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鳍真鲨
长鳍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longimanus)为真鲨科真鲨属的一种大型凶猛鲨,别名污斑白眼鲛、花鲨、污翅真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洋的温带和热带海域,在中国分布于台湾东北部、西南部海域以及南海等地。长鳍真鲨是一种栖息于大洋上层的暖水性鱼类,主要以硬骨鱼、甲壳亚门、头足纲、绿海龟等为食,其身体上的斑纹、电感受器官可帮助其捕食和进行彼此间的交流。
长鳍真鲨体长3-3.9米,体重170千克左右。体纺锤形,躯干较粗大。头宽扁,尾柄稍平扁。吻宽短;眼小,圆形。口宽大,深弧形;唇褶不发达;上颌齿宽扁三角形,边缘具细锯齿。体背灰褐色,腹部白色;鳍上常具暗色斑点或斑纹。
长鳍真鲨的鱼肝油、鲜肉、鱼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均可食用,其鲜肉可冷冻、熏制或盐渍食用,鱼鳍多用于制作鱼翅汤,鱼肝油多用于制作维生素。据《中国药用动物志》记载,长鳍真鲨的肝、心、皮、肉、骨、鳍均可入药。此外,长鳍真鲨还会影响其所捕食鱼类的种群数量,有助于维持海洋中鱼类数量的平衡。
长鳍真鲨曾是热带海域资源量最丰富的物种之一,但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其资源量出现严重衰退。2018年,长鳍真鲨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物种。为保护长鳍真鲨的种质资源,国际上四个主要的鲔鱼渔业区域管理组织将其列为禁止保留、转运、储存和捕获上岸的鲨鱼物种。此外,需注意长鳍真鲨性情凶残,被认为是最危险和最有攻击性的鲨鱼。因此海滨作业人员、潜水者最好不要在长鳍真鲨经常出没的海域潜水、游泳、冲浪。
命名由来
1861年,古巴博物学家费利佩-波伊(Felipe Poey)首次将长鳍真鲨的学名定为“Squalus longimanus”,随后更名为“Pterolamiops longimanus”。后来,再次更名为“Carcharhinus longimanus”,这也是该物种被广泛使用的食虫类。其中“Carcharhinus”源于希腊语中的“karcharos”(意为削尖)和“rhinos”(意为鼻子);种名“longimanus”意为长指,指的是长鳍真鲨的长桨状胸鳍。
形态特征
体型
长鳍真鲨为大型凶猛鲨,体长3-3.9米,体重170千克左右。雌性体型一般比雄性大,雌性平均体长为3.9米,体重可达170千克;雄性体长为3米,体重可达167千克。
外部形态
体纺锤形,躯干较粗大,向头、尾渐细小。头宽扁,吻短。眼小,瞬膜发达。鼻孔斜列,外侧位。前鼻瓣具一细小三角形突出。口宽大,深弧形;口闭时牙不暴露。上颌齿宽扁,三角形,边缘具细锯齿,正中2齿,细小尖直,每侧13-15齿;下颌正中1齿,细小尖直,每侧15齿。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
背鳍2个。第一背鳍颇大,上角广圆,后缘稍凹,下角延长尖突,鳍高大于基底长,起点稍后于胸鳍基底后端上方。第二背鳍小,起点前于臀鳍起点,上角钝圆,下角延长尖突,基底长约为第一背鳍基底长的1/3;两背鳍间中央有低皮嵴。尾鳍宽长,小于全长的1/3;尾椎轴上翘;上叶见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相接,尾端钝尖,后缘凹入。臀鳍基底长等于第二背鳍基底,下角钝圆,后缘深凹,后角延长尖突,起点后于第二背鳍。腹鳍近长方形,前缘长几等于臀鳍前缘长。胸鳍宽大,镰形,长比宽大2倍以上,后缘凹入,外角广圆,里角钝圆,鳍端伸越第一背鳍基底后端。盾鳞宽短,具5棘突5纵嵴。
体色
体背灰褐色,腹部白色;鳍上常具暗色斑点或斑纹;胸鳍末端,第一背鳍上端,腹鳍后缘,尾鳍尖端具白斑;第二背鳍上端,腹鳍外角,臀鳍后端及尾鳍下叶后端具黑斑。
分布栖息
长鳍真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洋的温带和热带海域,包括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等,其在中国分布于台湾东北部、西南部海域以及南海等地。2004年,在瑞典西海岸发现了长鳍真鲨的尸体,该位置超过了其分布范围的北部边界。长鳍真鲨是一种栖息于大洋上层的暖水性鱼类,栖息海域的水温通常为18-28℃,大多生活在近海的开阔海域、外大陆架或深水区域的海洋岛屿周围,有时也会栖息于淡水湖泊中。
生长习性
迁徙洄游
长鳍真鲨没有昼夜节律,昼夜都很活跃,其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迁徙洄游。夏季时,长鳍真鲨会随墨西哥湾流等水流迁徙,迁徙路线包括从美国缅因州水域向南迁徙到大西洋阿根廷海域,或从葡萄牙南部迁徙到非洲几内亚湾。冬季,长鳍真鲨还会从大西洋东部海域迁徙到地中海。此外,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也发现了长鳍真鲨的身影,具体位置有夏威夷王国、塔希提岛、萨摩亚和土阿莫土群岛等地。曾有研究人员对长鳍真鲨进行追踪,发现其最远可迁徙2800千米。1995年,联合国《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协定》(UNFSA)将长鳍真鲨视为高度洄游鱼种。
捕食行为
长鳍真鲨被认为是顶级掠食者,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它们是机会主义捕食者,会聚集在船只周围寻找食物,也会经常尾随短鳍领航鲸群(领航鲸属),因为这些鲸群可通过回声精准定位猎物。长鳍真鲨主要以硬骨鱼纲、甲壳亚门、头足纲、绿海龟、海鸟等为食,也会食用腐肉(死鲸和海豚),甚至有时还会食用垃圾。
长鳍真鲨多数情况下独自捕食,偶尔也会成群狩猎,互相帮助捕捉鱼群。但当多种鲨鱼聚集在一起,且争抢同一种食物时,长鳍真鲨会出现进食狂潮。如长鳍真鲨和丝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就会互相争抢食物,但进食狂潮中的长鳍真鲨比丝鲨更有竞争力。
研究人员推测顶级捕食者在觅食时能最大限度地维持能量盈余,在搜索猎物时,其会保持较小的下潜角度,以最小的速度游动,并在整个下潜过程中保持恒速。通过使用生物传感器,发现长鳍真鲨的行为符合这一预测。据估计,一条成年长鳍真鲨每天消耗大约1-1.5千克猎物(占体重的 1.5%)就能满足其日常能量需求。在捕猎时,长鳍真鲨表现出能量投机性,其会在短时间内以最低的能量从相当深的水下高速垂直冲出水面。
交流行为
长鳍真鲨身体上的斑纹、电感受器官可帮助其捕食和进行彼此间的交流,其身体上的斑纹可分散猎物的注意力,增加捕食成功率,还可使长鳍真鲨的体型看起来更大,这有助于其建立社会等级制度。长鳍真鲨可通过吻部的电感受器官探测猎物的电场,该电感器官被称为劳伦氏壶腹(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当猎物受困或受伤时,长鳍真鲨可以用其来探测猎物的位置,且长鳍真鲨还会释放信息素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劳伦氏壶腹有助于其探测信息素。此外,当鱼类或其他生物在游泳时发出电场时,长鳍真鲨也可以通过劳伦氏壶腹来确定它们的位置。
运动行为
长鳍真鲨是天生的游泳健将,能够长距离游泳。其胸鳍分布很广,因此游泳速度很慢。长鳍真鲨在某些情况下会处于强直性静止状态,强直性静止状态是指鲨鱼进入一种类似恍惚的状态,并停止移动。在水肺潜水中,将一只手放在水肺潜水的电感受器官上,然后摩擦长鳍真鲨的鼻子,其就会暂时处于眩晕状态。许多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技术来让长鳍真鲨安静下来,以便测量或标记长鳍真鲨,从而降低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生长繁殖
繁殖
雌性长鳍真鲨的妊娠期为9-12个月,繁殖周期为2年,一般在初夏季节进行,繁殖地点通常为大西洋西北部和印度洋西南部。但由于采样困难,截止2007年,尚无任何文献资料描述长鳍真鲨的交配系统,据研究人员推测,长鳍真鲨的交配系统可能与阔口真鲨(Carcharhinus plumbeus)相似,为一夫一妻制。
长鳍真鲨是胎生动物,雄性和雌性大约在6-7岁达到性成熟。一只雌性长鳍真鲨产下的幼崽约为1-15只,平均为6只,体长在60-65厘米之间。根据研究记录,一些新生幼崽的身体上会出现新鲜的脐带疤痕,但并非所有幼崽都有这种特征。此外,雌性的大小和每次产下的幼崽数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较大的雌性可能会生产更多的幼崽。
发育
雌性长鳍真鲨的成熟阶段分为未成熟期、成熟期、排卵前期和怀孕期。未成熟雌性的子宫呈丝状,卵巢尚未发育。成熟雌性有大卵巢、发育完全的子宫、大小不等的卵黄囊和输卵管腺体,但卵巢尚未接近排卵期。排卵前期雌性的卵巢已经发育,卵泡准备进入排卵阶段。排卵期雌性的卵黄腺很大,因为此时卵黄腺正在分泌激素。当进入怀孕期后,雌性动物会拥有一个大且发育完全的子宫,里面孕育有胚胎。
鳍足和睾丸决定了雄性长鳍真鲨的成熟度,其成熟阶段可分为幼年期、发育期和成熟期。在幼年期,鳍足尚未钙化,比腹鳍小,睾丸也还很小。睾丸增大是长鳍真鲨进入发育期的特征,此时雄性的鳍足仍有弹性,但大小与腹鳍相同或大于腹鳍,精子导管处于发育阶段。在成熟期,雄性鳍足钙化且变得坚硬,比腹鳍大;睾丸也增大,且被精子导管紧密盘绕。
幼崽生长
由于是胎生繁殖,雌性长鳍真鲨子宫壁上的胎盘可为胚胎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胚胎由脐带连接,脐带有助于向胚胎输送营养和氧气。但在幼崽出生后,雌性和雄性均不会再照顾幼崽。长鳍真鲨在野外的寿命可达15年,但截止2008年,野外记录的最长已知寿命为22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估计,截止2018年,世界范围内的长鳍真鲨数量减少了98%以上,在三代(61.2年)内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的概率最高,因此该物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据1992-2015年美国中上层海域钓渔业的观察报告,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长鳍真鲨在大西洋物种丰度有所下降。1992年前,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捞,该物种在西北大西洋和墨西哥湾很可能经历了历史性的大幅衰退,衰退幅度为50%至88%。据2004-2010年巴西钓渔业的渔获量观测数据显示,长鳍真鲨的物种丰度略有增加,但这些数据的时间序列较短,且容易受捕捞策略变化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据1995-2010年美国夏威夷中上层海域钓渔业的观察报告,长鳍真鲨的种群年下降率为16.3%,三代内下降率大于80%的可能性较大。1995-2009年世界大洋白鳍鲨保护组织(WCPO)的种群评估数据表明,长鳍真鲨的产卵种群生物量在此期间下降了86%,处于过度捕捞的状态。
致危因素
长鳍真鲨曾是热带海域资源量最丰富的物种之一,但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长鳍真鲨资源量出现严重衰退。这主要是因为长鳍真鲨是延绳钓渔业重要的经济鲨鱼,也是最常见的兼捕对象之一。据日本东太平洋鲔鱼捕捞记录,1967年长鳍真鲨兼捕量曾占日本渔获总量的21.3%。2012年,葡萄牙延绳钓渔船捕捞上来的长鳍真鲨,死亡率达到了34.2%。长鳍真鲨有时也会被手钓和拖网捕获,尤其是在大陆架狭窄的地区。此外,长鳍真鲨还具有生长速率慢、性成熟晚、繁殖数量低和周期长等特征,这增加了其被捕获的可能性。
保护级别
2018年,长鳍真鲨被列入《养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
2018年,长鳍真鲨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物种。
2023年,长鳍真鲨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收录进附录Ⅱ。
保护措施
为保护长鳍真鲨的种质资源,国际上四个主要的鲔鱼渔业区域管理组织(RFMOs),分别为国际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委员会(2010年)、美洲热带金枪鱼委员会(2011年)、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2012年)和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2013年),将其列为禁止保留、转运、储存和捕获上岸的鲨鱼物种。2013年,长鳍真鲨首次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该公约要求缔约方在出口长鳍真鲨时必须获得许可证。
用途
食用营养
长鳍真鲨的鱼肝油、鲜肉、鱼鳍均可食用,其鱼肝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饱和脂肪酸甘油、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鲜肉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鱼鳍含糖类、蛋白质、脂肪、铁、钙、磷等营养成分。长鳍真鲨的鲜肉在市场上多以新鲜、冷冻、熏制和干盐渍的方式出售,供人类食用,有时也会被加工成鱼粉食用。其鱼鳍多用于制作鱼翅汤,鱼肝油多用于制作维生素。
医学药用
据《中国药用动物志》记载,长鳍真鲨的肝、心、皮、肉、骨、鳍均可入药。其肝具有滋补、强壮、明目的功效,可治疗营养不良、久病体虚、红斑狼疮、骨折、四肢无力、夜盲症等疾病;心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治疗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胸胀闷、内停痰饮、饮食不化、呕吐腹泻等疾病;皮具有消积的功效,可治疗成积不消、食鱼中毒等疾病;肉具有健脾、利水、强壮的功效,可治疗久病体虚、脾虚浮肿、伤口久不愈合等疾病;骨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治疗腹痛、腹泻等疾病;鳍具有补肺气、消痰、健胃、托疮毒的功效,可治疗肺气虚弱、疮毒等疾病。
生态价值
据观察,长鳍真鲨的盆鳍间有时会附着鮣鱼(Echeneidae),鮣鱼又被称为清道夫,因吸附在鲨鱼或较大的海洋动物身上而闻名,其可作为“清洁工”,吸食长鳍真鲨身体上的寄生昆虫,但有时也会食用宿主的食物。长鳍真鲨是捕食其他鱼类的能手,会影响其所捕食鱼类的种群数量,有助于维持海洋中鱼类数量的平衡。
物种危害
长鳍真鲨是大型凶猛鲨鱼,性情凶残,被认为是最危险和最有攻击性的鲨鱼。其平时缓慢游泳于海中,但受刺激后会突然攻击人、畜。在长鳍真鲨的胃中曾发现人的遗骸。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长鳍真鲨会攻击被鱼雷击中的船只和被击落的飞机。当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蒸汽船在南非海岸被德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时,船上有近1000人,但只有192人幸存,其中许多人都是死于长鳍真鲨的口中。
在与潜水员相遇时,长鳍真鲨几乎不表现出恐惧,而且经常在水中围着潜水员转来转去。由于长鳍真鲨伺机捕食的行为以及在潜水员周围的不可预测性,因此海滨作业人员、潜水者最好不要在长鳍真鲨经常出没的海域,或成群出现的海区潜水、游泳、冲浪。
相关研究
有学者提取长鳍真鲨、大青鲨(Prionace glauca)等鲨鱼的软骨,用于寻找一种治疗银屑病的潜在方法。银屑病的病变发生在血管和新生血管(带有红细胞的功能性微血管网络),鲨鱼软骨中含有一种活性剂AE-941,可抑制血管形成,制成AE-941抗血管生成剂有助于预防此类系统性疾病。
参考资料
Oceanic Whitetip Shark.IUCN.2024-03-22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3-22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 CITES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官网) .2024-10-25
Carcharhinus longiman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3-22
Carcharhinus longimanus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4-03-22
Oceanic Whitetip Shark.fisheries.2024-03-22
Carcharhinus longimanus.florida museum.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