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登堡号空难
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飞艇在一场灾难性事故中被大火焚毁,这艘大的飞艇正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准备着陆,仅花32秒的时间就被烧毁,起火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不过人们认为它是由发动机放出的静电或火花点燃了降落时放掉的氢气所致。
事件背景
继1928年成功建造巨型客运飞艇“齐柏林伯爵”号(LZ-127)之后,1931年,编号为LZ-129的飞艇也在德国腓特烈港开工。工程在中途因资金问题一度停工,埃克纳博士为此做了一个“与魔鬼的交易”——在飞艇的尾翼上涂绘“卐”字符以换取纳粹政权的资金援助。1935年,飞艇恢复建造。1936年3月,这艘梦幻般的飞艇建造完成,以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1847—1934)的名字被命名为“兴登堡”(Hindenburg)号。她是齐柏林公司为德国政府建造的飞艇舰队中的最先进也是最大的一艘,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飞行器。
1936年3月4日,“兴登堡”号正式开始客运业务,航线主要是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到美国新泽西州的莱克赫斯特海军基地,以及前往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兴登堡”号是最豪华的客运飞艇,赴美的机票每张售价为4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5,900美元!——这在大萧条时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所搭载的旅客都是工业巨头、成功商人和社会名流。
飞艇系泊时需要大量的人手,除了相关的技术人员之外,还有230个系泊人员(其中包括90名受过训练的海军官兵)驻扎在莱克赫斯特海军机场。他们用系泊塔顶的绞车将“兴登堡”号上抛下的系泊绳系牢靠,以固定住飞艇。尾部的系泊绳也被固定在一个安放在环形轨道上的滑车上,这样风来的时候飞艇就可以通过变换位置来减小迎风面。
7月,“兴登堡”号为了将获胜的德国拳击选手马克斯·施梅林接回国,创造了用5天19小时51分往返飞越大西洋的纪录。8月1日,“兴登堡”号出现在柏林夏季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她在阿道夫·希特勒到来之前的片刻挂着五环旗从运动场上空飘过。
1936年里,“兴登堡”号跑了十趟美国,七趟巴西。由于冬季的北大西洋上空天气恶劣,“兴登堡”号在冬天停航。在此期间她接受了一些改造,增设了10个旅客包厢,22个床位(9个双人间,1个四人间),那台皮革包裹的铝质钢琴则为减轻重量而拆除。 “兴登堡”号在问世一年多的期间,共飞行3088小时,总航程达332571公里,运送旅客3059人次,在63次商业飞行中,有37次是横跨大西洋的飞行。
直到事故发生为止,“兴登堡”飞艇已12次安全地往返于大西洋两岸之间,共载客1002人次。虽然不是处女航,但是人们依然着迷于这艘壮观的银色飞艇。1937年5月6日,它来到了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镇,准备降落,一群新闻摄影师及电台记者都在场,准备记录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兴登堡”号绝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也是最豪华的,它所搭载的旅客也都是成功商人和社会名流。所有的旅客和飞艇高级军官都居住在飞艇的中部客舱中,其他的飞艇乘员则居住在飞艇的尾舱中。旅客的卧室里配备了热自来水;豪华的吸烟室铺着坚实的梨木地板(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防止火灾),高档的餐厅里铺着白的亚麻桌布的餐桌上摆放着闪闪发光的玻璃器皿。墙上则是描绘“齐柏林伯爵”号远航南美的绘画。在令人心旷神怡的眺望台里,透过巨大的观景窗,人们可以居高临下的欣赏250米下波涛汹涌的大西洋。
她和“齐柏林伯爵”号都是巨型硬式飞艇,但各项性能和指标全面超越了后者!这个巨无霸的长度为245米(相当于毛里塔尼亚号邮轮的长度,波音747客机长度的三倍半),最大直径41.4米(波音747宽度的六倍半),艇体内部的16个巨型氢气囊,总容积达到了203,760立方米!埃克纳一度曾试图把气囊设计成较安全的外氦内氢结构,但因美国对德的氦气出口禁令而作罢,不过全氢气囊倒是使飞艇的升力增加了8%,可用升力达到112吨。四台强劲的奔驰16缸柴油发动机分布于艇身左右两侧的四个发动机吊舱中,单机最大功率1,300马力(起飞时可持续5分钟),巡航功率850马力。飞艇因如此强大的动力而可以达到135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和121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她的续航时间可达200小时,最大航程为16,100公里。飞艇的驾驶舱分三部分:控制舱(舰桥)、领航员舱和观察舱。控制舱里除方向舵/升降舵的控制机构外,还有高度计、转轴倾角计和气囊压力计等仪表,以及释放氢气和压舱水的机件。领航员舱里有两台回转罗盘转发器、一台收音机罗盘和电话总机。从控制舱后面的观察舱攀上梯子则可到达控制舱上方的无线电室。
与“齐柏林伯爵”号不同的是,“兴登堡”号的客舱完全位于艇体的内部。所有的旅客和飞艇高级船员都居住在飞艇内下侧上甲板中部的客舱里,其他的飞艇乘员则居住在飞艇的尾舱中,客舱的左右两侧则是公共活动室。旅客和乘员合计可达112人(额定载客量50人,1937年初增至72人;额定船员40人)。
音乐沙龙里装饰着棕榈盆景,一架铝制的轻质钢琴可以为翩翩起舞的男女们伴奏(这架钢琴还曾在飞艇上被用以举办无线电广播的“空中音乐会”)。在右舷令人心旷神怡的眺望台里,背靠巨幅世界地图,人们可以透过巨大的玻璃观景窗,居高临下地欣赏250米下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下甲板则有卫生间、船员食堂、气压高于外界的吸烟室和一个酒吧,酒吧服务生还负责严防旅客把烟头带出吸烟室的气密门。
事件经过
在最后这次飞行当中,由于是在大西洋上空(加拿大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上空)逆风飞行,再加上下大雨,“兴登堡”号迟到了12小时。它在东海岸上空缓慢飞行徐徐下降,以便在傍晚到达,因为这是降落的最佳时间,可是还是因为暴风雨而无法降落,它在机场上空盘旋超过一个小时,等待天气放晴。晚7时20分,飞艇掷下两根着陆线,并准备着陆,这时长972英尺(245米)、重110吨的飞艇在离地面300英尺的空中,突然起火燃烧,飞艇尾部发生了两次爆炸。当时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10秒钟之内艇身大部分着火,34秒钟后,巨大的“兴登堡号”就成了地上的一团火球,人们眼睁睁地看着700万立方英尺的氢气囊几乎立即被烈焰吞没,燃着的BOBBIN落地跌得粉碎。“兴登堡”号在浓烟之中焚毁。
经过海军人员和乘务人员奋勇努力,许多人被抢救出来经过大家的奋力营救,97个人中竟然有61人死里逃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有一个人为了救人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另有一个乘务员在侥幸逃离火海后,又不幸被坠毁的飞艇残骸击毙。到场的记者记下了这一改变飞艇工业的历史性转折。悲剧全程都被拍摄下来且通过电台现场直播。当时地面有22架摄像机捕捉到了“兴登堡”的坠毁惊心动魄的瞬间。这张著名的照片也成为了“震撼世界的照片”之一。
同时,这一事件也让德国的国家尊严受损。电台记者赫伯·莫里森发表了著名评论:“噢!对全人类及所有乘客而言,这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灾难之一。”“兴登堡号”陷入熊熊大火的戏剧性影像,引发了人们对整个飞艇产业的安全性的质疑。在事件发生时,已经着手建造另一艘与“兴登堡号”相同大小的飞艇的齐柏林公司,于1940年倒闭了。美国海军的“比空气轻的航空器”计划则始于1921年,终于1961年。
失事原因
美国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通过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兴登堡号”的起火失事与其表面的铝热剂涂层有一定的关系,它是氧化铁外加防潮功能的醋酸纤维素制造而成的。这种高度易燃的混合物几乎等同于火箭的燃料。似乎是为了保证它一定会燃烧起来,覆盖在醋酸纤维上的漆料是靠铝粉硬化的,而铝粉也是高度易燃的物质。与其内部填充的氢气是此失事事件的祸首。美国探索频道一期节目分析的另外一个可能性:由于飞艇晚到,艇长急于降落,在错过了降低时机之后大幅度转向,导致结构破坏,一根固定钢缆断裂划破气囊,氢气外泄,然后因为静电火花引燃了氢气导致的事故。
据说,‘兴登堡’号的设计师胡戈·埃克纳曾要求飞艇的‘气球’用较氢气为安全的氦气充气。可是氦气只有美国生产,而美国人又怕德国可能用它来制造武器,结果外泄的氢气终于引起‘兴登堡’号的巨灾。
综上所述,“兴登堡号”穿过雨云时,机体充满了负电荷,当机组人员将湿透的绳子抛下地面准备停泊时,这些绳子就起到了接地线的作用。当飞艇的金属架因接地而充电,机壳便开始升温,高度易燃的涂料开始自燃,这就是失事原因的经过,当然也可能还有固定钢缆断裂划破气囊,氢气外泄,然后因为静电火花引燃了氢气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说法,飞艇的一位驾驶员一口咬定在“兴登堡”号齐柏林飞艇的内部安放了定时炸弹,是由飞艇坪四周的树林子里的农民在盛怒之下干出来的勾当。
对于“兴登堡”号齐柏林飞艇的驾驶员来说,发生如此惨烈的空难,他在所难免地也就成了责任人之一,但是他把罪过推给了潜藏的破坏者,他一口咬定在“兴登堡”号齐柏林飞艇的内部安放了定时炸弹。
对于有潜藏的破坏者这一说法,当时的“兴登堡”号齐柏林飞艇司令官马克思·普鲁斯后来回忆道,他记得在乘客中确实曾发现过一个非常“可疑的身影”,后来很可能是客运指挥官无意中触动了这个人安放的一个爆炸物。
面对“定时炸弹”和“爆炸物”的说法,当时负责着陆方向的操作人员阿尔伯特·萨姆特艇长却另有说词,他说“兴登堡”号齐柏林飞艇的焚毁与所谓的“定时炸弹”和“爆炸物”毫无关系,并坚持说飞艇的焚毁是由于遭到了迎面而来的射击。按照阿尔伯特·萨姆特艇长的说法,这次对齐柏林飞艇的射击事件是由飞艇坪四周的树林子里的农民在盛怒之下干出来的勾当。据他说,由于遭受到齐柏林飞艇的惊吓,飞艇坪周围养鸡场里的家禽“全都疯了”,以至于常常一连许多天不下蛋,农民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用气枪对着飞艇开了火。
总之,“兴登堡”号的焚毁事件总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留下了许多至今仍使人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说,当年“兴登堡”号齐柏林飞艇在纽约上空突然出现时为什么晚点十多小时?后来为什么又要向南调转航向,并试图在莱克霍斯特降落呢?
历史给人留下了诸多迷惑,然而不管什么原因,“兴登堡”号齐柏林飞艇当年毕竟是驶向了莱克霍斯特地面站,当时地面站正在传递天气预报,并一再提醒“兴登堡”号要多加小心。
“兴登堡”号的焚毁是人类航空史上的一大悲剧,它结束了飞艇作为载人工具进行洲际飞行的历史。
“兴登堡”号飞艇的焚毁后来是被当作一次灾难性的“技术事故”而载入航空史的,然而直到今日,许多持有异议的人却一直认为,这次焚毁事故仍是一个“谜团”,他们怀有各种各样政治的或者技术上的疑问……
后世纪念
每年的5月26日19时25分,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站的兴登堡纪念馆都会举行一个纪念仪式,以纪念“兴登堡”号空难以及历史上一切飞艇事故中的死难者。当时,这一事件被22台电影摄影机和许多摄影师拍摄下来。因为大家早就架好设备对准天空,要拍摄它成功着陆的镜头,却未曾料到拍下这令人心惊的一幕。芝加哥WLS电台的播音员赫伯·莫里森当时正在直播“兴登堡”号抵达的情况,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大西洋两岸之间直播的节目。那段著名的广播记录了他的声音:在短短的十多秒内由兴奋转为惊恐,最后归于痛苦的呜咽,其中还夹杂着周围女人恐惧的尖叫声,将现场的恐怖迅速传播到了全世界。将近四分之三个世纪过去了,但人们头脑中仍牢记着这个惊心动魄的瞬间。
这一灾难是人类的悲剧,更使德国国家尊严严重受损。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飞艇曾经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意味着将来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驾驭天空。30年代,由于飞艇的成功,德国人曾经认为未来的天空将是他们的舞台,就像英国人从前称霸海洋那样。“兴登堡”号是飞艇中最好的一只,然而却如此惨败。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人们头脑中牢记着这个画面,这惊心动魄的瞬间。由此也可以看到摄影化瞬间为永恒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