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巴战龙

巴战龙

巴战龙,男,裕固族,1976年出生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位民族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教育人类学、发展人类学和族群人类学,关注民族教育、语言政策、社区发展和认同政治。巴战龙教授在教学方面也颇有建树,曾教授《人类学导论》《质性研究: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并担任多个班级的班主任。

人物经历

巴战龙于1999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随后在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深造,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和民族学博士学位。

巴战龙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以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教育研究所学术咨询委员会主席。

个人成就

巴战龙教授在《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西北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教育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有学术著作《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2010年)、《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裕固族教育研究》(2017年)和《多样性与裕固学:基于人类学的探索》(2018年)。他还合作主编有学术文集《中国裕固族研究》(第一辑,2011年;第二辑,2013年),并参与编写了多部学术图书和课程教材。

专著

1.滕星,巴战龙,欧群慧,等:《经济文化类型与校本课程开发》,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巴战龙:《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编著

1.钟进文,巴战龙主编:《中国裕固族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滕星主编:《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章节作者

3.欧群慧,罗吉华主编:《地方性知识与校本课程建构——教师论文与田野日志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9年,编委

4.编委会编:《多元文化乡土教材——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校本教材》,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9年,策划并课题指导组本册第一负责人

5.施琳主编:编委

6.陈长平席小平,陈胜利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下),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年,编写人员

7.钟进文主编:《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编委

发表文章

英文:

1.Ba Zhanlong:“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Several Forms of Alternate Location Schooling in Ethnic Minority Education and the Problems Therein”,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pp.35-52, Vol.43, No.3, May-June 2010

2.Ba Zhanlong:“A Socio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Yugur-Nationality Schools”,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pp.77-88, Vol.40, 二氧化氮, Mar-Apr 2007 SSCI,影响因子:0.050

中文:

35. 巴战龙,. 裕固族儿童剃头仪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J] . 河西学院学报,2012,(3):21-26

34. 巴战龙,. 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关系探究:基于一项裕固族乡村社区民族志研究[J] .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1):30-36

33. 巴战龙,. 在学校教育中追求语言公平传承的历程:对三次裕固语教育试验的本质性个案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3):60-69. CSSCI

32. 巴战龙、罗吉华,. 村寨遇旱求雨的地方叙事——汶川巴夺羌寨的人类学案例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47-52. CSSCI

31.巴战龙:“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县域学前教育发展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期,第-页 CSSCI

30.巴战龙:“裕固族乡村社区发展历程与模式的社会人类学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第-页 CSSCI

29.巴战龙:“教育人类学家滕星教授学术作品与思想述评”,《甘肃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第86-89页;第1-9页

28.巴战龙:“裕固族语言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92-97页 CSSCI

27.巴战龙,张志群:“学校教育·弱势群体·非教育功能——一种教育人类学的关联性分析”,《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第3期,第33-37页

26.巴战龙:“裕固族文化融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问题的调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6-12页 CSSCI扩展版

25.巴战龙:“近5年裕固族教育研究进展述评:以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第118-123页 CSSCI扩展版

24.巴战龙:“近五年裕固族教育研究进展述评:以期刊报纸文献为例”,《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5期,第5-10页

23.巴战龙:“两种裕固语的使用现状与未来发展问题研究”,《甘肃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第101-105转100页

22.巴战龙:“中国乡村教育研究进程的回顾与评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第37-42页 CSSCI扩展版

21.巴战龙:“百年明花研究的回顾与评论:一个裕固族乡村社区的学术史”,《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6-13页转45页

20.巴战龙:“两次裕固族语言教育试验失败的归因分析与相关政策探讨:基于两项教育民族志研究”,《教育学报》,2009年第4期,第83-88页 CSSCI

19.巴战龙:“人类学家乡研究的反思与辩护:基于两项教育民族志的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2期,第80-85页 CSSCI

18.巴战龙:“地方知识的本质与构造:基于乡村社区民族志研究的阐释”,《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160-165页 CSSCI

17.欧群慧,巴战龙:“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为例”,《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12-16页

16.巴战龙,巴玉环:“简论21世纪裕固族教育的文化使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第43-46页 CSSCI

15.巴战龙:“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一九五八年’”,《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第11期,第107-119页

14.巴战龙:“教育民族志:含义、特点、类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0-13页

13.巴战龙:“成就与问题:中国裕固族教育研究六十年”,《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04-109页

12.巴战龙:“关于裕固族传统文化消亡问题的几点社会人类学思考”,《甘肃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第96-101页

11.巴战龙:“试述民族学校的概念、类型与功能”,《河池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第108-112页

10.巴战龙:“试论少数民族教育异地办学的几种形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甘肃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第24-30页

9.巴战龙:“裕固族学校教育功能的社会人类学分析”,《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第37-44页

8.巴战龙:“多民族学校的中国模式——‘民汉合校’研究”,《甘肃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第32-38页

7.滕星,巴战龙:“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第19-22页;转载于《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G1),2005年第6期,第82-86页

6.巴战龙:“简论民族文化传承与裕固族教育”,《牧笛》,2004年第1·2期合刊,第79-80页

5.巴战龙: “铁穆尔的写作旨趣及其意义”,《阳关》,2002年第4期,第34-37页

4.孟凡丽,巴战龙:“新疆维吾尔族基础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12-18页

3.巴战龙:“裕固族‘弃老——敬老’型民间传说的内涵初探”,《阳关》,1999年第6期,第44-46页

2.巴战龙:“西部裕固语的使用与教学述略”,《甘肃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第62-64页 CSSCI

1.巴战龙:“裕固族文化中的狗崇拜及其先民的狼图腾”,《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第64-67页;转载于《民族研究》(人大复印资料D5),1998年第7期,第95-98页;转载于:那木吉拉主编:《阿尔泰神话研究回眸》,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373-378页 CSSCI

访谈录

3.巴战龙,滕星:“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自主选择——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问题访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第140-144页 CSSCI;转载于滕星:《书斋与田野:滕星教育人类学访谈录》,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122133页

2.巴战龙,滕星:“人类学·田野工作·教育研究——一个教育人类学家的经验、关怀和信念”,《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社版), 2004年第2期,第5-12页 CSSCI;转载于《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G1),2004年第5期,第84-91页;,第31-55页

1.巴战龙:“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历史与未来——访著名民族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6期,第122-125页 CSSCI

答问者:

3.铁穆尔:“全面、健康、持续地推进裕固族文化研究——访裕固族青年学者巴战龙”,《甘肃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第93-97页

2.铁穆尔:“裕固族教育研究: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访裕固族青年学者巴战龙”,《皇城教育》,2007年第4期,第4-9页

1.铁穆尔:“十年寒窗苦,乡土情思深——访裕固族青年学者巴战龙”,《生命树》,2006年第5期,第4-10页

其它论著

1.Zhanlong Ba:“Using Yugur in Local Schools: Reflections on China’s Policies for Minority Language and Education ”, in Minglang Zhou and Ann Maxwell Hill(eds.), Affirmative Action in China and the U.S.: A Dialogue on Inequality and Minority Education, NY: Palgrave Macmillan,2009, pp199-209

中文

49.巴战龙:“主持人语”,《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22页 CSSCI扩展版

48.巴战龙:“主持人语”,《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27页 CSSCI扩展版

47.巴战龙:“人口较少民族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与可能”,《中国民族报》,2011年8月19日第5版

46.巴战龙:“应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双语教育研究”,《中国民族报》,2011年2月25日第6版

45.巴战龙:“跨文化看教育人类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24日第12版

44.巴战龙:“诗歌,在山野草地上流淌”,载:杜曼·叶尔江:《腾格里苍狼》,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82-184页

43.巴战龙:“‘本土教育’: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拓展——评《村落中的教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27-29页 CSSCI扩展版

42.巴战龙:“国家应优先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中国民族报》,2010年9月17日第8版

41.巴战龙:“主持人语”,《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27页 CSSCI扩展版

40.巴战龙:“主持人语”,《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17页 CSSCI扩展版

39.巴战龙:“主持人语”,《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5页 CSSCI扩展版

38.巴战龙:“主持人语”,《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5页 CSSCI扩展版

37.巴战龙:“民族文化课程:提高人口较少民族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第4期,第4-6页

36.巴战龙:“抓住契机,提升人口较少民族教育水平”,《中国民族报》,2010年3月23日第3版

35.巴战龙,海路,郑丽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融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情况的调查研究”,载:杨东平主编:《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32-241页

34.巴战龙:“牧野之子”(评论),《西部散文家》,2010年第1期,第121-122页

33.巴战龙:“裕固族语言的两次教育试验”、“裕固族教育”、“裕固族现代学校教育的创始人顾嘉堪布”、“裕固族个人办学第一人安立福”,载:张志纯主编:《甘肃裕固族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83-85、96-98、108-109、110-111页

32.海路,巴战龙,李红婷:“珍视乡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综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87-90页 CSSCI

31.巴战龙:“校本课程开发范式: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19日第8版

30.巴战龙:“祁连山脉下育青松: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60年教育发展纪实”,《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10期,第11-13页

29.巴战龙:“我心目中的教育学”,《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8期,第20-21页 CSSCI

28.巴战龙:“发展的反思与超越”,《中国民族报》,2009年8月14日第11版

27.巴战龙:“第七章 民族教育的特殊办学形式”,载:滕星,王铁志主编:《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60-296页

26.巴战龙:“重访颠倒墩”,《牧笛》,2009年第1期,第5-6页

25.巴战龙:“人类,你的名字叫脆弱?”,《中国报道》,2009年第6期,第26-27页

24.巴战龙:“展现裕固族研究的美丽画卷”,《张掖日报》,2009年5月21日第3版

23.巴战龙:“社区发展与裕固族教育的文化选择:人口较少民族乡村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载:滕星,张俊豪主编:《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97-282页

22.巴战龙:“他者的眼光与裕固族研究”,《中国民族》,2009年第4期,第63-64页

21.巴战龙:“现代裕固族学校教育的创始人——顾嘉堪布”,《皇城教育》,2008年第4期,第4-5页

20.巴战龙:“荒漠中的纪念:草沟井城、庄堡和汉墓群”,《丝绸之路》,2008年第10期,第66-67页

19.巴战龙:“营建一方更加繁茂的文学绿洲”,《牧笛》,2008年第1期,第1页

18.巴战龙:“社会人类学田野调查日记”,《日记》,2008年第1·2期合刊,第11-16页

17.巴战龙:“小议散文写作的‘迷思’与西部中国”,《生命树》,2007年第1期,第24-25页

16.巴战龙:“明海古城:见证逝去的繁荣”,《丝绸之路》,2007年第8期,第60-61页

15.巴战龙:“英国:从两份报告开启的多元文化教育”,《中国民族报》,2007年8月17日第3版

14.巴战龙,金清苗,等:“为了裕固族的明天——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纪实”,《中国民族报》,2006年8月18日第3版

13.巴战龙:“关于‘全球化’的田野报道”,《甘泉》,2005年第1·2期合刊,第115-117页

12.巴战龙:“民族学家滕星教授小传”,载:施琳主编:《当代中国著名民族学家百人小传》,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4—420页

11.巴战龙:“文化多样性·裕固族·民族研究”,《读书》,2004年第4期,第52-56页 CSSCI

10.巴战龙:“人类学家滕星教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4年第3期,第1页;又载:徐杰舜主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哈尔滨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71—373页 CSSCI

9.巴战龙:“裕固族生育文化”,载:陈长平席小平,陈胜利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下),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年,第367—380页

8.巴战龙:“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评滕星博士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第155-156页 CSSCI

7.巴战龙:“教育学的尴尬”,《读书》,2003年第10期,第90-93页 CSSCI

6.巴战龙:“‘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第一辑出版”,《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195页

5.巴战龙:“裕固族敬老习俗漫谈”,《中国土族》,2003年第2期,第65-66页

4.巴战龙:“裕固族文化中的石崇拜述略”,《甘泉》,2002年第1·2期合刊,第97-98页

3.巴战龙:“有关裕固族的报刊资料选辑”,载:钟进文主编:《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690—699页

2.巴战龙:“走向历史深处的文学”,《甘泉》,2000年第1期,第49页

1.巴战龙:“理解贺中”,《兰州晨报》,2000年6月5日第18版

研究报告(2008-)

4. 2008年8月12日,《汶川地震的社会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侧重对儿童、妇女与青少年的影响》(《社会政策通讯》,2010年3月[总第14期]),第四执笔人

3.2008年7月9日,《甘肃陇南灾区社会方面政策实地调研报告》,第一执笔人

2.2008年6月1日,《关于汶川地震陕西灾区社会响应情况的实地考察报告》,执笔人

1.2008年5月31日,《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灾害评估组赴陕西实地考察报告》,第一执笔人

参加会议

国内

3.2009年12月,中国北京:语言、文化适切性与教育研讨会,发表题为“语言多样性的保护与基础教育的改革:以裕固族为例”的主题报告

2.2009年10月,中国北京:课程与文化——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发表题为“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校本课程建构的理论基础与开发范式: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的主题报告

1.2007年11月,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发表题为“教育民族志:含义、特点与类型”的报告

国际

3.2006年4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狄金森学院:少数族群教育肯定性政策国际研讨会,发表题为“Socio-cultural Contexts of Two Unsuccessful Trials on Education in Yugur Region:Review of Ethnic Policies on Language and Education”的报告

2.2006年3月,中国北京:北京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国际研讨会,发表题为“裕固族学校教育功能的社会人类学分析”的报告

1.2005年7月,中国北京:第五届多样性国际学术会议,发表题为“An Ethnographic Study on Globalization in Rural Community”的报告

研究课题

主持的科研项目

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裕固族国族认同建构的社会过程——一项历史与政治民族志研究”(项目编号:11YJC850002),(省部级,7万元),主持人

9.2011年4月-2013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文科青年教师发展培育项目资助:裕固族国族认同建构的社会过程——一项历史与政治民族志研究,(2万元),独立主持人

8.2011年8月4日-2012年1月20日,民政部救灾司委托项目:自然灾害救助社会征用和补偿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603042),(省部级, 25万元),主持人

7.2010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新课程改革以来裕固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发展的社会过程探究:一项教育人类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AAT-2),独立主持人

6.2009年1月-2011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新框架研究——基于5·12汶川地震的实证研究”子项目:“地方知识中的风险认知和灾难应对:以羌族地区为例的灾难人类学研究”,主持人

5.2008年12月-2010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乡村社区里的地方知识与学校教育:一项教育民族志研究”,独立主持人

4.2007年6月-2008年6月,联校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二等奖项目:“人类学视野中的地方知识与学校教育——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的现代性历程(1907~2007)”,独立主持人

3.2006年4月-2008年6月,美国福特基金会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子项目“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主持人

2.2005年12月-2008年12月,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学科建设研究”,合作主持人

1.2004年8月-2005年8月,联校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计划三等奖项目“社区发展与裕固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人口较少民族乡村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独立主持人

参与的科研项目

11.2010年11月-2011年1月,参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项目:“关于促进新疆双语教育全面、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10.2010年4月-2010年5月,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中国四川减少灾害风险教育教师培训支持材料开发计划”

9.2008年6月-2008年8月,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The social impact of and policy response to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with the emphasis on children, young people and women”

8.2008年6月-2008年8月,参与科技部课题:“5·12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科技快速响应项目” 子项目“ 灾区重建快速恢复政策与社会管理研究”,合作撰写分报告《甘肃陇南灾区社会方面政策实地调研报告》(第一执笔)

7.2005年6月,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新时期民族教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独立撰写分报告《民汉合校——多民族学校的中国模式》

6.2005年6月,参与国家民委民研中心课题“民族教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独立撰写分报告《民族教育的特殊办学形式》

5.2004年11月,参与国家计生委课题“中国民族生育文化研究”,独立撰写《裕固族生育文化》

4.2004年11月-2008年11月,参与文化部课题“中国裕固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与保护研究”

3.2002年8月,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教育若干问题研究”,独立撰写课题分报告《西部开发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报告》

2.2002年9月-2003年9月,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青年课题“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编写其中第十章 《墨西哥多元文化社会与教育》、第十一章 《泰国多元文化社会与教育》

1.2000年4月,参与教育部课题“新疆多民族聚居区中小学教师科学文化素质现状调查研究”,独立撰写课题分报告《新疆多民族聚居区中小学教师科学文化素质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教学情况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1-18周,专业基础课,2学分,36课时,《人类学导论》,90人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1-18周,专业基础课,3学分,54课时,《质性研究:理论与实践》,23人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1-18周,专业基础课,3学分,54课时,《质性研究:理论与实践》,34人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寒假,民政硕士研究生班,专业课程,8课时,《公共管理与发展理论》,12人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1-18周,专业选修课,2学分,36课时,《发展理论》, 5人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1-18周,专业基础课,3学分,36课时,《质性研究:理论与实践》,22人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1-18周,专业基础课,3学分,36课时,《质性研究:理论与实践》,36人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1-18周,本科生公共任选课,2学分,36课时,《人类学导论》,97人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寒假,民政硕士研究生班,专业课程,12课时,《公共管理与发展理论》,24人

21人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53人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1-18周,专业选修课,2学分,36课时,《发展研究:理论与案例》, 6人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专业基础课,3学分,21课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质性部分》, 10人

指导学生情况

2008级CFP学生:

主导师:郑丽洁 徐茂林 王建锋

2008级CFP学生:

主导师:王军华 喻声援

2009级普通硕士研究生:

导师组成员:刘 杰

2008.9-2011.1 2008级硕士生班主任

2008.9-2011.1 2008级CFP班主任

2009.9-2011.1 2009级CFP班主任

2010.9-2011.1 2010级CFP班主任

巴战龙教授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曾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年)和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3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