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山毛柳

山毛柳

山毛柳(学名:Salix permollis C. Wang et C. Y. Yu)是杨柳科柳属的乔木,也是中原地区的特有植物。幼枝呈褐色,老枝灰绿色,芽黄褐色,叶对生,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白色,具白柔毛,两面中脉黄色,叶柄上面凹陷,密被绒毛。花几与叶同时开放;雌花序对生,花序轴具柔毛,无花序梗苞片椭圆形,黑色,子房卵形,蒴果卵状长圆形,4月结果。分布于中国陕西(秦岭北坡)等地,生长在海拔1250米的山坡,常生于山坡环境中。模式标本采自太白山大湾。山毛柳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合在牧区及寒冷地区种植。对牲畜啃食具有一定的抗性。

形态特征

乔木。幼枝密被灰色柔毛,呈褐色,老枝灰绿色,在分枝节上部叶腋和枝腋具白色绒毛。芽黄褐色,长约3毫米,具短绒毛。叶对生,稀近对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8-4.5厘米,宽0.7-1.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稀宽楔形,上面暗绿色,具白色丝状疏柔毛,下面淡白色,具白柔毛,两面中脉黄色,密被绒毛或柔毛,边缘有疏细齿;叶柄长1-3毫米,上面凹陷,密被绒毛。

花几与叶同时开放;雌花序对生,长3.5-4.5厘米,粗约7毫米,花序轴具柔毛,无花序梗,基部具2个两面密被白色长毛的线状小鳞片;苞片椭圆形,黑色,长于子房,具长柔毛;腺体1,腹生;子房卵形,具柔毛,花柱长为子房一半或2/3,柱头头状,4裂。蒴果卵状长圆形,具柔毛。白背叶未见。果期4月。

分布环境

山毛柳分布于中国陕西(秦岭北坡)等地,生长在海拔1250米的山坡,常生于山坡环境中。新疆有栽培。

培育

插穗处理:可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采集插穗,从生长健壮的单株上,剪取木质化程度较高的1年生枝条,剪去枝条两端,取中间粗度均匀部分,要求直径在0.8厘米以上,插穗剪截长度为15-20厘米,至少保留3-4个芽,上端距芽1.0-1.5厘米处平剪,下端斜剪,用塑料绳将插穗每50根捆成1捆。

采穗:采穗圃应选择品种优良纯正的天然林地,也可与管理水平较高的人工造林地相结合。

插穗贮存:春季插穗采集和处理后,采用沟藏法贮存,其贮存期间也是催芽的过程,沟藏地点应选在苗圃地附近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宽1.0-1.5米、深1.2米的贮藏沟,长度根据插穗数量而定。贮藏插穗时,先在沟底铺一层5厘米湿沙,将插穗按捆倒立放入沟底,沙子的湿度以能够握成团为宜,最上层插穗距地面20-30厘米,最后覆土略高于地面。贮藏期间温度保持5℃左右,湿度适宜即可。

扦插:插在大田或全光照喷雾床内进行,可采用1.5米×3米的插,株行距为15厘米×35厘米,南北走向,插穗由北向南斜插入土中,顶端与地面平行,插后即可灌水或喷水,扦插时要求土层温度稳定于10℃,前3次灌水每次间隔10天。

选地:选择交通便利、具备防护设施与排灌条件且阳光充足、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壤含盐量低于0.5%、有机质含量高于1%、pH值在7-8之间的壤土或沙壤土,无检疫对象的地块为宜。

整地:扦插前必须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扦插前每米2喷洒敌克松3克和0.2%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

抹芽:春季扦插后,在萌芽的过程中,去除苗木根状茎多余萌芽,留取生长旺盛、健壮的1个芽。苗期幼苗长到10厘米时,叶面喷施0.2%-0.3%磷酸氢二钾尿素,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用途

山毛柳作为中国新疆乡土树种,已成为林业工程造林中的优势树种之一,其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合在牧区及寒冷地区种植。对牲畜啃食具有一定的抗性。

物种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极危(CR)。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