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鼠
田鼠为田鼠属(Microtus)的通称,此类鼠体型小,体长多在12~18厘米之间。四肢短,眼小,耳壳略显露于毛外;尾短,一般不超过体长之半。毛色差别很大,呈灰黄、沙黄、棕褐、棕灰等色;白齿齿冠平坦,由许多左右隔行扫描的三角形齿环组成。
田鼠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非和北美,栖息环境很广,从寒冷的冻土带直至亚热带都有分布。田鼠多为地栖种类,喜群居,不冬眠。繁殖能力很强,一只雌鼠年产6~8窝,每窝10~20只,而幼鼠2~3个月就能生育。寿命为1~2年。
田鼠中,除少数种类的毛皮具有利用价值外,绝大多数种类对农业、牧业及林业均构成危害,尤其是那些群居性强、数量波动显著的种类。此外,田鼠还是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兔热病、脑炎等多种传染病病原的天然宿主,与流行病学紧密相关。
形态特征
田鼠是啮齿目仓鼠科田鼠亚科的统称。它们体型多粗笨,以小型鼠类为主,但也有个别种类如麝鼠,体型可达中等,体长约30厘米,体重可达1800克。田鼠的四肢短小,眼睛细小,耳壳微微露出于毛发之外;尾巴短小,通常不超过体长的一半,尤其是旅鼠、兔尾鼠、鼹形田鼠的尾巴更短,甚至短于后足的长度。麝鼠的尾巴为适应游泳而演化得侧扁,形如舵。它们的毛色差异显著,包括灰黄、沙黄、棕褐、棕灰等多种颜色。此外,田鼠的臼齿齿冠平坦,由众多左右交错的三角形齿环构成。
物种对比
生活习性
田鼠的栖息环境极为广泛,横跨寒冷的冻土带到温暖的亚热带。它们种类繁多,有的生活在草原和农田,如田鼠和蒙古黄兔尾鼠;有的则栖息于茂密的森林中,如林鼠和林旅鼠;还有专门适应高山环境的高山鼠;更有半水栖的水鼠和麝鼠,它们在水中也能游刃有余。由于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部分田鼠种类在形态上展现出了独特的特化特征。例如,以地下生活为主的鼹形田鼠,四肢短粗强健,爪子发达,门齿粗壮,这些特点使它们能够轻松挖掘复杂的洞道。相比之下,它们的眼睛和耳壳则相对较小。而对于那些适应水栖生活的种类,如某些水鼠,它们的后足趾间进化出了半蹼,尾巴也变得侧扁,这些特征大大增强了它们在水中的游泳能力。
田鼠多为地栖种类,它们擅长挖掘地下通道,或在倒木、树根、岩石缝隙中筑窝。其中,部分种类数量波动显著,特别是旅鼠,在数量高峰期会展现出迁徙的特性。
春季,随着鼠窝内粮食的减少甚至耗尽,田鼠的活动变得频繁,饥饿迫使它们不再挑剔食物。
进入夏季,田鼠迎来怀孕、产崽和分窝的高峰期,此时它们活动尤为猖獗,全力以赴地搜寻食物以满足需求。
秋季,田鼠则积极投身于储粮工作,四处奔波寻找食物,为过冬做准备。
冬季,田鼠也不选择冬眠,即便是在雪覆盖的夜晚,它们依然会外出活动,探索外界。
分布范围
生长繁殖
一只雌鼠每年能产下6至8窝幼崽,每窝包含10到20只幼鼠。更为惊人的是,这些幼鼠在短短2至3个月后便能达到生育年龄。夏季是田鼠生育周期中的高峰期,它们在此期间频繁地怀孕、产崽并分窝。然而,当种群密度过高时,部分田鼠会面临健康问题,如肝脏功能衰退和神经紊乱,极端情况下还会发生自相残杀的现象。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种内斗争,尽管看似残酷,实则对维持田鼠种群的健康与平衡至关重要。
天敌
田鼠的天敌包括猫头鹰、狐属和猫等。其中,一只猫头鹰在夏季能捕食多达1000只田鼠,这一数量相当于保护了一吨粮食免受损失。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岭南民间流传着“吃一鼠,当三鸡”的俗语,用以强调田鼠的营养价值远超鸡肉。在广东省,田鼠被雅称为嘉鹿或天鹿,当地人创造出白灼鼠肉、蒸鼠肉、油焖香鼠片、芦笋炒鼠片、红焖田鼠煲等十余种烹饪方式。非典疫情爆发之前,广州市的餐馆普遍提供田鼠菜肴,这些菜品颇为热门,甚至有一桌九道全为田鼠佳肴的“田鼠宴”。然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之后,广州地区便禁止了鼠肉的食用。
两广与福建省地区的人们,在冬季偏爱品尝鲜活的田鼠,因其肥美而适宜;至夏日,则转而享用田鼠干,因这时田鼠较为瘦削,晒制成干后食用更佳。
宁化田鼠干,实为精选田鼠干,源自人工精心捕捉的田鼠,经过一系列细致加工而成。捕获后的田鼠,首先去除毛发与内脏,随后清洗干净,再以谷壳或米糖熏烤至诱人的酱黄色,方成美味。此田鼠干不仅风味绝佳,更富含蛋白质,营养极为丰富。
在当地,品尝老鼠干几乎成了一种生活享受。人们常以猪肉、冬笋为伴,佐以大蒜、生姜提味,再添上几滴水酒,共同炒制而成。尤其对于爱酒之人而言,田鼠干更是不可多得的佐酒佳肴,倍受推崇。
研究价值
田鼠是奉行终身一夫一妻制的“性情动物”。据英国《卫报》12月5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学者针对这种动物进行了深入研究,追踪它们的大脑活动及行为模式,以分析爱情的产生与消逝过程。学者们综合研究结果后发现,雄田鼠与雌田鼠交配后,雄鼠会展现出对雌鼠的终身忠诚。此时,雄田鼠的大脑会大量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被称为“感觉良好”的物质。
研究领导者布兰登·阿拉戈纳幽默地将这种多巴胺称为“爱情的毒药”。实验显示,当这种化学物质被注入未交配过的雄田鼠大脑时,它们立即停止对其他雌鼠的追求,转而全心全意地追求已心仪的雌鼠。进一步研究表明,多巴胺能改变田鼠大脑特定区域的“结构”,这一区域在许多动物,包括人类中均存在。对于已有伴侣或曾有伴侣的雄田鼠,当它们遇到新异性时,尽管大脑仍会释放“爱情的毒药”,但已改变的“结构”会将这种化学物质导向不同的神经元,导致雄田鼠对新异性失去原有的热情,表现得更为冷淡。
阿拉戈纳认为,尽管田鼠的爱情生活与人类大相径庭,但背后的作用机制却存在共通之处。换言之,人类难以忘却旧情,很大程度上也是多巴胺作用的结果。
主要危害
对农、牧、林业危害
田鼠中,除少数种类的毛皮具有利用价值外,绝大多数种类对农业、牧业及林业均构成危害,尤其是那些群居性强、数量波动显著的种类。此外,田鼠还是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兔热病、脑炎等多种传染病病原的天然宿主,与流行病学紧密相关。
由于人类大肆捕杀猫头鹰、蛇、狐属、黄鼬等鼠类的天敌,导致鼠害问题日益严峻。我国鼠类数量峰值时曾高达30亿只,在“六五”计划期间,受鼠害影响的农田面积达到3亿亩。每年,这些鼠害给田间作物带来的损失惊人,包括粮食100亿斤、棉花20万担、甘蔗10万吨,其中粮食损失量甚至超过了全年进口粮食的总量。
引来常见疾病
田鼠携带多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属、立克次体及寄生昆虫,能传播超过70种疾病,如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恙虫病等,其中尤以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30余种疾病最为显著。感染途径多样,如直接接触鼠类的皮、血、肉,或通过皮肤、黏膜接触其排泄物、分泌物。例如,鼠疫可由皮肤或黏膜破损处接触鼠类体液而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则因接触携带汉坦病毒属属的鼠类或其排泄物而发病;钩端螺旋体病则是因鼠类带菌尿液污染环境后,人通过皮肤尤其是破损处感染。这些疾病不仅危害人体健康,严重者甚至致命。有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竟使用农药毒杀田鼠后销售,食用此类田鼠可能导致药物中毒。此外,在捕捉、运输、宰杀、加工田鼠的过程中,人们可能遭受吸血虱子、欧洲尘螨等昆虫叮咬,或直接间接接触鼠血、分泌物、排泄物,从而感染人畜共患病。直接被鼠咬也是染病途径之一。加工过程中,若使用未经彻底清洁的切削刀具、砧板、抹布等工具,还会造成交叉污染,使其他食品也携带致病生物,进而威胁食用者健康。在享用“田鼠宴”时,若老鼠未彻底烧熟煮透,尤其是追求口感嫩滑时,更易感染发病。因此,处理及食用田鼠需谨慎,确保安全卫生,以防疾病传播。
防治措施
生态控鼠
生态控鼠,又称生态学灭鼠法,主要是通过改变田鼠的生活环境来降低其密度。具体方法包括:
环境改造:通过改善农田环境,减少田鼠的隐蔽场所和食物来源,从而降低其生存条件。
隔绝鼠粮:合理布局作物,避免作物过于密集,减少田鼠的取食机会。
防鼠修建:在农田周围修建防鼠设施,如围栏、墙壁等,阻止田鼠进入农田。
物理灭鼠
物理灭鼠是利用物理方法捕杀田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
毒饵站灭鼠技术:毒饵站是鼠类能够自由进入取食而其他动物不能进入取食的一种灭鼠装置。可推广竹筒毒饵站、聚氯乙稀管毒饵站和塑料毒饵站等。毒饵站适合在各种农田环境推广应用,每个毒饵站投饵10~15g,间隔20m放置一个。一般连续置放2—3个月,不用时回收留待再次重复使用。
粘鼠板灭鼠技术:粘鼠板可选用与毒饵站配合使用或单独使用的方式。为增加捕鼠效果,建议在粘鼠板中间位置放1~2粒生花生仁作诱饵。
TBS灭鼠技术:TBS灭鼠技术是一种物理灭鼠技术,通过陷阱捕鼠器与围栏结合的形式控制农田害鼠。这项技术多用于鼠情监测和小环境的灭鼠,多采用篱壁式安装方式,一次安装可持续控制4~5年。
地箭灭鼠技术:地箭是利用营地下生活的鼢鼠属具有的堵洞习性,设置的专用于捕杀鼢鼠的工具。适用于捕杀地下生活的害鼠。
化学灭鼠
化学灭鼠是利用化学杀鼠剂配制毒饵来灭杀田鼠。在选用化学杀鼠剂时,应优先选用抗凝血药杀鼠剂成品毒饵,如溴敌隆、溴鼠灵、氟鼠灵等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禁止使用急性剧毒鼠药。投饵时应采用重点区域投饵方式,即在害鼠栖息地及鼠穴投饵,每堆投饵2~4g,以提高毒饵利用率。
综合灭鼠
综合灭鼠是指将上述多种灭鼠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灭鼠效果。例如,可以在农田中同时设置毒饵站和粘鼠板,或者结合生态控鼠措施,通过改善农田环境来降低田鼠的密度。
参考资料
田鼠的价值.百家号.2024-08-02
有趣的“爱情激素”和“婚姻激素”.科学网.2024-08-02
我不信!田鼠居然是最痴情的动物.搜狐网.2024-08-02
湖南洞庭湖区鼠害不排除再次爆发可能(组图)-鼠-浙江在线-国内新闻.浙江在线.2021-06-21
田鼠体内重金属含量高 食用可能导致死亡_新闻中心_新浪网.新闻中心.2021-06-21
2024年农田灭鼠技术指导意见.北京市农业农村局.2024-08-02
2024年第二期 切实做好春季农田灭鼠工作.泉州市农业农村局.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