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福先
宗福先,男,1947年2月出生于重庆市,祖籍苏州市常熟市,中国内地编剧、作家,毕业于上海延安大学。1978年,宗福先创作个人首部话剧《于无声处》,该话剧获得中国文化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特别嘉奖。他写的《血,总是热的》也获得1980年-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1983年,宗福先担任剧情电影《血,总是热的》的编剧。1996年,他担任战争电影《鸦片战争》的编剧,2003年,他担任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2007年5月16日,宗福先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2009年,他与江海洋、谷白联合担任编剧的剧情电影《高考1977》上映。2011年,宗福先担任话剧《4·11上海夜》的编剧。2018年,宗福先发表随笔《《于无声处》四十年》。
人物经历
1968年,从上海延安大学毕业后,宗福先进入上海热处理厂有限公司当工人。
1978年,创作个人首部话剧《于无声处》,该话剧以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为背景,通过两个家庭不同命运,歌颂人民群众反抗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1980年,调入市工人文化宫担任文艺科干事。
1981年,与贺国甫合著话剧《血,总是热的》。
1985年,进入上海市作家协会任职。1986年,担任三幕话剧《传呼电话》的编剧。
1994年,担任电视剧《大上海屋檐下》的编剧,该剧由谢晋执导。
1997年,担任战争电影《鸦片战争》的编剧,该片由鲍国安、苏民、林连昆联合主演。
1998年,担任编剧的犯罪剧《生死之门》播出,该剧由潘虹、施大生共同主演。
2003年,担任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2004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6届全委会委员。
2007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9年,担任年代情感剧《寒夜》的编剧,该剧由孔刚、陈烈联合执导。
2011年,担任话剧《4·11上海夜》的编剧,该剧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前夜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四个年轻人之间的故事。
2017年,在期刊《上海采风》上发表随笔《我的戏剧老师曲信先》。
2018年,在期刊《上海文学》上发表随笔《《于无声处》四十年》。
主要作品
话剧作品
电视剧作品
参考资料:
电影作品
参考资料:
出版书籍
参考资料:
随笔
个人生活
宗福先的祖父是大学中文系教授;父亲虽然从事航运工作,对古典文学却有较深造诣;母亲是语文教师。
获奖记录
创作历程
相互启发
宗福先:
我在“文化大革命”前曾读过曹禺老师的话剧《日出》,在“文化大革命”中又偷偷读了《雷雨》。这些作品给我很多启发。我写作《于无声处》时从老前辈作家的作品,特别是从您的剧本中学习和借鉴了一些创作手法。这次来北京市我能见到您感到很高兴。我希望您能给我谈谈您的写作经验、学习方法,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曹 禺:
你别这么说。应当说你的《于无声处》给了我很多启发。你谈到曾从我的剧本中学到一些创作手法,我感到很惭愧。其实,我也是从我的前辈作家的作品中学了一些东西,应当说是前人教我的。我和你走的路子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写作要从生活出发,对生活要有真情实感。我生活在;旧社会的时间很长,对旧社会的妖魔鬼怪是恨透了的,因此我写了《雷雨》。你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林彪、“四人帮”这一群叛徒、特务、披着党员外衣的恶狼是恨透了的,因此你写了《于无声处》,我们都是在生活中有感而发的。
剧本好评
宗福先:
希望两位老师先对我的剧本提提意见。
曹 禺:
你的剧本写得好。在剧本中我最感兴趣的人物是何为,这个人物写得最生动。何为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形成了一种愤世嫉俗的性格,他“看破红尘”,但又不是逍遥派,他是要革命的。他嘻笑怒骂,正话反说,语言很典型。譬如他说:“说我埋头钻业务,想成名成家,走白专道路,算了,我走白痴道路,当个大傻瓜,行了吧,”又如他说的“钳口术”,“把每人的上下嘴唇打两眼儿”,这些语言非常强烈地表现了对“四人帮”的不满和谴责。何为是这个时期某种类型人物的一个代表。
宗福先:
我写的剧本最初一些地方舞台感觉不强,是导演和演员在排演时帮我作了不少修改。我开始是学习写小说。小说的写法与戏不一样,所以刚写出剧本来,不少同志提出主要的毛病是在舞台上动不起来。
曹 禺:
人物是要靠语言和一定的动作来塑造的。你写何是非这个人物也抓住了他的特点。这个人太可怕了,为了自己,把什么都卖了。他讲的是最革命的词句,其实是最大的流氓,这正是“四人帮”的特点。当然,这个人物的面目还可以写得更清楚一点。那天我问过你,何是非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今天会怎样表现呢,你说他会痛哭流涕地“揭发”唐有才。可见你对这种人物还是看得很透的。形象的深刻性也在这里。你这个戏的结尾也很好,寓意较深。他的老婆、儿子、女儿都反对他,离开了他。最后一个人孤零零地、恐惧万分地伏在桌上。结尾一声惊雷安排得非常出色。
作品缺陷
宗福先:
是的。完全看得出来有一些人为的痕迹。有的地方想到了好的场面与人物,但没有仔细推敲。也许作为一个场面还是可以的,但放到整个戏里头就不舒服了。如刘秀英与何是非的一场戏,写的时候还是满顺的。刘秀英要求何是非不要再害欧阳平,感情是写出来了,但放在整个戏里一看,人们会问:为什么她在九年前不说,人工的痕迹太重。何菩的毛病也很明显,为了要她在九个钟头内转变过来,对她的起点、转变的层次都没写清楚。这样的人物在生活中是存在的,但戏里的处理却很勉强。还有,刘秀英下楼来老是说有鬼,可是她却不说出何是非出卖欧阳平、梅林的事。何芸告诉她爸爸,追捕的就是欧阳平,观众这时确实是提心吊胆的,但也有人工痕迹。欧阳平欲走又留,戏剧效果是有了,但分析起来也不够合理。
曹 禺:
关于戏剧情节合理的问题,我觉得不能理解得太狭窄,它也有一定的限度。都要求那么合理,就难办了。
戏剧结构
宗福先:
说起来好像是“历史的误会”。有一次我写了一部小说,请一位作家看了,认为我语言还有可取之处,但结构不行,组织故事的能力差。所以我很想学习。正好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业余小戏创作学习班,我就参加了。听课,写戏,大家的劲头很足。我一个多月写了四个剧本。他们看我的劲头很足,就吸收我参加了工人文化宫的业余创作组。这几年我也进行了一些其他形式创作的尝试,比较下来,戏的结构是最难的,很不好掌握。所以,想请曹禺老师给我讲一讲怎么写戏,这是我最需要的。
曹 禺:
哎,这可难了,我也说不好。戏剧的结构是非常之难的。这一点要学习前辈的名著,也要学习传统的戏曲作品。我们中国戏曲的编剧水平很高。京剧《乌龙院》宋江要杀阎婆惜,眼看要杀了,可是戏里还不马上杀,还翻来覆去地这么搞、那么翻,把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写足了,把人物性格写透了,这才杀她,真是写得太好了。《杨门女将》《白蛇传》(有的版本)也是这样。多看些好剧本,要反复看,研究人家的剧本好在哪里,为什么会吸引我,怎么下工夫的。写戏是“出汗的艺术”,不出汗,不下苦功夫,就写不出好戏来。
拿我的习惯来说,在写戏的时候,我对戏的结尾是捉摸得比较明确的,往往写头一步的时候,对最后一步是个什么样子都有个比较清楚的考虑。这样,戏就不模糊了。我写戏常常不按次序写。
曹 禺:
哪段想好了就写哪段,怎么顺利就怎么写。这段能表现我的思想,就写这段,那段能表现某个人物,就写那段。总之,酝酿最成熟的地方可以先写,然后结构起来。我常常不是一气呵成的,当然,也有几个戏是一气呵成的。总之,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写法,别人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
曹 禺:
写戏不需要什么框框,要从具体的人物、具体的形象出发。
宗福先:
请您谈谈,您在写戏时是怎样写好人物的。
曹 禺:
要写好人物有很多因素,不过最重要的是对他们熟悉和了解。要常观察,常思考。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人物,那么,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有什么特点,在发生某种事的时候,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每天可记在笔记里。看多了,想多了,人物就成形了。到时候逼你非写不可时,就能比较顺利地写出来了。至于说有什么绝招,我没有,也不相信谁有。生活积累很重要,多看创作也很重要。看十本再好的“编剧法”,可能不顶一部好剧本给你的教益大。当然主要还是多实践。理论是需要的,是为了指导实践,不能把理论变成自己头脑里的框框。还是要从生活出发,同时注意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没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就不会比较、鉴别、吸取别人作品中的好处,分析自己作品中的缺点。总之要多看、多读、多练。你看过哪些书。
传授经验
宗福先:
小说看了一些,外国文学名著看得多点,剧本看得少一些。
曹 禺:
古今中外有不少好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老是爱说莎士比亚,一定要读。所谓“四大悲剧”,起码有一两个很值得学习。你读读莫里哀的作品怎么样,小行星3789现在缺少好的喜剧。另外,要多看戏,可以提高你的舞台感觉。看戏也不能老看话剧,这样会有局限。各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精彩的东西。最近在北京演出的川剧《打神》,吉剧《包公赔情》,写得真好。
我还主张多看小说,它可以帮助我们用简练的手法把人物刻画出来,把动人的故事讲出来。如《耳中人》中的短篇至多不过二三千字,但人物、故事写得很清楚,蒲松龄掌握文字的能力确实好。《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游传》等,我小时候没事成天读,对我帮助很大。中国的诗词对丰富语言的表现能力,也很有好处。
一个作家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我觉得你要读点历史、文学史;也要了解外国的文学,但更重要的是认识中国的文学传统,我们都是从这个传统出来的。当然这种学习要变成自己的东西,要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借鉴不等于模仿,模仿是最没有出息的。你现在不宜单打一,戏、小说、散文、诗都可以写一写。最好还要学会一门外语。
曹 禺:
《雷雨》修改后出了一个版本,很糟。一个人应不悔旧作。已经写成了,就让观众去鉴定吧。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改了这点就牵动了那点。当然,想成熟了也可以作些修改,但无止无休地改,不是办法。自己存在的问题可在以后的创作中注意改进。
你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我相信你不会被一片赞扬声所淹没。盛名之下,其实是很大的累赘,弄不好就会成为包袱,使你今后写戏困难。
人物评价
宗福先个子不高,瘦瘦的,有些单薄,长长的脸庞,淡淡的眉毛,那双眼睛不像想象中的那样明亮、深(陕西省戏剧评)。
在话剧《传呼电话》中,体现了宗福先对自己以往剧作风格的突破和超越,标志着他把戏剧审美的观照点,从平视和凝视生活,转向了俯视和透视生活。这意味着他开始挣脱出传统戏剧审美思维方式的单向性局限。正是这种通过对生活自然流程的客观描述,来完成对生活的总体和动态把握的创作意向,构成了这部作品现代审美意识深化的新层次(《中国戏剧》评)。
从他的话剧处女作《于无声处》到《血,总是热的》,以他“言人之不能言,言人之不敢言”的笔锋,拨动了观众的心弦;以他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挖掘出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探求社会生活丰富 复杂的底蕴。他敢于面对严峻的现实,但对它的剖析却丝毫没有“看透一切”“事事皆非”的颓丧情绪。因而他的作品既给人以力量,又给人以思考,幽默中见哲理,妙趣中见机锋(《上海戏剧》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宗福先.中国作家网.2024-04-22
于无声处.猫眼电影.2024-04-22
血,总是热的 (1983).豆瓣电影.2024-04-22
惊雷响无声——话剧《于无声处》的台前幕后.千龙网.2024-04-22
上海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开幕 主席团名单上午通过.新浪网.2024-04-22
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作家网.2024-04-22
高考1977 (2009).豆瓣电影.2024-04-22
宗福先新作红色悬疑剧《4·11上海夜》最后彩排.中国新闻网.2024-04-22
新刊 | 《上海文学》2018年第7期目录.搜狐网.2024-04-22
传呼电话,你还记得吗?.新民网.2024-04-23
话剧《于无声处》经典回归,这一声回响四十年.搜狐网.2024-04-23
生死之门.搜狐视频.2024-04-23
宗福先.猫眼电影.2024-04-23
宗福先 的作品(3).豆瓣.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