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无条件投降

无条件投降

无条件投降,是指战败国向战胜国不附任何保留条件的投降。意味着战败国被彻底击溃。战败国投降后,应即执行投降书中战胜国规定的条件和要求。1945年5月8日法西斯主义德国在柏林投降,同年9月2日法西斯日本东京湾反法西斯同盟的投降,是无条件投降的典型案例。

起源

在美国内战期间,尤里西斯·格兰特发展了亚伯拉罕·林肯总体战略,创造性地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思想。

内战开始时,格兰特信奉拿破仑·波拿巴关于有限战争的歼灭战略,把歼灭敌人的军队作为军事行动的首要目标。他认为仅凭一两次战役就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但是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北方连连失利,而南方军队十分顽强并有赢得战争胜利的可能,于是他的观点开始发生变化,想要停止占战争,只有将南方的军队及人民都征服,否则战争是不会结束的。最后格兰特把战争的目的从消灭敌军发展成为摧毁敌人进行战争的资源上,进而据此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思想。

1862年1月27日,亚伯拉罕·林肯发布第一号命令,北方军队向南方发起全面进攻。尤里西斯·格兰特率军攻占了两个战略据点:亨利堡和多纳尔逊堡。在进攻多纳尔逊堡时,南方叛军要求谈判停火,格兰特回答:“除了立即无条件投降外,不接受其它任何条件。“限令无条件投降的霍勒斯·格兰特”的称号随之传遍全国。进而据此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无条件投降”的思想。

发展历程

无条件投降政策是反法西斯主义反法西斯同盟为彻底战胜法西斯侵略国所实行的政策,它的制订经历了一个酝酿发展的过程。

1942年1月1日,苏、美、英、中等二十六个反法西斯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规定,签字各国为了“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和“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而承担使用其军事的和经济的全部资源”,“保证同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同敌人缩结单独像战协定或和约”的义务。这一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有力地表达了同盟各国团结对敌的信心和决心,成为它们后来制订无条件投降政策的共同政治基础。

1942年5月6日,美国政府的战后对外政策咨询委员会下属的安全问题小组委员会提出一个要求德国和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政策构想。这一构想“从可以迫使主要战败国无条件投降这一假定出发,着手讨论停战时期事宜。表明这样的规点:同意大利谈判停战以便把它拖出战争,或许是值得一试的,但是就德国和日本而言,只有无条件投降才能接受。”富兰克林·罗斯福以防止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覆辙的着眼点考虑,对这一建议表示赞许。在上次大战中,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在德国尚未投降之前就宣布“十四点计划”并与德国讨论和平条件,这使德国在战后找到借口,诡称德国并未战败,而是由于轻信威尔逊的许诺才放下武器的。有鉴于此,罗斯福打算以明确要求敌人无条件投降来“排除在条件问题上讨价还价、与纳粹主义作任何也希望德国人在战后大喊受骗妥协的可能性,此后,罗斯福逐步明确和充实了无条件投降主张的目标与原则。他在当年10月12日指今天的目标是明确的和现实的,要彻底消灭德国意大利日本的军事力量,务求使这些国家在一代人的时间里都不能重新威胁美国和所有其它的联合国家。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3年1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已提出了“法西斯国家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作为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原则。1943年10月,当时的“四大盟国”即美、苏、英、中根据国际会议精神发表普遍安全宣言,重申了罗斯福提出的“无条件投降原则”要彻底根除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和社会祸根,并对侵略国家实行彻底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

1945年,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打击下,日本已是穷途末路。7月26日,美国英国苏联三方代表在德国波茨坦会议中发布《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向广岛市长崎市各投下一枚核航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步伐。原子弹轰炸后的第二天,日本向中、美、苏英发出乞降照会:“日本政府准备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中、美、英三国政以及后来苏联政府鉴字的在波茨坦发表的联合宣言中所列举的条款,但应取得如下谅解:即上述宣言并不包含天皇氏统治国家大权的要求,日本政府真诚地盼望这一谅解能得到保证,并迫切地希望很快获得上述谅解的明确指示。”8月11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贝尔纳斯代表中、美、苏、英四国政府对日本乞降照会答复:“关于日本政府来电接受波茨坦公告之条款所具有的下列陈述,即'兹谅解为上述宣言并不包含变更天皇统治国家大权的要求’,吾人所采取的立场如下:自投降之时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即须听命于盟国最高司令官。”

8月15日中午12时,日本昭和天皇向日本全国以录音电台广播的方式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反法西斯同盟。9月2日上午10时,美国远东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在停靠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主持举办投降仪式,包括中国受降代表中国国民党军令部长徐永昌在内的中、美、英、苏等各国代表出席,日本政府代表外相重光葵、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于此签署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双方的军事行动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9月9日,日中两国也举行受降仪式。但由于日本战后被美国间接统治,而美国未能彻底清除日本旧有政权机构并且保留天皇制,致使日本国内对法西斯主义战争的反省不彻底,为军国主义右派势力歪曲历史提供有利条件。

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4年初,苏、美、英三国代表通过一个名为欧洲顾问委员会的联络机构进行磋商,起草一份有关德国投降的文本。1944年1月3日,顾问委员会提议,德国的降服必须记录在一份单独的无条件投降文件上,同时强调投降书必须由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签署。因为一战停战协定是由德国政府的平民代表签订的,德国军方没有参与,由此产生了德军并未战败而是败于国内敌人的所谓“背后一刀”神话。所以,盟军认为必须避免这种情况的重现。

欧洲顾问委员会于于7月28日形成的正式文本,主要包括三部分:1.宣告德国政府及军队被击败并接受无条件投降;2.关于德国联邦国防军投降缴械并退出侵略领土的条款;3.关于德国政府向战胜国移交权力并接受盟国占领、管制和处理的条款。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英苏美三国首脑进一步商讨后增加了“盟国有权采取确保未来和平与安全必不可少的步骤”之条款,这些步骤包括彻底裁军、非军事化和肢解德国。关于是否肢解德国的问题存在争议,因此最后确定的投降文本其实有两个版本,一个包含肢解条款,一个没有包含。

1945年4月30日,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总理府地堡内饮弹自尽。希特勒的死对德国的士气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德国的统治体系也陷入了混乱。希特勒死前指定卡尔·邓尼茨海军元帅继任元首,后者在德国北部弗伦斯堡组织了政府并寻求单独向西方投降。5月4日,驻荷兰丹麦和德国西北部的德军向盟军投降,被称为“吕讷堡投降”。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大将在法国兰斯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宣告德军向盟军全面投降,投降协议生效时间为5月8日23时01分。

苏联对兰斯投降仪式极为不满,认为德国投降仪式必须充分突出苏联为赢得战争胜利而做出的主要贡献,同时也认为投降仪式不应在已经解放的地方举行,而应该在法西斯主义侵略的发源地柏林举行。此外,苏联方面还指出,兰斯协议只要求德军停止作战行动,并未要求他们缴械投降,因此必须在投降书中增加相关补充条款。于是,便有了德国第二次投降仪式,投降协议原定于5月9日0时签署,但投降书直到0时之后才准备妥当,0时16分,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相关争议

在学术界,对于日本无条件投降一直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日本是“无条件投降”而部分学者认为日本是“有条件投降”。

认定日本是无条件投降的主要观点是:从概念和逻辑上看,无条件本身就是条件,只要战败方无条件接受即可,它是一种单无概念;日本虽然提出了有条件媾和,但是被盟国方面一致毫无保留地拒绝了,日本只是在玩文字游戏;虽然战后日本保留了天皇制度,并获得了宽大处理,但是日本是无条件投降的结论有国际法依据的,是无可辩驳的,不能以后证前﹑偷换概念。

认定日本有条件投降的观点认为: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动,美国改变了对日本的先前态度,不再坚持无条件投降的原则;日本始终没有放弃保存国体的努力,这在议和中得到默许,在战后得到证实;美方的“八·一二”广播回复不仅默认了天皇制的继续存在,还将国家投降偷换成了军队投降,是对《波茨坦公告》的背离;美国对日本的战后安排处处体现着宽大,对军国主义的清除不够彻底,这给世界和平留下了隐患。

参考资料

卡萨布兰卡会议 – 无条件投降.Franklin D. Roosevelt.2024-08-29

铭记历史!79年前的今天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今日头条.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