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
应县一中创办于1952年,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山西省示范高中。学校占地21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6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780人。全校教职工325人,登台教师289人,其中高级教师68人,中教一级176人,受到国家、省、市级表彰的教师72人。
历史沿革
应县一中的前身是1952年秋季成立的应县城关高小戴帽初中班,1953年升格为应县初级师范学校。
1954年,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命令,学校改制为山西省应县初级中学校。
1956年,应县下社完小的两个戴帽初中班并入应县初级中学校。1958年9月,学校升级为完全中学,更名为应县中学,并设立了高中班。同年10月,因行政区划调整,学校曾短暂更名为山阴县城关中学,后恢复为应县中学。
1977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应县第一中学校。
1980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中学。
1993年,应县一中取消初中班,专注于高中教育。
2008年10月,学校增挂朔州外国语学校的牌子。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校自2003年获得聘任外教资格后,学校先后聘任美籍教师四名、菲律宾籍教师二名来校任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学校每年还从外地邀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如2007年,学校曾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山西大学教授来学校作报告,收效良好。此外,学校还聘请英语名家李阳为学校名誉校长,并每年来校讲学。这些举措从不同层面有效地推进了学校英语学科的长足发展。
硬件设施
学校坐落在举世闻名的释迦塔脚下,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拥有功能齐全的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图书实验楼、科技信息楼、公寓楼、住宅楼共计12幢,有可容纳5000人同时就餐的新型餐厅5个,标准的体育场可开展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健美等各类体育活动。随着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蓬勃发展,开设了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电教室、闭路双控室,引进了宽带互联网、电子图书系统、智能广播系统、教室监控系统、中国教育信息化通讯平台。学校布局合理,喷泉雕塑相互辉映、专栏报亭排列有序,处处体现了和谐文明的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2011年新建了应县一中实验楼,总建筑面积11296.2平方米,于2012年12月26日竣工。
校园文化
校训
学校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校训,确立“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和“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升每个学生的生命质量”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步入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
校徽
主体部分是“应县一中”四字的字母(yxyz)变形,有机地构图穿插形成了一个活力奔放的人物造型,代表了学校在教育方面跑步前进,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谐地发展,也渗透着学校在教育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方案中的校徽创作,色彩选用了红色、黄色、绿色,富有激情生动活跃的画面,与具有教育意义图形紧密地衔接,彰显出应县第一中学的教育特色和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自主成长的办学理念。从校徽的结构组合上来看,边缘与中心交相辉映,质感极强,庄重、朴实地体现了学校办学实力以及取得的优异成绩。
办学成果
科研成果
学校英语教科研究所外语教学课题研究组被批准为“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全国中学英语报刊教学实验学校”,学校开展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英语报刊阅读辅助教学新模式的研究”课题实验,全体英语教师积极参与,先后在各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五十多篇。
学生成果
近年来,有267名同学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在朔州市独占头,在全省名列前茅。高考成绩屡创辉煌,有两千余名学生达本科录取线,1200余名学生被全国名牌和重点大学录取。有6名同学勇夺全市高考冠亚军,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瞩目的成绩不仅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学子来校求学,而且使这座历史老校享誉山西省大地。2015高考成绩揭晓,应县一中高考再创历史新高。参加考试人数1824人,一本达线367人,达线率20.1%,二本B类以上达线1044人,达线率57.2%,应届生达线率58.2%,比2014年提高11个百分点。理科600分以上33人。
合作交流
学校立足内引外联的策略,积极聘请外籍教师,与国内外知名学校建立校际合作伙伴关系,开阔视野,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获得荣誉
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城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红旗单位、是山西省首批德育示范学校、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全国和山西省群体先进集体,全国和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育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山西省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电教实验学校,高中课改国家级实验样板校。
参考资料
应县第一中学【学校简介】.高校之窗.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