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水南关

水南关

水南关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区的东北角,团结路北端,沁河的南岸,距焦作市35公里,距洛阳市约70公里,距郑州市约1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水南关村被誉为“河南回族第一村”。这里回族人口多,水南关村现有居民3104人(农业人口2897人,非农业人口207人,注:2003年数据),回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98%以上。

地理位置

水南关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区的西北角,团结路北端,沁河的南岸,距焦作市35公里,距洛阳约70公里,距郑州约1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

乡镇概要

2004年以前,水南关是紧邻沁阳市市区的一个农业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004年随着沁阳市城建规模的扩大,水南关已经成为沁阳市区的一部分,如今的水南关称为水南关居民委员会,可是在当地人的习惯中,仍称这里为水南关村。

水南关村被誉为“河南回族第一村”。这里回族人口多,水南关村现有居民3104人(农业人口2897人,非农业人口207人,注:2003年数据),回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98%以上。在1997年以前,水南关村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小康村、富裕村,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有集体企业12家,形成了以制革、橡胶、机械、运输、娱乐为主的支柱产业。水南关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河南省乃至在全国都很有影响。这些年来,水南关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民族法制示范村”、“河南省民族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历史上,水南关村的回族主要从事农业,兼有小本生意的手工业和商业。“做小生意既是水南关回族人的传统,也是维持生存的必须。但小生意只能糊口,不能致富。水南关因此成被称作生死关。”因此,直到改革开放以前,该村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区。在这些不成规模的手工业和商业中,皮业与皮毛业的加工和销售占有一定的地位。当地回族群众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所食用的牛、羊肉全部是当地屠宰和加工的,因此,牛、羊皮的加工和销售也就成了当地颇有特色的产业。据一些年纪较长的村民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已有制皮业和皮毛业,但是没有制革业。1969年,水南关村成立了木业社,是集体经济的一部分,木业社内就有皮业和皮毛业加工,但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木业社内的皮毛和皮毛业,一直停留在很小的生产规模上。

改革开放之后,水南关村的回族群众开始大规模地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第二、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当地的主要产业,水南关村迅速向现代社会过渡。如今该村村民全部从事工商业生产,土地则全部由村集体集中经营。在这个过程中,该村的皮毛业和 制革业迅速发展起来,而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的皮业却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文化特色

水南关是个历史悠久的回族社区。据说元代就有穆斯林在这里居住,并建有清真寺。几百年来,在伊斯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民间文化交互影响下形成的中原穆斯林文化一直是水南关的主流文化。激烈的社会变迁在很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但没有改变民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在水南关人心目中和生活中的位置。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和信仰标志的清真寺始终是社区内最重要的建筑,村民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体现出鲜明的伊斯兰教文化特色。

在伊斯兰文化的熏陶下,社区成员的自我认同首先是回族或穆斯林,然后是水南关人。“天下回回是一家”的民族情感,历史上民族歧视造成的生存环境的艰难,与周围汉族社区的矛盾和冲突,邻里互助的传统,遇到危机时同社区人生死与共、其他穆斯林社区鼎力相助的经历,淡化了人们的家族观念,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在当地汉族人眼中,水南关的回族人以好胜心强、团结、心齐、商品意识强、善于搞小商品经营闻名。

村落发展

发展与民族关系的变化

A.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于历史的原因,河南回族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普遍少于汉族。水南关人拥有土地资源的情况也不例外,全村仅有520亩耕地,人均不足3分。过去,村周围遍布大大小小的坑坑洼洼,耕地常遭盐碱风沙侵袭,雨天水汪汪,睛天白茫茫,每年收获的粮食难以维持温饱。做小生意既是水南关回族人的传统,也是维持生存的必须。但小商品经营只能糊口,不能致富。水南关因此曾被称作“生死关”。

50年代中期以前,水南关人靠小生意勉强维持生存。随着农村集体化制度的推行,水南关也经历了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变化。人民公社时期,村民传统的小经营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遭禁止,人们只能把精力用到人均不到3分的土地上。虽然从50年代中期开始村中办有集体副业和小企业,但这些在上级领导部门统一部署下建起的小规模经营没有多少效益。村民始终生活在贫困中,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花钱靠救济。70年代,村民每年除吃掉18万斤统销粮外,还要四处借地瓜干充饥。1978年,水南关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到90元。

改革开放给贫困中的人们带来了发挥自身潜力的机会和摆脱贫困的希望,但致富道路的选择却不是一件易事。改革开放初期,水南关村也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村民恢复了做生意的传统。但对人均土地很少的水南关来说,这种改革带来的好处很有限,同时却产生了耕作困难、不重视种植管理等问题。

水南关的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在决定水南关的致富道路上起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改变了农村基层党支部和政权组织的主要任务,带领群众致富几乎成了衡量他们成绩的唯一标准。在新任党支部书记买望真的带领下,他们冷静分析水南关的处境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水南关的发展道路,找出了水南关3个可利用的优势和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回族人宰牛、宰羊、刮皮的传统技术有利于发展制革业;二是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有利于办工厂、搞运输;三是紧靠交通要道,有发展饮食服务业、商业的地理优势。在此基础上,他们理出了发展思路,并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为:用好“三把刀”(指宰牛宰羊、刮皮、切糕的刀),走好“三步棋”,大河小河一起流,集体个体同步富。即利用水南关人的传统优势,从发展皮革业起步,同时发展运输业和饮食服务业。在发展顺序上,优先发展集体经济,然后利用集体经济的力量,促进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

他们走出的第一步棋是发展集体皮革业,先建投资少、规模小、效益好的小型制革厂。在小制革厂成功的基础上争取贷款,扩大投资,又先后兴建了3个规模较大的制革厂。这几个制革厂投产后都获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为发展其它工业项目奠定了基础。接着,他们走出了第二步棋:以皮革业为龙头,发展其它可赢利的工业项目。他们整顿改造了不太景气的农机修造厂、平板玻璃厂,又新建了玛赛克厂和造纸厂。这两步棋的成功使水南关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他们随之把发展重点转到促进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上,走出了第三步棋,即利用集体经济的实力,促进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形式的发展。集体经济的成功不仅使水南关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它的社会影响力。村集体有能力为个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优厚的条件和服务。这些服务主要是:担保贷款;免费架设动力线路;解决经营场地;赊欠原材料;帮助办理一切营业手续。这些服务措施调动了村民兴办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从事汽车运输、食品加工、开办小炭场、搞皮鞋、服装加工等多种经营的个体户迅速增加,很快成了水南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们对农业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耕种、施肥、浇水、治虫、收割,将昔日的低产田变为旱涝保收、亩产吨粮的高产田,解决了80年代初期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1993年以后,水南关的经济发展逐渐从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转变,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调整产业结构。近几年,村办企业研制了7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其中有5项填补了国内空白,2项填补了省内空白。新办了2家合资企业,引进外资120万美元。产品销往东北、东南沿海地区和国内其他省份,约有五分之一的皮革产品出口。同时,他们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本地资源,新建了温泉游乐园、羊剪绒制品厂等企业。逐步形成了以集体皮革厂为龙头,以机械、造纸、羊剪绒生产、煤炭销售等集体企业为龙身,以从事汽车运输、皮鞋服装制作、饮食服务业、商业经营的个体经济为龙尾的一条龙产业结构。

80年代以后形成的集体、个体、联合体几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使水南关的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1980年全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仅有200万元,1984年增至500万元,1989年达2900万元,1993年超过亿元,为1.73亿元。1997年全村有15个村办集体企业,360家个体工商户。全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为5.1亿元,创利税3400万元。个体经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加。1997年个体经济的产值为2.1亿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41%。村民的人均纯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1989年人均纯收入为1500元,1993年增至5000元,1997年又增加到7100元。

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现代家庭用品包括高级轿车进入了村民的家庭。据水南关村委会统计,1997年全村有凯迪拉克、小霸王、灵芝等高级轿车36辆,豪华摩托车226辆,大型货车208辆;直拨电话350部,大哥大126部;空调140台,彩电600台。人均拥有集体固定财产7.2万元,私人家庭财产8万元,人均住房面积70平方米。

B.公益事业的发展与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收入的增加,水南关人开始按自己的想法建设水南关。从1984年开始,他们就根据社区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社区建设,逐步发展社区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主要的社区建设项目有以下几项:

(1)公共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架设电话线路;修筑水泥路面,绿化村中街道;修建水塔,免费向社区成员供应自来水;安装路灯;修建村大门口牌楼;在住户门口修建花坛,美化村内环境;为每个家庭安装闭路电视等。

(2)教育投资。1986年新建了学校和幼儿园,后来又增添了电教室、试验室和教学设备。每年给学校补助2万元的教育经费。为了解决师资问题,水南关给教师提供了比沁阳市其他学校更优惠的条件:比同级别教师每月增加40元浮动工资,帮助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家属住房和子女就业等问题。凡在村中教书满10年调走的,每人补助4000元。同时还建立了奖学金制度,规定凡考上高中和中专者每年补助2000元,考上大学者报销学生在校的全部费用。任课教师也可得到2000元至5000元奖金。1986年以来,用于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教育投资共约270万元。此外,他们还投资150万元分批选派205人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进修培训。

(3)住房投资。1987年水南关请有关部门作了新村规划,新村的街道按清真寺的方向排列,清真寺后面不建民房,以保持礼拜方向的圣洁。并先后投资100多万元作为村民的建房补助费,以促进规划的实施。

(4)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投资6万元建成了水南关医院,为村民就近治疗小病提供了方便。

(5)宗教设施建设。1986年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清真女寺。1990年开始陆续投资800多万元(其中村民自发捐助380万元,村办企业资助420万元)修建清真男寺,同时扩建女寺,并为村委会办楼和清真女寺配备了锅炉,安装了暖气,为女寺沐浴房安装了淋浴冲洗装置。

据水南关村委会提供的资料,80年代以来,用于村办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资金为270万元,用于新村规划、街道硬化和环境绿化的资金300多万元,用于男女清真寺建设的资金为800多万元。这些资金一部分由村民自愿捐助,一部分由村集体企业资助。

90年代,水南关逐步建立了社区福利制度。年过70岁的老人每人每月30元生活补贴金或称养老金,军烈属每月50元救济金。每逢春节,每位老人还得到100元钱的礼品。1992年开始实行干部和企业职工退休保险制,凡在水南关企业工作10年以上、年龄55岁以上的职工(包括来自外社区的回族汉族职工),退休后都可得到原工资额85%的退休工资,并可报销一半医药费。退休工资由原工作企业发放,厂在工资在,厂垮工资无。

C.人口交流与民族关系的改善

水南关从1986年开始聘请有关专家、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人到村办企业工作,同时,还招收了不少来自外村的工人。这些科技人才和普通工人多是汉族人。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汽车运输户的增加,水南关又聘请了不少汉族司机。90年代,在水南关的村办企业、学校和个体运输户中,汉族人的比重达80%以上,有的企业甚至达90%左右。据水南关村委会统计,1997年在水南关工作或学习的外来人口共约2350多人。加上水南关人,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实际人口有5000余人,其中近一半是汉族

经济发展引起的人口交流改变了昔日水南关只有回族人工作生活的状况,传统的回族社区如今形成了回汉两族人共同工作的新局面。虽然回族人和汉族人在社区中位置和身份不同,但相互的需要和尊重渐渐改变了回汉两族人的观念,促成了民族关系的新变化。

变化首先从水南关人开始。经济发展引起了水南关对科技人才和普通工人的需求,在汉族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环境中,人才和普通职工大多是汉族人。水南关人首先破除了狭隘的民族偏见,不拘民族选用人才。他们对聘请来的汉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百般照顾,给予高薪待遇,并为他们建造住房,购置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提供种种生活便利,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这些技术人才以厂为家,开发研制高质量的产品,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培养新的技术人才,为水南关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对在各企业工作的汉族职工,水南关也一视同仁,为他们办理了人身财产保险。在工资、福利、退休等方面,外来职工享受和本村职工完全相同的待遇,鼓励他们长期在水南关工作。这些措施在水南关社区内部创造了回汉两族融洽相处、共同发展经济的环境。

经济发展还使水南关人认识到与周围汉族社区搞好关系,维持社区外部环境安定的重要。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水南关和相邻的马坡村、东关村结下世仇,积怨甚深。马坡、东关村的人不敢走水南关的地界,水南关人外出办事需要经过马坡、东关时,只能舍近求远,绕道而行。显然,这种与邻近汉族社区关系十分紧张的状况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区的安定。水南关的主要负责人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各种方式使本村干部、群众认识到与邻村搞好关系的重要,然后主动到相邻汉族社区解怨。水南关人的主动和谦让赢得了两个汉族村的友好反应,从此结束了与邻近汉族社区世代交恶的历史,也为水南关的发展创造了安定的外部环境。

水南关的变化还体现在较为冷静和理智地看待外坊穆斯林与汉族邻居的冲突上。历史上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回、汉两族间的文化差异等因素,造成了两族民众间易起冲突的局面。占人口总数1%左右的中原回族人为了生存,形成了“一坊受辱,百坊支援”的传统。水南关就曾不止一次参加过支援外坊穆斯林的行动。90年代当有关事情发生后,水南关人的观念变了,在“两委”班子的说服教育下,没有人参与有关行动。

D.文化的整合及特点

经济发展使水南关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回族穷村变成一个开放的社区。外社区人口的流入,不同社区间经济、文化、人口交流的增多,使水南关不可避免地处在与外社区文化的互动之中。

社区外部的文化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水南关同质的文化,一类是异质文化。同质文化主要指伊斯兰教文化,包括世界伊斯兰文化和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而成的中国伊斯兰文化。异质文化指各种非伊斯兰文化。生活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地区,水南关人与两类文化社区都保持着联系。与同质文化社区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依据传统进行民族、宗教活动,如逢重大宗教节日,或聘请阿訇、清真寺落成之时,请外坊穆斯林来水南关参加庆典,或应邀到有关穆斯林社区参加庆祝活动;与其他穆斯林社区保持通婚关系,通婚范围往往与互相参与有关宗教活动的范围重合;到麦加朝觐等。与异质文化社区的联系主要是经济联系和各种文化联系。

外社区文化的传播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人员交流,二是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书籍、政府文件等媒介。人员交流包括外社区人员的流入和本社区人口在不同社区之间的流动。流入水南关的外社区人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上级部门派到水南关从事各项工作的干部;

(2)到水南关工作的科技人才、教师、工人等;

(3)到水南关求学的人员,主要包括来自全国各地到清真寺求学的海里凡,1997年水南关有41位来自宁夏、陕西省、新疆等省区和省内其他穆斯林社区的海里凡;

(4)参加各种民族、宗教庆贺活动的外坊穆斯林。此外,还有来自各地的参观访问者。这些外来人口在水南关停留的时间长短不一,但都或多或少传播着一种文化信息。

水南关人在本社区之外的交往和流动是外社区文化流入的主要途径。按流动地的文化特质,可将水南关人的流动地分为穆斯林社区和非穆斯林社区两类。与穆斯林社区的交流主要是社会、文化交流,经济往来不多。大量的经济活动和消费活动是在非穆斯林社区完成。社会大环境中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时尚等,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水南关人,尤其是年轻人。

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书籍等现代传媒是另一个传播社会大环境文化的重要通道。电视的普及使人们呆在家中就可知世界大事,了解社区外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政府部门的文件则通过“两委”班子,将社会的统一要求或规范传达到社区成员中。

通过不同方式传入水南关的同质文化(民族文化或伊斯兰文化)起着强化社区传统文化的作用,传入社区的异质文化则通过与社区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入社区文化,促进社区文化的变迁。这一过程是通过社区文化整合实现的。

80年代以来,水南关主要通过提倡社区基本价值观念体系,同时依靠传统风俗习惯、礼仪等集体活动形式的强化作用,以及社区组织间的相互配合实现社区文化的整合。水南关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观念)融合而成的。该价值观念体系形成于明末清初,通过传统的经堂教育延续至今,其中对普通穆斯林影响较大的是基本信仰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在水南关的穆斯林看来,两种历史上的优秀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相融而成的道德准则,与社会主义道德观是一致的;民族文化(或伊斯兰教文化)的繁荣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在社区文化发展过程中,除了传达各种必须贯彻执行的文件外,没有人告诉他们每一件具体的事如何做。水南关人因而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他们按自己的理解处理各种文化发展问题,在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与社区传统价值体系间寻求契合点或共同之处。社区文化就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新的整合和变迁。

立于1993年的“扩建清真女寺碑记”反映了水南关人对清真寺的看法:“清真寺是穆斯林沐浴礼拜的圣地,是民族文化活跃的场所,同时也是物质文明程度的标志。”写于1997年的题为“办好清真寺,为两大文明建设作贡献”的模范清真寺评比材料中,这样谈清真寺的功能:“清真寺是为本民族婚丧嫁娶服务的场所;是沐身洁浴欢度节日的礼堂;是宣传爱国爱教、遵纪守法、行善积德、杜绝恶行的课堂;是党联系回族群众的桥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教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水南关的“两委”班子注重发挥清真寺的教育功能。两大社区组织———村委会和清真寺协同努力,推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但水南关的精神文明建设既有社会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如法制教育、星级文明户建设等,还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因而内容更为丰富,更具特色。

水南关的村规民约是根据上级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制定的,其中有禁酗酒、禁赌博、禁吸毒、禁贩毒、禁封建迷信等内容。此外,村委会还根据水南关的具体情况,作了有关规定。水南关人富裕之后,奢侈炫耀讲排场之风一度盛行,有些村民结婚时甚至动用一百多辆小轿车,大事操办。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村委会根据社会大环境统一的精神文明标准和伊斯兰文化的要求,提倡勤俭办喜事,作出了结婚不能敲锣鼓、放鞭炮,但可请军乐队或秧歌队庆贺,迎亲队伍步行,少用车辆等规定。清真寺配合村委会的行动,从伊斯兰教文化的角度对有关规定作出解释。清真寺还成立了“净化社会空气维护教规小组”,利用主麻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等重大节庆和群众的红白大典之际,由阿訇进行宣传教育,讲解伊斯兰教教规和伦理道德要求,以及其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致,教育社区居民既要做禁烟、禁酒、禁黄、戒赌、遵守教规的好穆民,又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这种教育使社区文化既保持了自己的基本特色,又与社会大环境的规范一致。

在水南关,持守伊斯兰教信仰,不惜重金修建清真寺,尊奉伊斯兰教倡导的美德或善行,尊敬老人,救助弱小等,是人们赞赏的行为。80年代以来,进清真寺礼拜的人越来越多,约有11.5%的水南关人经常进寺礼拜,忙于各项事务的中青年人大多于主麻日或重大节日参加礼拜。每逢主麻或重大节日,常有来自宁夏固原、同心或其他地方的穆斯林在清真寺门口求助,来礼拜的穆斯林及清真寺慷慨地施散钱财。如有外坊穆斯林因修建清真寺或其它事来募捐,水南关人施散的钱财更多。

但现代非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社区文化在与外社区文化的互动中还发生另一种变化,即社区习俗的变迁。随着各种现代物质文明成果进入水南关人的日常生活,与另一种生活方式相关的用品与观念也为人们所接受。传统和现代以独特的方式融合在一起,一些社区传统习俗渐渐发生了变化。在水南关,身着时髦的西方新娘服饰的新娘子进丈夫家的第一件事仍是双手接过《古兰经》,此习俗的含义是表明新娘子接受了向未来的孩子传授伊斯兰教信仰的任务。阿訇念“尼喀哈”时,新娘头顶漂亮的纱巾或手帕,以表明遵守伊斯兰教妇女不露头发的教规。但新娘的服饰和装扮表达的是另一种生活方式或另一种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