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制冷学会

中国制冷学会

中国制冷学会(英文名: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FRIGERATION,简称:CAR),1977年4月25日成立于北京,是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的非营利性学术法人社团,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中国一级学会之一。由江亿担任理事长,金嘉玮担任法定代表人。学会共有单位会员620家,资深会员96人,高级会员1,000余人,重新登记普通会员13,000余人,学生会员10,000余人。

1973年,国际制冷学会致函中国驻法使馆,邀请中国加入该会。由此,学会筹备工作重新提上日程,并将学会改名为中国制冷学会。197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代表中国加入国际制冷学会(IIR),为二级会员国。1996年,中国制冷学会代表团远赴欧洲,对法国德国的制冷空调工业进行考察。2000年,中国制冷学会提议申办第22届国际制冷大会,次年获得承办权。2007年8月22—26日,第22届国际制冷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国制冷学会承办。自2009年开始,中国制冷学会举办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始于2011年。2019年,中国制冷学会首次举办中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技能竞赛。

学会自成立以后,始终以团结服务全体会员和广大制冷行业工作者为宗旨,以促进制冷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己任,广泛开展中国、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咨询活动,编辑出版《制冷学报》《制冷技术》《中国制冷简报》、专业书籍、技术资料和科普读物,促进制冷科技人才的成长和进步,积极制定、修订各种制冷技术、产品标准并完善冷藏链标准化体系,发起并成功举办中国制冷展,举办和组织参加国际性展览,为中国制冷事业做贡献。曾获2021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历史沿革

筹建时期

1964年3月,商业部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申请筹建中国制冷工程学会。但因历史原因,学会相关筹备工作被迫中断。直至1973年,国际制冷学会致函中国驻法使馆,邀请中国加入该会。由此,学会筹备工作重新提上日程,并将学会改名为中国制冷学会。

1977年4月,中国制冷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同年11月,学会向国际制冷学会提交入会申请书,于1978年正式入会。同年,中国制冷学会在西安市举行了第一届理事会,大会讨论通过了学会章程,选举并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时任商业部副部长刘毅为理事长。

建设时期

中国制冷学会成立之后,积极履行责任,开展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学会多次组织代表团和考察团,参加双边、地区性及国际学术会议,或对先进国家的制冷空调工业进行考察、访问和参加国际性制冷空调展览会,遍及世界五大洲。

1996年,中国制冷学会代表团远赴欧洲,对法国德国的制冷空调工业进行考察,并参观了国际热力技术制冷空调展览会。考察团先后考察了12个公司和工厂。学会还出席了欧洲制冷空调协会年会,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制冷空调业的发展情况。

2000年,中国制冷学会提议申办2007年第22届国际制冷大会,次年获得承办权。2007年8月22—26日,第22届国际制冷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国制冷学会承办。此次大会有来自55个国家的1300多名代表(其中国外代表575人)出席。大会就制冷空调的环保、节能、新制冷剂的应用及食品卫生与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收到论文875篇。这是国际制冷学会第一次在亚洲、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此类大会。

自2009年开始,中国制冷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合作,共同举办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始于2011年。中国制冷学会及青岛理工大学“暖基金”理事会共同举办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技能竞赛每年举办1次,2019年是第1届。

业务范围 

业务范围:学术交流、业务培训、展览展示、书刊编辑、咨询服务。

(一)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二)组织开展制冷(含低温、制冷机械设备、冷藏冻结、冷藏运输、空调热泵、小型制冷机低温生物医学等)及相关领域的中国外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活跃学术思想,倡导学术民主,优化学术环境,促进学科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推进制冷科技人才的培养,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三)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参与科学论证和咨询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制冷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制冷领域先进技术,受政府部门委托承办或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举办科技展览,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五)健全科学共同体的自律功能,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

(六)开展制冷领域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战略、科技规划编制、相关政策以及重大技术经济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提出咨询和建议,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

(七)经有关部门批准或接受委托承担科技评估(技术/产品评价、方案论证、项目绩效评估、故障分析)、标准化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工程能力)评价、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冷安全评价等工作;

(八)向有关部门举荐为制冷工程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人才,按规定开展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

(九)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与国(境)外制冷工程领域专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相关的学术活动、标准化、展览等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十)依照有关规定编辑、出版制冷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刊物、科普书刊、科技书籍、电子出版物和音像制品,编印专业论文集,以及相关数字出版活动,传播制冷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与信息;

业务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事项,依法经批准后开展。 

以上参考资料:

学会章程

资产管理

资金来源

本会经费来源包括会费、捐赠、政府资助、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的收入、利息、其他合法收入。

财产管理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二)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三)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四)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五)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六)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进行财务审计;

(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以上参考资料:

会员

会员分类

本会会员包括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又分为学生会员、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和资深会员。

具体条件

(1)学生会员: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及在读硕士生、博士生;

(2)普通会员:具有本学科相当于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职称和专业水平的科技人员及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经营管理工作者;

(3)高级会员:具有本学科相当于副研究员、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和专业水平的科技人员及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经营管理工作者;

(4)资深会员:在本学科和专业领域内有较高造诣,对本会和学科建设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高级会员;

(5)单位会员:与制冷技术相关,具有相应法人资格和一定数量相关专业科技人员,支持本会工作的科研、教学、生产、设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依法成立的有关学术性社会团体。

以上参考资料:

主要活动

专业展会

中国制冷学会,不但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每年组织中国制冷展行业会,还与合作单位联合组团赴美国、印度西班牙意大利韩国土耳其中东、巴西和德国参加各主要的国际制冷空调供热通风专业展览会。

竞赛活动

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

自2009年开始,中国制冷学会(CAR)、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建环专指委)和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合作,共同举办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

竞赛主要面向中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大学四年级本科生,和本科生毕业设计紧密结合,目标是推动中国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的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发现和培养未来的暖通空调工程师,促进国际交流。

自2014年开始,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作为竞赛的独家支持企业为竞赛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暖通空调在线作为竞赛的战略合作媒体与竞赛在推广和宣传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

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始于2011年。从第四届起主办单位为中国制冷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企业冠名赞助。第五届大赛赞助单位为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将秉承“为中国制冷空调行业注入创新活力”这一理念,旨在挖掘创新方案及优秀人才,以推动行业的发展。

中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青年教师讲课技能竞赛

为推动中国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增强本专业青年教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国制冷学会及青岛理工大学“暖基金”理事会共同举办中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技能竞赛。本竞赛每年举办1次。2019年是第1届。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作为竞赛的独家支持企业为竞赛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机构治理

组织体系

以上参考资料:

组织结构

专业委员会

中国约有17个部、委的制冷工作者参加学会的各项活动,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学会下设六个专业委员会。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20日

工作委员会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20日

地方学会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20日

学会领导

中国制冷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名单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20日

中国制冷学会第一届监事会名单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20日

文化标识

会徽

本会会徽以中、英文名称和雪花图案构成,呈圆形,蓝白相间。中间雪花为白色,四周为天蓝色;中、英文本会名称为天蓝色,四周为白色。

宗旨

团结、动员和依靠广大制冷科技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积极倡导“团结、创新、求实、奉献”的精神;团结动员广大制冷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促进制冷科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制冷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制冷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团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人才培养

奖项设置

教育工程

学术期刊

《制冷学报》

制冷学报》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的由中国制冷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每年六期,大16开本,中国外发行。

《制冷学报》内容涉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工程、细胞生物学、食品加工及贮藏、热工学、市政工程、园艺学等与制冷技术相关的众多学科;主要反映制冷科技领域中低温与超导,制冷机器与设备,食品冷冻、冷藏工艺,冷藏运输,空调及供热、通风工程,低温医学及器械等方面的科技新成果,是反映中国制冷行业最高学术成果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面向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制冷学科相关研究的科技人员、专家、院校师生等人员。 

制冷学报》编委会由中国著名制冷空调领域专家吴元炜研究员担任主任委员,由中国担任国际制冷学会(IIR)重要职务的教授及中国制冷领域的院士、专家、教授等担任副主任委员、委员。

《制冷学报》通过严格的三审制度确定被录用稿件。主要刊登由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组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最新科研进展或取得科技成果的优秀论文。

《制冷学报》成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期刊论文数据库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收录期刊。

《中国制冷简报》

《中国制冷简报》是由中国制冷学会主办的刊登制冷空调行业综合信息的双月刊,逢单月出版,发行量为10000册/期。它着力于介绍中国制冷空调领域的各类信息,刊登行业新闻及科技文章,旨在推动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技术,报道行业动态,促进业内交流。

本刊主要读者分布于各专业设计院、设备制造企业、专业工程公司、大专院校、制冷空调使用单位及与制冷空调专业相关的各个行业。《中国制冷简报》刊登大量实用型信息,主要有企业专题,行业信息,学会动态,技术论坛,标准指南,科技创新,专利推广,国际 交流,展会、学术会议信息等内容。

《高能效建筑》

《高能效建筑》为《High Performing Buildings》中文版,由中国制冷学会和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联合出版发行。旨在展示中国外建筑节能领域优秀案例,提高建筑设计师、设备经理、项目经理、建筑业主和高校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高能效建筑》每年一期,在中国制冷展期间的CAR-ASHRAE技术交流会上进行发布。

其它书刊

《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制冷学会编著的《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10-2011)》于2011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版发行。

该报告根据制冷科学技术及学科发展现状,从新型制冷技术、制冷工质、低温生物医学、低温工程技术、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冷冻冷藏贮运技术、热泵空调技术、空调制冷系统、吸附制冷技术和吸收式热泵等方面在调研中国外制冷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比对国外该领域的发展情况,并根据中国现有制冷技术涉及众多学科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制冷学科的发展趋势。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制冷领域学术界、产业界对制冷学科的认识,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这是第一次向全社会系统地介绍制冷科学与技术。

《中国制冷史》

中国制冷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制冷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本书是第一本全面反映中国制冷科学技术应用与发展历史的书稿。全书共45万字,分为四章,详细记述了中国古代天然冷源的应用、近代人工制冷的兴起和新中国成立之后制冷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内容涉及制冷机械设备;食品冷藏和冻结;冷藏运输;空气调节和热泵;冷冻干燥;低温生物医学;低温工程等专业领域。

《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名册》

为了宣传制冷空调企业,促进制冷空调业的发展,继2010年版《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名册》出版2年后,中国制冷学会又重新编辑整理了2012年版《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名册》。

本名册汇集了中国制冷学会组织机构、团体(单位)会员通讯方式和产品及业务范围,汇总了各省市自治区制冷学会的联系方式和学会资深会员、高级会员、学生会员名单和中国制冷学会、国际制冷学会简介。

对外交流

中国学术交流

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

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是由中国制冷学会主办,每2年一次的系列会议,该系列会议是中国顶级千人学术交流盛会。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正逐步发展成为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中国制冷和空调技术及其相关学科进步与发展的最佳平台。

海峡两岸冷冻空调交流会

持续十一届20年的会议搭建了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平台,围绕两岸共同关心的冷冻空调前沿热点科技进行研讨。通过交流、互访,彼此增加了了解,沟通了信息,互相取长补短,达成了共同繁荣中华民族冷冻空调事业的共识。

中国食品冷藏链大会

中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致力于搭建冷链“产、学、研、用”交流平台。会议从技术、管理、运营多角度展开讨论,就冷链行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探讨。对推动冷链装备技术、食品贮藏工艺进步,提升冷链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中国冷链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际学术交流

国际天然工质大会

自1994年起,国际制冷学会开始发起国际天然工质系列会议,每2年举办一次,由会员国轮流承办,已成功举办十届,旨在推动天然工质的应用与研究。是国际上天然工质领域内最高级别学术会议。

亚洲制冷空调大会

亚洲制冷空调大会(ACRA)为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主要目的是促进亚洲HVAC\u0026R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已成功举办七届,是亚洲制冷空调领域内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

国际制冷大会

国际制冷大会是由国际制冷学会(IIR/IIF)主办,每四年一次的系列会议,已成功举办二十三届,是国际制冷领域内最高级别的学术交流平台。

所获荣誉

仅收录部分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6月20日

相关事件

针对“空调怎么开既省电又凉快”话题,中国制冷学会科普部主任李晋灏指出,频繁开关空调反而更费电。

参考资料

学会简介.制冷学会.2024-06-20

中国制冷学会:协同发展节能创新 让技术服务于人.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0

喜报!我会荣获“2021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称号.网易.2024-06-20

中国制冷学会章程.制冷学会.2024-06-20

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制冷学会.2024-06-20

中国制冷学会创新大赛.制冷学会.2024-06-20

全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青年教师讲课技能竞赛.制冷学会.2024-06-20

专业展会.制冷学会.2024-06-20

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制冷学会.2024-06-20

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制冷学会.2024-06-20

制冷学报-简介.制冷学会.2024-06-20

中国制冷简报.制冷学会.2024-06-20

高能效建筑.制冷学会.2024-06-20

其它书刊.制冷学会.2024-06-20

国内学术交流 .制冷学会.2024-06-20

国际交流.制冷学会.2024-06-20

空调怎么开既省电又凉快?.今日头条.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