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
罗汉果(学名:Siraitia grosvenorii),别名光果木鳖,是葫芦科罗汉果属雌雄异株的攀援型多年生藤本植物,于2013年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为近危物种。
罗汉果仅在中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湖南省南部、广东省和江西省。对生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主要生境在海拔250~1000米的亚热带有坡地区,喜光但不耐强光,对水分要求较大。由于其栖息地的环境被破坏以及人民的肆意采摘,野生罗汉果的分布逐渐减少。
罗汉果茎、叶、叶柄以及卷须上有柔毛,叶片膜质,卵状心形、三角状卵形或宽卵状心形边缘微波状;雄花为总状花序,雌花单生或2~5朵集生花序梗顶端。
罗汉果是中国特有的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凉血、消暑、润肠通便等功效,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入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以罗汉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饮料、糖果等产品畅销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东南亚等世界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形态特征
根
根多年生,根块肥大,纺锤形或近球形。
茎
茎稍粗壮,有棱沟,初时有黄褐色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随着生长毛渐脱落变近无毛。卷须稍粗壮,初时被短柔毛后渐变近无毛,2歧,在分叉点上下同时旋卷。
叶
叶柄长3~10厘米,被同枝条一样的毛被和腺鳞;叶片长12~23厘米,宽5~17厘米,膜质,卵形心形、三角状卵形或阔卵状心形,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深2~3厘米,宽3~4厘米,心形,弯缺半圆形或近圆形,边缘微波状,由于小脉伸出而有小齿,有缘毛,叶面绿色,被稀疏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老后毛渐脱落变近无毛,叶背淡绿,被短柔毛和混生黑色疣状腺鳞。
花
罗汉果为单性花,雌雄异株。雄花为总状花序,长7~16厘米,由6~22朵花组成;5片花萼,呈漏斗状,表面覆盖白色柔毛或红色纤毛;钟状花冠,直径2.5~3.7厘米,黄色,花瓣五片,分离,雄蕊3枚,药室S形。雌花单生或2~5朵集生花序梗顶端;花萼和花冠比雄花大;退化雄蕊5枚;子房密生黄褐色茸毛。
果实
果实球形或椭球形,长6~11厘米,径8厘米;初时为绿色,生有黄褐色茸毛和混生黑色腺鳞;成熟后颜色变为褐色,茸毛和腺鳞脱落,果皮较薄,干后易脆。
种子
种子近圆形或宽卵形,长1.5~1.8厘米,宽1~1.2厘米,两面中央稍凹陷,周围有放射状沟纹,边缘有微波状缘檐。
物种分布
仅在中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江西省西部及西南部、湖南省南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东南部。其中以广西分布最多、最广,南起浦北县,北至临桂区县,西起凌云县,东至昭平县均有分布,以桂林市的临桂、永福县、兴安县、资源、龙胜各族自治县、灵川县栽培面积最大,也是中国最大的罗汉果生产基地。
生长习性
罗汉果对于生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主要生境在海拔250~1000米的亚热带有坡地区;分布区多有青苔、兰科、油茶林、竹林、阔叶林等;罗汉果是草质藤本植物,要求温暖,昼夜温差大,夏季白天炎热,夜晚凉爽,不耐高温,怕霜冻;枝叶茂盛,生长期长,对水分需求量比较大;属短日照植物,每天日照6~7小时最好,散射光的强度更适合罗汉果的生长,因此野生罗汉果常生长在阔叶林的树荫下;适宜栽培在排水较好、有机质丰富、疏松湿润的红黄壤土中。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自然条件下罗汉果主要通过种子以及地下休眠茎块进行繁殖。开春后,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块茎上的休眠芽开始萌动;四月上旬到四月中旬开始抽生新蔓;五月下旬至八月中旬藤蔓迅速生长;六月上旬到九月中旬,陆续现蕾、开花,其中七月中旬是盛花期,总花期110天左右;九月中旬至十一月上旬果色变黄,分批成熟,果实发育期70天左右;十一月中下旬地上部枯萎,地下茎进入休眠,全生长期250天左右。
人工种植
繁殖方法
人工繁殖罗汉果主要通过种植幼苗进行繁殖,幼苗的获取方法有压蔓繁殖法、插繁殖法、嫁接繁殖法、种子繁殖法以及组织培养法等。
种植管理
园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通风透光,背风向阳的山坡地;土壤为黄壤或黄红壤最好;在种薯萌芽或移栽种苗前搭好棚架。
种植时间与密度:清明前后,气温15℃以上,每公顷2550~2700株,每100株配3~5株雄株。
肥水管理:施一次基肥以及两次追肥,4~6月注意排水防涝,秋季后注意灌溉。
人工授粉:在清晨挑选并采摘含苞待放的雄花,放于阴凉处备用,等到上午开始授粉;授粉时,将雄花朝下,使用棉签或竹签等工具刮取少许花粉抹在雌花柱头上完成授粉。
病虫害防治:罗汉果主要病害有根结线虫病、疱叶丛枝病、芽枯病、白绢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华南蟋蟀、黄守瓜、实蝇科、红蜘蛛等。在防治时以预防为主,新耕地要翻土暴晒杀死害虫和线虫的虫卵,预防害虫危害以及减少病害的传播;要培育壮苗,施足基肥,必要时可适当追施叶面肥;在病害发生前期及时用药并及时处理病残体;在害虫发生期使用物理防治如悬挂引诱剂、生物防治如释放捕食叶螨科,化学防治如敌百虫等方法综合防治害虫。
采收:在罗汉果充分成熟后(果皮坚硬,果柄枯黄)采收。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罗汉果是中国特有的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入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但是由于其栖息地的环境被破坏以及人民的肆意采摘,野生罗汉果的分布逐渐减少。
致危因素
一是生存环境遭受破坏。野生罗汉果对环境要求严格,由于其生境中的阔叶林被砍伐,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改变,致使野生罗汉果不适应生存环境而逐渐消亡。
二是农民缺乏保护意识。野生罗汉果在商品价值上比栽培罗汉果更高,因此,野生罗汉果在成熟期时被农民争相采摘,在采摘过程中罗汉果的块茎常常会受到损伤导致块茎溃烂,影响次年发芽,致使野生罗汉果种质资源逐渐减少。
保护价值
罗汉果是异花授粉植物,种植户不加选择地进行人工授粉,导致栽培品种混杂,种性逐渐退化。而野生罗汉果由于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经受各种自然灾害和环境压力,因此具有抗病、抗虫、抗逆等优良基因,是罗汉果遗传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
保护等级
罗汉果在2013年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为近危物种,评估标准为《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2001年 3.1 版)》,其中近危的标准为当一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濒危或易危标准,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接近符合或可能符合受威胁等级,该分类单元即列为近危。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罗汉果本身无毒,食用安全,没有异味,其中含有的甜类物质甜度高、热值低、水溶性与热稳定性好,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及保健品工业中,可以制作成汁粉、果糕、柿饼汤、面包、果凉茶、单晶冰糖等食品和保健品;罗汉果在世界各国的市场中非常受欢迎,除产地中国外,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先后批准罗汉果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特别是用罗汉果制成的高级润喉糖、罗汉果果汁等产品在日本深受人们的喜爱。
药用价值
学者通过研究罗汉果的提取物对实验动物以及细菌的作用,发现了罗汉果中含有能止咳、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治疗急性青光眼的D-甘露醇,能稀释痰液、促进食道纤毛细胞运动的罗汉果甜苷,能降低血糖、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罗汉果皂苷;还发现罗汉果的提取物能降低血清中的转氨酶的活力,减轻转氨酶对肝脏的损伤,增强小肠自主收缩功能,促进消化,还对变形链球菌、大肠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等细菌的活动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延伸文化
中国罗汉果节
2015年,首届中国罗汉果节在广西永福县龙江乡开幕;此后每年10月份,永福县龙江乡罗汉果协会都会与当地罗汉果企业合作举办中国罗汉果节,向外界展示永福罗汉果的独特魅力,宣传和推广以罗汉果为代表的休闲养生文化。
传说故事
佛前贡品
传说罗汉果最早是被永福县龙江乡竹鸟寺的僧人摘来作为佛前的供果,在佛前被香火灯烛烘烤后变得油光亮洁,用之烹茶,甘醇甜润,于是寺庙就用这种茶来接待香客,因此得名罗汉果。
罗汉化身
传说有一天天降虫灾,神农尝百草以寻求良方,佛祖见此心生不忍,便派座下十九罗汉到人间,其中有一罗汉发下宏愿,虫灾不灭便不回天界,说罢便化身为果,后世称之为罗汉果。
罗汉医生
传说有个叫罗汉的医生,他在永福采药时发现一种野生藤果全身是药,就潜心钻研此药的作用,帮助了很多山里的村民,人们为了纪念罗汉,就把这种植物称为罗汉果。
参考资料
罗汉果.www.iplant.cn.2022-09-02
罗汉果 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 Jeffrey ex A. M. Lu & Zhi Y. Zhang.中国植物志.2022-11-09
罗汉果 Luohanguo.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2022-09-02
罗汉果.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2022-09-02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报告.www.mee.gov.cn.2022-09-02