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丸都山故城

丸都山故城

丸都山故城始名"尉那岩城",公元前37年至668年高句丽山城遗址,是汉代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位于通化市集安市区2.5公里处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处为676米。

丸都山故城修建之初是作为都城的平原城——国内城的军事卫城,形成了复合式都城的格局。也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是高句丽时代最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文化层厚约1.5米。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环境

位置

丸都山故城位于集安市通胜街道通沟村12组北侧400米的丸都山上,地理坐标:东经125°45′~126°30′,北纬40°52′~41°35′,高程349~652米。整个山城形成自南而倾斜的簸箕形,西隔深谷与小板岔岭相对,西南为七星山,西南2.5千米是国内城。南侧有通沟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

地形

山城的北部均为山岭、沟谷,海拔349~652米。北部主要的两条沟谷呈自北走向,二者在城南小溪处交汇。其中东部的沟谷在北端分为三支。西部的沟谷到北部分为两支,左侧的通往西墙。丸都山城的南部为平缓的台地,海拔310米以下,是山城的主要建筑分布区。

建设沿革

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于国内,筑“尉那岩城”。

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扩建尉那岩城,修筑大型宫殿,尉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城。

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山上王移都于丸都,至此,丸都山城的整体布局基本完备,成为高句丽时期唯一一处以大型宫殿址为核心规划整体布局的山城王都。

魏正始七年(公元246年),高句丽东川王在位时,魏国幽州刺史毌丘俭攻陷丸都山城,城内宫殿建筑遭到毁灭性破坏。

咸康八年(公元342年)为了防止前燕政权鲜卑慕容氏的进攻,再次修丸都山城。同年.慕容氏攻陷丸都山城之后,整座山城毁于战火,丸都山城作为王都和军事守备的功能就此不复存在。

1962年吉林省博物院对丸都山城进行了调查和测绘。

1983年配合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山城进行了调查和著录。

2001~2003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等单位对山城进行调查和发掘,确认了城址的城垣走向和结构,并对宫殿址、瞭望台、蓄水池、1号门址、2号门址、3号门址进行考古清理。

故城布局

城垣

山城的城垣依山势走向而建,整体呈“簸箕”型,在山崖陡峭险峻处筑低矮城垣或不筑,山梁的缺口处、山脊平缓处则用花岗岩石块和条石高筑城垣,使城外高培绝壁。东、西、北三面城墙砌筑在环抱的山脊上,周长6947米。城墙表面以楔形石错缝垒砌,墙体中部梭形石交错咬合摆放,石隙填以碎石。墙体由底部向上略内倾,顶部筑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女墙内壁下部有一排筑洞,相距2米左右。城墙以东墙南段、西墙北段和北墙保存较好,高处达5米左右,由20余层修琢工整的长方形和方形石条构筑。

全城有门址6处,南侧谷口处有一处瓮门,东北面城墙上各发现两处门址,南墙西部有一处城门址,西城墙上未发现门址。城门由门道、墙体以及体量不等的木构架门楼组成,南瓮门在此基础上,又加了瓮门一道。南瓮门位于南墙正中曲折内凹处。除1号门址构筑于城垣最低点的地势平缓处外,余者均构筑于地势险要处。城门外为平坦的通沟河谷,是通往丸都山城的最主要的通道之一也是山城防御的核心与重点。门平地砌筑,东西两侧墙体与瓮城的墙体砌筑成整体。

城内

丸都山城的布局以宫殿群为核心,以沿山势走向构筑的城墙为屏障,以瞭望台和戍卒居住地及蓄水池为辅助,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而山城内建筑数量少、布局简单,缺少街坊和规范街道设计,城内主要干道均由沟谷自然形成,北部两条沟谷是主要通向北北墙、东墙和西墙的主要道路。其中东部的沟谷在北端分为三支,形成树枝形的道路,分别通往北城墙的中部、中东部和城墙的东北角。西部的沟谷到北部分为两支,形成丫字形的道路,左侧的通往西墙,右侧的通往城墙的西南角。即便是主要的宫殿区,其周边的道路走向也是由自然的地形形成。

城内地势北高南低,发现的遗迹主要位于山城南部的地势相对平缓的地带,有蓄水池1处,墓葬37座和宫殿址、瞭望台、“戍卒驻地”等。瞭望台,亦称点将台,在南门以北200米的高岗上,用石块垒筑,高11.75米,瞭望台的主体建筑为一圆角长方形石筑高台。长6.7米、宽4.5米、残高4.5米。外壁选用楔形石叠砌而成,部分楔形石外侧边缘处可见人工凿刻的凸棱,用以防止上层砌石滑落。北壁中部修有阶梯,以便于上下。登台可望见通沟平原及国内城。戍卒驻地在瞭望台北15米,长26米,宽8米,存础石3排。蓄水池亦称“饮马湾”、“莲花池”,北缘尚存石砌池壁。

丸都山城内共发现两处山泉,一处在城西北角,另一处在城东。两处山泉形成两条小溪流向南门,在瓮门处汇合,流出城外,最后汇入通沟河。在距离山下河川和水源较远的地方建有独立的人工蓄水池,面积约50-60平方米,距离瞭望台30米,南瓮门100米,宫殿群300米处。

宫殿群

宫殿址位于山南地势相对较平缓的台地上,整体东高西低,高差达13米,周边遗存分布密集,是丸都山城内遗迹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共修筑人工台基4处,共发现建筑址11座,外面建有宫墙,南北长91~96米,东西宽70~75米。进深作三层阶地,每层阶地设排列有序的础石,地面上有大量的红色瓦砾。台基间有排水系统。宫殿址的排水设施较为系统,一方面在选址上注重对山洪的防范,东侧的圆丘可使官殿址南侧免除水患;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宫殿面积较大、降雨对其造成的影响,在每处台基的外侧修筑了排水沟。同时充分利用地理形态的优势,使台基两侧成为自然排水通道。

宫殿群各建筑独立存在,坐北朝南,平面或呈方形、长方形或是八角形。每组建筑都设有外廊,与周围建筑之间无廊庑连接,特别是矩形的建筑平面,各建筑问分为若干组,每组建筑间隔很小。宫殿址内道路系统较为简单,踏步和与之相关的门道构成了宫殿址的道路系统。

考古发掘

2001~2003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集安博物馆对丸都山城进行了全面的测绘、调查和试掘,先后清理发掘了宫殿址、瞭望台、蓄水池、1号门址(南瓮门)、2号门址、3号门址。2003年5月至6月进行了全面发掘,在台上及倒塌堆积中发现大量红色残瓦,周边普遍见有焚烧痕迹。

首先是对丸都山城1、2、3号门址的清理发掘。并1号门址的门道东侧墙体、西侧墙体外壁及瓮城西壁大部、部分东壁进行了揭露。发掘结果表明,1号门址除门道遭较严重破坏外,其余部分保存较为完好,整体结构基本清晰。

2001年调查时,2号门址地表为密布的灌木丛和乱石所覆盖。2002年5月~10月和2003年5月~10月,对2号门址进行了两期发掘。发掘面积2300平方米。揭露出门道、门道东西两侧墙体、南墙、瓮城等,出土各类小件遗物951件。

3号门址顶部遭严重破坏,基础部分保存较好。门道为生土略加修整而成,较为平整,长5.25米、宽3.6米。

其次是对丸都山城城墙保存现状及遗存的分布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南城墙下临通沟河谷,地势相对较为平缓,遭受的破坏也最为严重。地表残存城墙3段,保存较好处总计长137米。东城墙修筑于陡峭的山脊上,海拔在367~627米之间,城墙两侧坡度较陡,有6号、7号门址与两侧沟谷相通。由南至北分为三段,保存较好的墙体357.2米。北城墙修筑于陡峭的山脊之上,是丸都山城最为高险的地段。调查中将北墙由东向西划分为三段,分别长330米,264.6米,69.2米。西城墙面向高句丽王都(国内城)的腹地,是丸都山城防守的重点区域之一,也是丸都山城墙体最长的一段,海拔在296~652米之间,保存较为完好。

文物遗存

丸都山城内出土遗物除少量生活器皿、武器、工具外,以建筑构件为主,其中诸如兽面纹、莲花纹、忍冬纹瓦当,体型厚重、面饰各类纹饰板瓦与集安地区东台子建筑址、国内城体育场建筑址出土的同类瓦件相似,体现出典型的高句丽中期建筑工艺和瓦件的形制特点。

城内出土的大量瓦件和钉、镞等铁器中,瓦件绝大部分为红色,少许为灰红色。板瓦的纹饰有方格纹、席纹、菱形纹等。筒瓦素面,个别刻划文字或鸟首等不同符号。瓦当的纹饰为莲花纹、兽面纹和忍冬纹。宫殿遗址出土的文字瓦中,有15件发现“小兄”字样,说明“小兄”的职责与首都建筑有关。小兄之名始见于《魏书》,在高句丽官吏中居于第四位,由此说明该宫殿在4世纪之后复修过。

遗址价值

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透过它们可以见证已经被历史长高句丽政权建立后,屡受中原政权的册封,臣属于不同时期的中原王朝

作为高句丽山城的典型代表,丸都山城轻视规范布局,充分体现出山城王都和军事守备城的布局特色。高句丽之后的渤海、女真的大型山城都出现了类似高句丽山城的“瓮城”、“水门”或“泄水涵洞’等设施。从这个意义上,高句丽民族修建的以军事防御为目的山城,其筑城理念对时候的东北山地民族的山城建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是东北亚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城址之一。

丸都山城出土的大量文字瓦,是极为重要的有关高句丽的文字资料。其中“小兄”铭文的发现,可再次佐证文献中关于高句丽官职的设置。另有众多刻划纹瓦,均代表各自不同意义。形制各异的兽面纹、莲花纹、忍冬纹瓦当在建筑上的组合与共存关系为高句丽瓦当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标尺。城墙、二号门址、三号门址和嘹望台的砌筑风格,反映出高句丽城址建筑的重要年代特征,可作为认定高句丽城址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丸都山城遗址出土铁镞的发现,将“生铁淋口”技术的使用年代,较之文献记载提前了1000年左右,相对于已报道的宋代实例早600余年。

历史人文

随着中原王朝和高句丽自身力量对比的消长,高句丽也多次与中原王朝和周边地方势力发生冲突。作为高句丽早、中期首都,丸都山城曾发生过多次战事。公元28年,高句丽第三代王大武神王十一年秋七月,汉辽东军队攻伐高句丽,直逼都城,高句丽王公大臣退守丸都。粮草尽,形势危急。左辅乙豆智献计,以池中鲤鱼及美酒慰劳辽东军。使者代大武神王向辽东军将领谢罪:“寡人愚昧,获罪于上国。致令将军帅百万之军暴露敝境。无以将厚意,辄用薄物,致供于左右”。汉军以为丸都城中水草粮食丰足,久围不利,于是退军。

公元244年,曹魏正始五年,因高句丽东川王侵扰辽东西安平,派遣幽州刺史毌丘俭率兵征讨高句丽,初战于梁口,高句丽王败走,幽州军队直追至赤见岘(今麻线乡板岔岭一带),“束马悬车,以登丸都”,并刻石纪功。毋丘俭纪功碑1904年(光绪三十年)出土于板岔岭西北天桥沟的山坡上。碑文所记正是母丘俭征高句丽破丸都山城的史实。

旅游信息

门票

丸都山故城门票30元/人

交通

公交:可搭乘2路公交车前往。

打车:从市区打的往丸都山故城每人20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