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斯托夫特海战
洛斯托夫特海战,是在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准确时间为1665年6月13日,英荷双方舰队在英格兰共和国东海岸外的洛斯托夫特展开的一场海战。这次海战中,纵火船起到了异乎寻常的作用。根据这次海战的经验,海上强国开始缩减舰队中的雇佣商船和建造专用军舰。虽然德·奈特依靠其出色的指挥艺术,游戈于英吉利海峡、巡逻于泰晤士河河口外,有效地保护了荷兰的对外海上贸易。但是英国的战略优势地位仍然存在。
战役背景
1664年4月,一支英国海军远征队占领了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纽约。1663年,英国得寸进尺,组织“皇家非洲公司”开始进攻荷兰在非洲西岸的殖民地,并于1664年占领,企图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一本万利的象牙、奴隶和黄金贸易。忍无可忍的荷兰开始采取行动:1664年8月,德·奈特率领8艘战舰收复了被英国占领的原荷属西非据点;1665年2月22日,荷兰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于是爆发了。
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海战的次数虽然大幅度减少,但规模更大了。双方主要是以海军主力决战的形式、力图按照战列线战术作战来夺取制海权。由于炮火的改进和射程以及杀伤力的提高,使得双方在海战中的损失大大提高。
兵力对比
荷兰方面由于德·奈特远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纳尔和奥布丹指挥,大约有战舰103艘,11艘纵火船以及7艘通讯船,合计4900门炮,2.1万人。
英国方面舰队总司令是查理二世的兄弟约克公爵,拥有战舰109艘,其中50门至90门火炮的战列舰为35艘,武装商船21艘,纵火船21艘,以及小型船只7艘,合计4200门炮,2.2万人。但英国皇家海军在舰艇大小与火炮威力方面都要优于荷兰海军。
战役起因
英荷战争的起因是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通过三次战争,英国进一步建立了海上优势,维护了海上利益,而荷兰的经济和海军实力却都受到了削弱。在战争中,海军开始出现舰队、分舰队和总队三级体制;海战则由单舰格斗(炮击和接舷战)发展为以炮战为主的纵队攻击;夺取制海权已成为海军的主要战略任务。
而此次的洛斯托夫特海战的真正原因无疑是贸易上的妒忌,但是冲突的直接原因起源于两个贸易公司之间的利害冲突。敌对行动开始出现在非洲西海岸。1664年,英国的一个分舰队在那儿夺得了荷兰的几个停泊地之后,驶向了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并将其占领。所有这些事情都发生在1665年2月正式宣战之前。
战役过程
战端伊始,荷兰处于有力的顺风位置,但由于指挥高层的不协调性所导致指挥系统未能掌握时机主动攻击。等到风向改变之后,荷兰舰艇才顶风攻击。双方列阵齐射不久,队形就开始散乱,继而转入混战。在激战中,荷兰旗舰“伊恩德纳赫特”号被击中弹药库,发生爆炸,两位舰队指挥官沃森纳尔和奥布丹双双阵亡。旗舰上409人仅有5人获救。之后,荷兰巨舰“奥兰奇”号遭俘虏,被焚毁。荷兰船只纷纷溃逃,损失惨重:至少17艘战舰、3名海军上将以及兵士4000多人。英国方面仅损失了2艘战舰和800多名水兵。荷兰人指挥系统的失误以及旗舰的过早损失给了英国获胜的机会,但其火炮射程的远与海军战术水准的高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洛斯托夫特外海的第一次海战中,荷兰舰队司令奥普达姆,看来不是一名海员,而是一名骑兵军官,他受领的战斗命令非常明确;但是,却没有交给他作为舰队司令在战场上随意调动部队的权力。内阁通常都非常喜欢这样干预陆上指挥官或海上指挥官的指挥权力。一般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灾难。路易十四时期,最伟大的舰队司令图尔维尔由于受到干预,被迫否定自己的判断,使全部法国海军遭难。一个世纪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将军基思由于执行他生病在港内的顶头上司的强制性命令,又使一支较庞大的法国舰队逃脱了他的攻击。
在洛斯托夫特海战中,荷兰舰队的前卫败退了,不久接着,荷兰舰队主队,奥普达姆分舰队中的一位年轻的海军将军阵亡,舰员们惊慌失措,从军官手中夺取了指挥权,退出了战斗。随后,12艘或13艘战舰也离开了,使荷兰战列线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件事情再次说明了荷兰舰队缺少严明的纪律,军官们的风气不佳,尽管这个国家的人民有良好的作战素质,尽管在荷兰人民当中确实有比英国舰长更好的海员。荷兰人天生的坚定不移和顽强不屈,不能完全弥补那种职业自豪和军事荣誉感,而这些恰是一个健全的军事机构要鼓励达到的目的。在这个问题上,英国人普遍的感觉几乎也是茫茫然,官兵的个人勇敢和整个军事成效之间,没有什么衔接措施。
奥普达姆看到了战斗越来越对他不利,似乎觉得已经陷入了绝境。他企图咬住英国舰队司令,当时英国国王的弟弟,约克公爵的旗舰厮杀。但是,他失败了,在其后所进行的拼死的斗争中,他的座舰发生了爆炸。接着,荷军的3艘(有一份报告说是4艘)战舰彼此相撞,并被英军纵火船烧毁;其它3艘或4艘战舰也随之逐一被毁坏。当时荷兰舰队乱作一团,他们开始在冯·特龙普的分舰队掩护下撤退。冯·特龙普是共和政体时一位有名的曾驾驶一艘桅杆上只悬挂一把扫帚的船驶过英吉利海峡的老舰队司令的儿子。
结果与影响
洛斯托夫特海战后,英国舰队向北欧进发,企图俘虏停在卑尔根港内的70艘荷兰商船,但为荷兰人击退。1665年8月6日,德·奈特返回荷兰,临危受命统率全国海军。他率领荷兰舰队驶往挪威,护航停在卑尔根港内的商船队回国,其中仅有10艘因为风浪掉队而为英国皇家海军俘获。
在这次海战中,纵火船起到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与1653年相比,其作用更可靠了,尽管在这两次战争中,它们都是舰队的附属成分。表面看来,纵火船的作用非常类似于现代海战中鱼雷巡逻艇所起的作用。主要的相似点是它具有极其猛烈的攻击能力,船体都较小,实施攻击要求具备许多条件。主要不同点是现代舰船具有相对的可靠性,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铁甲舰优于老式战舰,使其易于操纵;鱼雷给敌舰造成的损坏有瞬时性,它的攻击在瞬息之间即可确定其成败,但是,纵火船要达到目的则需要一定的时间;鱼雷和纵火船都是彻底摧毁敌舰,而不是使其丧失活动能力或者使其降服。正确评价纵火船的作用,和研究使纵火船获得最有成效的环境以及纵火船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助于一些国家作出是否完全用鱼雷巡逻艇装备其舰队的决定。
此次海战作为第二次英荷战争的一部分,洛斯托夫特海战在战争的初期保住了英国的优势地位,并对荷兰舰队造成了重创。使得荷兰处于只能维护交通线的被动态势。
参考资料
中国军事网.warstudy.com.201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