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
马头琴,蒙古语称“潮儿”,因琴首雕刻有精美的马头而得名,是一种二弦的弦乐器,也是中国蒙古族特有的民间乐器。
马头琴主要由琴体、共鸣箱、琴弓构成,共鸣箱形制多样,张两根弦,为纯四度关系,音域为三个八度。起先运用于宫廷娱乐,后来在民间普及。它音域较宽,音量较大,发出的声音甘美、浑厚、悠扬、动听,既能为歌伴奏,也能独奏曲目。在长期的发展中,马头琴形成了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各地区的蒙古族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们都在不断地丰富马头琴的演奏技巧,创造了各自的独特风格。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除此之外,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新疆等地的蒙古族集居地中也较为流行。
2006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蒙古国马头琴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马头琴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构造与种类
构造
马头琴种类繁多,形制不一,它的制作工艺也较为复杂,主要由琴体、琴头、琴杆、弦轴、琴弦和琴弓等部件组成。
共鸣箱是发声的重要部件,通常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也有六方形、八方形等形制。琴箱框板多为木制,以杉木、红木为佳,上下两框板的中央开有装入琴杆的通孔,左右侧板上开有出音孔。琴箱正反两面蒙上皮革,或正面蒙皮革、背面用薄木板制作,皮面中央放置木制桥形琴码,皮革上绘有民族图案,正面和背面之间用音柱支撑;琴头和琴杆由整木制作,琴头呈方柱形,顶端向前弯曲,马头作为装饰,或在琴杆上端直接雕出,或是雕好以后粘牢;弦槽后开,带有槽盖,在两侧左右各横置一个弦轴;弦轴为木制,轴杆为圆锥体,轴柄呈圆锥形、八方形、瓜棱形或扁耳形,圆锥形轴柄外表刻有直条瓣纹,有的轴顶为圆球形,弦轴起着固定琴弦和调节音高低的作用;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上端设有山口,下端装入琴箱上下框板的通孔中;在琴杆偏上位置安装有琴上码,起着传音、弦与琴杆之间保持距离的作用;琴弦由马尾或尼龙丝构成,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合成,两端用细丝弦结住,上端缠于弦轴,下端系再琴底的尾柱上,是马头琴发音的主要部件之一;琴弓多为可以调节弓毛松紧的螺丝弓,用藤条或较硬的红木制作弓杆,两端栓马尾为弓毛,拉奏时同琴弦摩擦发出音响。马头琴的琴杆是和共鸣箱、琴首构成一体的,方便左手上下移动进行演奏。
种类
传统马头琴音量较小,演出场合受到限制,在制作上用料和规格尺寸并不统一,通常根据演奏场合分为大、小两种。大马头琴全长约100~120厘米,琴箱长约26~30厘米,下宽约22~28厘米,适合室外演奏使用;小马头琴全长约60~70厘米,琴箱长约20厘米、下宽约18厘米,适合室内演奏使用。现在又研制出了中型马头琴和大型马头琴两种类型,音量和音域也得到显著扩大,形成了一个高、中、低音俱全的完整乐器组,艺术造型也较为完美,丰富了马头琴的演奏场合。
根据音高可将马头琴划分为3大类。高音马头琴,共鸣箱均为木制,面板多用松属,边板、背板多为枫木,外形体积稍小于中音马头琴,它音质清断,秀丽优美;中音马头琴,形制构造与高音马头琴相同,只是体积稍大,琴板稍厚,背板稍平,它音色纯厚,沧桑动人;次中音马头琴,形制构造与中音马头琴相同,共鸣箱稍大、稍厚,它音色浑厚、饱满。
音域
马头琴两弦间为纯四度关系,音域为三个八度。
高音马头琴、中音马头琴:外弦为d1音,内弦为g1音,音域为d1~d4;次中音马头琴:外弦为e音,内弦为a音,音域为e1~e3,一般只用两个八度左右。
演奏
现代演奏技巧
马头琴具有独特的演奏方法,握弓的方式与二胡相同,但是在外侧拉奏。演奏时采用坐姿,调整到舒适、自然的状态,将琴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持琴时上臂自然松弛,左手成圆弧形状,合谷穴自然张开,拇指微扶琴杆。在高把位上,音位距离很小,手和腕同下臂形成直线,各指以指尖按弦;在低把位上,用食指、中指的指甲根部顶弦,无名指、小指采用指尖顶弦,小指常从外弦下面伸进去顶里弦。把位越高,琴弦上音位间的距离就越短,各指间的距离逐渐缩短,不论高、低、中把位,拇指始终不能离开琴杆。右手执弓时,以虎口夹住弓柄,食指、中指放在弓杆上,无名指和小指控制弓毛,运弓时,弓毛和琴弦要保持直角状态。
马头琴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拉奏技巧,它以指甲从弦侧触弦发音,左手有弹音、挑音、颤音、打音、滑音、双音、拨弦、揉弦、泛音等多种指法,右手有长弓、半弓、短弓、跳弓、连弓、连跳弓、顿弓、打弓、击弓、碎弓、抖弓等弓法。它音色柔和、浑厚而深沉,拉奏起来洪阔、低沉而豪放,富有草原风味,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
传统演奏方法
在长期的演奏中,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演奏技巧,传统的马头琴演奏法有三种。
正四度定弦演奏法
正四度定弦演奏法,又称“潮尔呼格”,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蒙古部族之间,定弦为e和a,两弦形成纯四度关系,外弦是高音弦,里弦是低音弦。演奏特点是用第一、第三指的一或二关节上的指肚分别按弦、揉弦演奏,在中把位时,常用拇指从里侧触弦同旋律形成八度泛音。在演奏中常带动内空弦与旋律形成双和音。在指法上,主要以一指在弦上滑动换把,用三指打弦,或是运用上滑音、下滑音,或是两音间来回交替滑奏,运用连弓、分弓和顿弓等弓法,奏出同音装饰音。较具代表性的乐曲有《劳密波日》《巴拉吉尼玛》《满都拉》《木色烈》等,该演奏法对歌唱性、叙述性的乐曲有深刻、细腻的抒情特长,但是在演奏一些比较欢快的、跳跃的乐曲时候存在局限性。
反四度定弦演奏法
反四度定弦演奏法,也称为“索勒盖呼格”,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东苏尼特旗、西苏尼特旗北部、阿巴嘎旗和巴彦淖尔市等地区。两根弦为四度关系,传统定弦为e和a音,低音弦在外边,高音弦在里边。它主要是由泛音演奏、单音演奏相结合而成。泛音演奏法,又称“勃依勒乐特达日拉嘎”,通常是泛音和实音结合起来演奏;单音演奏法,又称“图伯称达日勒嘎”。单音顶弦是用5个手指演奏,用一指和二指的第一关节指甲根部从弦左侧顶弦,无名指、小指用指头部位从弦左侧触弦,小指奏出滑音装饰音,作出大小三度、四度打音,拇指则从弦的右侧触里弦来进行演奏。演奏时主要用单实音演奏,它音质结实饱满、纯净优美,具有代表性的乐曲有《古日奔阿其图》《挤奶员》等。
五度定弦演奏法
五度定弦演奏法,也称“胡尔呼格”,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和巴彦淖尔盟一带。高音弦在外侧,低音弦在里侧,两根弦为五度关系。这种演奏方法根据歌唱者的嗓音或笛子的筒音来确定,既能够演奏悠长的民俗音乐,也能奏一个把位内速度较快的乐曲,能够表达出欢乐的情感。其缺点是音质不结实,快速演奏时手指容易脱弦,声音容易被吞噬,但可以把自身演奏特色和反四度定弦演奏法结合起来运用,从而丰富反四度定弦演奏法。
历史
马头琴是蒙古族古老的民间乐器,关于它的起源,中国音乐理论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有学者根据中国的《乐书》和朝鲜国的《乐学规范》中记载的资料与插图形象,认为马头琴是从奚琴演变而来的,而反对者认为琴的形制和演奏方法,和马头琴没有多少共同之处;有的学者根据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军歌,认为马尾胡琴是马头琴的直接祖先,二者有着深厚的渊源,但没有充分的资料来确定马尾胡琴的由来;有学者从《元史·礼乐志》《清史稿》找到马头琴与“马尾”相关的记载,在《清史稿》中也被记载为“胡琴”,在根据一些文献,认为马头琴与另一种蒙古族乐器火不思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马头琴是由火不思—马尾胡琴—潮儿—马头琴的系列演变而来的。当下的共识是,马头琴最早诞生于狩猎文化到游牧文化的过渡时期,作为蒙古族的娱乐弦乐器,为人们娱乐伴舞所用。
大约在唐宋时期,马头琴已经出现在蒙古族族群了, 最初作为弦乐器与其他乐器共用;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大概在成吉思汗时期,马头琴在蒙古族民间逐渐流行开来,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元代时,马头琴便从民间走向了宫廷,丰富了宫廷的娱乐项目, 成为宫廷娱乐中的重要乐器,此时的蒙古族器乐、说唱、歌舞艺术在不断发展,马头琴也逐渐成为蒙古族音乐中的重要乐器;明清时期马头琴主要运用于宫廷乐队。
在19世纪前,古代蒙古族人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长约二尺,共鸣箱、音量较小;大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马头琴一名,琴头是由龙头、猴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由于马头琴流传地区、制作与演奏的方式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
传承与困境
马头琴自元代以来,随着蒙古族器乐、说唱和歌舞艺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蒙古族音乐中的重要乐器。它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蒙古族大草原中广泛流行,是一种富有蒙古族民族气息、文化底蕴的民族乐器。千百年来经过无数艺人不断发展和传承,在不同地域的风土文化和语言背景下,马头琴的名称、演奏风格、韵味和制作方法各不相同,演奏技巧丰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它不但在正式和隆重的场合演奏,也出现在民间的婚典仪式、亲友聚会等日常活动中,既可以为歌伴奏,也可以为独奏曲目,具有浓厚的社会和民俗传统基础,发挥着传播文化、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等社会功能。作为中国比较有民族特色的乐器,马头琴在当代音乐潮流的洗礼下,融入了西方音乐中的诸多元素,进而形成了越发多样、风格独特的演奏特征与情感表达方式,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与欢迎。
传统的马头琴传承方式和变化与整个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上主要依靠宫廷传承、寺庙传承、军队传承和民间传承四大传统演奏流派,每一种演奏流派都有自己传统的演奏曲目,而民间传承是整个传承过程中最稳定、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在2006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齐·宝力高、布林被指定为国家级相传承人,以及5位自治区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马头琴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对马头琴传统演奏法进行保护和抢救,还增加保护经费,加大保护力度,对马头琴艺术进行宣传、展示与推广,开展活态传承活动,进行抢救性记录和保存,对马头琴理论及技艺进行研究等多种努力,并出版了《千年传承马头琴》,是第一本以马头琴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2019年,“全球视野下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汇聚了50余位来自国内外学者、 马头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共同研讨马头琴的历史变迁、传承、创新、创作、艺术家、风格流派以及传播推广等问题。
但是,近几十年来,马头琴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困难,马头琴音乐一直流传于民间,主要是民间传承,传承结构单一;传承艺人年龄分布不均,新生代传承学习者难以持久学习使传承体系脆弱;而一些造诣较深的马头琴艺人年事已高,随着他们的相继离世,很多绝技都将失传。这些都造成了马头琴活动空间缩小,传承范围、学习人群日渐稀少,曲目失传现象严重,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民间传说
在内蒙古地区流传着一个关于马头琴的民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内蒙古的小伙子,因为朝夕相伴的骏马死了而抑郁难过,为了为了寄托衰思,缓解悲痛,他用马的颅骨作琴筒,用腿骨作琴杆,用马尾作弓,制成一把二弦琴,他在琴杆的顶端依照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这把琴的音色优美,浑厚而苍凉,小伙子常常在夜晚拉琴,怀念他死去的朋友,优美的琴声随风飘扬,牧人们都来到他的身边,静静地听着他用琴声述说他和他对骏马的思念,人们把他制作的琴叫作马头琴。后来,人们仿照它的样子,用木头制成了马头琴,在每一张琴的琴杆顶端,都雕上一个马头,马头琴也就成了蒙古族最喜爱的乐器。
名曲名家
马头琴的传统曲目多是从民俗音乐中演化而来的,有原生民歌《朱色烈》《八雅铃》;有英雄史诗曲牌《奔马调》《打仗调》;有从民歌发展而来的琴曲《荷银花》《莫德烈》;还有汉族古老曲调《普安咒》《柳青娘》,以及《朝霞》《草原春色》《达斡尔民歌主题协奏曲》《萨茹娜盛开的时节》《草原连着北京》《草原赞歌》《万马奔腾》《初升的太阳》等众多乐曲。
同时也拥有大批优秀的演奏家,有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国家级传承人布林、齐·宝力高,以及色拉西、桑都仍、巴依尔、布林巴雅尔、达日玛、李波等众多著名艺人。
参考资料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08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马头琴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