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糯镇
糯镇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流域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镇区位于怒江峡谷之中,与施甸县、镇康县一衣带水,隔江相望,距县城127公里。勐糯镇的行政区域面积为227.8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为19360人。勐糯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当时属于杨土舍。1987年12月,勐糯乡成立,2001年7月,勐糯乡撤乡设镇。目前,勐糯镇辖4个社区、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勐糯村。勐糯镇的经济发展较为活跃,截至2019年,共有24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个,综合商店或超市达29个。
历史沿革
勐糯镇位于怒江峡谷之中,与施甸县、镇康县一衣带水、隔江相望,距龙陵县县城127公里,东与施甸县酒房乡、隔江相望,南与镇康、永德县一江相依,平达相连,北与碧寨接壤,国土面积206平方公里.全镇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720米,最低海拔570米,森林覆盖率45.7%,年平均气温20.6℃,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流域低烧河谷亚热带气候。
全镇辖6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有3414户农户,总人口17685人。有耕地68311.6亩。其中水田6516亩,旱地61795.6亩,人均耕地4.55亩。勐糯日照充足,林木茂盛,矿藏丰富。
横断山系尾脉自西向东蜿蜒叠续直至江中山,形成小坝星布,群岳相抱,湖泽相依的地形地貌,具有独特的亚热带资源优势。勐糯经济作物主要是甘蔗、茶叶、烟草、香料烟、石斛(铁皮石斛、水草石、黄草石斛、紫草石斛)、柚木种苗、咖啡、冰糖橙、核桃等;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玉米棒、黄豆。
勐糯境内有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责任有限公司,康丰糖业集团勐糯分公司,有三江口国有林场、江中山自然保护区,形成了以矿业、制糖、林业和生物资源开发,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开发为主的产业群,带动勐糯社会经济发展。
早在4000多年前,人类就在勐糯留下生息繁衍的足迹,以大花岗石石遗址为代表的原始遗村的文化记载着勐糯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出土的石器、陶器上有刻划指捺、拍印等,图案以枝叶、水草等植物,画面简洁形象、逼真生动、流畅地记录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流域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勐糯先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风貌。
勐糯镇在解放后分三次移民进行开发。即1956年的垦荒移民;1976年的农场移民;1996年的异地扶贫开发移民,不同地方、不同时期、不同民族迁到一起,产生一次次文化撞击,产生一次次文化撞击,产生一次次进步,使勐糯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大寨傣族与1193年迁入建寨,至今已有800多年。傣族人民信仰南传佛教,水是他们的钟爱,他们依山傍水而居,有着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相融的生活气息。傣族“嘎秧”男子形如狩猎、劳作之举,女子态似孔雀,刚柔相济。勐糯傣族的“千盏灯”、“嘎秧”、彝族的“窝者”傈僳族的“刮欠”等,民间问题活动颇具人文内涵,剪纸、刺绣、染织等有着浓厚的边陲文化风格。
行政区划
勐糯镇辖勐糯、大寨子乡、田坡、海头、丛岗、沟心6个村,83个村民小组,60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总人口17685人,其中男性9029人,女性8656人,农业人口15003人,占总人口的84.83%。
2021年, 龙陵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勐糯镇常住人口为18168人。
民族
经济
企业的理念经营小城镇,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发挥6大优势,打造勐糯二次创业的发展平台,着力构建公司制发展农业,城镇化建设农村,专业化致富农民的镇域经济格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勐糯镇作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流域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的发展态势已日愈显现。
龙头企业优势,勐糯境内有国有控股中二型企业永昌铅锌股份公司、康丰糖业公司勐糯分公司、红运公司、机械炭厂、松脂加工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矿冶、制糖、建材和生物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群,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老产业魅力依旧、新产业异军突起。在巩固蔗产业的同时,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和种养业大户,种植香料烟1300亩,木薯2700亩,热带水果3000多亩,柚木10万多棵;扶持养殖科技示范户100多户,饲养高峰黄牛、黄山羊4000多头(只),吸纳万余农民加入到产业链上,成为“田野工人”。异地扶贫开发优势。1996年末,龙陵县启动了省立项总投资9922.94万元的勐糯异地开发扶贫工程,2002年11月工程胜利竣工,简称了“三库一线”(岔河水库,小河水库、二结河水库)水利工程,从县内8个多乡镇转移安置贫困户772户3238人,移民按照小康文明村的规划,实现了“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异地扶贫开发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勐糯的基础设施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集镇建设优势,镇党委、政府着眼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沿,把集镇建设定位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流域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边境区域中心和龙陵县“两极带动”发展战略的坐标上,制订了“九纵十横”的集镇发展规划,依托康丰糖业勐糯分公司、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和热区开发,发展种养业,带动商贸、旅游、运输、加工业的发展,把海头、半斤坝、2个农村集市培养为服务工业基地和辐射农村的商品集散地,构建以勐糯镇为平台,2个农村集市为“卫星”的“二星捧月”的集市群,从而拉动勐糯海子(湖泊)、勐糯仙人洞、江中山自然风光、傣家民族风情景区的深开发。
交通
区位优势。勐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有三条公路与三二0国道、保龙高速公路、滇缅公路连接,黄(草坝)勐(糯)县级油路,龙(陵)镇(康)公路、龙(镇大桥)等(养)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三达地至龙镇桥二级油路直通镇康县南伞边境口岸和龙陵木城彝族傈僳族乡等边境口岸,是对缅贸易的重要通道。四通八达的交通大动脉,使勐糯成为物流、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地和贸易中心。
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勐糯是一块丰腴的民族民间艺术沃土,汉、傣、彝、傈僳族等多民族聚居,嬗生颇具边地特色的民族文化,被国家文化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分别命为“中原地区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2001年被市政府授予“先进文化乡镇”。
勐糯4000多年前人类先民就在这里生息繁衍,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迹。域内以大花石新石器遗址为代表的原始遗存文化记载着勐糯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出土的文物造型逼真,装饰纹样精美,陶器器面有制刺刻划、拍印、缕孔、指捺等堆塑而成的大量饰纹,艺术之精湛实为罕见,石刻花卉和陶器上的枝叶、水草等植物纹饰填补了云南原始文化遗存的空白,画面简洁、形象逼真,生动地表现了怒江流域的自然景观,又率真地反映了勐糯先民对艺术执着追求。
勐糯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旎旖多姿,颇具人文内涵,有傣族的“千盏灯”、“嘎秧”、彝族的“窝者”、傈僳族的“刮欠”等。民间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经常开展的有“斗牛”、“打陀螺”、“打歌”等。一年一届的农民篮球运动会是群众参与面最大的体育盛会。剪纸、刺绣、染织、篾编,歌舞构成勐糯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这些来自土地、来自田间的“农家艺术”,已成为勐糯文化之乡的金字招牌。
勐糯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勐糯文化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决心利用自己有大花石新石器遗址,仙人洞、江中山、三江口自然风光等资源。用各种优势将勐糯建成云南省边陲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城镇。勐糯是个汉族、傣族、傈僳族、彝族等民族混居的地方,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民族以汉族居多,不管那种民族都有二月八供庙贡色树,从事祭祀活动,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包粽子、中元节接王与家人团聚,中秋节献月亮,春节粑粑、杀年猪的风俗习惯。各民族春节期间寨与寨之间都会举行陀螺赛、象棋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等文体活动,赛场上的喝彩声几百米以外都能听到。
傣族是勐糯最早定居的民族,信仰南传佛教,有本族特有的风俗习惯。
二月八贡色树,保护环境的习俗:每年二月八,每户都要带上酒、肉、杀鸡、杀猪贡色树,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
六月十五到九月十五打斋庆秋收的风俗:打斋期间,每斋都要到缅寺拜佛三天,三天内拜佛的人只吃果品,不进酒、肉、粮食,打斋当夜,各寨傣族列队打鼓到场庆贺,直到天明。
傣历新年浇花节庆贺新年的发风俗:清明节后七天是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头三天傣族要洗佛颂经,而后泼水,狂欢开始,整个勐糯欢腾一片,融会在水的洗涤中。
傣族女子勤劳贤惠,聪明靓丽,貌似孔雀,美丽动人,男女青年到婚嫁年龄都是自由恋爱,父母不同意婚事可以偷婚,将女方偷到家后共同生活,随着依法领取结婚证,才到女方讲彩礼,筹办婚宴待客。
勐糯的傈僳族多数是1956年垦荒迁入的民族,他们的婚嫁习俗别具风格。结婚前,男方必须请媒人,送皮制品说亲,如女方老小同意亲事后,女方要准备婚礼,(如送男方的锦囊和新娘自己色彩绚丽、极其昂贵的嫁衣)。结婚当日,所有亲朋好友邀请到家,白天谈情,品美酒,夜晚在院场设宴摆场,桌上放满糖食、果品和酒,开始“刮欠”,笛声、三弦声、响起男女老少围桌而舞,场面极其壮观,直到天明,决不逊色于西方国家的狂欢节。
傣族人民在劳动中发现,利用多种纯天然的可食性动、植物资源,调配成美味佳肴,如苦肠生、猪耳朵生、生鱼片、牛大胫等做工精细讲究,叫你吃后赞不绝口。
近几年,汉族都有婚礼当夜打歌的习俗。打歌即在院场山摆上四五桌糖食果品,桌子下关上大公鸡,请上弹三弦的师傅,男女老少,围桌打歌唱调直到三更鸡叫方收场杀鸡吃饭。打歌成为祝贺新郎新娘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重要方式。
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化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得到提高。同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创新思路,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镇文化中心和村级文化室的辐射作用,拉动了全镇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全镇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校园文化、老年人文化、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各项文化活动有效开展。
全镇有镇级宣传文化中心1个,内设图书室、阅览室、健身室、篮球场、乒乓球室。有村级文化室3个。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学习科技、文化意识的需求。
有高中学校1所,村级完全小学6所,学前教育班11个,2008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100%,毕业率达100%,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提升。
社会
基础设施
勐糯镇党委、政府准确理解中央“有促有控”的政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兴边富民”工程计划的机遇,树立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抓项目建设就是抓经济的思想,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农村能源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实施,农村生产生活等各项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
截止2008年,全镇通水、通电的村民小组有83个,达100%;实现通水、通电、通路的村民小组83个,达100%;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
特色产业
勐糯镇充分利用热区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种植业以香料烟为主,热带水果、干果为辅,林业以珍贵柚木为主,畜牧业以海南黄牛、黄山羊、三元杂交猪为主。2008年香料烟种植面积达3571亩,大牲畜存栏3868头,羊2200只,猪16765头。
水干果产业成为我镇充分利用热区资源优势。冰糖橙面积共300亩,声誉已在保山市各县几周边地区,釉子310亩,荔枝273亩,龙眼440亩,芒果515亩,柑橘453.24亩,咖啡2949亩,全年实现总产值279万元。
农民特色产业照片:
社会保障
2008年10月,全镇累计把符合条件的484户1425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1—10月发放低保资金28.2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临时救济108户408人,发放救济款3.4万元。救济五保户53人,发放救济款3.1万元。发放复员、退伍、伤残军人抚恤金5.1万元。
全镇医疗预防保健网络逐步健全,强化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镇共有卫生室6个,乡村医生14名,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2名。2008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参合人数15003人,实际参合人数13833人,参合率达92.2%。
参考资料
网站首页-龙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龙陵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