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交响曲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Symphony No.4 in B flat major, Op.60)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完成于1806年的9、10月间。这部作品于1807年3月由奥佩尔斯道尔夫伯爵和他的乐队首演,演出地点是维也纳的利赫夫诺斯基宫。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以其优雅、活泼、轻松的气质引人注目,其中充满了微妙的力量平衡。
创作背景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作于1806年。这一年,社会动荡、拿破仑战争、“科西嘉暴乱”,神圣的罗马帝国的瓦解;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也在动荡:对“问题子女”进行几次手术的苦难,即对他心爱的歌剧《菲德利奥》进行删节和重新改写。接着是对排练准备不足及几次演出所遇到的不顺利的紧张心情,致使和剧院经理闹翻而愤怒地索回总谱。对一个意志薄弱的人,这些苦恼会令人晕头转向,但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这些却引燃了他的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力的爆发,八部主要作品几乎是在同时形成的。包括:热情奏鸣曲、三首“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第四钢琴协奏曲、第四和第五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在这多产的季节里,《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走在其他一些更重要的作品的前面,虽然这个《降B大调交响曲》开始创作很迟,但完成得早,所以称为第四交响曲。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的大部分创作完成于1806年9、10月间,此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正在利赫诺夫斯基亲王的格拉兹夏宫内作客,由于不愿为一位法国将军和其他几位法国军官演奏,与亲王发生了一场“不愉快、甚至粗鲁的争吵”。《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是应一位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崇拜者奥派尔斯道尔夫伯爵委托而写的,贝多芬为此收到五百弗罗林,日期是1807年2月3日。伯爵对他委托创作的这部交响曲有六个月的专用权。
演奏提示
乐器编制:一支长笛,其他木管乐器采用通常的双管编制,两支圆号,两支小号,一组定音鼓和弦乐。
鉴赏评价
全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引子:在比较长的缓慢的引子中,充满着梦幻的、想象的气氛和象是质问一般的语气,由弦乐器在木管乐器的持续音背景上奏出一个下行的沉思乐句,它的速度缓慢,象是在探索衬什么似的,整段引子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前奏曲的先驱:引子和呈示部有机地联结在一起,暗示着即将出现的第一主题。除引子外,整个第一乐章几乎全是欢乐和笑意的表现。
第一主题:由于休止符的间隔,主题的动机以分离的形式叠次出现,形成一种奇特的背景,然后更为动人的、生气勃勃的乐句出现了,它的节奏活跃、敏捷,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第二主题:由大管、双簧管和长笛相继奏出,纯朴、带有牧歌风味,象是晶莹的露珠,而伴奏部分如同衬托着露水的绿叶。展开部:采用了引子和主题的小引子,象是青春的血液在奔腾跳跃,到处洋溢着生命的欢乐。再现部:比呈示部更有力,定音鼓的出色使用,更增强了效果,把欢乐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这是一段非常杰出的音乐。
第二乐章:抒情性的柔板
它表现了夏天早晨原野一般平静的境界,包含着爱的憧憬和爱的陶醉,也偶尔有着淡淡的忧伤。这个乐章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是乐章的核心。第一主题:平静而高雅,非常富于表情,既有沃尔夫冈·莫扎特那种秀丽委婉,又充满了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特有的那种深刻情绪。主题前面有一个小节的引子,它的四度音程和跳动的节奏贯串在整个乐章里,象是隐藏在心灵深处的坚定的信念。引子之后,第一小提琴象歌唱似的奏出了主题。
第二主题;由单簧管奏主题,弦乐器用带休止符的三连音作伴奏,使这个美丽的旋律蒙上了一层幻想的浪漫色彩。在乐章的最后,定音鼓有一小节的独奏,把这个乐章的结束处理得十分完善。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这个乐章虽然注明为小步舞曲,但速度很快,情绪激动而幽静,很象一首谐谑曲。它不是辩论式的或理性冲突的作品,而是富于诗意的幻想性作品。它的配器象室内乐那样内在,有着浓淡和明暗的显明对比。基本主题有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采用了奥地利民间连德勒舞曲的特点,非常激动,在乐章的基本主题中显得格外鲜明。
第二乐段:优美而有弹性,弦乐和管乐器交替出现,象青年人直率坦白的心情,使人感到欣慰。
中间部分:由管乐器演奏主题,单纯而朴素,但它常常被小提琴的那种从弱音到强音的激烈变化的滑音所打断,很象天真、调皮的俏语。
中间部分是很幽静的,它和第一乐章有着感情上的呼应。再现部分:它是整个乐章的再现,最后加入了一个新的结尾,使音乐在响亮的和弦中结束。
第四乐章:不过份的快板
终曲乐章充满喜悦和欢乐的情绪。到处都可听见提琴在跳跃,鼓声在歌唱,它仿佛在对人们说:“青春是多么美好,生活是多么愉快啊!”在结构和配器上都能使这些乐器自由自在地演奏,发挥它们最大的特色,音响非常谐和。 ·
第一主题;由弦乐器用急速的十六分音符奏出,体现了无限欢乐和青春的力量。
第二主题:由双簧管和长笛相继奏出坦率而纯朴的主题,单簧管的三连音和弦乐的持续音作为伴奏。展开部:有一些不平常的调性布局,出现在全音关系的调性连续,增强了奇妙的色彩并作了充分的发展,弦乐器在这里显得特别有力,好象生命的精力在热烈地舞蹈。
再现部:重复了所有的主题。在结尾部分出现了一段短短的有趣的乐句,小提琴和巴松的独奏,娓娓而谈,它好象回答了第一乐章的引子所提出的问题,这个结尾快乐地笑着告诉人们:“青春和生命就是这样的!”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曲中)“犹如希腊风格般纤细、精巧的作品。”(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评)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以其优雅、活泼、轻松的气质引人注目,其中充满了犹如神助的、微妙的力量平衡。这种气质在后世舒曼的器乐风格中变得司空见惯。(美国当代音乐学家列维斯·洛克伍德评)
重要演出
社会影响
《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中的谐谑曲乐章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形式路径。此后,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在许多中期作品中都沿用这一思路。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