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果敢族

果敢族

果敢族(缅甸语:ကိုးကန့်လူမျိုး),1983年缅甸政府制定的民族表中所列入的缅甸所有135个民族之一,主体系指生活在缅甸掸邦北部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镇康和耿马两县毗邻的果敢地区的华人、华侨,其大多数人使用汉语云南方言,保持着汉族传统。

果敢族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六次重要的人口流动:首先,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及马帮后裔;其次,是跟随南明朱由榔朱由榔逃亡至当地的官兵后代;第三,是明末清初从应天府迁至大理白族自治州再迁至果敢的杨高学后代;第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落至当地的中国国民党中国远征军后代;第五,是五十年代末国民党将士及其后人在缅北的逃亡和定居;第六,是改革开放后,因经商、打工和逃避犯罪打击等原因,来自中国的移民在果敢定居。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时,果敢的汉族土司杨振财在缅甸首届国会提出将果敢划为缅甸领土并享有公民权益的议案,该议案被通过并载入缅甸宪法。1983年,果敢族被缅甸政府正式定名为缅甸135个民族之一。

2008年,果敢族人口大概有20多万,偏居中缅边境地区。果敢族的民俗文化深受华人传统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他们既庆祝一些华人节日,也参与当地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表现出文化融合的特征。此外,他们的传统活动,如打歌和打包,是其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反映了该族群独特的社会和文化结构。

族称由来

关于“果敢”这一名字的由来,主流观点主要有三种。首先,“果敢”这个名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英国殖民统治者所引用的一个较新的名称,其源于科干山的音译。其次,“果敢”这两个字是从掸语中变音而来,其中“果”在掸语中代表数字“九”,而“敢”则表示“户口”,这意味着该地区最初是由九户人家组成的。最后,从中文的角度来看,“果敢”可以理解为“果断”和“敢为”,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词句。无论其名称的具体来源如何,这个名字在过去70多年中已经成为这一地区的专有名称。

历史沿革

根据果敢地区的杨氏、罗氏、彭氏等望族的家谱和碑铭记载,果敢族的先祖是明末清初时期流落至缅甸的明朝官军。在1658年12月,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清军的追击下,不得不带领官兵和随从从昆明市向西逃亡,次年2月他们进入缅甸寻求庇护。到了1662年1月,面对清军的强大声势,缅王莽白将永历帝逮捕并交给清代将领吴三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追随永历的明朝官兵为避免被俘,纷纷逃散,其中一部分隐居于缅甸中部及掸邦地区,另一部分则返回至中缅边境地区,放弃军职,转而从事农耕和其他生计。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受到中国封建王朝严苛统治的影响,民众生活困苦,一些边境居民因此步行迁移到科干地区,开垦荒地以谋求生存。这些迁移者根据自己的籍贯或民族背景形成了不同的部落,各自自治,之间互不隶属。其中,原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柳树湾大石板的杨高学,在明朝末年迁往大理白族自治州,之后娶了顺宁(凤庆县)一位商人的女儿为妻,并生有子杨映。在明末清初时期,杨映迁至科干,并在火烧寨落户,加入了“兴达户”部落。该部落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了果敢地区发展的基础。

到了1730年,杨映的儿子杨才被选为部落首领。1758年,杨猷才去世后,他的长子杨维兴继任,此时部落的势力已是“兴达户”初始规模的三倍。到了1795年,杨维兴的长子杨有根继承了父职,其次子杨有泮协助治理。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大,周边部落纷纷寻求其保护,杨有根于是将“兴达户”更名为“果敢”。

到了1840年,杨有根的儿子杨国华继任期间,因其在保卫边防方面的贡献,被云南省总督奏请封为“世袭果敢县令”,并获颁封印。1874年,杨国华的儿子杨春荣继位,此时果敢的辖区已经扩展到了东至尖山寨,南至滚弄,西至汞长箐山,北至慕泰、红岩。从清代初期开始,果敢地区的汉族人口逐渐增多,杨姓家族成为了当地的主要势力,并模仿邻近土司的方式,统治了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1730年,杨猷才以“封奉正大夫”的身份行使职权。

果敢地区的华人聚居后,长期归属于中国清朝的管治。据杨氏家谱记载,雍正七年,杨高学的长子杨映被清朝赐封为“世袭果敢县知县”,而遗留下来的果敢土司衙门官印亦证实了这一点。尽管归属清朝,但中央政府对该地区的控制相对薄弱,实际上由土司杨氏家族世代统治。1885年,随着大英帝国对缅甸的占领,果敢华人的归属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中缅边界尚未明确,边境居民的互市和通婚很普遍,这也引发了多起边界纠纷。为了划定边界并减少纷争,1894年3月1日,中英双方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将果敢地区划为中国领土。然而,英国的扩张野心导致1897年中英再次签订《续议缅甸条约》,将果敢地区纳入英属缅甸的版图。

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后,缅甸政府将果敢华人认定为原住民族,法律上确认为缅甸的合法民族和公民,称之为果敢族。自此,果敢华人作为缅甸合法的少数民族之一,与缅甸的其他民族共同构成了缅甸民族大家庭。

人口与分布

截至2008年,果敢族的人口估计超过20万,主要居住在掸邦的第一特区,这个地区的面积大约为2700平方公里。第一特区包括一个县、一个市和一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果敢老街市以及清水河经济特区。这个区域不仅是果敢族的居住地,也是其文化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宗教信仰

果敢属全民信教的地区,绝大多数人信奉南传佛教,少数民族中也有信奉基督教原始宗教。果敢地区共有主要佛塔、寺庙和宗教活动场所8处。

语言文字

果敢族没有自己独有的文字,它们的母语是汉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除此之外,它们还能使用缅甸官方语言缅甸语、兼用语(傣语)、英语、云南方言等其他语言。

汉语方言作为超过90%的果敢族学生的母语,是他们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同时,约39%的果敢族学生将缅语视为其第一语言。大约三分之一的果敢族学生的母语同时包括汉语方言、缅语和普通话。此外,超过70%的果敢族学生最初学习的是缅文和中文。

民族文化

经济生产

过去,果敢族山民主要依靠种植罂粟作为经济来源。在2002年,面对国内外强烈的禁毒和禁种罂粟压力,彭家声承诺从2002年秋季开始全面禁止种植罂粟。在中国政府特别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镇康县政府的帮助下,果敢地区已经开始转型,通过大面积种植甘蔗等农作物来替代罂粟种植,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民俗

在果敢族的众多文化活动中,打歌是最为显著的一种。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庆祝行为,适合所有年龄层的人参与。在打歌中,参与者常常使用特定的服装和乐器,展示他们独特的文化特征。在果敢族社区中,绝大多数人都能熟练地掌握打歌技巧,尤其是在边缘地区,这种文化活动尤为盛行。

除了物质文化,果敢族的民间信仰同样丰富多彩。他们对自然界的崇拜,如山神、路神、火神和水神的信仰,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万物的尊重。

果敢族还有其他一些传统活动,如打陀螺、打包等。这些活动通常在本村寨举行,有时也会与其他村寨进行对抗表演。这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社区交流和文化展示的机会。

丧葬

果敢民族的殡葬文化融合了儒教、佛教和道教的元素。据悉,他们认为人死后拥有三个灵魂:一个灵魂投入轮回,一个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而另一个则留在人间庇佑后代。殡葬仪式的最后一环节,即“安灵”,是将逝者的一个灵魂安置于供桌的神中,供后代子孙祭拜。在整个仪式中,广泛使用佛教经典,同时也融入了许多道教元素,如《释门召亡科仪》等经文。这一文化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华人传统,还特别强调使用毛笔书写文言文,记录中原地区古代圣贤的事迹。果敢族的殡葬典籍均用中文书写,读音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书籍完整且系统,且不容删减或变革,部分甚至可以追溯到1876年光绪二年。

果敢民族在丧事处理上有独特的习俗。死者的长子需向全村逐户传达丧讯,并请求协助处理后事,伴随长者宣布“孝子行礼”,并得到邻居的回应“有忠有孝”。对于身份地位较高或较富裕的家庭,也会发布讣闻。若经济条件允许,举行的丧葬仪式一般持续3至7天以上,且通常在出殡前一天举行家祭和公祭。出殡通常在早晨进行,所有纸制品和纸钱在墓地焚烧。根据逝者的身份和情况,采用土葬或火葬。果敢族还会供奉“历代宗祖之香位”,象征所有祖先同祀一堂。

安葬后,果敢族有特定的祭祀习惯。第一日将祭品送至墓地,第二日在半路祭祀,第三日则在家中祭祀。逝世头三年的每年农历七月一日,会举行“接亡”祭祀,即将历代祖先接回家中,持续至七月十四日。此外,每年清明节前后十天和十月份前后十天,族人会前往扫墓

服饰

果敢民族的传统服饰与中国的“唐装”类似,男性通常穿着蓝色服装,而女性服饰则色彩多样。自土司官杨振才代表该族群参加签署《彬龙协议》时所穿着的服饰起,已成为该民族的象征,也是识别该族群的一种直接方式。

缠足

果敢民族的年长女性至今仍有一部分保持着缠足的习俗。由于生活在偏远山区且信息相对闭塞,果敢民族中七十岁以上的妇女,往往还保留着这一传统。缠足的过程被描述为极其痛苦,有些女性因此遭受终身的残疾。在果敢民族中,女性通常在3至6岁开始缠足,这一过程在母亲和家人的帮助下逐渐完成。由于家人照料不周,有些年轻女性的脚因为缠足方式不当而遭受损伤。年纪较大的女性,如果缠足的起始年龄晚,她们的脚型相比同龄女性显得更加粗大。缠足过程中,必须紧紧束缚皮肤,以致于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腿部和脚部出现青和肿胀。此外,由于缠绕布条时脚趾位置未固定好,加之需行走和劳动,常导致脚趾移位。一旦开始缠足,短时间内不能解开重裹。女性们必须忍受长时间的痛苦,直到一定年龄才能解开布条,届时脚趾已经移位并定型。缠足过程中,除大拇趾外的四个脚趾需要被强行压向脚掌内侧,导致关节扭伤和痛苦加剧。白天行走困难,夜晚足部闷热难忍。长期如此,导致脚部肌肉萎缩,脚背皮肤坏死脱落,甚至有时小脚趾会因溃烂脱落。《夜雨秋录》中曾描绘缠足女性的痛苦景象:“人间最惨事,莫过于女子缠足之声,其痛苦无以言表。”

节日

果敢族在除夕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在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这一天,人们会聚在一起祭祀灶神,感谢一年的平安与收获。过了子夜,男性成员会去挑水,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到明年农历一月,果敢族会庆祝新年,这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不同于许多华人社区仅庆祝六天,果敢族的新年庆祝活动持续长达16天,从农历初一一直延续到十六。在这段时间里,整个社区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人们相互拜访,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果敢族社区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庆祝时刻——獻土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沉浸在节日的欢庆氛围中,人们会杀鸡宰猪,并制作团子粑粑等传统美食来庆祝这个节日。獻土节不仅是果敢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对农业和土地的深刻敬意的体现,显露出他们与自然和土地的紧密联系。

除了獻土节这个独有的传统庆典,果敢族还庆祝着许多与华人文化相似的节日,并在其中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例如,他们也庆祝火把节和泼水节,这些节日不仅增添了文化的多元性,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元节”,这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用于纪念和祭拜祖先。对于那些家中有长辈在过去一年内去世的家庭而言,这个节日具有特别的意义。每年的“七月半”,家族成员会聚集在一起,通过祭拜活动表达对先祖的敬意和怀念。这种习俗不仅反映了果敢族对家族和先祖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们对生命循环和传统的深刻理解。

民族学含义

缅甸政府将居住在果敢地区的华人定义为“果敢族”,这一举措在民族学上给予了他们特定的身份,使他们正式成为缅甸多元民族结构的一部分。这一决策的深层次动机尽管难以完全揭晓,但可以确定的是,此举意在将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特定群体与缅甸其他地区大约60万华侨、华人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有助于削减他们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依赖,减少他们寻求中国保护的可能性,从而便于缅甸政府对他们进行更有效的管理。由于这个群体在地理、历史、政治、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不仅是反政府的少数民族武装组织,还涉及毒品种植、制造和贩卖活动,这不仅给政府造成问题,也影响了缅甸的国际形象。去除他们的华侨、华人身份,显然更便于对他们实施管理和治理。

然而,这种分类在民族学上引发了混乱,并使学术界对其民族识别和分类的科学性产生了疑问。他们与缅甸其他地区的华侨、华人一样,实际上都属于汉族。将本是同一民族的人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民族(即“华侨、华人”和“果敢族”),在学术上被视为不符合人种学和民族学的公认原则。实际上,所谓的“果敢族”只是华侨、华人中根据籍贯划分的一个群体,类似于潮州帮、广肇帮、福建帮、海南帮等。因此,他们可以被称为缅甸华侨、华人中的“云南省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云南籍)。

参考资料

..2024-01-29

..2024-02-01

..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