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陈文龙纪念馆

陈文龙纪念馆

陈文龙,是南宋著名爱国民族英雄。陈文龙一家殉国,满门忠烈,其事迹可歌可泣。福州市人民十分景仰这位忠贞正气、居官廉正、刚直不阿、关心民的乡贤,于明成化年间(1465―1478年),在陈文龙过去任职和生活过的地方―――台江新美坊建“万寿尚书庙”,即今陈文龙纪念馆的前身,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目前,陈文龙纪念馆修复工程已进入二期,该馆将建成为台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文龙简介

南宋莆田市陈文龙与抗元英雄文天祥是同时代人,都是南宋后期的状元、丞相,他们的出身、仕途、遭遇几乎相同,最后又同样为国殉职。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赞颂陈文龙和文天祥“隆名并峙”,同为“一代忠贞”。

来历

陈文龙没有任过尚书官职,明清两朝官制“六部”也没有“水部尚书”。陈文龙在抗元斗争中壮烈殉国后,宋、元两朝皇室也并没有对他敕封“水部尚书”、“镇海王”。民间传说这些封号是“天帝”所封。传说毕竟是传说。据专家考证:明代崇祯和清代康熙帝乾隆,曾三次敕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和加封“镇海王”。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一中国后曾命中书省派员到地方访求应祀的神。凡有功国家及惠爱在民者,著于祀典,令有司岁时到祭。”他特别重视江西庐陵的文天祥和福建兴化的陈文龙

福州乌龙江上段有个村庄叫阳岐村。阳岐村临江边古时有一过往船只停泊的码头,热闹异常,特别是经营南北京果杂货和土特产品生意的莆田市一带商贾,要进入省城的船舶多停泊于此,然后再弃舟陆运。史称此码头为“化船道”或“兴化道”。莆仙一带商旅为祈求生意兴隆,平安往返,就于明洪武年间,在兴化道旁大松树的浓荫下建一小庙坛,奉祀海上女神妈祖和抗元英雄陈文龙的遗像。这个小庙坛面积约30平方米,遗址至今犹存。明天启七年(1627)阳岐村民、水上居民和莆仙一带在省城的商贾,出自对乡贤忠贞气节的景仰,开始将原庙宇移到阳岐村“凤鸣山”下,新建陈文龙庙。这座陈文龙庙历代旨奉祀典。

琉球王国自明洪武五年(1312)之后,直至清光绪十年(1879)止,琉球与中国是藩属关系。明清两代政府曾派遣册封使团前往参加“册封礼”庆典。因琉球与中国隔着浩瀚大海,而福建省距琉球最近。所以,凡“册封使团”出发前必定就近先到“旨奉祀典”的陈文龙庙祭祀之后启程,或将陈文龙造像陪同使团前往琉球,祈求保佑使团平安往返于中琉之间。陈文龙“神灵显赫”,都能尽到“责任”,每次都使使团平安,很受皇朝赞赏,所以,皇朝就对他一次次地加以敕封,以“水部尚书”作为中琉之间海上交通安全庇护神的封号,直至加封为“镇海王”,以求使团永远受到陈文龙的庇佑,能在风平浪静,海不扬波的情况下保护册封使团平安往返于中琉之间。

民俗的形成

福州南台沿江建起了一座座的尚书庙。陈文龙作为水上航行安全的庇护神受到从事水上商品运输贸易的商贾和长期久住闽江下游两岸的水上居民的崇拜和景仰。陈文龙的尚书庙数百年来香火旺盛,经久不衰。现在,福州市新建的陈文龙庙、堂已达十余座之多,而史书上记载,遗址至今尚存的有5座。

村民重修

1991年,阳岐村村民对尚书祖庙进行重修,为福州市增添了一处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尚书祖庙现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由柳洪平创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