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连弗邑
巴连弗邑(梵语:Pāṭaliputra),又称波咤厘、华氏城,是古印度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今天的印度巴特那附近,毗邻恒河。最初由摩揭陀国王阿阇世王在公元前490年建造,作为一个小堡垒(Pāṭaligrāma)。随后,巴连弗邑逐步发展成为大城,并成为摩揭陀国的首都,取代了原有首都王舍城。它先后成为了南达王朝、孔雀王朝、巽伽王朝、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的首都。在孔雀王朝时期,巴连弗邑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并在旃陀罗笈多和阿育王统治时期达到极盛。7世纪时,唐僧在印度求法时曾经过此城。到了16世纪,谢尔·沙阿·苏里重新振兴了这座城市,并将其更名为帕特纳。现代的考古发掘揭示了巴连弗邑的大型防御墙和木制加固结构的证据。
词源
巴连弗邑的名称来源于梵语中的“Pāṭali-”和“-putrá”,其中“Pāṭali-”指的是pāṭalī树(Bignonia suaveolens),而“-putrá”(पुत्र)意味着“儿子”。因此,巴连弗邑被认为是“Pāṭali植物的种子荚裂开的地方”,或者意味着Pāṭali的儿子。巴连弗邑最初被称为Pāṭali-grāma(“Pāṭali村”),一些学者认为巴连弗邑是Pāṭalipura(“Pāṭali城”)的变体。它也被称为Kusumapura(花城)。
历史
孔雀王朝的首都
在孔雀王朝时期,巴连弗邑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约为150,000–400,000。城市面积为25.5平方公里,周长为33.8公里,呈平行四边形,拥有64个城门。孔雀王朝皇帝旃陀罗笈多和阿育王的统治时期是巴连弗邑的繁荣顶峰。墨伽斯提尼在《印度记》中详细描述了这座城市的辉煌。
后续王朝的首都
巴连弗邑在多朝(3世纪–6世纪)和波罗王朝(8世纪-12世纪)时期继续作为首都。法显在公元400年访问这座城市时,发现人们富有且繁荣;他们实践美德和正义,并建造了几所医院。
衰落
到了公元7世纪,唐僧访问巴连弗邑时,发现这座城市已经荒废。城市的衰落可能与恒河的河道变迁、国际贸易的普遍衰退以及可能的灾难性洪水有关。胡纳人的入侵也可能是导致城市衰落的原因之一。
巴拉朝
在巴拉时期初期,巴连弗邑似乎有所恢复。Dharmapala的Khalimpur铭文描述了巴连弗邑作为一个河港和皇家营地的情况。但考古学家在巴连弗邑没有发现任何来自巴拉时期的证据。
1500年代
在16世纪,谢尔·沙阿·苏里将巴连弗邑作为他的首都,并将名称更改为现代的巴特那。
考古
巴连弗邑的古城部分已经被挖掘出来,但大部分仍然埋藏在现代巴特那之下。已经挖掘了各个位置,包括Kumhrar、Bulandi Bagh和Agam Kuan。在孔雀王朝时期,这座城市被描述为呈平行四边形,宽约2.5公里(1.5英里),长约15公里(9英里)。它的木制城墙上有64个城门。考古研究发现了几公里长的木制栅栏的剩余部分,但没有发现石制防御工事。
重要文物
在巴连弗邑的考古挖掘中,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文物,包括:
- Masarh狮子,公元前3世纪
- Lohanipur躯干
- 在巴连弗邑发现的柱子部分
- 巴连弗邑狮小雕像
- 有翼狮鹫
- 带有孔雀王朝铭文的巴连弗邑夜叉
- Kumrahar藤蔓装饰的护墙板
- 巴连弗邑莲花图案
- 巴连弗邑的抛光柱子
- 柱子底座上的石匠标记
- 战车轮,Bulandi Bagh,孔雀王朝时期
- Bulandi Bagh女性小雕像,隋朝时期
- 佛教栏杆,隋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