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5强击机
强-5强击机(前期代号:东风302,后期正式命名“强-5”),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单座双发超音速飞机。
强-5是由江西南昌的洪都机械厂(现为航空工业洪都)研制的单座双发超音速飞机。1958年8月,强-5型强击机项目正式上马,最初的名称是“雄鹰302”;1960年4月,南昌飞机厂成立强-5强击机试制领导小组;1961年,由于国民经济遇到暂时困难时期,强-5型强击机试制队伍最终仅留下总设计师陆孝彭及十余名技术人员;1962年底,在试制小组的不懈努力下,强-5型强击机研制恢复;1964年11月,强-5型强击机被正式命名;1965年6月,首次试飞成功;1969年12月,正式批准按改进后的样机进行批生产。此后,强-5飞机大量装备中国空军,还销往巴基斯坦、朝鲜等国。后发展出多种的强击机,形成强-5家族,包括强-5甲型、强-5乙型、强-51型、强-5II型等。强-5设计师采用了“蜂腰” 外形,另外在气动、操纵等系统上也采用了不少改进举措。但在国外军用航空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强-5几次与英国、意大利等国合作改进的计划先后受挫,使强-5“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虽然强-5作战半径不足500千米,只能勉强够用,其火控、通信、导航设备简单,武器已经落后,但是它是中国空军(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装备的第一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专用强击机,它解决了有无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意义重大。从中苏对峙到边境轮战,从海湾战争到台海危机,强-5这位“老兵”见证了半个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始终坚守在战斗岗位。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空军就开始担负起保卫祖国领空的重任。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在执行国土防空任务时,需要一种既能支援陆军作战,又能在空中进行格斗;既有超声速的飞行速度,又有超低空平稳飞行性能;既能攻击陆地敌方炮兵阵地、坦克群、机场设施,又能攻击近海舰艇和滩头阵地的飞机。1958年8月15日,在中国国民经济处于极度困难的状况下,航空工业局根据空军迫切需要一种先进强击机的提议,在沈阳市召开一个技术会议,经过反复研究,研制强-5飞机交给位于江西南昌的洪都机械厂(现为航空工业洪都)。
研制历程
当时,成立才3个月的洪都机械厂设计室有100多名设计员,其中70%左右是进厂不久的中专生,全室平均年龄不到24岁。设计人员坚定决心,盯住了喷气式飞机设计,因为后尾喷着火,高速奋飞的铁鹰才是真正的飞机。
1959年,洪都机械厂经航空局领导批准,从沈阳第一飞机设计室借调到陆孝彭。陆孝彭曾前往美、英等国留学,参与过美国麦克唐纳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FD-2舰载喷气式战斗机的设计工作;在英国格洛斯特飞机公司担任过一种亚声速战斗机的总体设计;参加过新中国多种飞机设计,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主管设计师。
接受任务后,陆孝彭到空军部队进行广泛的调查,强-5的形象逐渐在他脑海里明晰。酿多时的强击机线条变得更加清晰起来,一连两个多月,人们看不到陆孝彭的身影、能见到他房间的灯光经常彻夜通明。全体设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75天,在1959年2月底绘出了强-5飞机全套生产图纸1500余张。随后,人们又加班加点工作、重新绘出了全套生产图纸2万多张,还外加260多项新技术。
此后,强-5在参考米格-19战斗机等飞机后推式活动舱盖结构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绕后轴向上开启的活动舱盖。满足了强-5飞机机身大背脊的要求,并且结构简单、流畅、安全。为中国其他新型飞机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1960年5月,强-5飞机的试制进入了高潮,工作进展迅速。同年5月,国防工业委员会在京召开了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会议精神、决定从1961年起调整工作部署,把初教6飞机的定型批试制列为全部、全局“重中之重”,试制强-5飞机200多人的试制车间,东抽西调只剩下13人。作部署调整后,陆孝彭常常坐卧不宁地思考着强-5飞机的试制工作,陆孝彭坚定继续试制下去的决心、作出了一方面服从上级、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其他科研生产任务进展的情况下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把强-5飞机的试制工作坚持下去的决定。
由于强-5飞机的研制未被列入正式计划,试制所需的材料得不到保证﹑加工也只能见缝插针,但大家心里明白,他们肩负的是中国新一代喷气式飞机任务。陆孝彭带着试制组的同志从铸锻到机械加工,从热表处理到钣金焊接。一个车间一个车间,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跟着零件跑,随时随地解决试制中发生的问题。在700多个日日夜夜里,强-5原型机越长越大,引起关注。安排强-5第一架飞机静力试验并拨给试验所需经费。
1963年6月,第一架静力试验用机终于总装完毕,飞机全长近16米,翼展约10米,离地高度超过4米。
1963年10月26日,在强-5A机试验厂房,强-5A试验机的前后机身对接框218毫米处断裂,静力试验失败。后调查发现是一根模拟发动机惯性载荷直径16毫米的钢索被误用两根直径8毫米的钢索代替导致失败。同年12月,国家决定恢复强-5飞机的研制工作,并决定再试制3架。
1965年6月4日,银色的强-5飞机首飞成功,同年12月通过初步设计定型审查。
1986年,中国与与意大利达成协议,由意方提供17项机载设备用于强-5的改装,改进后的强-5命名为强-5M,强-5M的航电系统以1553B数据总线为骨干,双余度中央计算机为核心,其中一台为主控计算机,一台为热备份,系统连接的设备包括;测距雷达、LN-39惯导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无线电高度表和罗盘等,可以完成导航瞄准等参数的解算、显示和控制,以及部分武器管理功能。
装备历程
1968年11月,强-5开始成批生产。此后,强-5飞机大量装备中国空军,还销往国外。
1972年1月7日,强-5甲型机成功完成氢弹试验。
1977年,中国空军提出了强-5Ⅱ加大航程机的研制,编号为强-5-1,也称强-5A,该机取消了强-5的机身弹舱,将其改装为油舱,并且在机身增设一个软油箱,其航程由强-5原型机的1600公里增加到2000公里左右,低空作战半径由250公里增加到330公里。
20世纪80年代,强-5在与美、法、俄等国先进战斗机一起进行飞行表演、模拟空战和打地靶比赛中,夺得了低空、超低空飞行和打地靶三项第一。
21世纪初,中国歼轰一7A开始列装,强-5逐渐回归到“强击”本来的含义——即专职近距空中支援作战。强-5Ⅱ历经数十个改进型号,持续生产44年,直到2012年10月交付最后一架后停产,总装备数量超过1000架。
2017年,强5正式退役从中国军队退役。
技术特点
整体设计
强-5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式,后机身装两台与歼-6相同的涡喷-6涡轮喷气发动机,带有加力,单台静推力最大状态25.5千牛(2600千克),加力推力31.87千牛(3250千克)。机翼是后掠式中单翼,前缘后掠角55°,上翼面有较大的翼刀。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后掠角分别为55°和57°,平尾为斜轴全动式。机体结构以铝合金和高强度合金钢为主要材料。起落架为可收放前三点式,前轮和主轮都装有盘式刹车和刹车压力自动调节装置。
动力系统
强-5采用涡喷-6发动机,该机是轴流式涡喷发动机单台静推力最大状态25.5千牛(2600千克),加力推力31.87千牛(3250千克)。
武器系统
早期,强-5Ⅱ采用了两门30mm航空机炮,安装在机头两侧,空速管在右主翼外端。由于这种机炮布局在发炮时,炮口硝烟容易被进气口吸入导致发动机停车,后改为在两翼根处安装两门23mm机炮。最终定型时候,强-5左右翼各一门23毫米机炮,有6个外挂点,每个机翼下2个,机腹下2个,可挂导弹、火箭、炸弹等。机腹位于内部武器舱舱门两侧的两个外接点可各携带一枚重250千克炸弹。位于主起落架舱外侧的两个外接点通常携带57毫米或90毫米火箭弹吊舱。
强一5能够带弹进行低空跨音速飞行,有利于突破敌方前沿防空网。和20世纪60—70年代国内战备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强-5除了要在东南沿海大型岛屿抢滩登陆作战中为登岛部队提供快速空中火力支援外,还需要在北方平原上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苏联机械化部队的入侵。强-5必须突破苏联红军野战防空体系,对其前线装甲集群和后方补给集结点实施打击。为此,国内于1970年发展出强-5甲型核武器载机,在机腹部设置半埋式挂架,装载一枚2万吨当量的小型氢弹“狂飙一号”,可对假想敌重点目标发起战术核打击。
航电系统
强-5主要机载设备有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信标接收机,射击轰炸瞄准具等。弹射座椅与米格-19战斗机相同,属于低速型,可在250、850千米 /小时的速度范围内保证实全弹射。应急时飞行员可操纵座椅左右扶手下装的应急弹射手柄。机上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205.9×105帕(210千克/厘米 2)。冷气系统分为主系统和应急系统,工作压力为107.87~127.49×105帕(110~130千克/厘米2)。空调系统由发动机压气机引气,对密封座舱增压调温。座舱风挡玻璃采用酒精防冰液防冰。灭火系统包括二氧化碳灭火瓶和火警信号装置。
瞄准具
强-5装备射轰-1甲光学瞄准具,在1982年与613所的79Y4激光测距仪相交联,由后者提供精确的目标与载机的距离信息,构成了中国第一套激光测距/瞄准系统,并进行了试飞,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射轰-1甲光学瞄准具改进成功后,中国在强-5-1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采用该瞄准具的强-5-2,又称强-5B。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强-5Ⅱ有多种改型,包括强-5基本型,即原型、强-5甲是战术核武器投掷专用机型、强一5I等机型。
强-5甲
强-5甲型机身内增加燃油2155升,机外增加1560升,增大了航程,为中国军队提供了一种战术核攻击的手段,在对抗坦克集群时有较大实际意义。
强-5I
强-5I在研制过程中,成功地进行了风洞、静力、抛坐舱盖、电网络、电磁兼容性和前起落架摆震等试验。试飞结果表明,该机航程和作战半径增大,着陆滑跑距离缩短130米,最大平飞速度、最大上升率、实用升限均有所提高。强-5I后来还采用了全复合材料双梁式薄壁结构垂直安定面。
强-5Ⅱ
强-5Ⅱ是在强-5I的基础上做的重大改进。包括采用压力加油系统;安装护尾告警器;换装射击轰炸瞄准具;增加外挂武器和安装电动投弹器等,作战性能得到提高。
强-5Ⅲ
强一5Ⅲ飞机是针对巴基斯坦的出口型飞机,也称A一5C。1983年1月,强一5Ⅲ型飞机通过技术鉴定。同年3月,第一批Ⅲ型出口巴空军。1983年2月,巴空军接受了其首批订货42架强一5Ⅲ的第一架。首批12架强一5出口,成为中国外销的第一种自行设计的战斗飞机。这些飞机组编了巴空军第16中队,取代了第7中队的B一57战术轰炸机,并重新装备第26中队,之后有更多的强一5交给巴方。Ⅲ型在I型的基础上,根据巴基斯坦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改进。改装的内容主要有:加大航程;增加外桂架,以挂载巴国的导弹、炸弹和集束炸弹;将组合挂梁改为整体铸造等。
强-5乙
强-5乙是为中国海军研制的鱼雷强击机,以鱼雷为主要武器,1970年试飞,带副油箱时最大航程是2120千米。
强-5M
强-5M是中国与意大利合作的改型,以Ⅱ型为基础换装了西方导航攻击电子设备。强一5M后因空军飞机编号方法改变,改称强-5D。解放军曾计划用强-5M来更新现用的强-5,但主要用于出口。
强-5M电子设备的改进以两台中央数字计算机和一条双余度数据总线为核心,加装现代化导航、攻击系统。新的感测装置和设备包括头盔显示器、惯性导航系统、平视显示器、大气数据计算机、三自由度陀螺仪组、测距雷达、雷达警戒接收机等装置。并对冷却、电源、燃油、电子战、照明等系统做了改进。强-5M外挂点增加至12个,据称其武器外接方案多于22种。
强-5K
强-5K是对外合作的强一5Ⅱ改进型。K型在强一5Ⅱ基础上加装了法国汤姆逊公司和萨吉姆公司的ULISS91惯性导航系统,VE110平视显示器及TMV630激光测距机。
服役情况
采用国家
服役动态
1971年12月31日,航空兵某师彝族飞行员杨国祥驾驶挂有实用氢弹的强-5甲型飞机,在中国西部靶场作投掷试验。之后,1972年1月7日,杨国祥驾驶强-5甲型飞机再次升空,成功地投掷了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荣立一等功。
1981年,巴基斯坦希望中国提供战机、坦克和大炮等现代化武器,以抵销来自苏联和印度的双重军事压力。随后包括120架歼—7(F-7)战斗机和95架强-5III(A-5C)攻击机在内的大批装备按照巴方的要求,经西方技术的改装后进入巴军队服役。前者后来发展为当地人称为“天雷”(Skybolt)的F-7M/P战斗机,而后者则被当地人称为“山鹰”(Shaheen)。
1983年,首批24架强-5III山鹰攻击机在交付巴基斯坦空军,其加挂飞鱼反舰导弹沿阿拉伯海沿岸部署,成为巴空军的反舰主力,巴基斯坦希望以强-5III机群构成其快速打击平台,以抵销印度海军对巴基斯坦对外贸易航线的威胁。随后交付的强一5III则取代B-47轰炸机而成为巴空军的对地攻击主力,部署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和克什米尔地区,它携带激光制导炸弹来对付印度的装甲部队。由于巴空军对强-5III感满意,在全部95架交付使用后,又追加引进另外75架飞机的合同。
1986年,强-5III型攻击机获得出口孟加拉国的16架订单。
1987年11月,巴基斯坦举行三军协同演习,由强-5III发射的6枚飞鱼反舰导弹准确命中50公里外的水面目标。而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强-5III机群摧毁前进中的“敌”军装甲集群和战术导弹阵地。在与幻影V战斗机进行的模拟格斗中,强-5III“击落”多架法制战机,事后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声称是因为强-5III将幻影V战机诱至对其不利的低空近战所致,但由此看出强-5III具有优越的低空性能。
2013年8月,中国空军某部一架强-5战机在训练中失事坠落,飞行员牺牲,地面无附带人员伤亡。另据媒体报道,该飞机坠落在玉米地里,飞行员为避免飞机坠落到人口稠密区域而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
所获荣誉
社会评价
在20世纪60年代,强-5和苏联、美国当时最先进的超音速攻击机相比也不逊色。(《世界航空航天博览》评)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虽然强-5作战半径不足500千米,只能勉强够用,其火控、通信、导航设备简单,武器已经落后,但是它是中国空军(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装备的第一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专用强击机,它解决了有无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意义重大。从中苏对峙到边
参考资料
强-5强击机.中国经济网.2024-02-07
老将出马—中国空军强-5强击机.网易军事.2024-02-07
回眸新中国经典战机(上):长空“5战队”(图).中国军网.2024-03-30
遇见南昌 诚邀“英雄”联盟.澎湃新闻.2024-03-30
航空装备 | “亚洲明星”强-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2024-03-30
我军最后1架强-5攻击机交付 结束44年生产历史.环球网.2024-03-30
空天科普系列 | 共和国悲壮的功勋战机强-5.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2024-03-30
空军强-5战机失事 飞行员牺牲.人民网.2024-03-30
强5III击溃幻影V--中国强击机威震南亚(图).新浪网.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