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李村乡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时期,西李村乡境域称李村镇;1984年1月,撤销公社建制,改称西李村乡;截至2018年末,西李村乡有户籍人口23416人;截至2020年6月,西李村乡下辖27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李村街。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时期,西李村乡境域称李村镇。
1949年10月,置李村乡,属观音堂区。
1951年秋,建李村区。
1956年3月,改称李村中心乡。
1958年9月,成立李村公社。
1961年10月,改为李村区,下设李村、柳沟、塔罗和南岩4个小公社。
1965年7月,将4个小公社合并为李村公社。
1981年3月,改名为西李村公社。
1984年1月,撤销公社建制,改称西李村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李村乡地处陕州区东部,东、南部与洛宁县交界,西与观音堂镇为邻,北与渑池县英豪镇和果园乡接壤,乡人民政府距陕州区县城67千米 总面积144.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西李村乡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凹平3种类型,分布着“三山,五岭,七十二道沟”,境内最高峰熊耳山主峰海拔912米,最低点位于陈庄村王屋头村民组海拔512米。
气候
西李村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6℃,无霜期年平均215.3天,年平均降水量659.9毫米,年光照总数为2257.4小时,生长期年平均262天。
水文
西李村乡境内属黄河流域,自北向南依次有泉沟河、界牌沟河、李村河、永昌河和岳庄河5条河流。
自然灾害
西李村乡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冰雹、洪涝等,有“十年九旱”之称。
自然资源
2011年,西李村乡有耕地面积6.8万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西李村乡下辖27个行政村:李村、白埠村、高沟村、杨岭村、泉沟村、岩里村、古店村、上断村、塔罗村、方里村、张沟村、南岩村、王彦村、陡沟村、柳沟村、唐家沟村、原村、河洼村、吴家坑村、龙脖村、魏家窑村、元上村、王营村、岳庄村、下张村、陈家庄村、寨上村。
截至2020年6月,西李村乡下辖27个行政村:李村、陡沟村、白埠村、杨岭村、陈家庄村、岳庄村、高沟村、魏家窑村、下张村、张沟村、寨上村、吴家坑村、原村、古店村、岩里村、方里村、上断村、南岩村、龙脖村、塔罗村、王彦村、泉沟村、王营村、元上村、河洼村、柳沟村、唐家沟村 ;乡人民政府驻李村街
辖区代码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西李村乡辖区总人口24221人,总人口中,男性12904人,占53.3%,女性11317人,占46.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
截至2017年,西李村乡常住人口20290人。
截至2018年末,西李村乡有户籍人口23416人。
西李村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经济
村镇建设的高潮使李村面貌焕然一新。1998年,塔罗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建了县东农村第一个市场。1999年,凤凰山下又奇迹般地出现了地庄市场。2000年,李村市场建设投资520余万元,完成了改建新建任务。三个市场犹如高昂的龙头,带动着全乡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活跃着宜、洛、渑、陕四县的边贸经济。全乡共有工商户360户,从业人数840人,年营业额达4600万元。
进入新世纪,新一届党委、政府,立足李沧区实际,提出了“粮退经进”战略,围绕烟、牧、林、草、菜五大支柱产业,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人均“一亩烟,一亩林(草),一亩耐旱作物”的产业化调整格局。西李村乡具有20余年的烟叶种植历史,是一个“村村有烟叶,组组有烟叶”的烟草之乡,是河南省三万亩烟草基地之一。2007年,全乡种植烟叶15000亩,全乡以托盘育苗为重点的集约化育苗面积达1.2万亩,新建造托盘育苗大棚121个,新建下排湿烤房351座,小改密烤房278座,半密集烤房30座。集约化育苗,新式炕房推广应用占全县领先水平。地膜覆盖率达100%,豆浆灌溉根12500亩。
西李村乡小辣椒种植从2003年开始,面积200亩,2004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乡党委委员李建中牵头正式注册成立了“陕县西李村乡椒业发展协会”,积极引导广大农户从事小辣椒生产,当年全乡小辣椒面积达到6000亩规模,产值达到9000万元,2006年全乡栽种朝天椒10000亩,亩产量达500余斤,每公斤13元,最高时达20元之多,较去年翻了一番,总产值突破3000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此一项净增1200余元。
为李村乃至陕州区小辣椒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村乡椒业发展协会被评为三门峡市“十佳”农民专门组织。通过近几年辐射带动,良性运作,李村乡椒业协会已在临近乡镇发展会员单位51个,会员145个,且进行了无公害产地认证和陕州牌商标注册,并在积极争取辣椒深加工项目,现已发展小辣椒面积13000亩,成为县东乡镇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李村红薯因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红粘土质,干甜可口,蒸食烤食皆宜,深受消费者欢迎,李村红薯粉条更以纯红薯粉加工、纯手工制作、纯天然原料、色亮爽口、京誉豫西,供不应求,为了把红薯产业做大,乡里不断进行品种更新改良,适度扩大耕作面积,鼓励进行红薯深加工,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年可产红薯2000万公斤,红薯粉条100万斤,除满足当地需求外,年外销70万斤。
综述
2011年,西李村乡财政总收入1125万元,比上年增长3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756.4万元,增值税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
2018年,西李村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2011年,西李村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均2.8亩,农业总产值1222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5%,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小杂粮为主,生产粮食19600吨,人均797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朝天椒、红薯等,烟叶种植面积10000亩,朝天椒种植10000亩,红薯6000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生产肉类5125吨,畜牧业总产值1.30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2.47%,其中投资20亿元的雏鹰农牧生态猪养殖项目,已累计投资3亿元,林业面积52617亩,有手扶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农业机械5103台。
工业
2011年,西李村乡工业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能源矿产开发、饲料加工、肉类加工、商贸五大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工业总产值达到66500万元,企业23家,其中龙头企业3家。
商贸
2011年,西李村乡是辣椒、手工粉条商品集散地,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4000万元,城乡集贸市场3个,商业门市部367家。
交通
西李村乡郑西高铁、三宜公路、观崛公路、318省道过境,乡级柏油路联结连霍高速和310国道。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西李村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69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11所,在校生1300人专任教师68人;初中1所,在校生550人,专任教师4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西李村乡有文化中心站1个,村文化大院27个,各类图书室29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西李村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卫生院1所;病床20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136人。
2011年,西李村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32户,人数42人,支出84168元;城市医疗救助11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648户,人数1578人,支出2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5万元,敬老院1所,床位27张。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西李村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98户,移动电话用户17000户。
水利
2011年末,西李村乡有龙脖水库1座,位于永昌河上,水库面积2422亩,可灌溉宜阳县、洛宁县、陕州区3县6乡7.45万亩土地,完成了节水、引水2个项目,其中投资1200万元龙脖水库节水灌溉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受益范围涉及王彦、李村、吴家坑、柳沟、河洼、岩里6个村民委员会;投资7606.29万元的陕县龙脖水库引水工程项目,沿线经过龙脖、王彦、柳沟、陡沟、白阜5个乡村,该工程主要服务陕县产业集聚区工业用水,同时兼顾管线周边20000亩农业灌溉,日供水能力达3万立方米。
旅游
西李村乡地处丘陵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三山、五岭、七十二道沟。早在东汉永平年间(公元75年),熊耳山就有壮观的空相寺,禅宗初祖达摩圆寂后立塔葬于寺内,举世闻名。现在此处为三门峡市八大景区之一—空相寺文化景区。目前,空相寺修工程已投资2000余万元,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史馆馆长启功先生题写寺名的山门殿,由日本达摩研究会理事长佐野大义题写殿名的达摩殿已经向游人开放。位于元上村还有建于隋朝、翻修于清代的安国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李密墓、王伯当墓、公主墓等名人圣迹。龙脖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5180万平方米,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李村的名胜古迹,将为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事业增光生色,有希望成为豫西旅游的一方热土。空相寺商贸城、龙脖水库娱乐城期待各方有志之士前来施展才能,成就伟业。
地名由来
西李村乡,隋朝末年,起义军头领李密率数万众驻扎陕州区一带,其中一名大将李存孝驻扎此村,后因其名声显赫,以其姓命名李村,1984年,为了区别新安县李村乡,更名为西李村乡。
参考资料
陕州区西李村乡脱贫攻坚工作纪实_河南频道_凤凰网.河南凤凰网.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