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同
陈叔同(1911年9月14日-2004年12月13日),名训愿,字叔同,慈溪市(现余姚市)人,明治大学肄业。陈叔同是中国台湾报人,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秘书,也是中国国民党高级官员陈布雷的八弟。
陈叔同在1924年入读宁波慈湖中学,后来赴日本留学,归国后在上海从事银行、记者及出版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深入东南亚战争前线采访报道,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通讯社记者,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主任,中央通讯社总社采访部主任。1949年,陈叔同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新闻报》主任、《台湾新生报》南部版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四组副主任等职务,并曾在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研究会二期”及“国防研究院第五期”受训。
2001年底,91岁高龄的陈叔同亲率旅居海外的15位陈氏子弟回国探亲祭祖。2004年2月,陈叔同从美国汇来10万美元,捐赠给母校浙江省宁波市慈湖中学,作为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的奖学基金。同年12月13日,陈叔同在美国病逝,享年94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叔同1911年9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现余姚市)三七市镇官桥村。官桥陈氏自明末由北方迁浙,一向以耕耘为业,到其祖父时开始经商,略有积余后开设义塾,让族内贫困家庭子女能够读书识字。陈叔同是父亲陈依仁与母亲罗氏所生,他们兄弟姐妹与伯父家的子女排在一起,共有八兄弟九姐妹,陈叔同在兄弟中排行老八。
1924年,陈叔同入读宁波慈湖中学,在这里他读过高小、初中。之后,陈叔同赴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留学。
工作经历
陈叔同早期在上海从事银行、记者及出版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深入东南亚战争前线采访,撰写了不少独特的新闻报道。陈叔同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通讯社记者,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主任,中央通讯社总社采访部主任。在任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主任期间,录用陈香梅为中国第一位女记者,并与陈香梅合作,共同宣传抗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陈叔同选派陈香梅到新成立的中央通讯社上海分社工作,采访报道上海法庭审判战犯的新闻。
1949年,陈叔同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新闻报》主任、《台湾新生报》南部版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四组副主任等职务。并先后在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研究会二期”及“国防研究院第五期”受训。1972年5月,兼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化工作会副主任。
晚年生活
陈叔同晚年定居美国。
2001年底,陈叔同以91岁高龄亲率旅居海外的15位陈氏子弟组团回国探亲祭祖,并曾到官桥村老家与故乡族人见面。2004年2月,陈叔同从美国汇来10万美元,委托外甥女翁汶英捐赠给母校浙江省宁波市慈湖中学,作为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的奖学基金。同年12月13日,陈叔同在美国病逝,享年94岁。
人物事件
回乡祭祖
2001年12 月29日-31日,陈叔同以91岁高龄,率陈家子弟15人,分别自美国、德国、台湾来到家乡宁波市探亲访故、拜祭祖先。此次回乡的家人一行中有:陈叔同两个美国籍儿子陈迹、陈道博士,一个德国籍媳妇及两个孙子、孙女;陈叔同的胞兄陈叔兑(训悆)的四个子女及其眷属:陈迪、陈选、陈通、陈明真(女)博士和他们的子女,他们大都在美国和德国工作生活;陈布雷的四弟陈叔谅(训慈)的儿子陈思佛夫妇也从杭州市赶来团聚;陈叔同在宁波的亲属陈叔谅的女儿陈绚文夫妇及子女;陈布雷五妹陈若希的女儿翁汶英夫妇及家人;陈布雷的堂兄、对其一生影响最大的宁波市辛亥革命领袖人物陈训正(妃怀)先生的孙女陈明楞等在宁波一起欢聚宴请接待。
2001年12月30日上午,陈叔同一行来到老家慈溪市(现余姚市)官桥访问,受到村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在村口参观了由陈布雷早年捐资建造的鸡山学堂,又来到陈氏故居,这座清代大宅院式建筑虽已破落和年久失修,但旧形原貌依然如故。陈叔同曾经在这里度过了18年的岁月,他激动地离开轮椅,迈着蹒跚的步履在屋前屋后、院内院外细细端详。中午,他们来到村子东边的东山脚下王家桥前,在陈叔同父亲陈依仁的墓前,虔诚地祭拜瞻仰。祭拜结束后,陈叔同还恭敬地在父亲的墓地旁边挖取了一小袋泥土,装入了随身携带的行李中。
用完中饭,陈叔同一行参观了位于古镇慈城的慈湖中学。慈湖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陈叔同曾在此读过高小、初中。他和家人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随后,他们又参观了陈叔同小时候常去的慈城保黎医院和有着7000多年历史的馀姚河姆渡遗址,并乘车浏览了宁波市市容。
陈叔同和家人在老家时间虽短,但所见所闻使他们感触很深,特别是看到当地政府已将他们的祖屋作为古建筑的代表,予以保护维修,并作为名人故居供游人参观,他们对此表示十分满意。他们的第二、三代,大多还是第一次到宁波,对家乡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成就以及家乡的山水美景、古迹名胜深表赞叹,表示以后还要再来。
捐资助学
宁波慈湖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陈叔同家多位弟兄包括二哥陈布雷在内,幼时都在这里读过书。陈叔同1924年进入慈湖中学学习,在这里读过高小、初中。2001年12月30日,陈叔同以91岁高龄亲率旅居海外的15位陈氏子弟组团回国探亲祭祖时,曾专程到访慈湖中学。
2004年2月,陈叔同从美国汇来10万美元,委托外甥女翁汶英捐赠给母校浙江宁波市慈湖中学。陈叔同一生依靠薪资收入生活,平素他和夫人周痕静自奉极为简约,克勤克俭、精打细算,特别是他的夫人周痕静女士持家有方,她曾对亲友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这次捐赠的10万美元奖学金凝结着陈叔同先生和夫人以及家人简朴俭约的成果。
2004年3月5日,宁波市慈湖中学举行“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基金”捐赠暨第一届颁奖仪式,宁波市委副书记陈群、陈叔同外甥女翁汶英等出席了捐赠仪式。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陈氏故居
陈氏故居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官桥村,为清代民居建筑,格局和风貌基本保持完整,规模较大。总占地面积264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坐北朝南。这里是陈布雷、陈叔同等七兄弟出生和共同生活过的地方。
2001年8月16日,陈氏故居由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奖学基金
“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基金”在2004年由陈叔同、周痕静夫妇捐资10万美元设立。2004年3月5日,宁波市慈湖中学举行“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基金”捐赠暨第一届颁奖仪式。2004年12月13日陈叔同逝世后,宁波市慈湖中学成立专门理事会负责基金的相关工作,纪念奖学金每年评选颁发一次。
2018年5月25日下午,慈湖中学第十五届“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金”颁奖典礼在校庆云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奖学金捐赠方代表陈绚文、胡安生、赵一新,基金会理事宋家琪、翁生国,慈湖中学校长吴志贵、党总支副书记王琪等校级领导及全体高一年级师生出席了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上,吴志贵校长带领同学们回顾了陈叔同先生及其夫人克勤克俭的一生,并介绍了“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金”设立的过程,对陈氏家族慷慨捐资设立奖学金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祝贺获奖的学生,鼓励学生们要勇于承担责任,要学会感恩,要爱国爱乡爱母校,用自己的智慧报效祖国和社会。2021年4月25日下午,慈湖中学第十八届“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金”颁奖典礼在校行政楼二楼阶梯教室隆重举行。作为新当选的第三届“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基金”基金会会长,慈湖中学校长李建峰带领同学们回顾了陈叔同先生及其夫人克勤克俭的一生,勉励同学们要学会感恩、勇担责任、刻苦读书、热爱母校,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校友、老师和父母的关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
陳叔同.FamilySearch.2024-08-05
余姚名人甲台湾.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1
陈叔同向宁波慈湖中学捐款.新浪新闻中心.2024-08-11
國防研究院第五期研究員陳叔同先生.台湾文化记忆库.2024-08-04
《開明》季刊2014年第1期·更愿丹青垒后薪.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2024-08-11
文史 | 陈布雷家族的风雨人生.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3
真实的陈香梅——第一个进出白宫的华裔女人.搜狐网.2024-08-12
陈香梅:创造传奇的女杰.上海纪实.2024-08-11
【校庆特刊】推出慈湖中学历届毕业照,让旧影唤起一场对青春的集体记忆.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2
乔石妻姐翁汶英——从名门望族走出的知性女子.中国宁波网.2024-08-13
陈训正.政协宁波市委员会网站.2024-08-13
陈布雷回忆录.豆瓣读书.2024-08-11
陈玲娟:期颐之境忆风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2024-08-13
「探访陈布雷故居」聆听宅院中的那一段历史.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4
宁波人文记忆传承保护慈善基金首批项目|陈氏故居纪念馆.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4
余姚市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一览表.余姚市人民政府网站.2024-08-14
慈湖中学第十五届“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金”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4
【校友·奖学金】慈湖中学第十八届“陈叔同、周痕静纪念奖学金”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