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大煜

张大煜

张大煜(1906年1月15日—1989年2月20日),男,字任宇,江苏江阴人,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任所长。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3年获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2月20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张大煜早年从事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开展对石油、页岩油和煤的加工工艺和化学基础研究;领导了催化、色谱、化学激光和化学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2006年设立的中国催化奖之中国催化成就奖,冠名“张大煜奖”。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成立。

人物经历

1906年1月15日,张大煜(字:任宇)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长泾镇。中学毕业以后,考入南开大学,后转清华大学

1926年,张大煜和清华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等校学生发起组成大地社,该社由翟凤阳负责,成员有葛春林、袁翰青、张大煜等十余人,他们经常探讨如何“工业救国”和“科学救国”,并多次参加学生运动,为清华脱离外交部管辖,从留美预备学校转为正式大学起到了一定作用。

1929年,张大煜于清华大学毕业,同年考取了公费留学德国和美国,他把留学美国的名额让给了同学,自己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学习胶体与表面化学。

193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讲师、教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大煜从北平市长沙市,又从长沙辗转到昆明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央研究院化学所研究员。从基础研究转向石油、煤炭方面的技术科学研究,以期为抗日胜利贡献力量,当时曾尝试过从植物油制造重要国防物资并开展了将煤炼制成汽油的方法。他利用云南省丰产的褐煤矿,在昆明附近宜良滇越线上建立了一个从褐煤低温干馏提炼汽油的小型实验工厂(利滇化工厂),边实验边生产,历尽千辛万苦炼出了油。但在人力、物力、设备和经费等方面困难重重,终于被迫停办。张大煜“工业救国”的尝试遭到了挫折,但为他后来创建中国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研究基地提供了最初的经验。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煜从昆明市上海市,任交通大学教授兼北京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讲授工业化学和胶体化学,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还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留学回国十余载的经历,使他思想处于彷徨之中,他亲眼看到知识分子在旧中国不可能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

1948年底,经上海地下党负责人介绍毅然离开上海,绕道香港特别行政区朝鲜,于1949年初到达大连市

1949年,大连大学创办初期,被聘为大连大学化工系主任,同时担任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后改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研究员、副所长。

1952年,该所划归中国科学院领导,并先后更名为工业化学研究所、石油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他一直担任所长。

1953年,在所长张大煜和燃料工业部的积极倡议下,成立了液体研究委员会,张大煜任主任委员。

1954年,工业化学研究所再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同时成立“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由苏恒任书记,张大煜任所长兼煤炭室主任。

1960年,张大煜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大会上作了《多相催化研究中的表面键理论研究》的学术报告。

1962年,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改名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77年,张大煜调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任顾问兼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兼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顾问。

张大煜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化工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交通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大连大学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化工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石油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顾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至1967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首任所长;1958年至1978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3年当选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50年代初期,张大煜紧密围绕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需要的重大课题开展工作,在中国天然石油资源尚未开发的情况下,他组织和发展了中国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页岩油加氢、汽油馏分环化甲苯等研究,取得杰出成绩,有些成果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在完成国民经济重大研究课题的同时,张大煜也很重视基础研究,50年代初期开始,他就致力于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催化剂担体研究,结合水煤气合成石油的钴催化剂和合成氨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逐步建立了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并且提出了表面键理论的设想,并以此为指导,研制成功了合成氨新流程3个催化剂,超过了国内外同类催化剂的水平。通过实践,培养和建立起一支学科配套,有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催化科学队伍。随着国家建设对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张大煜在研究所的布局和发展上,及时提出了建议。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先后于1958年和1960年从石油研究所抽调科技力量,建立了兰州石油研究所和太原煤炭化学研究所,他兼任这两个所的所长,为促进内地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早年从事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的研究,抗日战争时期曾在云南宜良创办利滇化工厂从事褐煤矿低温干馏。50年代初在中国天然石油匮缺之时,组建起第一个石油研究所,开展对石油、页岩油和煤的加工工艺和化学基础研究。由他指导的合成油七碳馏分环化甲苯和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三等奖。60年代组建了兰州石油研究所和山西煤炭研究所,促进了内地科学事业发展。领导催化、色谱、化学激光和化学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了中国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肥工业、高能燃料等方面的进步;组织领导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的研究开发,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科研与生产部门合作攻关的重要经验。还提出了表面键催化理论见解,推动了催化化学、化学动力学等学科的发展。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张大煜即对催化过程深感兴趣,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石油研究所内主要接受应急任务,基础工作还相当薄弱,他当时亲自兼任一个课题组长,从物理吸附开始逐步开展有关催化基础研究,首先利用日本人留下的一些玻璃活塞和真空泵,建立了国内最早的两套BET真空吸附装置,又专门请玻璃细工刘兴信(后来任副总工程师,成为玻璃吹制技术专家)来所工作。在国内首先试制成功了真空活塞、石英弹簧以及高真空扩散泵。1955年制成压入测孔仪,配合其它大型仪器的建立,初步具备了催化基础研究条件。1953年开始催化剂物性的测定;以后又进一步开展了催化反应机理动力学的研究,在工业催化剂载体的物理化学结构对催化剂活性关系研究中发现载体(如硅胶、氧化铝、活性碳、硅藻土等)对催化剂有重要影响。1955年,在钴催化剂制备中发现钴硅配位化合物含量不同时会强烈地影响催化剂的还原和空隙结构。由于水煤气合成反应受扩散控制,因而孔结构会强烈影响催化剂的活性、热稳定性和寿命,从而提出了催化剂制备时对孔隙结构的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水煤气合成熔铁催化剂的还原和生成孔隙结构问题,1957年开始化学吸咐的研究,在上述钴催化剂上阐明了氢气一氧化碳吸附与反应性能间的关系。此外还从化学吸附等压线等实验事实出发归为甲、乙、丙三种吸附类型,讨论了表面不均一性所产生的能量图谱,并推论丙型吸附可能与反应活性的关系密切,加上以后大量催化实验事实的积累和对文献中日益增多的数据的总结,逐渐形成“表面键”理论。催化反应特点,在于至少反应物之一与催化剂表面发生了作用而形成“化学吸附键”,此键在本质上与化学键相同,而又区别于一个分子内的化学键。由于催化剂表面所固有的或诱生的不均一性所形成的表面键在键角、键长与键能上会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形成一个表面键谱图。强表面键是弱表面键存在的基础,不强不弱的键在反应中起主要作用,较弱和较强部分都困难于活化而不易发生反应。如何得到表面键谱图以预言催化剂活性,这是表面键理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062年组织开展这一工作时,微观的表面测试工具,有的尚在初期应用阶段(如红外光谱),有的仍在研制(如各种能谱仪),因而测量表面键谱尚有困难。当时,一方面是从表面振子模型出发,从理论上分析表面覆盖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同时测量在反应条件下表面的真正覆盖度,从而设法求得在这种覆盖度下表面键能;另一方面研究吸附等压线的规律,试图以等压线的某些特征判断表面覆盖度与反应之间的关联,研究吸附热与表面键的联系。从表面振子模型出发,推出了吸附等压线上极大处温度与催化剂德拜温度接近。在实验上进行了铁、等催化剂的一系列等压线的测定,包括与吸附和混合吸附等压线;第三方面是反应机理的研究,如甲酸分解机理随表面键强弱的变化而不同。在兰尼镍乙烯加氢机理研究中,探讨预吸附氧对表面键的影响。当时还进行了铂、镍催化剂上吸附一氧化碳的红外光谱研究,以期从微观角度解决表面键问题,1964年后他又提出了表面振子模型如何发展,覆盖度与表面键有什么规律,如何沟通催化剂微观和宏观的表征参数等比较深入和具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文化大革命”时强调应用研究,停止研究“表面键”后,张大煜承担了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3个催化剂攻关任务并任组长,经过研究所和化工设计、生产部门的大力协作,发挥催化基础积累的作用,不到一年,就研制成功了3个高效催化剂并在工业上迅速推广,为中国合成氨工业的技术改造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国家经委、科委誉为协作攻关成功的典范。

人才培养

张大煜特别关心培养新生力量,对青年循循善诱、严格要求,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水平,使研究室成为学术空气浓厚、工作勤奋的研究集体。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期间,他总结出科学组织工作中的6大关系:①处理任务和学科的关系,以任务带学科,学科的发展促使为国家解决更多更大的任务;②挑选任务和课题应以国家“最重要”的为前提,本着我们“最合适”的尺度,严肃灵活地挑选;③“赶与超”“远与近”“大与小”等关系;④集中与分散的关系;⑤学术民主与学术领导两方面的统一关系,就是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⑥处理专业研究和设计、生产单位的关系。

个人生活

“文化大革命”时期,张大煜遭到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抑郁成疾。但是,就在这样重重压力下,他仍多次要求开展磁场对化学反应影响的研究,不断提出建立催化剂库等发展催化科学的新建议,坚持为科学献身。

作品

张大煜在胶体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催化剂研究、水煤气合成、表面化学研究等方面发表过学术论文30余篇,截至1988年的部分论文如下:

- 张大煜,曾奕昌,藏景龄,陈荣。钴催化剂,Ⅱ.表面和由于钴-氧化硅复合体生成的孔结构。燃料学报,1957,2(2):128-135.

- 张大煜,藏景龄。在不同硅胶上,二氧化碳甲醇和氮的吸附。科学通报,1957,(8):239-240.

- 张大煜,曾奕昌,藏景龄,陈荣。钴-二氧化碳表面复合体存在时,钴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科学通报,1957,(8):301.

- 冯奎程,张大煜。用高炉煤气为还原气体生产氢。燃料学报,1959,(4):414-416.

- 张大煜,徐晓。熔铁催化剂的还原条件对表面结构的影响。燃料学报,1960,(5):53-56.

- 李春,朱葆琳,张大煜。常压氢氧燃料电池的研究。科学通报,1963,(4):55.

- 章素,楼南泉,张大煜。催化色谱的某些特征及规律性--镍-氧化硅上丙烯加氢反应的考察。科学通报,1964,(2):175.

- 章素,楼南泉,张大煜。催化色谱动力学I线性平衡时反应物及反应产物的保留时间及区域半宽问题。科学通报,1964,(6):548.

- 章素,楼南泉,张大煜。催化色谱动力学Ⅱ线性不平衡色谱时反应物及反应产物的保留时间。科学通报,1964,(6):551.

- 刘建业,张大煜,郭燮贤,吕永安。合成氨反应条件下氮、氢吸附及反应速度的关系--反应速度与吸附等温线。科学通报,1966,17(4):171-174.

- 刘建业,郭贤,张大煜。合成氨反应条件下氮、氢吸附与反应速度的关系反应速度的动力学处理。科学通报,1966,17(8):355358.

- 刘建业,张大煜,郭燮贤。氮、氢混合吸附与合成胺反应条件下氮、氢吸附的比较。科学通报,1966,17(11):510512.

- 尹元根,张大煜。分子催化的新发展--金属簇和表面科学对多相催化基础研究的推动。化学通报,1980,(1):1-7.

- 张大煜,蔡启瑞余祖熙,闵思泽。中原地区催化研究五十年。自然杂志,1982,(11):817.

社会职务

张大煜曾任社会职务主要有:中国化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二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燃料化学学报》主编。

荣誉

人物评价

张大煜早年从事胶体和表面化学以及人造燃油的研究;在大庆油田开发以后,组织了石油炼制、石油化工、高能燃料、色谱、激光和化工过程的研究;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的研究基地,并为中国培育了几代研究人才。他培植了严谨的优良学风,并为创建界面与光催化研究室,强化采油界面现象研究等新学科领域的开拓做出了贡献。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谦虚和蔼,待人宽厚,善于发挥他人之长,深受同行们的崇敬,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在组织和发展中国的人造石油、石油炼制、催化科学、化肥工业化学工程、色谱、激光和相应的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他为中国科研事业、教育事业和中国第一个石油化学和煤炭研究基地的创建与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做出了卓越贡献。(徐光荣《一代宗师:化学家张大煜传》;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评)

后世纪念

2016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张大煜学院”揭牌仪式,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院士和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院士分别代表双方为“张大煜学院”揭牌,张大煜学院将打通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界限,建立8年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2021年10月16日,在第二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上,冠名“张大煜奖”的“第八届中国催化奖”获奖名单公布。北京大学教授谢有畅获奖。中国催化奖2006年设立,是我国催化专业委员会颁发的最高学术奖励,旨在奖励催化科学和技术研究中做出原始创新性或创造性成果、对中国催化科学的发展或在我国催化重大应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催化科学工作者。该奖项包括中国催化成就奖(冠名“张大煜奖”)、中国催化青年奖和中国催化新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参考资料

【光明网】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化物所举行“张大煜学院”揭牌仪式.大连理工大学新闻网.2024-06-28

中国催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张大煜.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7-03

中国催化科学的奠基人——张大煜.无锡人大常委会.2024-07-03

张大煜.中国科学院学部.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