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济贫法
《伊丽莎白济贫法》(Elizabethan Poor Law of 1601)又称英国济贫法、旧济贫法,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于1601年颁布,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被认为是社会政策的最初形式之一。
《伊丽莎白济贫法》总结了英国自16世纪以来处理因大规模圈地运动而造成的贫困、流浪、失业等社会问题的相关法令,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国家对贫困人士承担救济责任的原则。该法确定了中世纪后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女王陛下政府实施济贫制度的基本格局,在英国济贫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国家济贫制度,开辟了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先河。
法案介绍
根据《伊丽莎白济贫法》,治安法官有权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救济办法因人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的,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作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这一法律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让那些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如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和身体残疾的人,得到救济或赡养;给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份工作,让他们能够以此谋生。
此后,女王陛下政府又在这部法律规定的原则基础上,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1662年,斯图亚特王朝通过的《住所法》,这部法律规定,贫民须在其所在的教区居住一定年限的,可以获得救济。1723年又进一步规定,受救济者必须进入济贫院。由于在执行中问题多多,1782年,政府又作出相反规定,除了年老及丧失劳动力的人必须集中起来接受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人仍采用把原料发给他们,让他们在家做工的办法进行救济。1793年对法战争开始后,各地发生抢粮事件,于是伯克郡济贫官员于1795年5月在斯皮纳姆兰村开会,决定向收入低于公认最低生活标准的工人提供补助,允许他们在家得到救济,即所谓“斯皮纳姆兰制”。此后,这一制度在英国各郡广泛采用,成为缓和阶级矛盾的重要措施。
但是,工业革命后,英国大规模使用机器,家庭手工业趋于没落,造成了大量无业流民。贫困化加剧使得政府用于贫民救济的财政支出数额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认为旧的济贫法已经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
修正
1834年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The Poor Law Amendment Act of 1834),这是1601年以后最重要的济贫法,史称新济贫法。该法取消了“斯皮纳姆兰制”的家内救济,改为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习艺所中从事苦役的贫民。但是,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有人这样描述济贫院的基本情况:在砖铺的地面上到处是贫困的妇女以及满脸脏物到处乱爬的孩子,老年妇女躺在床上气喘吁吁无法动弹,或围坐在窑炉旁大声咳着,老年男子弓着背忙着活计,苟延残喘。政府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
可以说,这部新的法律不仅没有改善工人的生存状况,反而使他们陷入更加绝望的境地。
在管理上,中央设置三人委员会,在地方各教区联合区组成济贫委员会,管理济贫事宜。1847年,中央的三人委员会改为济贫法部。1871年,济贫事务改由地方政府部管理,但习艺所的惩治原则一直未变。
20世纪以来,济贫法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待到1946年的《国民保险法》和1948年的《国民救助法》通过后,卫生部主管的社会保险已完全代替济贫,济贫法失去作用。
苏格兰的济贫制与英格兰共和国和威尔士男子足球代表队的相似,但在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两王国合并后,由议会通过专门适用于苏格兰的法律。这里没有象英格兰和威尔士男子足球代表队那样的教区联合区和济贫委员会的组织,且在1921年以前没有救济有劳动力的失业者的法律。
参考资料
英国济贫法.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