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单雄信

单雄信

单雄信(?—公元621年),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西北)人,隋末瓦岗起义军将领之一。因骁勇善战,被称作“飞将”。

单雄信自少年时就骁勇善战,善于马上用枪。单雄信与同郡徐世(后改名李勣)交好,誓同生死。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单雄信加入同乡翟让建立的瓦岗军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跟随杨玄感反隋失败的李密转投瓦岗军,并在之后取代翟让成为瓦岗首领,而单雄信也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三月被其封为左武候大将军。同年十一月,李密设计除掉了翟让,双方争斗过程中,跟随翟让的单雄信未及抵抗就跪地投降,被李密谋士房彦藻疑为不忠,李密却爱慕其才将其留用。瓦岗起义军因这次权力争夺内部分化,且李密在此后行事骄横,单雄信等将领对他开始心存不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隋将王世充派兵攻伐瓦岗起义军,单雄信在李密势弱时投降,成为王世充麾下大将军,并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与唐军的战斗中,几乎活捉李世民。同年五月,自立为帝的王世充因不敌唐军,带领单雄信等文武官员投降唐朝。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在内的王世充旧部绑赴洛水沙洲斩杀,旧相识徐世勣(李勣)曾帮单雄信求情,李世民不允。单雄信被杀后,徐世勣收养了他的儿子,答应照顾其家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李密留用单雄信一事进行评价,认为李密不听谋士劝告将单雄信收入麾下,结果他一失势,单雄信就投降了王世充,并以此暗讽单雄信品行不高。清代赵翼在诗《偶得九首》中认为,单雄信为人勇猛万人难敌,却因没投到明主麾下致使下场凄惨。但单雄信在民间形象正面,在《隋唐演义》等小说、评书中,其形象刚烈,为人豪侠仗义、忠诚守信。

人物生平

初投瓦岗

单雄信是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曹县西北)人,自少年时就骁勇善战,善于马上用枪。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与单雄信同郡且关系较好的法曹翟让因犯事逃亡瓦岗(今河南滑县南),设瓦岗寨反隋。同样对隋不满的单雄信、徐世勣等也先后前去投靠,之后,翟让采用徐世勣建议,在永济渠以劫公私船只为生,并逐渐聚集起万余瓦岗军。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第二次出征高句丽期间,对其统治不满的杨玄感纠集李密等起兵反隋,杨玄感兵败被杀后,李密及其部下在被解送高阳受审途中以重金利诱押解军士,在他们放松警惕后挖墙逃走,但四处逃亡受阻,只好于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前去投靠瓦岗寨。之后,因其谋略与政治眼光,李密逐渐获得了瓦岗军首领翟让及其部下的信服。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翟让在王伯当、徐世勣等的建议下,让位于威信日重的李密。成为瓦岗之主的李密随即称魏公,将翟让封为司徒,而单雄信、徐世勣也分别被封为左、右武候大将军。瓦岗军随后在李密的带领下日渐壮大,并于大业十三年(617年)猛攻洛阳市,击败了包括隋朝将领王世充援军在内的十万洛阳守军。此后,永安大族周法明、齐郡起义军首领徐圆朗、任城大侠徐师仁、淮阳区知府赵佗也先后归附。

跪降李密

瓦岗寨日渐强大,李密权势日盛而设寨的翟让却居于其下,翟让部将王儒信以及兄长翟宽(翟弘)劝说其将权势从李密手中夺回,李密得知此事后,于大业十三年(617年)设计除掉了毫无防备的翟让,以及王儒信、翟宽等,并与护卫翟让的部将发生争斗。

战斗中,李勣被砍中脖颈身负重伤,单雄信却很快就跪地求降。为此,李密谋士房彦藻建议杀掉单雄信,因爱惜单雄信骁勇之才,李密没有接受建议,且令单雄信前去劝慰李勣等翟让旧部属,让他与李勣、王伯当一起分领翟让部众。此后,单雄信还因善战被军中将士称作“飞将”。而瓦岗军经过之前的内部争斗实力削弱,且李密完全控制瓦岗军后行事骄横,单雄信等部将对他也多有不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身处扬州市(今江苏扬州市东)的隋炀帝因忌惮中原战乱不愿北归,怀念渭河平原的隋将宇文化及将其勒死后自立为帝,并率军北上向东都(今洛阳市)挺进。据守巩(今巩义市)北的王世充等则与元文都卢楚等拥立越王杨侗继位隋帝,并对瓦岗军进行招降。为避免被宇文化及和王世充合力夹击,据兵巩洛之地(今河南洛阳一带)的李密接受王世充招降与宇文化及开战。结果,瓦岗军虽最终打败了宇文化及却实力大损。

投降王世充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九月,王世充趁瓦岗军势弱向其发起进攻,李密遂令王伯当留守金墉(今河南洛阳东),亲率军前往偃师区(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抵御。而单雄信则奉命据守在偃师城北。

由于瓦岗军在邙山之战中接连失败,将领程咬金(程咬金)、秦琼等也先后被王世充擒获,对李密早有不满的单雄信先是据兵自守不再听李密号令,之后又投降王世充,并在此后被王世充任命为大将军,瓦岗起义军也随之瓦解,李勣等跟随李密投降了新建的唐朝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王世充废掉隋皇泰帝自立。次年七月,日渐壮大的唐军在秦王李世民的带领下进逼虎牢关之战攻打王世充。李世民欲用轻骑兵诱敌却身陷重围,殿后撤离时,单雄信率领数百骑兵对其进行夹击,几乎要将李世民活捉。徐世勣闻讯赶来大声点明李世民身份,单雄信遂放弃进攻带兵离去。

降唐被杀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接连败于唐军之手、走投无路的王世充带领包括单雄信在内的文武官员向李世民投降。

李世民随即下令将包括单雄信在内的十多个王世充的将领绑赴南洛河斩杀示众。李勣闻听消息,替单雄信向李世民求情,求他将勇猛善战的单雄信收归旗下,免他一死,但李渊不许,李世民拒绝了他的请求。单雄信被杀后,李勣收养了他的儿子,并答应会照顾其家人。

历史评价

刘昫在《旧唐书》里评价单雄信“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说其在李密军中被称作“飞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以李密之疏暗讽单雄信之品行,说单雄信虽因善战被称作“飞将”,却轻易就投降了李密,而李密不听谋士劝告将其留用,结果其一失势,单雄信就率部投降王世充

赵翼在诗《偶得九首》中认为,单雄信为人勇猛万人难敌,却因没能投到明主麾下被视作草寇、下场凄惨。

人物争议

据《旧唐书·李密》载,单雄信追击李世民时,被李勣大声喝退。而《新唐书·太宗皇帝》中关于此情节的描述却没有提及徐世勣,且单雄信是被此后赶来的尉迟敬德打败后逃走。

据《旧唐书·李勣》载,单雄信被杀前,李勣曾苦苦哀求秦王李世民饶过一死,但李渊不同意饶过他,于是单雄信被杀。但《新唐书》中却只记载李世民不顾李勣请求下令杀掉单雄信。潘忠伟在《周易正义研究》一书中认为《旧唐书》中“高祖不许”乃编造之语,李世民杀单雄信是必要的政治手段,却与当时的文化产生割裂,人们对被杀的单雄信也心怀同情,李世民为挽回个人形象才故意将此事推脱给高祖李渊。

家族成员

墓葬与纪念

墓葬信息

宋代《东京梦华录》曾提及,单雄信的墓在东京潘楼东街巷,上面还有一颗枣树,后来人们在此设单将军庙。

另据《东明县志》称,山东菏泽市东明县城北有单雄信的衣冠冢。且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以及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东明县知县张师绎、程允仁曾先后在单雄信墓附近修建单雄信庙。1929年尚有墓碑,但此庙不知何时被毁,而单雄信的衣冠冢也被湖水淹没,之后,当地人又在衣冠冢遗址上修建了一个亭子。

二贤庄遗址

相传单雄信幼年时父亲被害,和其母以及其兄流落至潞州区(今长治市),其成年后和哥哥耕读为生,且为人侠义,他们居住的地方也被称作“二贤庄”。单雄信离世后,当地人民出于追思之情,在二贤庄遗址上重新建造了二贤庄,为躲避官府追查,又名“真泽二仙宫”,并在逢年过节时祭拜仙姑二仙加以掩饰。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对二贤庄进行复原,现存二贤庄遗址在山西长治市西郊湛上、蒋村、暴马三村中央,是一个独立的、地势明显高于周围村寨的封闭性庄园,因其是传闻中单家二贤屯兵纳将、聚义反隋的要寨,故又被称作二贤寨。二贤庄门前右侧原有一株四人才可合抱的古槐,相传是秦琼曾拴过马的树,1951 年该树被砍伐用于修建礼堂。

二贤庙

单雄信离世后,当地为纪念他们,在二贤庄遗址上修建了二贤庙。现存二贤庙座北朝南呈“凹”形。正殿左右辟有东西偏殿,偏殿之下有两排长廊厢房,东厢房南端建造一稍高的阁楼,庙中有五彩祥云、人物走兽以及各色花卉等图案。二贤庙现存最有价值的文物是几十块“五指砖”,五指砖呈方形,上有五指的印痕,经鉴定为隋唐时期古砖。

人物轶事

枣树做槊

元杂剧尉迟恭单鞭救主图》写单雄信“逞大胆心怀奸诈”,明代哲学史大唐秦王词话》中被丑化,晚明形象扭转,唐朝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载,单雄信幼年时,在学堂前种植一棵枣树,十八岁那年将枣树伐来做,槊长一丈七,刀刃重七十斤,取名为寒骨白。与秦王李世民交战时,曾被李世民射中刀刃,后被尉迟敬德折断。

被祭神庙

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载,单雄信的墓上长着一颗枣树,传说是他的槊变成的,而单雄信也被人们设庙,如神灵一般祭拜。

研究书目

《旧唐书·卷五十三·单雄信传》

《新唐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九》

《静乐人物》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百家讲坛]李勣不惜以自己的官爵换取兄弟单雄信的性命.央视网.2024-04-12

《新唐书·列传第九·李密》.ctext.org.2024-04-15

大运河.猫眼电影.2023-07-12

隋唐演义.猫眼电影.2023-07-12

隋唐英雄传 (2003).豆瓣电影.2023-07-12

隋唐英雄 (2012).豆瓣电影.2023-07-12

隋唐演义 (2013).豆瓣电影.2023-07-12

单田芳:隋唐演义.蜻蜓fm.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