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江雪塍

江雪塍

江雪(1892—1962),原名树,号庵,又号桐村雪子,祖籍歙县。他的高祖江雪阶曾在西塘镇开设江鼎酱园,其红白晒油驰名江浙。江雪塍擅长古文辞、诗词、书法篆刻,热爱收藏。他的著作包括《舍北草堂诗集》《三两斋词稿》《贺新凉》《踏莎行》等。他还成立了平川金石书画研究社,其著作被收录于《南社社友姓氏录》。

人物生平

在西塘

江雪塍是民国时期西塘一镇文教事业的重要人物。1913年,他发起创办私立国民昭华高等女校,并在地方教育建设中慷慨解囊。1925年,他成立胥社,编印《胥社丛刊》,为地方留下宝贵文献。10年后,他与陈觉殊、吴士钦等人成立“平川金石书画研究社”,并担任社长。他还参与创办《平川半月刊》,以提倡新文学为宗旨。江雪塍的书斋“舍北草堂”位于塔湾街江家弄内,江宅为清代建筑,现多已倾。

在上海与苏州

1933年,江雪塍移居苏州市城内,寓颜家巷25号。1936年,他应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担任古文学编辑,举家迁往上海市。在上海,他与沈尹默白蕉、邓粪翁、吴湖帆等文人交游。沈尹默和白蕉分别为他的《舍北草堂诗集》和《三两窠斋词稿》题写了封面和扉页。邓粪翁曾作诗赠与江雪塍,江雪塍依原韵作和,留下佳句。苏州是江雪塍的第二故乡,他在1933~1936年已在苏州住过三年。后来在1947年二度迁居苏州,先寓平安坊,继寓颜家巷41号,院内有小园,园内植芭蕉三两棵,因自题斋名为“三两窠斋”。后题其词集为:《三两窠斋词稿》。江雪塍居苏,常与杨千里、卢彬士、张公等交游,或品茗于吴苑,或徜徉于虎丘。平日常作诗词并研究金石篆刻,优游于文艺天地,寄发其高尚情怀。他在苏州所作的诗词,在《舍北草堂诗集》中有诗21首,在《三两窠斋词稿》中有词12首。

诗词

江雪塍一生写了很多诗词,留在《江雪塍先生遗稿》中的《舍北草堂诗集》和《三两窠斋祠稿》收集了诗200余首、词24首。

江雪塍生于诗学,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认为论诗不必有门户之限只尊一家,也不必仅局限于唐宋两代的域。对于那些追求形式上沿袭古人为工的诗人,他内心里是加以否定的。江雪塍说过:“古人之诗,世代有升降,运会、风气有推移,其风格、面目各有所立,不可强而似之。”又说:“诗者,我之所自为也,我必欲有此诗者,言我之志也。生唐宋之后而欲为唐宋人之语,纵极似矣,亦何有于我哉;明之前后七子可鉴焉。”他强调的是当代诗人应当写出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的自己的诗,应当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要勉强模仿古人。江雪塍认为明代前后七子那种崇古复古的风气是不可取的,应当引以为戒。所以他的诗“一本性情,不依傍门户,学古而不见其迹。”

江雪塍的诗风大体分为三个时期,青年时爱学朱竹宅、王士祯,喜欢追求高雅华丽,同时也作些效法江西诗派的作品,他汲取黄庭坚陈师道的精华,并出以已意但并不随便作艰涩的诗句。江雪塍的诗在形式上格律精严推敲用字十分讲究,如《后山诗话》所谓“宁拙勿巧,宁朴勿华。”淡雅深远,曲尽其妙。

江雪塍的词大半是寓苏养病时所作,主题定怀人、惜别、咏花等。词中往往流露出对病魔缠身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就如词句中:“病与人期,偃卧吹箫市。”“帘萦药气镜生尘,愁君拍遍层楼槛。”“病怀须遣,试付吴娘歌此曲。”写的都是这种心境。然而他一面养病一面全神贯注于作词时,他字斟句雕反复锤炼。所作如八声甘州、一萼红、贺新凉等长调,词句工丽音律严格。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