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游隼
拟游(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又称巴巴利游隼,是一种中等大小的隼,外观类似游隼但体型较小,体长为35~42厘米。它们的上身与游隼都呈灰蓝色,但较淡,且略呈淡黄色。颈部红褐色。雌鸟比雄鸟大,外观相似。早成雏的上身呈褐色,下身的斑纹较浅色。栖息在半沙漠及干旱的小山上,在山崖上筑巢。飞行快速,善于在飞行中追捕猎物。分布在北非沿岸及加那利群岛,并向东延伸至中东和中亚地区。主要是留鸟,但在某些地区也表现为候鸟。
形态特征
拟游隼体长35-42厘米,翼展80-100厘米,雄鸟重275-310克,雌鸟重315-348克。虽然拟游隼在外观上与游隼很相似,但它是一种较瘦的鸟,头不那么宽,胸部的颜色较浅。羽毛的上部通常是蓝灰色的,而头部有一个独特的图案,在顶冠、脖子和眼睛周围有深色的斑块。这些斑块从喙向下延伸,形成一个黑色的细胡子,还有一条奶油色的条纹,环绕着眼线形状的眼睛。喉咙是白色的,但下面是奶油到肉桂色的,腹部有黑色斑点或条纹。初级羽毛是深色的,而翅膀的底部是浅的,尾巴短,完全黑色。尽管两性在外貌上相似,但雌性的体型要比雄性大得多。虹膜褐色;鸟喙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拟游隼外观与游隼(特别是游隼地中海亚种)非常相似。但是,它的翅膀略窄一些,使其外观略显苗条。稍长的尾巴增强了这种印象。许多其他标准将其与游隼分开来:顶部更苍白,胡须更窄和更苍白,脸颊更伸直的白色几乎到达了眼睛。冠和额头微妙地呈红色。它没有大多数游隼所具有的黑头罩效应。颈背和灰色眉毛上的锈斑清晰可见。另一方面,下体的色调较淡,条形的宽度较小且不太明显。下体和翼下隐蔽处通常为淡粉红色。腿和腿是金黄色。两性之间没有区别。
栖息环境
拟游隼常见于半沙漠的岩石山丘,峡谷和山脉。沿着海边悬崖接壤的沙漠和半沙漠。在北非平原和河谷重叠的周边狩猎。这是一种生活在干旱地区定居的物种,但不排除冬季时一些年轻的拟游隼向较温暖的地区运动和扩散。
生活习性
飞行迅速。多单独活动,叫声尖锐。通常在快速鼓翼飞翔时伴随着一阵滑翔;也喜欢在空中翱翔。性情凶猛,即使比其体形大很多的金雕、矛隼等,也敢于进行攻击。由于它主要是在空中捕食,因而比其他福特猛禽需要更快的速度,所以具有相对较大的体重,有像高速飞机一样的可以减少阻力的狭窄翅膀和比较短的尾羽。大多数时候都在空中飞翔巡猎,发现猎物时首先快速升上高空,占领制高点,然后将双翅析起,使翅膀上的飞羽和身体的纵轴平行,头收缩到肩部,以每秒钟75-100米的速度,呈25度角向猎物猛扑下来。靠近猎物的时候,稍稍张开双翅,以锐利的嘴咬穿猎物后枕部的要害部位,并同时用后趾击打,使猎物受伤而失去飞翔能力,待猎物下坠时,再快速向猎物冲去,用利爪抓住猎物,这一切就象用电子计算机控制一样,异常迅速而准确。最后它将猎物带到一个较为隐蔽的地方,用双脚按住,用嘴剥除羽毛后再撕裂成小块吞食。有时也在地上捕食。与这种捕食方式相适应,它的跗变得短而粗壮,抓握猎物的脚趾也变得细而长。叫声沙哑的keck-keck-keck声。
主要捕食野鸭、鸥、鸠鸽类、乌鸦和鸡类等中小型鸟类,偶尔也捕食鼠类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动物。
分布范围
拟游隼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及利亚,中国,埃及,厄立特里亚,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利比亚,摩洛哥,尼日尔,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索马里,南苏丹,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库曼斯坦,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旅鸟: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吉布提,希腊,意大利,肯尼亚,黎巴嫩,马里,马耳他,尼泊尔,葡萄牙,卡塔尔,塞内加尔,土耳其。
繁殖
拟游隼在稀疏的植被覆盖着的山峰的悬崖上筑巢,非常喜欢呆在窝里,每年重复使用相同的筑巢地点。也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种类的旧巢。一般每窝产2至5个枚卵。孵化期持续30天。
亚种分化
拟游隼(学名:Falco peregrinus pelegrinoides)是游隼的一个亚种。曾经是独立物种时下辖二个亚种。而其中所辖“游隼巴比伦亚种”(Falco pelegrinoides babylonicu)也与2014年划入游隼,中文名称“游隼新疆亚种”。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很广,因此不接近物种标准下的弱势阈值范围(分布区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以下,栖息地质量,人口规模和分布区域碎片化)。人口数量趋势是稳定,因此该物种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巴巴利游隼的种群曾一度被认为濒临灭绝,但现在正在增加。在加那利群岛,繁殖对的数量从1988年的7对增加到2006年的75对。这种增加被归因于城市化的增加,因为游隼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家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