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奎
马占奎(1858年-1940年),字星宇,回族,是清代光绪乙酉年(1885年)的武科举人。
他是马占鳌的堂弟,马占奎自幼习武,膂力过人,在军事上屡建功勋,历任多个重要军职,包括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奇台堡守备、镇标前营都司、督标后营游击等。因功被赏戴花翎,并赐予二品顶戴和“胜勇巴图鲁”的称号。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他奉调进京守卫;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他随军扈从慈禧、光绪帝西逃,沿途忠心护驾,因此得到晋升。辛亥革命后,他响应共和,首倡裁军,并在兰州镇守多年。马占奎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去世,享年82岁,其墓碑现存于临夏县政协院内。
基本介绍
马占奎,回族英杰,自幼展现出非凡的武学天赋与过人膂力,于清光绪乙酉年(公元1885年)成功荣登武科举人之列,自此步入仕途,初授官职为循化奇台堡守备,彰显其军事才能之卓越。
在其军旅生涯中,马占奎屡建奇功,历任要职,包括镇标前营都司、督标后营游击、城守营参将及马营监游击等,因其杰出贡献,特被朝廷赏戴花翎,并赐予二品顶戴之殊荣,更获御赐“胜勇巴图鲁”之号,以表彰其勇猛善战、屡立战功之非凡功绩。
至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十二月,鉴于其长期以来的卓越表现与对国家的忠诚贡献,马占奎被正式加授陆军少将衔,成为当时军界备受尊敬的将领之一。其一生致力于国家之安定与民族之繁荣,其事迹与功勋永载史册。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值中日甲午战争之际,马占奎被朝廷紧急调遣至京城,担负守卫重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北京城陷,他随军护卫慈禧与光绪帝西逃,沿途忠心耿耿,竭力护驾,确保两宫安全无虞。待两宫返京后,因其护驾有功,特晋封为总兵,并加提督衔,以示嘉奖。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时局动荡,马占奎在马安良部担任精锐营统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领导力,为稳定局势贡献良多。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他虽随马安良部赴陕西州、乾县等地与革命军交战,但随着清帝退位,马占奎深明大义,毅然撤回兰州市,响应共和号召。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三月,马占奎在兰州首倡裁军,积极倡导和平过渡与军队改革,他获得了中将衔、二等文虎勋章、二等嘉禾勋章等荣誉,并担任甘肃省督标中军副将,镇守兰州,维护地方安宁。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时局再度陷入混乱,各派势力纷争不断。马占奎深感时局艰难,遂辞去军职,前往麦加进行朝觐之旅。归来后,他选择潜心研究经学,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马占奎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二岁。为纪念其卓越贡献与不朽功勋,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特在临夏回族自治州西郊为其立碑,以资缅怀。
参考资料
马占奎.中国临夏网.2024-08-10
马占奎.博雅人物网.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