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旭

张旭

张旭,男,1967年生,邵阳市人。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先后执教于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现为福建工程学院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文学院院长,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系客座研究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会理事,湖南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等。曾任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学科研究,兴趣兼及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先后主持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项(结项等级为优秀)、省部级项目6项。国际合作丛书《通天塔丛书》主编。有个人学术专著4部、合著10部,另有学术论文60余篇散见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2007年获“香港翻译学会狮球教育基金会翻译翻译研究奖学金”。

主要成就

主要科研获奖:

2009年,所著《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获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30年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8年,所著《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获中南大学第三届共创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7年,所撰论文〈朱湘译诗音乐美的现代诠释〉获香港翻译学会狮球教育基金会翻译研究奖学金。

2007年,所撰〈关于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获中南大学第二届共创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7年,所撰〈关于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获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6年,所撰〈意识形态与近代英诗汉译〉获中南大学首届共创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

2006年,所撰〈汉语诗学规范与英语诗歌汉译〉获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5年,所撰〈中国英诗汉译史论〉系列论文获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2年,所撰〈汇编一部汉译英语诗歌目录的构想〉在第三届全国多语翻译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获特等奖

2001年,所撰〈科技隐喻及其翻译〉获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0年,所撰〈近二十年来美国散文翻译在中国〉在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1999年,所撰〈美国诗歌翻译在中国〉(上、下)被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评为第一届外国语言与翻译成果优秀奖

1999年,所撰〈当代文学中的粘连现象〉在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1997年,所撰〈美国文学翻译在中国〉系列论文在湖南省比较文学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主要教学获奖:

2009年,获中南大学教学优质奖,中南大学。

2011年,指导研究生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

海外学术期刊论文:

张旭:〈翻译规范·文本诠释·审美再现——从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译《红楼梦》第五回看文化意象的传递〉,《广译》(台湾)2012年第6期。

张旭:〈经典的重构——一部《古兰经》汉译批评史的设想〉,《翻译季刊》(香港特别行政区)2011年第60号。(曼彻斯特大学Translation Studies Abstract源刊)

张旭:〈朱湘译诗建筑美的现代诠释〉,《翻译季刊》(香港)2008年第48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Translation Studies Abstract源刊)

张旭:〈朱湘译诗音乐美的现代诠释〉,《翻译季刊》(香港)2007年第44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Translation Studies Abstract源刊)

张旭:〈文化外求时期朱湘的译诗活动考察〉,《诗网络》(香港特别行政区)2006年第29期。

张旭、何云波:〈沉舟中的梦游(下)——中国最后一位象征派诗人沈宝基的诗艺旅程〉,《诗网络》(香港)2006年第25期。

张旭:〈跨越边界与话语反思——试论希理斯·米勒的解构主义翻译观〉,《翻译学研究集刊》第九辑(台湾)2005。

张旭:〈意识形态与近代英诗汉译〉,《中外文学》(台湾)2005年第11期(总34期)。(美国MLA Periodical Index源刊)

张旭、何云波:〈沉舟中的梦游(上)——中国最后一位象征派诗人沈宝基的诗艺旅程〉,《诗网络》(香港特别行政区)2005年第23期。

张旭:〈中国近代英诗汉译若干史料钩沉〉,《诗网络》(香港)2004年第4期。

张旭:〈英诗汉译中新格律体实验考察〉,《翻译季刊》(香港)2004年总31期。(曼彻斯特大学 Translation Studies Abstract源刊)

张旭:〈胡适与英诗翻译〉,《翻译学报》(香港)2003年秋季号(总第8期)。

张旭:〈网络时代的翻译文学研究──以中国的翻译为例〉,《世界文学》(台湾)2003年春季号(总第7期)。

张旭:〈为了忘却的纪念──记一位中国的象征派实验诗人沉宝基〉,《文学世纪》(香港特别行政区)2003年第3期。

张旭:〈译经文学传统与近代英诗汉译〉,《世界文学》(台湾)2002年冬季号(总第6期)。

CSSCI源刊论文:

\u003c困境与出路——全球化时代希利斯·米勒的比较文学观\u003e,《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第4期。

〈融化新知与诗学重——白话文学语境中“学衡派”英诗复译现象考察一例〉,《外语研究》2010年第6期。

〈“权利转向与自我再现——评罗选民等编《翻译中国》〉,《中国翻译》2010年第4期。

〈文学转型与反思——试论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希利斯·米勒的文学新观念〉,《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1期。(该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诠释·会通·翻译——评罗选民译《现代语境中的上帝观念》〉,《外国语文》2012年第2期。

〈郁达夫英诗汉译散体化现象考察〉,《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刘半农早期英诗汉译活动考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天籁之音”:吴芳吉早期英诗汉译寻踪〉,《外国语文》2009年第3期。

〈历史的重构:一部中国英诗汉译断代批评史的构想〉,《外语研究》2009年第2期。

〈从失语到对话——兼评张佩瑶等编译《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外语研究》2008年第1期。

〈“桃梨之争”的美学蕴涵——朱湘译诗中文化意象传递的现代诠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关于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关于翻译研究术语汉译的讨论〉,《中国翻译》2004年第4期。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

〈也谈网络翻译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期刊复印资料《外国文学》2002年第11期全文复印转载。)

〈近二十年来美国散文翻译在中国〉,《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2期。

〈走近通天塔〉,《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

〈 ’98“文化与翻译”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3期。

〈美国现代诗歌翻译在中国〉,《中国翻译》1997年第6期。

出版著作

何云波、张旭等著:《越界与融通——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学跨学科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

卡迈勒·纳特著、张旭译:《崛起的印度》,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张旭著:《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成果),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张旭著:《中国英诗汉译史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张旭著:《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张旭著:《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罗选民主编,田德蓓、张旭副主编:《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合肥市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3。

罗选民、张旭等著:《话语分析的英汉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科研项目

“林年谱长编”,福建工程学院社会科学启动基金,一般项目,5万元,2013年—2014年。

“近现代湖南翻译史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1万元,2011年—2013年。

“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湖南师范大学人才引进专项资助项目,6万元,2011年—2012年。

“希利斯·米勒文论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自筹,2009年—2010年。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英语测试与高校英语能力要求衔接研究”,一般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万元, 2008年—2010年。

“中国英诗汉译史论”,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万元;中南大学配套研究经费5万元,2008年—2009年。

“经典的重构——朱湘译诗新探”,重点项目,中南大学人文社科项目,0.6万元,2007—2008年。

“中国英诗汉译史论”,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规划项目,5万元,2006年—2009年。

社会影响

2010年9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英诗汉译史论”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在结项中获优秀等级。所出版的《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在2012年由中南地区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评选委员会评委优秀图书。

2011年所出版的《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被收入湖南省重点文化工程《湖湘文库》(乙编70号)。该丛书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010年出版的专著:《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有书评2篇:(1)袁丽梅的“纵横古今 跨越中西——《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评介”(载《中国翻译》2010年第6期);(2)袁丽梅的“纵横与跨越——张旭新著《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评介”(载《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4期);该书由现任台湾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台湾研究院单德兴教授做序:“学科的旅行与翻译——序张旭《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载《外语与翻译》2008年第4期),序中对本书做出高度的评价。

2008年出版的专著《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中南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成果),收入“翻译与跨学科学术研究丛书”,该丛书目前在国内学界影响较大。有书评3篇:(1)Lu Shao, “Fusion of Horizons: New Perspectives on Zhu Xiang’s Poetry Translation”, Per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Vol 18, No.4, Dec. 2010;(2)傅勇林的“视界的融合、中西化合与中西译学的双向熔铸和综摄——读张旭博士《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载《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3)谭晓丽的“史料钩沉文化阐释——《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述评”(载《外语‧翻译·文化》(第七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另外该书还被许多高校翻译学专业的研究生列为推荐书目,并被多次被引用。2009年度,该书获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30年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论文:《文学转型与反思——试论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希利斯·米勒的文学新观念》(载《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1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作为首篇全文复印转载;同时被收入《文学研究文摘》2010年第3期。

论文:\u003c朱湘译诗音乐美的现代诠释\u003e(全文约3万字),获第二届香港翻译学会狮球教育基金会翻译研究奖学金,奖金1万港元。该奖项主要针对两岸三地的优秀博士,每年颁发一次,每届得主仅一名,本人也是迄今大陆唯一一名学者获此奖项。该文后发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核心刊物《翻译季刊》(2007年第44期,页46-95),该刊目前被香港多家高校翻译研究学科列为核心刊物,同时系曼彻斯特大学Translation Studies Abstract来源期刊;该文后收入刘靖之、陈德鸿编:《蜕变中的中国翻译研究》(香港翻译协会,2011年,页181-222)。该集精选《翻译季刊》第1至第50期优秀论文16篇,为庆祝香港翻译协会成立40周年而编选。

2013年8月31日在福建省图书馆所做报告《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从\u003c红楼梦\u003e的英译说起》系2013年度“福建省百场社会科学报告”;9月6日《福建日报》登有记者对张旭教授所做专访:《文化走出去,“绊”在哪里?》,该篇被多家媒体全文转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