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八月竹

八月竹

八月竹(学名寒竹属 szechuanensis)别名:龙拐竹,拉丁文名: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 (Rendle) Keng f.禾本科寒竹属表面平滑,竿壁较厚;竿环平或微突起,环较高,初期有易脱落的褐色绒毛;背面光滑无毛,具紫黑色纵条纹,纵肋明显,边缘略具纤毛,箨舌平或略呈拱形隆起,花枝可反复分枝,外卵圆披针形,先端渐尖,内稃长卵圆形,几与其外稃同长,先端钝圆头或微凹,膜质,上部边缘着生细长白色纤毛;花药黄色;子房卵圆形,花柱甚短,颖果卵状椭圆形,呈坚果状,但果皮与种皮难于分离,仅与胚乳部分相游离。

形态特征

竿高2.5-4 (6)米,粗1.5-2厘米,竿基数节的节内均有刺瘤状气生根;节间 圆筒形或近于四棱形,表面平滑,长18-22厘米,竿壁较厚;竿环平或微突起,箨环较高,初期有易脱落的褐色绒毛;竿每节分3枝,枝的节间在分枝之一侧有沟槽和纵脊。箨鞘短于节间,脱落性,厚纸质,背面光滑无毛,具紫黑色纵条纹,纵肋明显,边缘略具纤毛,箨舌平或略呈拱形隆起,高0.5-1毫米;箨片作锥状三角形,长3-5毫米,基部与鞘顶连接处略具关节。末级小枝具1-3叶;叶鞘革质,光滑,边缘生纤毛,鞘口毛苍白色,长3-5毫米;叶舌低矮,高仅1-1.5毫米;叶片长圆披针形,长18-20厘米,宽1.2-1.5厘米,次脉4-6对。花枝可反复分枝,分枝顶端有叶或无叶,分枝常与假小穗混生于各节上,具叶小枝下部各节计有假小穗1-3枚;假小穗有0-4苞片,上部1或2片有芽或有次生假小穗;小穗含小花3或4朵;颖2或3,外稃卵圆披针形,先端渐尖,纵脉7-9条;内稃长卵圆形,几与其外稃同长,先端钝圆头或微凹,背部具2脊;鳞被3,靠近外稃的2片较近内稃的另一片为大,膜质,上部边缘着生细长白色纤毛;花药黄色;子房卵圆形,花柱甚短,近基部即分裂为2枚羽毛状柱头颖果卵状椭圆形,长15毫米,粗6毫米,果皮厚约0.8-1毫米,呈坚果状,但果皮与种皮难于分离,仅与胚乳部分相游离。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2400米山区。

分布范围

四川省特产,在雅安市峨眉山市都江堰市、金河口、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天全县、美姑、南川区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西部瓦山。

主要价值

因竿节间畸型,当地群众用以制作大碌竹,精致美观,也是颇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物种分类

本种提示

本种因果皮较厚,类似金佛山方竹C. utilis (Keng) Keng f.,但其竿较矮小症,节间光滑,刺状气生根仅见于竿近地面数节,竿箨背部无毛,不具灰白色圆斑,而与之有别。

属下种类

10b.龙拐竹(变种)(云南林学院学报)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竿下部数节有“之”字形曲折而肿胀的畸型节间。

仅见于四川雅安,与原变种产地相同,但不混杂。模式标本采自雅安紫石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