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级片
B-movie,指低预算拍出来的影片,不属于通常所说的电影分级。B级片是从制作投入上划分的等级,而通常所说的电影分级是从内容尺度和观众年龄上进行区别。
B级片拍摄时间短且制作预算低的影片,所以普遍布景简陋、道具粗糙,影片常缺乏质感,没有良好的品质。另一方面,因为制作预算的限制,通常B级片并没有大明星参与演出,但都刻意挑选大众喜欢的类型,常挑选与牛仔、情欲、黑帮、恐怖、神怪、科幻有关的剧情题材,偶尔也会抄袭当下流行的剧情模式。
B级片中占大部份是恐怖片,黑帮电影,其次还有软情色电影。虽然它们不见得让大众所接受,但常在次文化引起广泛讨论,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介绍
解释
B级片因为缺乏预算,所以品质不是很好,通常没有大明星,但类型是大家喜欢的,剧情卖点常跟牛仔、黑帮、恐怖题材有关。不少动作恐怖片是B级片,虽然它们不算名作,但是在流行娱乐文化里就像Kuso Game一样,B级片仍有其影响力。以上是标准解释,但对B级片的释义更广,史蒂芬·金的大多数电影都是B级片,香港产片基本上都属于B级片格局,就连《木乃伊》第一季都属于B级片。有一部恐怖TRPG All Fresh Must Be Eaten(AFMBE)系列就是B级片走向。
在论及美国电影类型的时候,“B级片”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名词。当《生死时速》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人们说基努·里维斯已经走出了“他的B级片时代”,当吴宇森导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影片《风语者》遭遇惨败的时候,电影评论家又讽刺这是一部“A级制作的B级片”。在这些褒贬分明的话语中,“B级片”明显被贴上了“次等、粗糙、劣质”的标签。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
历史
B级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发生的两件事情极大地刺激了电影工业的发展。第一是有声片的出现,大大地增强了电影的娱乐性,扩大了观众群体;第二是经济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大萧条,严酷的生活让无数人走进影院,以求得片刻的逃避现实。因此在美国电影史上,人们用“黄金时代”来形容整个30年代。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出于招徕观众的目的,美国电影市场上出现了所谓的“双片制”,即在夜场电影中一次安排两部影片放映,而票价基本保持不变。这两部影片中,往往其中一部是投资巨大、制作精良的“A片”,另外一部影片则是成本低廉、水准相对粗糙的“B片”。久而久之,人们又习惯性地称之为“A级片”和“B级片”。
诞生于电影工业飞速发展时期的B级片,从一开始就把观众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这类影片多为科幻、恐怖和警匪题材,低成本限制了它采用昂贵特技营造视觉奇观的可能,于是导演往往转而在画面的刺激性上下功夫,大量暴力血腥怪诞的情节与画面成为此类影片的标志性特征。20世纪50年代之后,为了抵御新兴电视业的挑战,好莱坞将重点放在了宽银幕立体声技术的发展,以及制作宏大史诗片等方面。双片制逐渐取消,然而“B级片”的称谓却从此流传下来。
现状
此时,经过30年的发展,B级片已经成为美国电影业界的一个庞大种群。蒂姆·波顿导演的影片《爱德·伍德》就讲述了一个一贫如洗却又疯狂热爱电影的青年人,在B级片世界里艰苦打拼的故事。历史上的爱德·伍德的主要作品有《恋尸狂》、《外星第九号计划》等影片,他拍了一辈子的低劣B级片,在美国有“史上最差导演”之称。而另一位著名的B级片导演罗杰·科尔曼则比他有才气得多也幸运得多。他至今已执导了《情人节大屠杀》等50多部影片,为300多部作品出任制片,堪称不折不扣的B级片之王。
平心而论,历史上的B级片确实大多属于低级平庸和粗制滥造之作。但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特技手段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B级片导演也越来越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实现具有一定水准的特技,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产生及生产
• B级片的产生及在好莱坞的地位
对好莱坞的大制片厂而言,由大明星或知名导演拍摄的A级片当然是公司声誉和收入的主要源泉,但是投资大、制作周期长,风险 也大。相反,B级片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甚至可以利用其它影片的服装、道具等,可以起到充分利用公司资源、加速资金周转、平衡投资风险的作用,而且训练了一大批技术人员。而那些实力无法与大制片厂抗衡的小制片公司更是B级片生产的主力军。
B级片是经济大萧条的产物,30年代初的3年,每周观众人数从1亿一千万降到6000万,电影公司为了赢得观众推出双片(double bill)的放映制度,基本上就是一部正片加一部B片。1935年10月雷电华电影公司和MGM在自己的一线影院推出双片放映,算是B片正式登台,一年之内四分之三的影院都采纳了双片制。原来的影院,一晚上一般是一部正片,一部新闻片,一部卡通片加预告片打成一个包,把卡通什么的升级成一部70分钟左右的低成本正片,算是吸引观众的方法。B就这么出现了,至于为啥叫B,没有统一的说法,以前别人跟我说的是A/B,就是double bill的两部片子。也有说是Bottom of the bill等等。
说到B级片,大家都会有那么一个粗略的印象:粗野、直接,感官刺激强烈,题材总是离不开恐怖、暴力与色情。这个起源于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片种,其实从一开始就寡廉鲜耻,它的出身就决定了这一点:一张电影票钱可以看到两部电影,主片制作精良,简称A级片,附赠B级片成本自然低廉,但为了吸引观众,还得想招儿,所以就不得不拿色情、血腥、恐怖等元素来做文章。
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拿色情、血腥、恐怖来作噱头?答案很简单,因为它们有效。为什么有效?因为它们本质。换一种说法,这些东西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本性,所以不用花什么心思,稍微挑逗一下就OK了。所以永远存在着两种电影,一种试图带我们超出肉体的界限,体验一种美的东西;一种让我们回到肉体,感受欲望的脉动。前一种让人尊敬,后一种能让人得到发泄,B级片无疑属于后者。但不带个人偏见地说,这两者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就如同爱情片与色情片,一个作用于精神,一个作用于肉体,一个是让内心得到安抚,一个是让身体的紧张状态得到解,两者都对人有益。
记得一本书里说:文明,就是把真实包装起来,免得看起来恶心。这话很对,我们不是受虐狂,想过得干净一点。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时间长了,人就会变得难以面对真实或者认为真实就是这样,然后难免有些假惺惺。就像弗里德里希·尼采说的:虫子怕被踩到,就把身体蜷起来,人类把这叫作谦恭。
在电影中,我们经常能发现这样的东西,有着精美的外壳,但内里所要表达的东西却始终透着一种腌之气,憋着劲勾起你下半身的欲望。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情愿去看一些更为污秽血腥的B级片。这是,B级片就像一剂解毒药,因为它非常直接地展示自己地兴趣品位,在这个假惺惺的世界里,显得勇敢,甚至单纯。
B片其实很受影院的欢迎,尤其是在南方。这是因为那些大片在分帐上影院是亏的,片子卖得越好,电影公司提成越多,到最狠的卖座片可以留一成给影院。但是B片是一次付清的,一般成本是7万美元,电影公司赚1万,电影院想怎么放怎么放。看Lubitsch的片子反而不如情节简单俗套的电影更爽。电影院会在周中放映单片,而把周六晚上完全送给B片。
• B级片的生产可以分成体系内和体系外的
一般大片场都有B unit,由专人负责。Paramount是Sol C. Siegel,Warner是Brian Foy,MGM是Lucien Hubbard和Michael Fessier,Columbia是Irvin Briskin,Fox是Ben Stoloff和Sol Wurtzel。Wurtzel这个名字读着好像worse,所有有个笑话叫“from bad to Wurtzel”。可见B片之B。
片场的B unit的基本工作感觉比较像块抹布或者海绵,把那些overhead全吸走。一般B片的B可以从员工,故事,成本,周期等来看。演员一般要么是过气的,要么就是没名气的。比如Bela Lugosi,30年代就开始B了,可见他衰落的有多快。《Wings》里的男主角Richard Arlen,也是B片老手。新人就不用说了,无数明星都在B片干过,反正都是合同工嘛。导演,编剧也一样,Wyler, George Stevens,E Dmytryk, Fred Zinnemann, Jacques Tourneur, Jules Dassin,Mark Robson,Robert Wise,Anthony Mann。从这点说,片场有自己的一套培养人的体系。不过也不乏永远培养不出去的B片专业户。偶尔B片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教育一些脑子突然进水的人,比如Bogart就被罚过。
B片故事当然也是直接非常老套的公式化生产,片场比较常见的就是把自己的片子改改背景就上了。毕竟B片的准备时间只有一到两周。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利用别的片子的场景,比如Magnificent Ambersons的房子就被用到了Cat People里。B片为了省钱,还大量利用片场现成的素材,有时候会刻意让角色的穿着去跟某些影片剩下来的素材匹配。拍摄周期就更短了,一般就是一个星期。毕竟经费少,利润空间也小,定死了的一万多,补拍两下就赔本了,很多时候就是拍到哪里算哪里。
独立制片的公司其实从成本,拍摄上都跟大片场类似,经费甚至更少。没有现成布景利用,常常就是一个场景用背投解决一切。30年代的小片场起起伏伏后,到40年代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片场:Republic,Monograph,和PRC (producers releasing corporations)。像Edward G Ulmer就是在PRC。他说他们通常是一次想出几十个电影的名字,就把这一年要拍的片子定下了,然后在往名字里塞故事。比如他看了Billy Wilder的Double Indemnity,就想出了一个Single Indemnity,不过,片子拍完了后,还是把名字改了。Ulmer还利用John Ford的Hurrican拍摄后剩下的200颗棕榈树模型拍摄了一个大饭店的古巴版:Club Havana。比起大片场体系内的B片,Ulmer觉得独立制片的B片创作自由度更大,除了经费问题,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其它对内容的控制。经费怎么影响呢?比如一个服务生的角色,如果没有对白,就是16块5,如果他说了一句thank you,就是25。为了省这8块5,编剧/导演就得设计点情况让角色比如嗓子坏了啥的,不能说话。
Monogragh的主要手法是拍系列片,他们有个牛制片,叫Scott Dunlap,此人特别能打头炮,一部片子卖好了,接着就粗制滥造一批同系列影片,靠着头一部的名声卖钱。Monogragh还有一个自己的准B unit,专拍B片中的B片,负责人是Sam Katzman,Bela Lugosi在系列里廉价重复自己。惊悚片是B片专长,Monograph的负责人是Kings三兄弟。
独立制片公司自己没有院线,他们利用州里的规定在附近影院找到稳定的放映渠道。后来做得比较大如Republic和Monograph也在大城市设自己的发行代理。不过大部分公司还是依靠本地的关系户。
后来Republich破产,PRC经过一系列购并后被UA买走,Monograph更名成Allied Artists,逐渐走大片路线,50年代后它既支持Roger Corman的低成本B片,也能投资Billy Wilder和William Wyler的影片。Godard的Breathless美国发行权就被Godard象征性的送给了Monograph。
传统意义上的B片生产在50年代初解体。曾经占全国人口7成的电影观众,从57年已经减到4000万,到70年代减到2000万。电视开始播出自己制作的系列惊悚片或者西部片,制作者往往就是老B片的制作者们。B片影人面临选择,他们中的一部分投诚进入了电视行业。
电视的生产非常接近B片。生产周期短,这让电视台首先想到了B片制作者。事实上,Republic标榜的5万美元成本电视也可以拿出来,只是电视台的制作周期更紧凑。资深B片导演如Lesley Selander,Joseph Kane,Lew Landers都很自然的进入电视生产,电视制作人对他们的评价是:unexciting but always reliable。到后来电视电影的出现实际上是彻底的将B片移植了过来。
另一部分B片制作者开始开发新的B片,包括史蒂夫·贝克和Sam Kazman组合,Albert Zugsmith(此君被大部分记住是因为他之前是Written in the Wind,Tarnished Angel,Touch of Evil等经典影片的制片), Samuel 和 James Nicholson (两人在55年建立了AIP),当然还有Roger Corman。尽管观众人数在下降,依然有很多潜在观众群大片场不愿意开发。比如汽车影院,这里的观众普遍是年轻人。新的B片主要针对teen america挖掘市场。科幻,恐怖,飞车,吸毒外加狂欢是常见主题。这时候的B片成本不超过10万美元,发行宣传费用大约相当。为了发片,各种耸人听闻的手段都用了,在观众座椅下接电极,穿着骷髅服在观众席间走,售卖意外心脏病保险……
1970年罗杰·科尔曼因为跟AIP在Gas-s-s-s的剪辑上吵翻,自己创立了New World,以exploitation movie著称,比如护士系列和女监系列。Corman也曾短暂开发过黑人系列,但是放弃了,因为觉得这10%的观众划不来。他的销售经理总结说,影片的成功有7成在片名和宣传。Big Bird Cage的宣传语是“Women so hot with desire they melt the chains that enslave them”,Fly Me是“See stewardesses battle kungfu killers”。
New World在拍摄上坚持着40年代B片的风格,比如Peter Bogdanovich的影片Targets,其实是因为Boris Karloff欠Corman一些工时,为了扯平弄出来的。而The Terror是因为影片The Raven比计划提前两天拍完,为了不浪费而拍出来的。Hollywood Boulevard则完全是个赌注,公关经理Jon Davison说他可以用公司以前拍过的最便宜的片子的三分之一的钱拍一部片子,结果,就出来这么一部Godzilla和Fly一起客串的片子。Roger Corman亲自指导编剧,给他们整个框架。Jonathan Kaplan说拍Night Call Nurses时,Corman跟他开了一个工作会议,会上Corman列出了详细的需要遵守的概要:要利用男性观众的性幻想;打斗和暴力要充足;要有两条故事线,一条偏喜剧,一条要反应偏左的自由派价值观。正面裸体必须腰部以上,背裸可以全身,绝对不能出现阴毛,片名要在影片里被利用上。
• B级片名人
ed wood那样的电影狂人,他对于电影的执著和热爱,让人感动,也许他只是以个很烂很烂的导演,可是失败的人生和胜利的人生并无实质区别,人终归是要死的,wood在不断地拍电影的过程中获得了别人难以体会的快乐,这已经足够了。
• 低成本影片与“大片”:良性互动营造繁荣
美国电影市场如同一个生物圈,如果说每年几十部“大片”代表着狮熊虎豹等金字塔顶端物种的话;“小片”、“B级片”等为数众多的低成本影片,则代表了羚羊、斑马、鼬鼠……等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丰富种群。它们聚集在一起,每一种电影类型都拥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如同每一个生态位都拥有自己的代表物种一样,不同的特种之间相互依存、良性互动,共同构成美国电影界的繁荣体系。
低成本影片尤其是B级片,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A级片的模仿之上。《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带动了《史前巨鳄》等一批低成本怪兽片的问世。《黑客帝国》推出后,那招牌式的“子弹时间”亦出现在越来越多的B级动作片中。而在曾经一度登上北美票房排行榜榜首的体育喜剧励志片《疯狂躲避球》里,男主角在最后的决战中蒙住眼睛战胜对手,则明显有向当年《星球大战》结尾致敬的意味。所谓物极必反,模仿的极致便是反讽,在“惊声尖笑”系列影片中,美国电影界各路“大片”几乎尽数遭到戏弄,可以说无一幸免——于是不禁折服于美国制片人的商业头脑,同一个题材或情节,“大片”拍一遍,低制作影片拍一遍,最后还要再来一次反讽,挤牙膏的本事实在一流。
而另一方面,低成本影片又为“大片”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大多数世界级的导演或演员都曾经从低成本影片起步,《蜘蛛侠》系列的导演萨姆·雷米当初便是凭恐怖片“尸变”系列迈出了成名的第一步。直到今天,在《蜘蛛侠2》中的“手术室大屠杀”一节中,还依稀可以看到他对于当年B级片生涯的留恋与致敬。梅格·瑞恩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作品,是《西雅图未眠夜》和《网络情缘》这样的小成本爱情片,而她竭尽全力向“大片”冲击的《生死豪情》,却被多数影评人归为“甜姐儿”的失败之作。
从目前我国引进的美国影片的构成看,“大片”占据了其中的绝对优势。而且即使像《未来水世界》、《纽约大劫案》和《亚瑟王》这样在美国本土遭遇冰雹一样恶评的作品,也照样引进不误。然而另一方面,在低成本影片引进方面却显得过于吝啬。不但佳作基本上被排斥于国门之外,而且反而引进了像《云中漫步》、《神秘大亨》这样从情节到表演都乏善可陈的平庸之作。
• 美国“小片”:观照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美国每年的电影产量在500部左右,其中高成本的“大片”大约不到百部,另外80%都是小投资的制作。在 这些影片中,有一类作品几乎处处与“大片”背向而驰。它们的投资一般只有“大片”的几分之一,极少使用一线大牌明星,情节多以贴近现实内容的爱情、家庭、青春、体育或喜剧题材为主,片长极少超过100分钟——截至目前为止,电影研究者们还没有发明出一个统一的名词来概括这类影片。为了便于叙述起见,本文特别统称其为美国“小片”。
在美国电影市场上,各路“大片”往往只在暑期和圣诞档引领三四个月的风骚,其余广大的区域,则几乎全被各种各样的“小片”所占据。“小片”也有自己的领地划分。尤其是从每年2月份开始,恰逢情人节和新学期开学,爱情与青春片便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04年放映的《高校天后》、《坏女孩》、《女孩梦三十》等影片便都属于此类,浪漫爱情和艳光四射的青春美少女成为其中最大的看点。
“小片”中的价值观往往趋向于传统,很少有《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或者《现代启示录》那种激越反叛的主题存在。清教徒的道德观是这类影片的主流色彩。《偶像有约》和《儿女一箩筐》对爱情、友谊和事业的忠贞,《新秀》和《温布尔登》中的个人奋斗与自我牺牲精神,既是美国社会的精神基石,更是美国“小片”的内涵指南。从某种意义上讲,众多美国“小片”宛如观照现实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描述现实生活的同时,寄寓了普通人最美好的幻梦与理想。
因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一些几世纪前的童话母题,却往往能在美国“小片”中找到宿主。仅一个“灰姑娘”的类型,近几年便有《曼哈顿女佣》、《王子与我》和《灰姑娘的玻璃手机》等多部作品问世。体育类与励志类的影片由于迎合了现代观众的理想和口味,也一直层出不穷。更有不少表现“体育运动中的女人”的小制作影片,由于合了美国“小片”中永恒的两大主题,更是颇受欢迎。《女生出拳》、《乔丹传人》和《背绳一战》等影片,便是其中的代表。但若由此认为美国“小片”都是千篇一律的泡面式作品,则未免失之偏颇。像《初恋50次》这样的影片,巧妙地把爱情放在“失忆”的反应皿里考验,就创意而言着实新奇。
除此之外,美国“小片”还往往是美国流行文化的晴雨表,凡是曾经或正在风行的文化产品,几乎都可以在“小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最好的例子便是《8英里》中的说唱,《摇滚学校》中的民间乐团,以及《闪电舞》等一批劲舞影片等。如本文开头所述,所谓美国“小片”是指在主题方面与“大片”主题有较大差异的一类小制作影片。除此之外,另一些影片的成本虽然只有“小片”的水平,但在情节和内容上却完全朝着“大片”看齐。这便是通常所说的“B级片”。
在中国
基本上局限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商业电影的环境之下,也由于其他一些原因允许B级片题材得以发挥。大陆如果能拍,似乎也只有第一种“神怪类”的能发展一下,个人认为即便谁拍出来也是看着玩的。罗梅罗的僵尸电影以及其他一些B级大师的电影其实都在通过这样一些平日不怎么上台面的元素来对社会经济政治“做文章”。表面B,内心却是很正直很A!要有人拍中国B级电影,需要两个条件:一、中国电影(观众)分流;二、要让更多的影视学院学生看更多电影,毕业后有更多创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