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WuhanMetropolitanArea),又称武汉“1+8”城市圈,是指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武汉为中心城市,黄石为副中心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面积不到湖北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是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组团之一。

武汉城市圈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武汉重返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湖北省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核心城市龙头作用和交通网络疏解功能,加快把武汉城市圈打造成长江中游城市群最重要的增长极,推动武鄂黄黄(武汉、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等相邻城市联动发展。

2007年12月14日,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5年7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知识产权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印发《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这是国内首个区域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2016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复函要求武汉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成员

正式成员

包括1个副省级城市、5个地级市、3个省直管市、7个地级市代管县级市和15个县。

武汉市

黄石市(包括大冶市阳新县

咸宁市(包括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

黄冈市(包括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龙感湖管理区

孝感市(包括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孝昌县大悟县云梦县

鄂州市

仙桃市

天门市

潜江市

观察员

荆州洪湖市

荆门京山市

随州广水市

荆州监利县

洪湖市、京山市、广水市、监利县作为观察员先后加入武汉城市圈,四县市将比照城市圈成员单位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参加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会议,及武汉城市圈有关协作互动等活动。

政策历程

概念由来

2002年6月10日,时任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书记俞正声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快湖北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布局、城市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武汉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武汉市要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在国际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武汉大都市区

2007年12月份,武汉城市圈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10年的发展,武汉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武汉大都市区的构想。2018年1月份,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武汉产业链、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城市延伸,拓展“飞地经济”,探索武汉大都市区发展。构建大都市区,谋划区域发展,这是武汉城市地位上升、功能拓展的需要,也是武汉由市域走向区域,实现区域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武汉在经历了由沿江向主城、都市发展区逐步拓展后,目前武鄂黄黄、汉孝临空地区等基本形成了连绵板块化布局的空间形态,迫切需要加强近汉地区空间统筹。

新一轮总规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武汉市域与区域空间格局关系,根据空间临近、功能互补、交通通勤、生态共保等原则,划定武汉大都市区范围为武汉及其周边共11个县市。在大都市区范围内,统筹产业经济、功能联动、生态保护、公共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综合布局,构建“146”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146”空间格局即:1核(武汉大都市核心区),4带(武鄂黄黄、汉孝、武仙、武咸四条城镇带),6副(以黄石市黄冈市鄂州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辖区为主的副中心)。

作为大都市区的“主中心”,长期以来武汉的龙头带动和辐射功能不断凸显,但发展空间有限,同时受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及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亟待拓展空间和进行产业调整转移。同时,湖北省内一些地区急需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投入,这就要求二者通过跨区联合发展“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武汉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以长江、汉江沿线重要城镇为节点,展开区域产业合作。武汉出台政策鼓励建设“飞地”产业园。武汉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区、临空港经济开发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三驾马车”,先后与洪湖市黄冈市随州市孝感市等地共建“飞地经济”产业园。

综合配套

2007年12月14日,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通知》指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投入各个领域的改革。同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发展规划

2014年2月,《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按照规划,武汉城市圈将建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全国自主创新先行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按照规划,武汉城市圈将重点构建“一核一带三区四轴”区域发展格局和“一环两翼”区域保护格局。在构建两型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规划均提出了明确任务,一大批重点项目将陆续推进,九地居民将陆续收获一体化红利。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分别达到49.0%、20%和3.1%。

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明确要求充分发挥武汉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强化辐射引领作用,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提升国际化水平;全面加快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推进武汉与鄂州市孝感市咸宁市黄冈市黄石市等同城化发展,加强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联动发展;积极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

城市建设

2016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武汉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全面提升现代制造基地、服务高地、创新源地、开放平台功能,强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支撑和承启作用,拓展沿江发展新空间,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根据指导意见,武汉将着力增强辐射中部的现代服务功能,打造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构筑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国际知名的美丽宜居城市,全面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8年4月8日,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勇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提出的目标,武汉市到2021年,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基本建成“三化”大武汉,基本建成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到本世纪中叶,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大武汉实现全面复兴。

会议指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是武汉市委市政府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复兴大武汉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是千万武汉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心声。既是国家使命,也是武汉担当、武汉机遇。

交通圈

2012年12月31日零点始,武鄂高速公路通车,武汉至鄂州市的车程仅需半小时,较原来经武黄高速公路节省一半时间。

至此,汉孝、汉洪、汉蔡、武麻、武英、青郑、和左等7条武汉高速出口路以及互通的都市圈高速公路已全部通车,武汉“1+8”城市圈1小时交通网格局正式形成。

武鄂黄第二高速公路起于武汉左岭,接和左高速公路左岭新桥互通,与武汉中北路、欢乐大道、三环线、武汉站、绕城高速相连,经鄂州葛店经济开发区、华容镇临江乡、蒲团乡、杜山镇、泽林镇等地,止于黄石市花湖镇,终点接大庆-广州高速公路鄂东长江大桥南岸引线花湖枢纽立交互通,全长约54.7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该项目是湖北省首条采取公开招标投资人建设的高速公路,总投资35亿元。

据了解,武黄高速日均通车6万辆左右,压力较大,武汉-鄂州高速公路通车后预计将分流三分之一的车辆,成为贯通鄂东城市群的一条新的快速通道。

政策解读

“两型社会”的改革试验任务,给政府带来的更多的是责任,给企业和百姓更多的是期盼和憧憬。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同时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消息,成为上至政府机关、下至市井百姓热议的话题。

湖北省市有关部门表示,将发展和改革并重,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增长极,逐步消除城乡和区域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

此间不少专家认为,两大城市圈地处长江中游,两个城市群联手,有望合力打造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企业界人士表示相信,在金融创新、产业对接、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国家已为武汉指明了大方向,此中商机众多。

更多的城市圈内的市民则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8个字可能带来的变化满怀渴望。此外,户口、人才流动、生活环境、交通通讯的便捷......都令百姓充满期待。

特色定位

战略背景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地区是指中国的山西省河南省、湖北、安徽、湖南省江西省六省。这六省处于中国的地理中部,好比是中国的心脏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的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中部依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全国28.1%的人口,创造全国19.5%的GDP,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这一背景下,2004年3月“两会”召开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2006年2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自此,“中部崛起”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包括山西省、安徽、江西省河南省、湖北和湖南省六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要继续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更加注重转型发展和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激发中部地区内需潜能,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

在“中部崛起”这一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下,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河南中原城市群、山西太原都市圈以及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应运而生。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中原城市群4个中部的城市群,“入围”了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这些“次区域”进入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视野,成为“国”字号,其中武汉城市圈起着领跑“中部崛起”的作用。首先,从地理上讲,湖北可谓是中部的中部;其次,从行政级别上讲,作为湖北省会的武汉又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再次,有“九省通”之称的武汉是中国中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特大城市,中国中部第一大城市,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其地位可想而知。

东北、武汉等我国主要的老工业基地以及整个中部地带,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这给中部最大的城市武汉以及武汉城市圈,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好这个历史机遇,需要武汉及武汉城市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明确自己在全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正确定位。

———充分发挥“居中”的区位优势,努力把武汉和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满足内需为主的生产要素和产品服务市场中心。

内需型经济绝不是封闭型经济,只是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导向上,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内需型经济同样需要对外开放,需要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同时,也不排除向国外出口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加入WTO,国际国内市场日益一体化之后。

———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尽快提升武汉和武汉城市圈优势制造业的能力,使武汉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重要的重工业制造基地。

国家开始重视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对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第一批改造项目100个,投资达610亿元;第二批项目也在申请中,不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额都将大大超过第一批。武汉市应加紧向国家争取对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扶持,尽快在钢铁、汽车、重型装备、环保设施等重型制造业领域形成具有更大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

———加强分析武汉城市圈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障碍,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对策。例如内陆意识和体制上的束缚还相当严重。民间企业家精神有待提高,创业氛围还待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业人才和民营企业家还比较缺乏;政府职能转变尚需加快步伐。干部的思想解放也很重要,发展都市圈是大战略,要有大思路、大手笔、大胸怀,勇于屏弃一些落后观念。

希望能借助这次武汉城市圈建设,进一步加速武汉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使武汉城市圈真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

总体要求

根据中央要求,在长江流域,武汉市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在中部地区,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国,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自我定位:在全球,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

大事记

2002年

2002年初,《发展“大武汉”集团城市的构想》和《以“本”为本点轴开发——谈“大武汉”集团城市发展方略》两篇论文发表,被公认为是武汉城市圈理论的奠基之作。

2002年6月10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武汉市要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在国际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2003年

湖北省先后组织召开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研讨会和专家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3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出席湖北“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论研讨会”。会后,武汉城市圈正式进入了中央高层的视野。

2004年

4月

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表示要“加快以武汉市为核心,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构成的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这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从研究论证阶段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

2005年

湖北省政府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建设“四个一体化”基本思路。2005年完善为“五个一体化”。

11月25日,武汉城市圈农业经济协作第一次会议在汉召开。圈内9城市达成共识,将依托武汉,积极参与推进都市圈的农业发展。

2006年

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武汉城市圈”被列为中部四大城市圈之首。

6月

6月12日举行的湖北省政府第七次新闻发布会透露,武汉城市圈建设将重点推进11项工作。这些工作重点的主题词是:对接、共享、集聚和一体化。

6月30日,武汉城市圈联席会议在汉召开。会上,各城市还就建立武汉城市圈建委主任联席会机制和联络员制度、建立城市建设、规划和房地产互访机制、开通武汉城市圈电子信息平台、建立建筑业市场合作、建立建筑业科技合作机制和城建人才培训机制等问题联合签署了《武汉城市圈建委主任联席会合作协定》。

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把武汉城市圈列为了重点跟踪考察点。

2007年

1月

由武汉城市圈9市工商局、武烟集团联合主办的“武汉城市圈首届商标品牌战略促进黄鹤楼论坛”在汉举行。

武汉图书馆承办全省市州图书馆长会,武汉城市圈内所有城市图书馆长参加会议,交流讨论办馆经验。

4月

下旬,武汉市科技局、武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孝感市科技局共同举办“武汉城市圈技术难题洽谈会”。

7月

武汉市邀请国家发改委领导来汉调研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申报工作,在国家发改委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确立并上报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框架方案》。

9月

武汉市政协召开十一届四次常委会,专题协商讨论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常委、武汉市委书记苗圩,武汉市政协主席叶金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经协办、武汉市科协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2007中国科协年会系列论坛活动之一“中部地区崛起和城市群发展论坛”在汉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加快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开展研讨和交流。

10月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最终稿)在5月份递交的第5稿基础上,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后获湖北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11月

在武汉市政府国际咨询顾问团第五次会议期间举办了“武汉城市圈专题互动座谈会”,与会国际顾问和友城代表针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中的难题,积极建言献策。

11月23—24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与武汉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年会”在汉举办,与会代表积极为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出谋划策。

12月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苗圩率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咸宁市考察,两市领导共商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加强两地合作大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开发区与咸宁经济开发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两市企业签订了9个投资合作项目。

12月12日,湖北省工商局同意《武汉市工商局、鄂州市工商局关于武汉东湖开发区与湖北葛店开发区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的意见和建议》。

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通知,经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2月12—16日在汉召开的第十六届“食博会”设立了武汉城市圈名优工农业产品展示专区,邀请8城市的130家企业参展,宣传推介了圈内城市的企业和产品。

12月17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国家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

2008年

3月

为加强对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湖北省政府决定成立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李宪生常务副省长任组长。

8月

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正式发文,批准洪湖市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

9月

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正式发文,批准京山县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

2009年

1月

为推进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及综合交通运输快速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段轮一副省长任组长。

2月

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正式发文,批准广水市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这是继洪湖、京山之后,武汉城市圈的第三个观察员。

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武汉市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

7月

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自10月1日起施行。

2010年

1月

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东湖高新区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城市圈的科技知识能力得到肯定。

3月

武汉城市圈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区域,武汉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为中部城市群起到积极的领头作用。国务院批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省的第二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4月

武汉城市圈将着力推动8项重点工作。着力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西湖区综合性示范区、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示范区、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梁子湖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五大国家级或省级示范区;加快推进圈域产业优化整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城乡市场繁荣和公共服务均等化5项工作重点。

6月

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鄂东四市统一通信区号工作启动(已获国家批准)。

12月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构成的“长江中游地区”等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

2011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研究决定,将武汉市等21个城市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2012年

9月

在现有广水市京山市洪湖3个都市圈“观察员”的基础上,增加监利市为观察员。

20日至21日,2012年武汉城市圈政协主席论坛在天门市举行,围绕“‘三化’并举,协调发展,打造富强城市圈”的主题建言献策,省政协副主席涂勇出席论坛并强调,推进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是加快构建中部战略支点和省委、省政府“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城市圈各市政协要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等一体化建设多献计出力。

2013年

7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汉视察期间,对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给予充分肯定,至少三次提到“复兴大武汉”。

2014年

2月

《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有了行动指南。

9月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要求优化提升武汉城市圈辐射带动功能,开展武汉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

2015年

5月

中央深改组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武汉市等8个区域被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7月

《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印发,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12月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2016年

5月

李克强总理在武汉考察期间,明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挺起长江经济带的脊梁。

9月

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腾讯集团主办,武汉市旅游局、武汉旅发投集团等承办的“武汉城市圈全域旅游e卡通”正式上线发布。

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同步公布。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发展壮大长江中游城市群,推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创新基地,打造生态文明和绿色城镇化样板。

2017年

4月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在东湖高新区正式挂牌。

2018年

2月

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

4月

武汉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方案》。

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发布,明确要求以武汉市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湖北黄黄高速铁路开工。建成后,武汉到黄冈市仅15分钟,武汉到杭州市3个小时。

2019年

1月

中国(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东湖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

2020年

12月

12月7日,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正式启动建设。

武汉城市圈大通道被列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和《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位于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之间,途经武汉、孝感市咸宁市鄂州市黄冈市等地区,里程约360公里。

2021年

5月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首次会议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武汉、黄石市、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等9市共谋同城化发展。在会议上,武汉城市圈秉承“九个城市就是一个城市”的意识,在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五个方面,首次达成同城化发展协议。

9月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简称“武圈办”)在汉揭牌。

发展描述

基本情况

1、规模与发展。武汉市城市经济圈工业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显示出了作为湖北工业核心增长级的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武汉城市经济圈完成工业增加值1218.03亿元,占全省工业的60.1%,与2000年相比增长52.3%(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35.48亿元,比2000年增长55.2%,年均增幅11.6%。武汉城市圈2017年末GDP总量达到21133亿元。

2、比重与地位。武汉城市经济圈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奠定了在全省工业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集中度高。至2004年底,武汉市城市经济圈工业企业单位数已达17946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6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02家,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的57.8%。资产4110.07亿元,占全省工业的51.5%。其中固定资产2637.72亿元,占全省工业的50.4%。二是总量比重大。2004年,武汉城市经济圈完成工业总产值3196.19亿元,占全省工业的60%。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3072.4亿元,占全省工业的60%。三是经济效益贡献突出。2004年,武汉市城市经济圈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40.34亿元,贡献了全省工业利润的50.3%。圈域工业在企业集中度、生产总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处于显著地位。

结构特征

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武汉城市圈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单位数所占比例超过六成,其中私营企业10428家,占5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05家,占3.4%。公有制企业单位数所占比例不足两成,其中国有企业460家,占2.6%;集体企业3080家,占17.2%。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2317家,占12.9%。其他各类型企业数占5.8%。与单位数构成情况不同,在工业总产出指标中,公有制企业占据份额最大,是圈域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2004年,武汉城市圈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79.8亿元,占圈域工业总产值的30.7%,其中中央企业完成总产值835.94亿元,占26.2%;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完成总产值549.4亿元和460.04亿元,占17.2%和14.4%;私营企业完成总产值545.58亿元,占17.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总产值507.68亿元,占15.9%。

政策市场

中心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中心区域集约发展。湖北省各类生产要素资源有限,要促进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经济的发展,较适合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配置规模较大、增长迅速,且具有较大地区乘数作用的区域增长极,实行重点集约发展,来带动整个都市圈和全省工业的发展。

武汉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具有较高的首位度,其支柱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符合中心城市集约发展的良好条件。从历史条件看,由于历史发展的结果,武汉市在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从技术经济条件看,武汉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更适合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从资源条件看,武汉市在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区位优势明显,具备作为增长极的支撑环境。

分工机制

首先要确立中心城市的定位。当前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是以住宅、汽车、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拉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中间行业,然后再拉动电力、煤炭、石油等基础性行业。这种增长格局正好覆盖了武汉市的所有主导行业,可以说武汉工业的发展正逢其时。要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圈域经济增长极的乘数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采取集群方式优先发展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宽、带动作用大的现代制造业和以冶金、石化、建材为主的对都市圈经济有较大支撑作用的基础性行业,利用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发展以光纤、光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制造业行业群、基础行业群和高新技术行业群。

“1+8”产业分工

◆武汉市:作为城市圈的龙头,发挥其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及产业基础等方面比较优势,建成为中部崛起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及产业化基地,以金融、物流、现代商贸、信息、科教、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黄石市鄂州市:依托邻近武汉、沿长江和高速公路与铁路的区位及交通优势,重点建成以冶金(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与武汉东湖开发区高新产业对接、互补,积极发展生物医药、金属深加工、汽车零部件、专用机械及港口物流业。

孝感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发挥连接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金三角”的区位交通优势,重点建成为优势粮、棉、油、畜牧、水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工业、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汽车零部件、医药、专用机械和生活用纸生产基地。

咸宁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绿色农、林、水产品及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轻纺、机电、中医药等生产基地,以及面向武汉市及都市圈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经济融合

在构建武汉城市圈的战略视野上应具备开放性和远瞻性,可从三各层面逐步扩展武汉城市圈工业与域外经济的融合面。

一是省内融合。建立和形成以武汉市为中心,以襄阳市宜昌市为副中心,以及黄石市、十堰、荆州市等六个大城市为支撑,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竞相发展、互相促进的区域经济格局。把襄樊建成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把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中原地区最大磷化工生产基地,使两市分别成为秦巴经济走廊和辐射鄂西南、连接渝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加快发展轻纺和汽车零部件产业,荆门市壮大延伸石化产业链,十堰建成中国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随州市加快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和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国内融合。首先是与中部融合,中部正在出现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与中部城市群融合发展,形成一个更大的经济圈,不仅可以拓展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空间,更能提升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其次是参与国内经济竞争,在构建武汉城市圈的战略视野上,应该眼睛向东和向南,承接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

三是国际融合。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分工协作,是提高武汉城市圈工业品位,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方式。

城际铁路

随着水陆空的投入加大,都市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在公路方面,将建成以武汉市大外环和环城市圈高速路构成的“两环”,以及由13条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构成的公路主骨架网,形成以武汉为中心,通往城市圈8市市区的“1小时交通圈”。并在城市圈形成仙(桃)潜(江)天(门)、黄(石)鄂(州)黄(冈)两个主要的区际环网,并与武汉外环高速连成一体。武汉“出城难”也将逐步化解,武汉将完善出口通道的建设,加快内环到中环和中环到外环的通道建设,实现武汉区域任一点20分钟内到达武汉外环。

计划到2017年,先后建设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孝感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等城市的城际铁路专用线,形成都市圈轨道交通网。2014年将率先开通武黄城际、武咸城际铁路、武冈城际、汉孝城际。在民航方面,将加速完成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扩建及配套工程,使之成为华中地区最大国际航空港,而圈内主要城市到天河机场的快速通道的建设,使圈内城市到天河机场都有捷径;水运网则以长江、汉江及其支流组成,打造武汉长江航运中心。

综改方案

2008年9月27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说,这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湖北的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总体方案》确定改革试验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

到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1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主要河流、湖泊水库III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服务业比重增加3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国务院在批复中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武汉城市圈开展有关专项改革,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相关的改革事项,要优先放在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并希望武汉城市圈为全国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经验和示范。湖北省政府表示,在当前全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时,《总体方案》得到批复恰逢其时。湖北省将以此为抓手,细化“两型社会”建设的专项措施,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

工业发展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都市圈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劲动力和有效方式,其发展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经济界的普遍关注。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2002年6月,在湖北省八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要发展战略,并要求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通过城市经济圈建设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在随后历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建设武汉城市圈,促进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启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不仅能使湖北的发展始终走在中西部的前列,而且对于湖北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意义重大。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8市,又称“1+8”。该圈域占全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都市圈域。2004年,武汉城市圈贡献了全省59.4%的GDP,65.3%的财政收入,吸纳63.4%的投资,承载62.5%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湖北经济实力最强的核心区域。虽然历经谋划、联姻、分工、定型、起步和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迅速成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但与全国其它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无论在城市群规模、中心城市规模、城镇体系、城际联系、产业发展、吸引力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产业集群

优势产业群代表着区域经济特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优化区域工业结构,可以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武汉城市圈优势产业群必须根据其产业基础、发展前景以及竞争力水平来确定。武汉城市圈应重点建设六大产业群。

机械制造

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武汉城市圈工业的主导行业,也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加工度高、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的行业。2004年,武汉城市圈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位居第3位,占圈域工业的比重为8%,但行业区位商仅为1,行业优势并不突出,因此优先建立和发展以汽车制造业为重心的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群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要利用现有的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来构建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群,进而提高行业结构层次主要是后加工水平。要抓紧利用新技术,特别是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来改造和提高产品性能。要紧快提升武汉市及武汉城市圈优势制造业的能力,使武汉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最为重要的重工业制造基地,在汽车、重型装备等重型制造业领域形成更大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

优势能源

武汉城市圈具有明显的能源和原材料优势。2004年,圈域内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等行业所占比重达51.6%,是都市圈工业的支柱行业群,在城市圈工业的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冶金和电力行业分列城市圈工业的头两位,行业区位商高,分别达到2.79和1.49,是圈域工业的“龙头”和优势行业。要巩固已经形成的冶金和电力行业优势,加快钢铁工业的产能扩张和技术、产品升级。

高新产业

武汉市大学密集,知识、技术和人才储备优势明显,具有发展高新技术行业的关键性和基础性条件。武汉市高新技术行业起步较早,光纤、光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医药等制造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当前,要充分利用武汉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行业。要重点抓好显示器、光电子材料、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性能升级。要确立武汉作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重要地位,并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与科研院所为后盾的多层次、网络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网路。

农产品加工

上世纪80年代,农产品加工业曾经是湖北省五大支柱行业之一,虽然经历近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竞争,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已优势不在,但是其发展条件和基础依然雄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优势和市场条件的改善,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开始显现出发展潜力。因此,要紧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契机,以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载体,促进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再次复兴。

轻纺产业群

与农产品加工业相似,湖北省纺织行业也经历过发展的低潮期。武汉城市圈纺织业复苏势头明显。2004年,武汉城市圈工业中纺织业所占比重已升至4.9%,居39个大类行业的第5位,已成为圈域工业的主导行业之一。当前,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内市场扩大,轻纺业已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要充分利用湖北省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嫁接以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新高起点上振兴轻纺业。

环保产业群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深入,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和层级。而这一过程给环保产业的发展拓开了广阔的前景。环保类行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2004年,武汉城市圈环保类行业完成总产值3.4亿元,占圈域工业的0.1%,但在全国的区位商高达4.47,为39个大类行业之首,显示该行业未来预期发展前景良好。因此,武汉城市圈环保类行业应抓住契机,抢占先机,率先发展。环保类行业涉及面大,其发展应从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两大市场的需求来规划考量。一是要根据生产领域对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设备需求量的增长,大力发展环保专用设备制造业。二是要根据生活领域对人类生存环境改善和提高的迫切要求,积极推进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习近平视察武汉期间曾三天三提“复兴大武汉”.中新网.2021-08-12

国务院中部崛起规划:这俩城市将成国家中心城市.环球网.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