处比较粗重,收笔处比较纤细,看起来像木楔,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文字演变
楔形文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产生的。楔形文字也在不断进行演变。表意文字和谐音文字出现后,楔形文字也由原来使用的2000多个减少到了500多个。书写的形式,最初是从右到左直行书写的,但是因为写起来不方便,后来就改成了从左到右横行书写。楔形文字还流传到了亚洲西南部,到了公元前2000年前后,楔形文字成了当时在“国际外交”中通用的文字。到了公元元年前后,楔形文字被字母文字所取代,成了死文字。
后世考古
公元1472年,意大利的巴布洛在古波斯游历,在设拉子附近的一些古老寺庙的墙壁上发现了这种文字,但当时人们并没意识到这就是曾经流行过3000年的楔形文字。一百多年后,设拉子又迎来一位叫瓦莱的意大利人,他对这种奇怪的字体很好奇,就抄了下来,带回了欧洲。但楔形文字非常难解,直到公元19世纪中期,才被人读懂。
印章
印章的出现年代更早,大约在7000年前已经被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用作表明财产所有权的标志。文字出现后,文字和印章共同用于管理国家经济活动,印章也日益成为王权和官僚身份的标志物。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圆筒印章趋向于统一并具有静态的特征,其高度与直径的比例为1:2,非常适合滚压印纹。早王朝时期加印泥板数量极少,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有成千上万的泥板公文被加印。圆筒印章数量增多,持有者的构成成分也比较广泛,上层特权阶级和社会底层奴隶都拥有自己的印章。
文献著作
苏美尔法典
乌尔第三王朝创建者乌尔那木的儿子舒尔吉将王朝建设成为两河流域有史以来最虽大的国家,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典——《乌尔那木法典》(因为许多学者吴认为这部法典是其父乌尔那木颁布的,故有此称谓),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的蓝本。
文献
从早王朝三期开始,文字书写的数量大幅增加,文献类型和文献内容也极大丰富。阿卡德帝国、乌尔第三王朝以及伊新第一王朝时期也是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学迅速发展的时期,多种新的文学形式和大量文学作品被创造出来,如拉格什王室铭文、与乌玛的边境争端文献、安那吐姆鹫碑、乌鲁卡基那制定的《释奴法令》、舒鲁帕克文献等。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出土了的大量经济和行政管理类文献,其中王室贡物调拨中心出土泥板档案上万块,主要反映了社会上层的饮食情况。现代考古学家仅仅在乌鲁克一个地方就已经发现了多达5000块刻着象形文字的“古朴泥版”。根据内容可以把乌鲁克古朴文献分成经济文书和“辞书”两类。大约全部泥版的85%是经济文献,“辞书”只占13%,共发现650块。
史诗
苏美尔作品中有六部较短的史诗均与吉尔伽美什有关,它们是《吉尔伽美什与阿伽》《吉尔伽美什与生物之国》《吉尔伽美什和天牛》《吉尔伽美什之死》《洪水》《吉尔伽美什、恩启都和地下世界》。这些公元前3000年的短史诗正是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大史诗的前身。
饮食文化
乌鲁克遗址与饮食有关的出土器物包括斜面碗、乌鲁克石膏瓶、滚筒印章和大量古朴文献。斜面碗是给建造神庙的工人发放口粮的量器,大小基本相同,具有统一规格。乌鲁克石膏瓶描绘了人们为女神伊南那献祭的场景:进献者排列整齐,每人手捧不同形状的容器,其中装有各种食物,可以辨别的主要有饮品和水果;进献者身后跟着成群的牛羊等献祭牲畜;一些滚筒印章刻绘了人物、动物及植物形象,可识别的有谷物、牛羊及鸭子。捷姆迭特—那色遗址,发现了烧过的谷物、泥斧、泥镰和陶器等。
在早王朝时期的辞书(把同类概念集中在一起的表)、谚语等文献中,也有关于水、面包、鱼、肉、啤酒、汤、蔬菜和水果的记载。乌尔第三王朝行省旮尔沙那的出土文献详细记载了工人日常的食物配给。支付大麦作为工人报酬,还给工人发放面包、啤酒和汤以及其他可带回家中的物品。奴隶可以领到的食物有(大麦)面粉、芝麻油、猪油、糠、羊肉、盐和香料,他们喝的汤里加入了研磨面粉、干芝麻糠、羊肉、盐和香料。建筑工人领到的份额多于奴隶,并增加了绵羊肉、干鱼、鸭子、鸽子及一种生长在沼泽地的田鼠,建筑工人在施工间歇还会领到面包和啤酒。一些工头有时还会领到海枣、湿芝麻糠等。
艺术
雕塑
早期的苏美尔人喜欢小型的雕塑,现在出土的苏美尔人早期雕塑有公牛头、面具等。在一幅被称为《乌尔的军旗》的木板镶嵌画里。每一画面均被划分为3个水平带,每一个水平带上分布着形状大小类似的众多人物,这些人物基本呈全侧面状,井然有序地依水平状排列。因为背景是深色的,而人物是浅色的,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身份,却有明显的共性:圆滚滚的身体、头颅和眼睛。这也可以视作苏美尔人创造美术作品的一大特色。新苏美尔时期的雕塑把古苏美尔的装饰风格与阿卡德王朝的粗犷刚健气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古地亚雕像用坚硬的花岗石雕凿,技巧熟练,表面打磨光滑。现存有约27座人物雕像被认定为拉伽什城邦王侯古地亚,大多以坚硬的闪长岩为材,造型雷同。
塔庙
苏美尔居民对神庙的修定十分重视,埃利都遗址有18层不同时期的建筑遗存,最下面的两层属公元前4500年或更早,已开始用土砖砌成方型殿堂,只是一个不足3平方米的单间房屋,室内布局反映出存在着祭祀的壁和中央祭坛等遗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庙规模逐渐增大,形制亦愈益复杂。到了第9-11层,不仅神庙已有了中间殿堂,并有两个凸出的侧廊。到欧贝德文化晚期的第6-7层,神庙已奠基于高大的土台之上,台面铺着石块,由于苏美尔平原极缺石料,神庙本身仍以土砖修筑,但殿堂已长达26.5米,宽16米,显得十分雄伟。殿内大厅一端设祭台供奉神像,两侧置耳房,墙面扶壁组成规整的凹凸直线,既美观又起到了加固作用,是两河流域古代建筑的典范。新苏美尔时代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塔庙形制类似阶梯式金字塔,在沥青基础上以砖坯砌成一层层内向倾斜的塔壁,内层泥砖未经晒干,塔身建有3座楼梯,塔顶平台上原建有供奉月神南纳的小型神殿。塔基有3层,目前仅存最下层,长约62.5米,宽约43米,高约30米,塔庙的实际高度要远大于30米。塔庙的外形是对“宇宙之山”的模仿,象征生命的始终,与埃及金字塔类似,但其顶层不仅象征死亡,也预示生命之源。典型代表是舒尔吉时代竣工、祀奉乌尔城邦守护神月神南纳(辛)的塔庙。
陶器
欧贝德文化时期的陶器器表呈淡黄色,上面用黑褐色颜料绘出几何化的水鸟、羊、蛇等;乌鲁克文化后期,陶器的变化是显著的,昔日精美的软陶泥已全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素面陶,轮制的磨光红陶和灰陶上,往往有弦纹装饰。作为盛器的杯、盘不见了,大量流行一种敞口直壁碗,制法简单粗糙;罐类较多,主要用于贮藏,这与食品种类增加和剩余产品增加有一定关系;瓶、壶在各地也普遍存在。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时期,彩陶再次出现,各遗址发现的陶器主要是轮制的彩陶,大多绘有几何形图案和写实的图画,在器表光亮的泥釉上仍与过去一样以红色、黑色或褐色在器物上部绘画,不过素面陶的数量仍大于彩陶。
服饰文化
基本款式
苏美尔人最常穿着的服装是裙子和长袍。男性一般上身赤裸,下身穿着裙子。女性常穿着块料状的长袍。
服饰风格
在苏美尔时期,有开口的羊皮短裙服饰,或者是由各种各样包裹样式的短裙,这些裙子都是由一个腰带固定的,有时候裙子的长度足够长,可以缠到腰带下,或是从后面一直缠到左肩。
服饰搭配
苏美尔时期,男性的服饰饰品比较简单,只有战士才拥有饰品。首先是腰带,一般腰带是用来系紧身体上的衣服,它也用于携带军事工具特别是携带剑;其次是鞋子和帽子,只有在参加战争时才会穿公牛皮做成的鞋子;最后是大披风,也是战士在参加战斗时穿的服饰。美索不达米亚雕塑中的很多衣服都有装饰品,这些装饰品用不同的原材料制成,有的是用亚麻、羊毛和皮革制成。苏美尔女性中只有国王的妻子拥有饰品,比如金制或铜制的项链、手链、耳环和戒指等。
科学与技术
数学
在数学方面,苏美尔人发明了六十进位制。原始时代的人们用手指计算数字,数到十就得重新数起,很自然就产生了十进位法。富有想象力的苏美尔人,在计数时把5个手指和一年的12个月份结合起来,5乘以12等于60,因此产生了六十进位制。一个圆周分为360度,一小时分为60分钟,一分钟分为60秒。这些计算单位至今仍被使用,成为数学发展的基础。
太阳历
苏美尔人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将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创立了设置闰年的办法。这就是太阳历。
车轮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开始用木材和石料制成轮子,用来制陶。在一个竖轴上固定一个水平的圆盘,形成一个转轮,工匠们把一团泥放在圆盘上,转动圆盘,可以方便地制作圆形器皿。后来,人们获得灵感,将转轮稍加改进制成轮车,发明了新型运输工具。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苏美尔人制作了世界上的第一辆四轮车,由四头驴牵拉。不过这时的轮子是用两块半圆形木头做成的。
文明影响
考古资料表明,苏美尔文明有最早的学校、最早的两院制议会、最早的历史学家、最早的减税措施、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药典、最早的农历、最早的宇宙进化论和宇宙论、最早使用60进位和10进位、最早的史诗等。苏美尔文明被现代文明广泛继承,从现代城市盛行的花园、大街,现代社会的法制精神,以学校为主的教育方式,手表盘分为12格,计算机以二进制为运行基础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到苏美尔文明的深远影响。苏美尔文明是具有广泛传承性的、影响深远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中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社会管理、宗教思想、文化和科技要素均对后世巴比伦和亚述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后世研究
文字语言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南部遗址发掘的则是纯正的苏美尔文明时期的楔形文字泥板,比如1877-1900年间,法国考古队在吉尔苏遗址发掘了数万苏美尔语楔形文字泥板,包括古苏美尔时期和新苏美尔时期,这些泥板为苏美尔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准备。有了丰富的实物及文献材料,学者们可以就苏美尔语进行语法、词汇、文献解读等文本研究。1905年,苏美尔学的开拓者之一、法国学者弗朗索瓦·蒂罗-丹然(François Thureau-Dangin)出版了《苏美尔与阿卡德铭文》一书,开启了解读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序幕。1923年,德国学者阿尔诺·珀贝尔(Arno Poebel)出版了划时代的《苏美尔语法入门》(Grundzüge der sumerischen Grammatik)一书,成为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苏美尔语法书,虽然后来又有了安东·戴梅尔(Anton Deimel)与亚当·法尔肯施泰因(Adam Falkenstein)等人对苏美尔语法的改进与修正,但是珀贝尔的这本苏美尔语法书直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1984年,丹麦学者玛丽-路易·汤姆森(Marie-Louise Thomsen)出版了《苏美尔语:历史与语法入门》一书,将苏美尔语法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成为目前学习苏美尔语的敲门砖。2003年,德国著名亚述学家迪茨·奥托·埃查德(Dietz Otto Edzard)出版了《苏美尔语法》一书,提出了许多苏美尔语研究的新问题与新见解。苏美尔语的许多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人们依然在不断研究当中。
乌尔第三王朝滚印研究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印章主要分为平印(又称平面印章,Stamp Seal)和滚印(又称滚筒印章,Cylinder Seal)两种,其中滚印是两河流域特有的印章形式,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化三大标志之一。滚印出现的时间略晚于平印,大约在公元前四千纪下半叶,一直使用到两河流域文明之后的波斯时期和帕提亚时期。不同时期的滚印在类型、图案场景和印文等方面,既有两河流域滚印的共性,更有每个时期独有的特性,体现了滚印发展的时代特征。
青金石神话研究
关于苏美尔人的青金石神话之由来,需要溯源到伴随文明起源而来的史前玉石崇拜的信仰和观念基础。现代考古学已经提供出相对充足的年代学证据。综观这些证据的线索,可大致构拟出一个近东地区玉石神话信仰的主题发生史之五阶段轮廓。1.约公元前7000年的萨约吕遗址(今土耳其境内),已知最早的金属使用,即锻打的自然铜小饰件。2.约公元前6000年的古兰土丘(今伊朗境内),第一次出现黑曜石,以及大理石磨制的容器。3.约公元前4000年的高拉遗址欧贝德晚期(今伊拉克境内),在80座贵族墓中,第一次出现金玉组合装饰品:金片饰品和青金石珠等。珠子的数量和所用材料之多都十分惊人。每座墓葬有25000颗珠子。4.公元前3250年~公元前3000年的乌鲁克遗址第5层和第4层,最早的圆筒形印章出现,其中包括用青金石材料制作的。5.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400年的苏美尔早王朝时期(伊拉克),在神庙、宫殿遗址和高等级墓葬中出土大量的青金石文物;金玉组合的特殊形式即黄金加青金石,成为苏美尔文明中最高档的宗教艺术品。
相关争议
苏美尔人来源争议
东方黑发种族
对于苏美尔人的来源人们至今仍然困惑不已。这主要是因为考古发现,直到大约公元前4300年哈雷夫文化结束时,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才逐渐开发出来,并且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是“欧贝德人”而不是苏美尔人,苏美尔人是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定居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人究竟来自哪里,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苏美尔人在自己带来的石碑中,自称“黑头”,从这里可以推测出,他们最早可能来自遥远东方的黑发种族。
两河流域之间
苏美尔人可能活动于伊朗高原的崇山峻岭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新月型地带)之间,因为出土的苏美尔人的最早的建筑物,是按照木结构原理建造的,而木结构建筑通常只是在树木茂密的山区才被广泛采用,不过,这与苏美尔人的神话传说却发生了矛盾。
从海上来
另一个相反的可能性则是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来到大河入海的地方。可在苏美尔女王舒伯—亚德的陪葬品之中,却只有一金一银各长约0.6米的,只能在幼发拉底河上航行的小船模型。有研究者认为:可以从阿富汗山区到印度河谷的居民之中,寻找苏美尔人的踪迹,这一区域大约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东将近2500公里的半径以内。这个假设似乎很快就得到了考古学者的证明,因为在印度河河谷发掘出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古文化遗址,其出土文物之中,有几个长方形的印章,无论从制作外观上,还是从图案风格上,看起来都与吾珥古城遗址中被挖掘出来的十分相似。但是,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是:在远古时代,一个古老的民族或国家,有没有可能全部迁徙到一个远在2000多千米以外的地方,同时既没有在民族神话中留下一丝线索,也没有在文化典籍里保留一点记载。
参考资料
苏美尔文明的基本探析.中国知网.2024-04-02
苏美尔.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31
苏美尔文明基本特征探析.风闻社区.2024-03-31
两河流域的文明探源历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12-26
苏美尔王权观念的演进及特征.cssn.cn.2024-03-31
新苏美尔时代美术.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01
考古发现| 苏美尔人的饮食如此丰富 竟然出现了蛋糕.新浪网.2024-03-31
苏美尔学: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与文字.澎湃新闻.2024-03-31
乌尔第三王朝滚印研究.115.233.209.173/.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