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不平均沉降

不平均沉降

不平均沉降,是一种通常出现于堆填土地的现象。沉降主要成因为泥受压增加,例如加建建筑物,泥中水分流出,泥体积减少,引致下陷,主要发生在污泥、粉粒、粘粒的泥层。另一原因为泥层中包含腐植质,当腐植质被分解,令泥体积减少,引致下陷。因土层结构和土面施力情况不同,不同部分的沉降皆不相同,引致不平均沉降。

概述

不平均沉降,亦作 不均匀沉陷,是一种通常出现于堆填土地的现象,是反映土木工程结构基础的变性特征的重要指标。不平均沉降若在路面上出现,可能会引致路面下陷,若在飞机跑道出现的话,更可能会酿成6.24飞行事故。而建筑物的地基若产生不平均沉降的现象,更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沉降主要成因为泥受压增加,如加建建筑物,泥中水分流出,过度抽取地下水、不断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地铁施工也是造成的“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解决方法

为解决不平均沉降,一般都会在建筑工地上打桩,把桩基打至地底的岩石表面为止,使堆填地的沉降不致于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而对于路面或飞机跑道,则会在表面铺上至少一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使沉降发生时,路面足以承托交通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法是先挖走引致沉降的泥层,通常为污泥、粉粒、粘粒及腐植质,常为旧海床或旧树林,回填一般填土和压实。或把去水带由地面打进引致沉降的泥层,再在工地上堆上重物如泥、石块、石矢,增加泥土压力,逼出水份,加速沉降。沉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建造。或使用块状地基或隔地基,把建筑物浮在地基上,减少不平均沉降的影响。

建筑设计措施

1)建筑措施建筑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规则整齐,尽量避免形状复杂、阴角太多、建筑物有显著的高差或荷载差异。在软土地区建筑物的裂缝事故,往往是在高度或荷载有差异的建筑物为多见,尤其是高、低或轻、重单元连成一体未设置沉降缝时易发生。

2)保障质量加强原材料的进场验收,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在进行砌砖时应遵循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的砌筑法。并注重砌体与非结构构件的可靠连接,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

3)设置圈梁在建筑物的基础和顶层处,宜各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其他各层可隔层设置,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它在一定程序上能防止或减少裂缝的出现,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阻止其发展。

4)建筑物的长高比及合理布置纵横墙由砖石结构建筑的纵横墙应当尽量保证贯通,横墙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一般不超过建筑物宽度的1.5 倍为宜。纵横墙尽量保持直线,减少转折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

5)设置沉降缝利用沉降缝可以有效地将建筑物进行分割,进而实现单元体化。从而使得各个单元体之间的沉降可以产生互补,减少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对于长度较长的建筑物以及不同建筑时期或者同一建筑时期的不同部位都应该进行沉降缝施工,并保证沉降缝宽度的要求。

6)相邻两个建筑物的影响建筑物不仅仅使建筑物的地基发生形变,由于压力的扩散作用,将会导致相邻的土层也发生形变。因此,在建设建筑物时,两个建筑物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

结构设计措施

1)减轻建筑的荷载在建筑设计时尽量减少自重应力,采用的建材计量选用自重轻、强度高的材料。同时还可以采用建设地下室或者半地下室的措施,来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

2)增加建筑物的强度以及刚度尽可能的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并可以适当的增加横墙的数量,这样有助于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在此之外,可以从建筑物的结构上出发,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即便发生较大的沉降,也可避免发生较大的挠曲变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裂缝的发生,即便产生了裂缝,也可以阻止裂缝的继续扩大发展。

3)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应当采用静定结构建筑体系针对地基比较软弱的建筑物、工业厂房,都可以考虑采用静定结构的结构体系,这样可以减轻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后果。

4)设置施工后浇带设置施工后浇带,这是一种先“放”后“抗”的方法,进行后浇带的部位通常设置在建筑的主楼以及副楼的结构受力比较小的部位。在分别对建筑物的主楼以及副楼进行浇带施工时,应该从基础梁、墙、基础顶板到上部结构的梁和板都提前预留出进行浇带施工的地方。等待主楼与副楼完工之后,再利用钢筋混凝土将主、副楼进行补强施工,使整个结构连成一个整体。这样施工可以先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先“放”,使得建筑物发生一部分沉降之后再进行浇带施工,再进行“抗”。即通过构造措施,提高砌体强度,加强墙体的整体性和抗裂能力,减少墙体变形。

地基基础设计措施

1)在地基基础设计时,应当以控制建筑物变形为主。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对基础最终沉降以及偏心距离进行有效的验算。

2)在进行基础地基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有意识的针对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进行加强。采用各种形式,减少或者消除基础的挠曲变形。

3)当低级的本身力学性能不能够满足建筑的的支撑需求时,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4)对于同一建筑物,应当尽量采用相同的基础,并兼基础埋置在同等厚度的土层之中。如果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必须要断开,尤其是在地震区。

填海工程

现时的填海工程都会先把海底的污泥挖起,然后再进行堆填。这是因为海底下的污泥其实是一种物理结构很不稳定的沙水混合物,一但施以压力,会把水从污泥中逼出。因此,若不先把海底下的污泥挖走,当混合物的水份流失,就会使地表下陷。但挖污泥会破坏水中生态,亦有可能翻起海床中的重金属。故挖污泥的工程有法例规管,必有环境评估及监控,所挖的海泥亦有指是存放区。现填海工程多以去水带加上预压泥层为主。现时香港将军澳填海区的不平均沉降现象,都是因为填海前的工作做得不够好而引致。庆幸的是,这些沉降现象只有路面受影响,但行人路的下沉,亦对居民的出入造成不便。

因素

地质因素

由于基岩起伏,局部土质不均匀,覆土层的厚度不同,常常使建筑物一部分基础置于坚硬的基岩上,另一部分基础置于硬土层上。或者于地基土质软弱,地基下卧层软土厚度较大,土的压缩性较大,存在暗沟、洞穴等。地基含水量变化不正常,受压后都会使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勘察因素

勘察单位不按规定操作,如钻探中布孔不准确或孔深不到位,造成地质报告的准确性差、真实性不高。实际施工时,有些工程甚至不进行有效的地质勘察盲目施工。

设计因素

建筑物长度太长;建筑体型比较复杂、凹凸转角多;或有层高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未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及建筑物整体刚度不足;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相邻建筑物复合地基的影响等设计方面的失误。

施工因素

没有认真验槽;施工排水方案不合理;对建筑物任意改建、扩建;墙体砌筑时砂浆强度偏低、灰缝不饱满,拉结筋不按规定标准设置等。

其他因素

大量开采地下水,建筑物使用不当。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或增加振动,破坏墙体,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结构破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